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味四物汤治疗偏头痛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用加味四物汤化裁治疗偏头痛 6 0例疗效较好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 0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5 5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5年。均经颅脑 CT检查未见异常。诊断标准 [1] 为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发作频率不定 ,反复发作。2 治疗方法加味四物汤 :当归、白芍、川芎、菊花、蔓荆子、黄芩各10 g,生地 15 g,甘草 6 g,薄荷 5 g。气虚者加黄芪 30 g,党参10 g;肝阳上亢者加天麻、牛膝各 12 g,钩藤 15 g,石决明 (先煎 ) 2 0 g;肝火盛者改白芍为赤芍 ,加焦栀、龙胆草各 10 g;肾虚者加枸杞、…  相似文献   

2.
石决明汤治疗偏头痛4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病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自拟石决明汤加减治疗本病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5例中男性 8例 ,女性 37例 ;年龄 1 2~ 5 4岁 ;病程 1个月~ 2 0年 ;头痛有先兆者 1 1例 ,无先兆者 2 4例 ,其它类型者 1 0例 ;有家族史者 2 6例。治疗方法均予石决明汤 :石决明 (先煎 ) 30 g,白蒺藜1 5 g,山栀 1 0 g,丹皮 1 0 g,生地 1 2 g,枸杞子 1 5 g,全当归 1 0 g,川芎 1 5 g,白芷 1 5 g,防风 1 0 g,薄荷 (后下 ) 6g,菊花 1 0 g。肝火极盛者加龙胆草、羚羊角粉(冲 ) ;挟痰湿者减生地 ,加茯苓、法半夏、瓜蒌皮 ;久病入络瘀甚者加全蝎、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笔者采取益气养阴、清热祛瘀为主 ,自拟玉液汤加减治疗 型糖尿病 30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中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5 0岁以下 2例 ,5 1~ 6 0岁 13例 ,6 1岁以上 15例 ;病程 1年 4例 ,2~ 9年 6例 ,10年以上 2 0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0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中药基本方 :黄芪 30 g 淮山 30 g 知母 15 g 鸡内金8g天花粉 12 g 葛根 8g 五味子 5 g。胸闷痛 ,心悸加丹参、田三七 ;血压高加牛膝、石决明 ;夜尿多加山茱萸、桑螵蛸。每日 1剂 ,水煎服。 1月为 1疗程 ,连服 4个疗程…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 1993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诊治小儿目 30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在门诊治疗 ,其中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5~ 10岁 ,平均 7.8岁 ;病程 1~ 3年 ,平均 2 .3年。症状轻重不同 ,轻者间或眨动 ,重者频频眨动 ,啼哭或情绪波动后加重。2 治疗方法药用 :防风 10 g,地龙 6 g,苍术 10 g,甘草 5 g,蝉蜕 5 g,石菖蒲 5 g,密蒙花 10 g,白蒺藜 10 g,黄连 5 g,菊花 10 g,决明子10 g,石决明 10 g(先下 )。热象明显者 ,如口渴 ,舌红、苔黄 ,脉数 ,加生地 10 g,木通 8g,或龙胆草 10 g,山栀 8g,大黄 5 g;体虚者 ,…  相似文献   

5.
笔者 2 0多年来用自拟清肝汤治疗急性肝炎 16 8例 ,收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6 8例中男性 72例 ,女性 96例 ;年龄 8~ 5 6岁 ;病程 5天~ 4个月。黄疸型 10 6例 ,无黄疸型 6 2例。治疗方法清肝汤处方 :双花 2 0 g、连翘 12 g、大青叶 2 0 g、败酱草15 g、栀子 12 g、茵陈 30 g、车前子 30 g、柴胡 12 g、郁金 12 g、陈皮 12 g、半夏 12 g、茯苓 30 g、甘草 10 g。辨证加减 :高热 (>38℃ )者重用柴胡 2 5~ 30 g,热退后仍改用 12 g;口苦粘腻者加龙胆草 12 g、泽泻 12 g;纳呆加焦三仙各 12 g;谷丙转氨酶持续不退者加五味子 2 0 g。上药…  相似文献   

