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莪术多糖(CZP)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CZP对Lewis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中性红比色法检测CZP对小鼠脾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建立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检测CZP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脏器指数及细胞免疫因子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表明,CZP对Lewis肺癌细胞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巨噬细胞吞噬活性(P<0.05或P<0.01);体内实验表明,CZP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26.9%、31.9%和39.7%,荷瘤小鼠脾脏指数、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结论 CZP对小鼠Lewis肺癌具有抑制作用,可改善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实现有效的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热休克蛋白65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高密度脂蛋白抗炎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8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5 μg热休克蛋白65组及25 μg热休克蛋白65组,分别于第3、6周进行皮下免疫。第16周取标本,分别检测血脂水平、血清屏氧酶1活性、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密度脂蛋白炎症指数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0和干扰素γ含量。结果 随着热休克蛋白65剂量的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量逐渐下降,屏氧酶1活性逐渐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炎症指数、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干扰素γ表达量则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25 μg热休克蛋白65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屏氧酶1活性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炎症指数、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干扰素γ表达量则显著升高(P<0.01)。结论 热休克蛋白65可引起炎症反应,损害高密度脂蛋白抗炎抗氧化功能,并且这种作用与其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感染弓形虫小鼠早期细胞免疫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感染弓形虫小鼠的早期细胞免疫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NK细胞杀伤活性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测定及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测定等方法。结果:小鼠感染弓形虫早期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血清中TNF含量增高,IgG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小鼠感染弓形虫早期,其抵抗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应答中,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存在着协同作用,且细胞免疫较体液免疫有效。  相似文献   

4.
巴戟天对淋巴细胞增殖及产生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中药巴戟天对NIH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率、白细胞介素2及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实验组小鼠分别胃灌注不同剂量的巴戟天,连续胃饲15天,对照组小鼠则以等量蒸馏水代替。结果发现巴戟天具有促进ConA诱导的免疫模型动物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并能明显地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及γ干扰素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这表明巴戟天对小鼠具有免疫增强的重要作用,可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小鼠免疫功能、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抗体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测定法和免疫器官重量法及溶血素测定法,观察吞噬细胞百分数、吞噬指数,取脾脏、胸腺称质量,计算脾指数、胸腺指数、溶血素的生成。结果淫羊藿苷能显著提高实验动物的脾、胸腺的质量,并且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吞噬活性明显提高。随着剂量的增加,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与对照组比明显增加,并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的产生水平。结论淫羊藿苷对小鼠免疫器官和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明显的激活和增强作用;可明显增加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增加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菟丝子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用自然衰老小鼠,观察菟丝子水煎剂对老龄小鼠红细胞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水平、脑组织脂褐素含量,肝单胺氧化B(MAO-B)活性及血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菟丝子可使老龄小鼠红细胞膜SOD活性增高,血清LPO水平和脑脂褐素含量显著降低,肝MAO-B活性降低,对血硒水平无影响。揭示菟丝子可增加老龄小鼠SOD活性,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及终产物生成,抑制MAO-B活性,进而延缓机体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7.
赵毅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3):1237-1238
目的 研究补肾阴方左归饮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测定老年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胸腺指数、脾指数,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并观察左归饮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与青年小鼠比较,老年小鼠血清中SOD和T-AOC下降,MDA水平升高,同时胸腺指数、脾指数、T淋巴细胞活性和血清中细胞因子IL-2水平降低,左归饮明显改善上述指标,且差异显著。单味熟地仅能明显降低老年小鼠血清中MDA含量和显著增强老年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对其他指标影响不大,显示整方抗衰老的优势。结论 左归饮可从改善自由基代谢和增强免疫两方面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氧化应激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与衰老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方法建立衰老模型,观察实验小鼠的外观特征,测定其运动能力、免疫器官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血清和脑组织中的SOD及MDA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腹腔注射后小鼠运动能力、脾指数、胸腺指数及脾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均P<0.01),SOD的活性降低(P<0.01),MDA的含量升高(P<0.01).结论 氧化应激参与了衰老的发生发展过程,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雌性大鼠老化过程中血清雌激素浓度、脾细胞雌激素受体( E R) 含量及白细胞介素2( I L2) 、肿瘤坏死因子( T N F) 活性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以各月龄组雌性大鼠为研究对象,应用放射免疫法、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 M T T 法及细胞毒法等技术,观察上述各指标随老化的变化。结果 随着老化雌性大鼠血清 E2 浓度与脾细胞 E R 含量及脾细胞诱生 I L2 、 T N F 活性均明显下降,并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生理水平血 E2 对脾细胞 E R 有正向调节作用,雌激素可能通过免疫细胞 E R 来调节免疫功能。随着老化到来,雌激素水平下降及免疫细胞 E R 含量降低,这可能是老年机体免疫功能衰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因素及机体细胞免疫因素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干扰素治疗,分析HCV基因型,准种多样性,血清HCV RNA水平及肝组织HCV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与干扰素应答的关系。结果:经过6个月的干扰素治疗,21例获得治疗终点应答,其中10例呈持续应答,19例无应答,HCV1型患者应答率(43.3%)明显低于非1型患者(80%,P<0.05),应答患者中治疗前血清HCV准种数目及HCVRNA水平明显低于无应答患者(P<0.05,P<0.01),而其肝组织HCV特异性CTL活性阳性率则显著高于无应答者(P<0.05),结论:病毒因素和宿主因素均是影响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非1型感染,低准种数目,低病毒血症水平及肝组织HCV特异性CTL活性阳性者预示对干扰素应答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抗小鼠L3T4、Lyt2单克隆抗体检测小鼠脾细胞中TH、Ts数,3H-TdR掺入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白细胞介素2活性测定的方法,对经口接种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小鼠及感染此虫并接受白细胞介素2治疗的小鼠进行了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感染小鼠脾细胞中TH减少、Ts增多,TH/Ts比值降低。