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评价针刺所致疼痛应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用针刺方法治疗视疲劳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对照随机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实验前同一组护士进行耐痛阈、心率(HR)、血压(BP)测定,两组采用同一人同一手法针刺太阳,攒竹,承泣,风池穴,治疗组加用心理干预。结果: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所得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针刺前后心率、血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针刺所致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增加舒适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步针刺法治疗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毫针治疗,治疗组采取三步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ODI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ODI评分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针刺法治疗腰痛有较好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由腰痛引起的功能性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短期疗效。方法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予耳穴压豆联合筋痹方口服,对照组予假耳穴压豆联合筋痹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安全性,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痛阈评分、耐痛阈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ODI)。结果①试验期间,治疗组脱落8例,对照组脱落6例,最后完成研究者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②自治疗开始至治疗14 d时,两组VA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治疗60 min、治疗7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③自治疗开始至治疗14 d时,两组压痛阈评分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治疗组更为明显,在治疗60 min时达到最高值,而对照组在治疗7 d时达到最高值。组间治疗6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压痛阈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④自治疗开始至治疗14 d时,两组耐痛阈评分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治疗组更为明显,两组均在治疗7 d时达到最高值。组间治疗60 min、治疗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耐痛阈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⑤组间治疗7 d、治疗14 d比较,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⑥试验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相对单用筋痹方而言,加用耳穴压豆可更好地在短期内提高患者的压痛阈和耐痛阈,快速减轻腰部疼痛程度,这种效应能够持续到7 d;加用此疗法还能在14 d内更加明显地减轻患者腰椎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闵晓莉  周达君  庄义杰 《新中医》2017,49(10):133-135
目的:观察脏象全息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脏象全息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及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评估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VAS、NPQ、SF-MP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NPQ、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VAS、NPQ评分均比较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脏象全息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分经辨证针灸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中医科门诊就医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来院诊疗时间的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分经辨证针灸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5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经辨证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新设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的即时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针刺新设穴治疗,对照组以针刺风池穴治疗,均留针30 min,出针后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前后即时颈痛程度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针刺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即时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新设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有显著的即时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腋神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致肩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腋神经分布针刺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曲度变化,治疗前、治疗后1、4周及治疗后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统计临床疗效。结果:颈椎曲度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神经走行取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能显著改善患者颈椎曲度,缓解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以针刺坐骨神经干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并与常规针刺组进行比较,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的更佳治疗方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神经干刺激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常规针刺组选取阿是穴、腰夹脊、大肠俞穴,并结合辨证取穴针刺;神经干刺激组采用坐骨神经干刺激法,针刺环跳、环中,并配合常规针刺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神经干刺激组愈显率为83.3%(25/30),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的60.0%(18/30,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分级指数、视觉疼痛模拟评分、现有疼痛强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神经干刺激组较常规针刺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坐骨神经痛方面,针刺坐骨神经干与常规针刺方法均安全有效,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针刺坐骨神经干治疗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督针刺法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卒中后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运用通督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体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28d,观察2组疼痛评估指数(PR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并比较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14/15),对照组为80.00%(12/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PRI、PP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针刺法治疗卒中后丘脑痛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温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足跟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温针灸配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VAS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足跟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疼痛的改善作用明显,该疗法为临床治疗足跟痛最佳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疗法对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腰椎间盘摘除术的60例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A组,n=30)和对照组(B组,n=30)。2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均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术后结合针灸疗法。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在术前1d(T1)、入室后麻醉前(T2)、拔管后15min(T3)、拔管后30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及2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T3与T1比较,HR和MAP均升高,2组患者在T2、T3、T4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苏醒期躁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疗法能够保证全麻后留置尿管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王诗惠  龙杞  刘清国 《世界中医药》2014,9(8):1076-1078