6.
笔者应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痤疮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中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15~ 2 5岁 ,平均2 0岁 ;病程 1~ 8年 ,平均 4年 ;皮损分布以颜面为主 ,可累及前胸及后背。2 治疗方法30例均采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味 ,药用 :地丁2 0 g ,天葵 10g ,金银花、蒲公英各 15 g ,菊花、黄连各 6g ,黄芩12g ,黄柏、栀子、皂角刺、赤芍各 10 g。胃热加大黄 6 g ,茵陈12g ;痰热瘀结加半夏 10 g ,陈皮 12g ,夏枯草、丹参各 15 g。水煎早晚分服 ,每日 1剂 ,再将药渣加清水煮沸后熏洗患处 ,10天为 1…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伴发的肢体麻木是内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西医在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维生素类等药物治疗,临床效果不甚满意.笔者运用滋阴活血,熄风通络中药治疗本病3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2例病人均经血、尿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病史1~3年15例,4~5年12例,6年以上者5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40~65岁,平均52岁;出现肢体麻木2日~6个月.2 治疗方法基本方:生地黄15g,生山药20g,天门冬、麦门冬各15g,天花粉10g,生黄芪10g,红花10g,赤芍药10g,当归10g,丹参20g,鸡血藤30g,地龙10g,豨莶草15g,天麻15g.兼有痰浊者加白僵蚕10g,瓜篓15g;兼有火邪者加生石膏20g,葛根15g;伴有眩晕者加菊花30g,石决明30g;有烘热感者加白薇10g,地骨皮10g,龟版15g.水煎服,日1剂.水煎3次,混合后分2次口服,15日一个疗程.  相似文献   

8.
自 1997年 2月~ 1999年 3月 ,笔者以自拟三参芪草汤为主 ,结合小剂量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0例 ,获效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 58岁 ,最小 2 0岁 ,病程最长者 3年 ,最短者 3个月。1.2 治疗方法1.2 .1 中药三参芪草汤 :太子参 10~ 15g、丹参 12 g、玄参 15~ 30 g、黄芪 30 g、夏枯草 2 0~ 30 g、牡蛎 30 g、甘草 6 g。偏于心肝火旺者加龙胆草 9g、栀子 12 g、石膏15~ 30 g;偏于肝肾不足者加二冬各 12 g、生地 2 0~ 30 g,偏于痰气郁结者加二陈汤。每日 1剂 ,水煎…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病 ,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笔者根据其特点 ,应用自拟方决明降压汤从肝论治 ,调整机体阴阳平衡 ,对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肝肾阴虚型的高血压患者 ,有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78例中男性 48例 ,女性 30例 ;年龄 32~ 76岁 ;病情属 1级者 1 0例 ,2级者 5 0例 ,3级者 1 8例 ;病程 1个月~ 38年。治疗方法决明降压汤基本方为 :生决明 1 0 g,杭菊花1 0 g,双钩藤 1 0 g,川芎 6g,紫丹参 6g,生牛膝 1 0 g,夏枯草 1 0 g,桑寄生 1 0 g。肝阳上亢 (眩晕耳鸣 ,头胀痛 ,易怒 ,口苦 ,面红目赤 ,舌红 ,苔黄 ,脉弦 )型加龙胆草 …  相似文献   

