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鲎试验是利用鲎血细胞溶解物与微量细菌内毒素(热原)起凝胶反应,来检测微量细菌内毒素的一种生物学实验技术。鲎试验检测近年来发展很快,据国外文献报道,用鲎试验检测内毒素,确实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特异的方法。鲎试验在国内除在一些有关药检部门开展之外,现已在部分医院供应室应用,在供应的输液器具、头皮针、各种灭菌器械、各种敷料等方面,应用鲎试验来检测  相似文献   

2.
医学问答     
《新医学》1989,(4)
问:最近参加一次考试,第一个名词解释就是“鲎试验”,似曾相识,但查找许多书刊,未找到适当解释,请给予解答。湖北襄樊202信箱杨志章答:鲎试验(Limulus test)是利用鲎血细胞溶解物与微量细菌内毒素起凝胶化反应,从而检测微量内毒素的一种实验技术与方法。鲎是一种栖生于海洋  相似文献   

3.
鲎试验是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机理来判断无菌物品中内毒素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热原检测方法。准确的试验结果能真实反应供应室所供应物品的质量,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院供应室自2001年3月开展鲎试验检测项目,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因素能影响热原检测结果的判断,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细菌内毒素是导致输液热原反应的主要因素,临床常因输入的液体和药物含热原物质、输液器具上存在内毒素等导致输液反应。因此,玻璃注射器和输液器等需要彻底去除细菌内毒素。为了提高玻璃注射器洗涤质量,分别采用三种消毒剂浸泡洗涤再灭菌,最后通过鲎试验法检测细菌内毒素含量,以确认效果最好的洗涤消毒剂。  相似文献   

5.
<正> 鲎试验即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Test),系利用鲎血细胞所含可凝性蛋白提取物能与微量细菌内毒素结合呈凝胶的原理,以检测内毒素。近年来,鲎试验技术已在输液器材、药剂及食品卫生检验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我们试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消毒药液使用中的监测,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临床输液热原反应中热原的来源主要有3,即药品、输液过程的污染和输液器具。为了抓好使输液器具无热原这一环节,我们供应室开展了对灭菌处理后输液器具的热原检测工作。热原检测采用鲎试验法。(鲎试剂为东方鲎试剂公司福州厂制)。检测使用的注射器,  相似文献   

7.
鲎试验用于单采血浆抗凝剂中热原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鲎试验作为一种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反应快、短时间内可做大量试验等优点,因此,被美国药典和我国药典纳入法定的内毒素检查法。在单采血浆时用于抗凝剂(枸橼酸钠)中热原的测定。因枸橼酸钠本身具有抗凝作用,能否应用鲎法尚有疑问,故一直沿用兔法。本文采用透析膜将4.0%枸橼酸钠经透析后再用鲎法检测,与兔法对照,得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与临床资料证明,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热原反应,可能原因之一是透析膜通透性加大,热原穿透进入血液。用鲎试验法可检出透出液中微量细菌内毒素,有助于预防热原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内毒素的鲎试验法检测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 8年LevinJ发现鲎试验法 ,1 971年CooperJF首先建立标准的鲎试验 ,因其灵敏度高 ,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结果快速等优点 ,被医药领域广泛应用。 70年代初期 ,我国学者对鲎试验开始研究 ,并用东方鲎成功制备了鲎试剂。随后 ,我国学者将鲎试验成功应用于药品和临床血液、体液等标本的检测及辅助疾病诊断。本文对我国用鲎试验检测临床用器具和样品中内毒素的情况进行回顾。鲎试验检测一次性医疗器具的内毒素一次性医疗器具内毒素含量的多少是导致病人产生输液反应的原因之一 ,甚至影响治疗效果和危及病人的生命。李彦文等利用三种方法对一…  相似文献   

10.
去G因子鲎试验用于人血白蛋白生产中的热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鲎试验(Limuiustest)是以海洋节肢动物鲎的血细胞溶解物为试剂,用以检测细菌内毒素的一种生物学方法。广泛用于注射用水、晶体溶液等的热原检测。但用于检测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时,鲎试验常受其中G因子干扰使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我们自1997年开始,尝试用去G因子鲎试验取代普通鲎试剂检测人血白蛋白半成品的热原,计41批。并以家兔法热原质试验进行比较,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实验材料用具处理:试验所用的器具需除去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方法为干烤250°C至少30min或180°C至少2h。1.1…  相似文献   

