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60-1261
探究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9例。常规组予以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胸引管留置、留院观察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胸引管留置及留院观察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3.4%明显低于常规组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自发性气胸患者予以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单孔胸腔镜隐蔽切口手术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均在全胸腔镜下进行,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基于ERAS的单孔胸腔镜隐蔽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观察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基于ERAS的单孔胸腔镜隐蔽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不增加手术操作难度,还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胸外科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方面,二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与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行肺大疱切除加胸膜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n=43)和对照组(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n=41)。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带管时间、止痛方式所占比例、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止痛方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有1例肺不张伴胸腔积液,予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并嘱患者加强呼吸锻炼后均顺利恢复,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延长手术及住院时间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前提下,单孔胸腔镋更符合患者对微创和美观的需求,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肺大泡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术,观察组行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泡破裂并发自发性气胸,效果显著,患者疼痛轻、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0例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心胸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自发性气胸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信阳市中心医院确诊的12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实验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例数。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效果显著,创伤小,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建议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494-3495
将2012年11月~2014年2月收治100例自发性气胸病例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胸腔镜肺大疱切除联合胸膜摩擦固定术,其中对照组为传统双操作孔法,观察组为单操作孔法,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和疼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48%、40%、12%、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20%、3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单操作孔肺大疱切除术用于自发性气胸治疗的疗效确切,手术成功率高,且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术中出血量少,患者耐受性好,应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279-4280
探讨胸腔镜微创手术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抽取接诊的76例自发性气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5)。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镜微创手术具有创口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且术后并发症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的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1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开胸组(n=24)与胸腔镜组(n=27),分别采用传统开胸术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拔管时间均显著小于开胸组(P0.05)。2两组术后Pa O2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P0.01),两组术后Pa CO2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P0.01),且胸腔镜组术后Pa O2及Pa CO2水平变化较开胸组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胸腔镜组术后继发感染、皮下气肿及局部渗液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开胸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