10.
自拟止痛饮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美琴 《山西中医》2002,18(4):53-53
1993年 8月至 2 0 0 1年 10月 ,笔者在临床中用自拟止痛饮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32例 ,获得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32例 ,男 12例 ,女 2 0例 ;年龄4 0~ 5 8岁 ,平均 4 7.5岁 ;第一、二支神经受累者 2例 ,第二、三支神经受累者 2 2例 ,第二支神经受累者 8例 ,均为单侧性。2 治疗方法止痛饮 :白芍 30 g,甘草 15 g,制乳没各 10 g,元胡 15g,丹参 30 g,钩藤 15 g(后下 ) ,生牡蛎 30 g(先煎 ) ,白芷 15g。兼肝经风火者加黄芩 15 g,龙胆草 15 g,全蝎 4 .5 g;风寒袭络者加川芎 15 g,细辛 3g,桂枝 10 g;胃热炽盛者加生石…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0~1999年共收住急性胰腺炎38例,男性20例,女性18例;10~20岁3例,21~30岁8例,31~40岁15例,41~50岁10例,51岁以上2例。1.2 治疗方法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西药予补液、抗感染、解痉止痛治疗。中药用通腑清胰汤(金银花15g,连翘15g,柴胡15g,生大黄lOg,玄明粉10g,炒枳壳15g,广木香10g,炒山栀10g,黄连5g,龙胆草6g,茵陈蒿30g,鸡内金10g,山楂30g,广郁金12g,延胡索15g)。感染重者加紫雪散2支吞服;疼痛剧者加白芍30g,川楝子30g;上腹部饱胀不舒、吞酸者加煅瓦楞30g,沉香10g。每日1剂,水煎服。15d为1疗程。2 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2.
甘麦大枣汤合酸枣仁汤治疗紧张性头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方药组成:甘草10g,小麦30g,红枣6枚,酸枣仁15g,丹参15g,合欢皮10g,茯苓10g,珍珠母15g,川芎10g,葛根15g,知母6g,蝉蜕5g。加减:伴有肝肾阴虚者,加服杞菊地黄丸;伴气虚者,加党参、黄芪;伴血虚者,加当归、白芍;心悸失眠者,加栀子、百合;肝阳上亢之高血压者,去甘草,加川牛膝、菊花、石决明;夹痰湿者,去甘草、大枣,加法半夏、橘红、胆南星。水煎早晚分服,日1剂。 笔者自1984年4月~1993年6月共治疗68例,男31例,女37例;19~30岁13例,31~40岁34例,41~50岁19例,51岁以上者2例;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6年。结果:痊愈47例,显效13例,好转8例。服药最少12剂,最多36剂。  相似文献   

13.
金钱柴芍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河水 《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0):586-586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的诊断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 )中的急性胆囊炎诊断标准。 15 8例患者 ,男 5 6例 ,女 10 2例 ;年龄 2 6~ 75岁 ,平均45 .5岁 ;病史 3~ 2 1d;112例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6 1例伴有胆囊结石。治疗方法 金钱柴芍汤加减 ,方药 :金钱草 6 0 g、柴胡12~ 18g、白芍 10~ 30 g、半夏 9g、黄芩 10 g、郁金 10 g、木香 10 g、延胡索 15 g、甘草 10 g。湿热重加茵陈、龙胆草 ,热毒重加金银花、蒲公英 ,夹瘀血加赤芍、丹参 ,伴结石者加海金沙、大黄、鸡内金。水煎服 ,日 1剂。 7d为 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4.
自拟紫蓝—贯煎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 5 a来用自拟紫蓝一贯煎合用维生素治疗老年性带状疱疹 2 0例 ,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2 0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 60~ 78岁 ;男 12例 ,女 8例 ;发于头面部 6例 ,胸背部 10例 ,腰腹部以下 4例 ;疱疹均分布于身体的一侧 (左多于右 )。2 治疗方法紫蓝一贯煎 :紫草 3 0 g,板蓝根 3 0 g,生地 15 g,北沙参 10 g,麦冬 10 g,枸杞子 10 g,当归 3 g,川楝子 6g,生甘草 3 g。临证加减 :疱疹发于头面部 ,加菊花、薄荷 ;发于腰腹以下加黄柏、泽泻 ;口苦加龙胆草 ;便秘加大黄 ;食少加生山楂、鸡内金 ;疼痛剧烈加郁金 ;并发高血压加夏枯草、…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 2 0 0 1年 ,我科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6 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6 0例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均符合哮喘病诊断标准[1] 。男 4 2例 ,女 18例 ;年龄 13~ 6 8岁 ,平均5 8± 7岁 ,<5 0岁 2 1例 ,>5 0岁 39例 ;病程 3~ 10年 33例 ,10~ 2 0年 2 7例 ;有吸烟史者 37例。2 治疗方法拟宣肺祛邪定喘汤 :生麻黄 3g ,半夏 12g ,桑白皮 15g ,苏子 12g ,杏仁 12g ,桃仁 12g ,地龙 15g ,蝉蜕 10g ,款冬花 12g ,川贝母 10g。如发热咽痛、痰黄粘稠者 ,加黄芩、栀子、鱼腥草 ;恶寒无汗、喘急胸闷、咯痰稀薄者 ,…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50例 ,男性 2 1例 ,女性 2 9例 ;年龄最大 66岁 ,最小 1 9岁 ,其中 40岁~ 60岁患者占 55%。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 1 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订标准。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者 47例 ,恶心呕吐者 42例 ,抽搐者7例 ,眩晕者 2 0例。体征表现为脑膜刺激征者 43例 ,肢体瘫痪者 9例 ,视神经乳头水肿者 8例 ,发热者 36例。2 治疗方法 中药 :辨证治疗分 3型。1肝阳暴亢、络破血瘀型 :用自拟平肝宁血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 :龙胆草 30 g,栀子 1 2 g,仙鹤草 30 g,钩藤 30 g,石决明 1 5g,生白芍 2 0 g,菊花 30 g,…  相似文献   