11.
用鲎试剂进行热原检测方法的改进王秀,窦爱民,朱军应用鲎试验法(LimulusTest)检测细菌内毒素(热原)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观性好等优点。而目前采用的试管法准备工作繁琐,且在试管处理、试剂分装等环节极易造成假阳性反应,影响结果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1983年美国FDA就规定用鲎试验法检查医疗装置的热原。国内随着鲎试验方法研究的深入和鲎试剂生产水平的提高,卫生部(88)卫医字第6号文要求用鲎试验法检测输液(血)器具的热原,合格后方可供临床应用。本文对该方法作了一些改进,考查并分析了我省输液(血)器具污染热原的现状。并对执行上述文件所附检验方法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卫生部要求各医院供应室对发放的各种无菌物品抽样做细菌培养及热原鲎试验。鲎试验即细菌内毒素试验,是医院用来检查无菌物品是否有热原的一种方法。整个鲎试验分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样品组,样品组的数目要由检测的样品而决定。  相似文献   

14.
对93例静脉输液反应的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减少静脉输液的热原反应。方法 :分析 93例静脉输液热原反应情况。结果 :输液反应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 :登记不全 ;取样范围局限和热原检测比例不足 ;两种药物热原检测方法—家兔试验法与鲎试验法的结论有不一致性 ;医务人员思想认识模糊 ,原因排查不力。结论 :健全医院输液反应管理制度 ,做好各种原始记录 ,在输液反应热原检测中 ,鲎试验法更为可靠及时  相似文献   

15.
近年发现,临床发生散在的热原反应,多是由于有少数瓶输液剂含细菌内毒素引起。现就医院输液剂制备中细菌内毒素污染及其控制方法综述如下。 1原料污染及其控制 据报道,20%的甘露醇注射液在临床引起输液反应较其它输液剂为多,尤其在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中多见。该作者对一批热原检查合格而临床出现散在输液热原反应的甘露醇注射液进行了内毒素定量分析。结果,内毒素含量达到了限值(0.54EU/ ml)[1]。因其内毒素含量低于家兔最小致热量,高于人体最小致热量[2],鲎试验法灵敏度为家兔试验法的10 倍以上,故可出现家…  相似文献   

16.
全国鲎试剂学术交流会于1981年9月中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会议肯定鲎试剂具有3个方面的应用价值:①鲎试验在检测蒸馏水、大型输液、抗生素、生物制品、放射性同位素等热原方面比家兔法灵敏、快速,简便和经济,尤其在药厂生产流程中的热原控制方面更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②在临床上可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尿路感染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  相似文献   

17.
输液反应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叙述输液反应中的热原反应、过敏反应、微粒反应及肺水肿等的机理。一、热原反应 (一)热原(pgrogen)系指微量即可引起人体或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有外源性致热原和内源性致热原两种。 1.外源性致热原:主要来自体外微生物的尸体及其代谢产物,病毒,细菌、内毒素等,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具有较强的致热作用。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壁的构成成分,由蛋白质与磷脂多糖组成的大分子复合物,这些物质在细菌生活时不分泌在体外,仅在菌体自溶或人工裂解后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在为患者输液过程中,发生的热原反应,与输液装置存在热原有关。有的作者观察到,患者发生输液热原反应时,对输液装置作鲎试验呈阳性;而当加强对输液装置的洗涤过程,并经鲎试验呈阴性时,则临床上发生输液热原反应者也消失。另一些作者观察到,为患者输液后,对输液装置未能及时进行洗涤与灭菌,致使细菌迅速繁殖产生大量热原,加  相似文献   

19.
细菌内毒素又称热原,系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临床输液反应的直接诱因之一,可引起发热、寒战,少数伴有呕吐、发绀等症状,甚至危及其生命.对输液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停止输液,分析症状,对症治疗,及时抢救,查找原因.通常热原反应预后良好[1].一般认为,发热反应的热原是指药物被细菌内毒素污染,或在输注过程中污染内毒素等所致,因此,有必要对引起输液反应的剩余输液进行细菌内毒素限值检查.  相似文献   

20.
在医院治疗护理工作中,输液热原反应并不少见。此反应的发生除与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有关,还与输入的液体、药物及使用的输液器中的细菌、热源、澄明度三大因素呈正相关。为了降低输液反应发生的机会,医院中心供应室运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以下简称BET)对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质量进行监控把关,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本文结合我室运用BET检测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工作的实践,说明输液热原反应与输液器中内毒素的限量密切相关,提示医院供应室开展BET的必要性。1相关概念1.1热原、热原反应及致热机理1.1.1热原:所有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