目的:测量胆心综合征与冠心病患者穴位压痛阈值,观察这两种相似疾病在穴位上的不同体现,寻求两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希望对临床鉴别诊断两病有所帮助。方法:测量胆心综合征患者组30例,冠心病患者组30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10个相关穴位的压痛阈值。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胆心综合征组与胆相关穴位压痛阈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心相关穴位其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与心相关穴位压痛阈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胆相关穴位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心综合征组与冠心病组比较,与心相关穴位压痛阈值,胆心综合征组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胆相关穴位压痛阈值,胆心综合征组低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证明了两病在穴位压痛阈值上存在差异,胆心综合征患者与胆相关穴组出现痛觉敏感,冠心病患者与心相关穴组出现痛觉敏感,此规律可用于辅助临床鉴别诊断胆心综合征与冠心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合谷和内关穴对颈椎前路手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颈椎骨折入院,择期经颈前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电针组(30例)和药物组(30例)。电针组使用电针刺激合谷和内关穴,分别于术前30 min,手术结束缝皮时继续电针治疗。麻醉方式及用药两组相同。结果:1)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电针组术前、拔管前、拔管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与术中比较P0.01,拔管后与拔管前比较P0.05。药物组拔管后与拔管前比较平均动脉压P0.01,心率P0.05。2)意识恢复,拔管时间:电针组明显短于药物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两组患者拔管即刻,拔管后2 h,4 h,8 h,12 h,24 h进行VAS和Ramsay评分显示,电针组在拔管后4 h内镇痛镇静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 h内镇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6例发生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电针组1例。术后24 h PCA按压次数药物组共计116次,电针组21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激合谷和内关穴可有效减轻颈椎手术后急性疼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短,苏醒快,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降低,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余洁 《中医药学刊》2014,(10):2558-2560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全凭静脉麻醉对冠心病行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冠心病行腹部手术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针灸组(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凭静脉麻醉;针灸组患者则在行常规全凭静脉麻醉前给予针刺穴位30 min,并持续辅助全身麻醉至手术结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心电图ST段改变、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等。结果:针灸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和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后30 min、60 minHR和MA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60 min和手术完成后30 minST段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但针灸组患者手术完成后30 minST段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完成后Cor、NE、E及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针灸组患者麻醉前和手术完成后Cor、NE及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患者手术完成后cTnI较麻醉前显著提高,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辅助全凭静脉麻醉可有效降低冠心病行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实践干预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实践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前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出院前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体重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前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实践护理可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术前两组病人的心理学调查,研究心理护理对其焦虑、抑郁的心理影响、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方法:随机将40例颈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分为医学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于入院后进行心理学调查(焦虑SAS、抑郁SDS)和测量血压、心率.心理护理干预组进行心理学支持疗法,对照组则不予心理支持,在手术前日再次进行SAS、SDS监测血压心率.结果:两组病人入院后SAS、SDS和血压、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手术前二日干预组SAS、SDS明显降低,血压、心率亦明显减慢,而对照组SAS、SDS血压、心率明显增快,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病人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有助消除焦虑和抑郁的心理和维持血压、心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术不良反应的影响,寻找降低不良反应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将68例前列腺增生行导尿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予以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对其导尿时的疼痛、导尿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观察.结果:两组的导尿疼痛有极显著差异(P 〈0.01),导尿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有差异(P 〈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术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在头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77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98例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作为治疗组,其余79例患者采用西药+非穴位真针刺作为安慰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目测类比定级(VAS)、疼痛程度(PPI)数值和疼痛分级指数(P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疗效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头痛指标治疗前后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9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头痛临床疗效明显,患者疼痛程度减轻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推拿治疗加用针刺和艾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94例)。两组均予颈椎牵引和推拿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针刺和艾灸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积分变化情况,并对治疗结束后4个时间点(3、6、9、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62.19%、40.43%,总有效率分别为89.02%、85.1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临床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针刺和艾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减轻疼痛、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均优于单纯使用常规牵引和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七花总皂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以SHR为研究对象,ACL—NIBP鼠尾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录给药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三七花总皂苷对SHR收缩压、舒张压有一定降低作用(P〈0.05,P〈0.01),存在剂量相关性,但对心率影响小。结论:七花总皂苷对SHR大鼠具有降低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