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孙胜  岳利民  董玉贵  王莉英 《河北医药》2012,34(7):1036-1037
国内有学者把25G穿刺针直接用于腰麻的穿刺,大大减少了穿刺点疼痛等并发症[1].用25G穿刺针进行腰麻穿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硬膜外针引导下应用腰硬联合(CSEA)穿刺针穿刺的针内针技术,另一种方法是用25G穿刺针直接穿刺,即微创腰麻技术(MSA).25G穿刺针是腰硬联合穿刺包内重要套件,传统上都是在硬膜外针引导下进行,另外从原穿刺点置入导管可减少再次穿刺造成的损伤、可以随手术时间延长或麻醉效果不满意从硬膜外追加药物.单独应用25G穿刺针进行穿刺,由于针身极细,相对较软,不容易保持穿刺方向,给穿刺造成困难,那么两种穿刺方法在操作时间和难易程度上是否有明显差异,我们进行了如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脑出血是指没有明显外因情况下的脑内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多由高血压引起,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传统治疗方法为开颅手术,开颅手术创伤大,费用高,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我院从2006年1月开始采用YL-1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自发性脑出血117例,临床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术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但一点穿刺置入上、下(头尾)两管的方法尚未见有报道。我院自1988年使用改良后的硬膜外穿刺针置入双管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制作和用法 1.制作:①取国产18#硬膜外穿刺针一根,在其前端的勺形开口背部距针尖1.7毫米处用直径1毫米钻头钻一小孔锉光即可。②取国产12#腰脊穿刺针一根,将其针尖部热处理成小勺状,(使用时使小勺状斜面对准硬膜外穿刺针勺状背部1mm小孔使导管能顺利置入尾端)将其针蒂部隆棱磨去(使之能顺利置入硬膜外穿刺针腔内)。其小勺状开口部正好与硬膜外穿刺针背部小孔相抵即可(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63~1980年间进行了130例快速肝穿刺检查,现将检查结果与讨论分析报告于下。方法采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1秒钟快速肝穿刺”方法。穿刺针后端连接玻璃管加橡皮管及装有生理盐水的50毫升注射器;穿刺针内有  相似文献   

5.
胸膜腔穿刺术是呼吸内科和胸外科最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之一,传统的胸腔穿刺术多于局麻后用粗胸腔穿刺针(18~19号针头,下称大针头)进行,至少两人操作(一人固定胸腔穿刺针,反复开放、夹闭穿刺针尾部的橡皮管,另一人抽取胸腔内液体或气体),过程繁琐,操作不便,易引起交叉感染。近年来,有人对传统的胸腔穿刺针进行了改进,并用于临床,取得了值得推介的效果。本文对目前几种主流新型胸穿针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套管穿刺针和普通注射针头进行腹腔穿刺的临床实用效果。方法对同组的197例急腹症患者在同一部位分别采用套管穿刺针及普通注射针头进行穿刺,从穿刺阳性率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结果套管穿刺针穿刺法阳性率为93.91%。普通注射针头阳性率为78.68%。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套管针穿刺法可以明显提高腹腔穿刺阳性率,并可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和作为一些疾病的治疗手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CT导向下同轴穿刺针活检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轴穿刺针经皮肺结节切割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肺结节病灶患者采用CT导向下同轴穿刺针经皮肺结节切割活检,并对活检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细菌培养和荧光定量PCR结核杆菌检测。结果该方法首次活检对肺癌的确诊率86.6%,非肿瘤性病变确诊率70.1%,总体确诊率78.1%。结论同轴穿刺针经皮肺活检具有可反复切割、标本获得充足、不增加并发症、与其他诊断方法组合应用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穿刺后的固定方法,保证穿刺针固定牢固,防范穿刺针的滑脱,保障透析治疗顺利进行,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2.2.1"五根3M2.4cm宽的胶布固定方法,对穿刺针进行固定。结果改良后的固定方法使针头牢固固定,患者手腕部增加缓冲固定,有效地防止了穿刺针滑脱意外,患者感觉舒适,安全感增加。结论 "2.2.1"固定法增加了腕部的固定,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瘘穿刺针直穿股静脉进行血透治疗抢救各种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9月各种急性药物中毒64例,均采用长的内瘘穿刺针直穿股静脉引血,建立体外循环.结果:64例用内瘘针直穿股静脉引血均成功,血流量满意.结论:内瘘穿刺针直穿股静脉的血透效果好,血流量满意.  相似文献   