17.
天麻钩藤饮治疗老年人眩晕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 1 998年以来 ,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70例老年人眩晕 ,临床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70例中男性 34例 ,女性 36例 ;年龄 60~ 81岁 ,平均 67岁 ;病程 6h~ 30年 ;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 4h,最长 7天 ,平均 3天 ;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者2 8例 ,糖尿病者 1 0例 ,高脂血症者 2 0例 ,脑梗塞者 6例 ,椎基底动脉缺血者 6例。治疗方法天麻钩藤饮 :天麻 1 5 g,钩藤 1 5 g,法半夏 1 5 g,泽泻 1 5 g,白术 1 5 g,白芍 1 5 g,丹参 1 5 g,甘草 5 g,陈皮 5 g,僵蚕 1 2 g。口干苦者加菊花 1 5 g,生地黄30 g;头痛加石决明 30 g;颈椎病者加葛根 2 0 g,…  相似文献   

18.
眩晕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 ,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 ,笔者应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 2 0例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65岁 ;其中男 8例 ,女 12例 ,其中伴有高血压 5例 ,伴有不同程度头痛 13例 ,重症且能从事一般劳动 ,但活动即头晕者 2例。2 治疗方法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 10 g、钩藤 15g、石决明 2 0 g、川牛膝 2 0 g、益母草 15g、黄芩 10 g、山栀 10 g、杜仲10 g、寄生 2 0 g、夜交藤 2 0 g、茯苓 2 5g,肝火偏元、面红目赤加龙胆草、丹皮以清肝泄热 ;兼便秘加大黄、芒硝以通腑泄热 ;眩晕兼呕吐加…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 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 ,用补阳还五汤加葛根治疗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6 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6 0例中 ,男 32例 ,女 2 8例 ,年龄在 5 0~ 80岁之间。发病3个月以内者 2 1例 ,3个月~ 1年者 2 3例 ,1年以上者 16例。 6 0例均颈椎 X线摄片和西医确诊为颈椎病眩晕。2 治疗方法  基本方 :黄芪 30~ 12 0 g,当归 10 g,川芎 10 g,赤芍 10 g,桃仁 10 g,红花 10 g,地龙 10 g,葛根 10 g。辨证加味 :有风痰者加天南星 ,肝阳上亢者加天麻 ,肝肾不足者加山萸肉 ,肝火旺盛者加龙胆草等。3 治疗效果治愈 :临床症…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 199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症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 2 2例 ,女 8例 ;6~ 8岁18例 ,9~ 12岁 12例 ;病程 3~ 11年。1.2 方法 :西药给盐酸麻黄素 0 .75~ 1mg/ kg,每晚 1次 ,睡前 0 .5~ 1小时口服。中药用加味缩泉汤加减 ,益智仁 10 g、乌药 6g、山药 12 g、桑螵蛸 2 0~ 30 g、覆盆子12 g、金樱子 10 g。面色少华、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濡者加党参 12 g、黄芪 15 g。口干乏力、舌红小苔、脉细弱者加生地 2 0 g、知母 12 g、黄柏 10 g、五味子 10 g。每日1剂 ,水煎分早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