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210例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42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对比开腹手术的方法优势明显,且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胆囊炎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者.两组手术效果比较显示,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手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徐康忠 《医学信息》2019,(1):128-130
目的 探讨对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胆结石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3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开腹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48、72 h VAS评分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均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72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各阶段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常规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相较于常规开腹手术,手术时间短,患者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围术期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治疗期间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手术费用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实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比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例阑尾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对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手术中出血量更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更好,所造成的创伤更小,手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置胃管与不置胃管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朱载阳 《医学信息》2008,21(8):1406-1408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8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置胃管组(A组,n=145)和不王胃管组(B组,n=144),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早期进食和下床活动时间、中转开腹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中转开腹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术后进食和下床活动时间更早、补液时间更短,与A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常规放置胃管不必要,不置胃管创伤更小、痛苦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老年非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52例老年非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将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别作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分别为25例和27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以及应激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开腹组(P<0. 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和应激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腹腔镜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患者应激免疫功能指变化水平低于开腹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0%和1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非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身体和应激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效果突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8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34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取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结石残余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02%(65例),对照组为80.59%(54例),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人数、结石残余人数和平均住院时间都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更好,术中患者出血量少、并发症和结石残余几率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进行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实施。相比之下,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为(40.5±5.5)min、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为(60.0±8.5)min;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为(5.5±1.5)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为(8.5±3.5)d;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手术法手术时长短,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胆石症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入选203例老年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胆囊切除术组(n=101)和综合手术组(n=102)。胆囊切除组行胆囊切除术,综合治疗组行胆囊切除术合并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后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特点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手术组手术时间长于胆囊切除术组(P〈0.05);但在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手术组结石清除率高于胆囊切除术组,术后复发率低于胆囊切除术,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合并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复发率低,是治疗老年胆石症较好的外科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在输卵管妊娠治疗中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开腹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到2019年5月收治的72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胆管受损、切口感染以及胆漏等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78%(1/36),明显低于对照组19.44%(7/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好,患者恢复时间短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规腹腔镜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8月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1例患者作为 A组,使用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52例作为 B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均痊愈出院,无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两组无差异(P>0.05);但 A组术后疼痛较轻,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低于 B组(P<0.05).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恰当,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样安全可行,美容效果及病人的心理满意度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分析比较213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和3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包括胆心反射、腹腔出血、胆管损伤、感染、肠粘连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除住院费用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康复快,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7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左肝蒂阻断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腔镜组,32例行传统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设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第7天的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269.11±54.43) min vs(211.72±31.64) min],术后疼痛缓解时间 [(2.89±1.41) d vs(4.81±1.58) d],术后排气时间[(24.80±6.31) h vs(45.13±9.80)h],术后住院时间[(9.51±2.38) d vs(14.19±2.86) d]均优于开腹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是肯定的,与以往开腹肝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左肝蒂阻断左半肝切除术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支持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分为两组(n=25),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对照组开腹后行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1w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3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术后并发症更少、疼痛更轻、恢复更快,患者的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比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多孔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脐单孔腹腔镜组(n=36)和传统三孔腹腔镜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术时、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花费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花费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经脐单孔腹腔镜组手术用时(58.5±18.2)min明显长于传统三孔腹腔镜组(35.7±8.6)min,经脐单孔腹腔镜组总住院时间(3.8±0.8)d明显短于传统三孔腹腔镜组(6.0±1.2)d,<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多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疼痛少,感染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8.
孙伟 《医学信息》2019,(3):113-1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患者CRP、IL-6、TNF-α上升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IgA、IgG、IgM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结石性胆囊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cholecystectomy,OC)的护理及卫生资源节约情况。方法回顾分析97例胆囊切除术病例,将其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两组住院日、术前住院日、术后住院日、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身体恢复时间、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住院日、术后住院日分别为(11.4±3.0)d和(15.±4.2)d(P<0.01)、(6.1±0.9)d和(10.7±2.4)d(P<0.01);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身体恢复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LC卫生资源利用率较OC高,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观察周期较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腔镜病灶切除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行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43例)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及随访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总有效率更高,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更低(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可减轻术中创伤,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及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