10.
罗惠民  刘福生 《云南医药》1998,19(4):263-264
本文通过我院应用Menghini型穿刺针负压吸引法及Tru-Cut型穿刺针自动活检枪法进行经皮穿刺肾活检,以对两种肾活检方法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本组74例均为我院1993年11月至1996年5月期间住院病例,临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62例,系统性红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应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术对患有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8例患有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硬膜外血肿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开始改善时间和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术对患有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防血液透析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选择带保护罩内瘘穿刺针透析后单手回套针帽后联合推保护罩罩住针头,并与带保护罩内瘘穿刺针单手推保护罩和普通针单手回套针帽进行比较。结果保护罩内瘘穿刺针透析后单手回套针帽后联合推保护罩罩住针头能明显减少溢血现象,同时避免回套针帽的滑脱现象对工作人员的危害,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结论保护罩内瘘穿刺针联合单手回套针帽法能明显降低操作针头所致的职业暴露,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刘俊举  薛艳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2077-2078
目的探讨腰椎穿刺后腰痛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2-14岁腰穿后腰痛患儿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穿刺针、颅内压及腰穿次数等对腰痛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本组儿童腰穿后腰痛发生率为7.7%,其发生率与穿刺针大小及颅内压高低有关。结论腰穿后腰痛发生与穿刺部位脑脊液漏出有关。腰穿前适当降颅压,尽可能选择较细的穿刺针,可能降低腰穿后腰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阻滞时使用较细的穿刺针,可以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但细针也可能增加穿刺的难度。本研究比较了22G与25G穿刺针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临床应用,探讨25G穿刺针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下肢手术患者400例,其中包括: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76例,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137例,腘窝囊肿切除术20例,膝关节清理术26例,下肢清创术41例。  相似文献   

15.
一次性动静脉内瘘穿刺针针头规格为15-17号不锈钢材料,针柄粗直、针尖锋利,如果操作或处置不当,极易对血透室工作人员造成针刺伤而感染经血传播疾病。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通过改进常规处置血透一次性穿刺针方法,并改善一系列处置流程,即采用穿刺针使用后两端分别回帽、回套的处理方法,并将两端封闭的一次性动静脉穿刺针同方向放入长度与穿刺针长度相符的广口的锐器盒中,以便后勤保洁工作人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一次性穿刺针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选择适合患者的穿刺方法,以减轻患者穿刺痛苦。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需要静脉穿刺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采用一次性穿刺针穿刺,B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意外脱管、堵管、药液外渗、静脉炎),同时记录B组的留置时间。结果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意外脱管发生率高于B组,堵管、药液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留置时间为(74±18)h。结论留置针和一次性穿刺针各有优点,应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靳天涛  李成洲 《江苏医药》1998,24(8):594-594
报道本组102例CT导引下经皮胸部穿刺切割活检,病例均经临床和/或手术病理证实。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102例病人中男73例,女29例,年龄20~80岁之间,平均年龄59岁。 二、操作步骤和方法 均在西门子CR型CT扫描机上进行,穿刺针选用Cutting biopsy(CB)取组织芯切割针(15G~19G)内径;0.8~1.6mm;外径:1.0~1.8mm。根据病变部位,病人取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在CT导引下选择病灶中心穿刺平面,利用光标确定穿刺点并测出皮肤进针点与病变的直线距离、穿刺针插进深度和角度。在穿刺针插入到预定深度时,在这一层面上下间隔5mm再作扫描,观察穿刺针尖与肿块的关系。确认穿刺针位于合适的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孔法经脐腹腔镜下应用自制疝穿刺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利用自制疝穿刺针联合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86例。结果全部患儿均手术成功,随访1~4年未见复发。结论采用此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不破坏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器械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损伤小,疗效确切,外表美观,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对侧隐匿性斜疝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方案在无肝素血液渗透实施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无肝素血液渗透患者32例,依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合实验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14G穿刺针,透析中每1 h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实验组患者采用16G穿刺针,每半小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透析器透析后凝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透析容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采用大号穿刺针,提高血流量能够改善透析器的凝血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引导下PTCD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PTCD是先做PTC(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在超声定位引导下,利用特制穿刺针经皮肤经肝穿刺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肝内胆管,显示整个胆道系统,了解梗阻部位、程度和原因后,再用特制的带有外套(鞘)穿刺针,采用血管造影的方法,插入梗阻的胆管进行引流,主要用于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临时或长期治疗方法。由于该技术能有效延长患者寿命,减轻生存期的痛苦,创伤小、经济费用低、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