刀豆素蛋白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受抑制。白细胞介素2诱导及活性测定中,靶细胞掺入的cpm值降低。提示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可使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紊乱、降低。接受白细胞介素2活性水平高于感染组,接近正常对照组;提示白细胞介素2对增强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壳聚糖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133mg/(kg·bw)、267mg/(kg·bw)、800mg/(kg·bw)剂量的壳聚糖胶囊给小鼠经口灌胃30天,进行免疫器官脏器/体重比值测定、血清溶血素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碳廓清试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NK细胞活性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壳聚糖胶囊能增强小鼠碳廓清的能力,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促进小鼠脾细胞溶血空斑及血清溶血素的形成,能增强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NK细胞的活性。结论壳聚糖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天麻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环磷酰胺制造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实验设盐酸左旋咪唑对照组、模型组、天麻多糖高剂量组、天麻多糖中剂量组、天麻多糖低剂量组。造模后给予天麻多糖治疗10 d。实验结束处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血清Ig A、Ig G和Ig M及溶血素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天麻多糖中、高剂量组显著升高血清Ig A、Ig G及血清溶血素水平(P0.01),多糖高剂量组升高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多糖中剂量组明显升高血清Ig M水平(P0.05)。结论天麻多糖可以缓解环磷酰胺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玉屏风口服液对小鼠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前列腺癌RM1细胞接种于C57B/L小鼠皮下,构建小鼠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玉屏风口服液0、0.5、1和2 ml,1次/d,共28 d,末次给药的第2天眼球取血处死小鼠,取瘤测瘤体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组织学变化,取脾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4、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玉屏风口服液处理后,小鼠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体积缩小,肿瘤组织出现坏死及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血清中IL-2、IFN-γ及TNF-α含量增加。结论玉屏风口服液可抑制小鼠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抑瘤作用与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51Cr释放法对小鼠感染约氏疟原虫过程中的脾细胞ADCC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急性非致死性感染小鼠的脾细胞ADCC,早期显著增强,中晚期被抑制。感染早期ADCC活性的改变与原虫接种量有关,若接种大量原虫引起小鼠半致死性感染时,ADCC早期即出现抑制。非致死性感染早期血清对正常脾细胞ADCC有诱导作用,而中晚期血清对正常脾细胞ADCC有抑制作用.提示在感染的不同时期,小鼠血清中存在着对ADCC活性不同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嗜肺军团菌感染对机体血清IL-12水平的影响,阐述嗜肺军团菌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又分为实验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每个实验组分别在该周第3天时间点观察,每个实验组15只小鼠;对照组15只小鼠。实验组在腹腔内注射含有嗜肺军团菌菌液0.2ml,菌液浓度为1×10^6/ml,对照组在腹腔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0.2ml。分别在感染第1周至第4周内的相应时间点,采集小鼠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血清IL-12水平在第1~4周的动态变化。结果感染嗜肺军团菌后第1周到第3周两组比较,血清IL-12水平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4周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嗜肺军团菌感染后前两周血清IL-12水平明显下降,并在第2周内达到最低水平;在第3周血清IL-12水平有上升趋势;在感染第4周后血清IL-12水平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嗜肺军团菌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在不同的时期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既在感染早期表现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在感染后期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逐渐减少,机体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绞股蓝皂甙及复方恢复老龄小鼠免疫功能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50、200、400mg/kg·Bw绞股蓝皂甙及其复方制剂给BALB/C成年及老龄小鼠灌胃14d。结果表明,绞股蓝皂甙能提高老龄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α-ANAE阳性率、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血清溶血素水平,降低肝脏丙二醛的生成。绞股蓝皂甙及其复方制剂能增强老龄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提示,它们能不同程度提高和恢复老龄小鼠免疫功能与清除自由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棘果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3个沙棘果油剂量组,开展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血清溶血素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沙棘果油对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NK细胞活性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其中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F=4.011)、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F=3.396)、血清溶血素测定(F=2.974)、抗体生成细胞检测(F=5.798)、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F=2.964)、NK细胞活性测定(F=4.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棘果油可以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基因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的免疫原性。方法将1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只。两组分别肌肉注射重组质粒pcDNA3.1-amastin和空质粒pcDNA3.1(+)(50μg/只),2周后同法加强免疫1次。加强免疫后第7、14和21天每组各取小鼠3只,内眦采血,分离血清,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随后脱颈处死小鼠,无菌取脾,分离脾细胞,用刀豆球蛋白A刺激培养,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IL-4的水平。结果加强免疫后第7、14和21天,实验组均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效价在1∶640以上,而对照组未检测到IgG抗体(P<0.01);实验组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刺激指数分别为4.28±0.51、5.01±0.60和4.39±0.50,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含量分别为(42.06±...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小鼠脾细胞IL-2mRNA的表达,从分子水平探讨感染小鼠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用107 CFU/ml白假丝酵母菌经尾静脉注射小鼠0.2ml/只,健康对照组注射同体积无菌生理盐水。两周后,采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小鼠脾细胞IL-2mRNA水平。结果 RT-PCR检测小鼠脾细胞均表达IL-2mRNA,扩增片段大小为477bp;感染组小鼠脾细胞IL-2与β-actin光强度比值为0.39±0.12,健康对照组为0.22±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2,P<0.05)。结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小鼠后,可引起小鼠机体IL-2mRNA表达水平上调,并可能进一步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从而对真菌的感染做出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