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对照组:单独运用奥氮平以及阿立哌唑治疗的各20例。研究组,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的20例。通过在治疗前,治疗后8w对患者进行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评分和阳性症状评分,对比,检验得出结果,而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三组治疗后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评分和阳性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后治疗组体质量和血糖血脂变化小于单用奥氮平组。低剂量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较好,对患者体质量,血糖,血脂影响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效果对比及对认知功能和血浆NPY、L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奥氮平组各50例。阿立哌唑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奥氮平组采用奥氮平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认知功能评分以及神经肽(NPY)和瘦素(L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ANSS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HVLT-R、BVMT-R、SSS、SSS逆行认知评分高于奥氮平组,DST评分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WT、DST、VF认知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NPY与LP水平低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水平,患者血浆NPY、LP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花逍遥片与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利培酮治疗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红花逍遥片组和阿立哌唑组,红花逍遥片组40例应用红花逍遥片(1.56 g/次,3次/d)治疗,阿立哌唑组40例应用阿立哌唑治疗。分别在入组时及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PANSS症状评分、催乳素含量。结果:红花逍遥片组完成39例,阿立哌唑组完成40例,两组在治疗前PANSS评分及催乳素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红花逍遥片组血清催乳素明显低于入组前(t=18.340,P=0.000),阿立哌唑组血清催乳素明显低于入组前(t=16.931,P=0.000),治疗后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无明显差异(t=0.431,P=0.667)。结论:红花逍遥片与阿立哌唑均能降低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水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分别检测血清催乳素及体质量,对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8周末,阿立哌唑组血清催乳素水平及体质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体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阿立哌唑组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1)。结论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和体质量的影响较小,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作为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舒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TESS评分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TESS评分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及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其中阿立哌唑副作用少,改善生活质量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和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60例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糖脂代谢水平、体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体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均疗效确切,阿立哌唑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影响较小,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奥氮平不良反应较少,但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许超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4):617-619
[目的]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88例因服用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溴隐亭治疗)和观察组(阿立哌唑治疗),每组各4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6个月PANSS评分及血清催乳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血清催乳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2/44).低于对照组的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44<0.05).[结论]阿立哌唑可减轻服用利培酮后出现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降低血清催乳素水平,且对性激素、子宫内膜厚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药物组在原有抗精神药物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9.1%,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2.0%,联合组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项因子评分明显高于药物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替换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伴有高催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维持利培酮治疗)和阿立哌唑(阿立哌唑替代利培酮治疗)组,治疗8周。于第0、1、2、4、6及8周测血清催乳素水平及身体质量指数(BMI);在入组时和治疗8周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测定疗效。结果:可用于评估的数据101例,利培酮组53例,阿立哌唑组48例。阿立哌唑组替换治疗后第1周血清催乳素水平即明显下降,第8周时,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01);2组BMI、PANSS及CGIS评分及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立哌唑替换利培酮可降低伴有高催乳素血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阿立哌唑对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口服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观察住院全程,出院后随访2 a.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末、随访1 a、2 a末,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各时段血清催乳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逐渐下降趋势;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血清催乳素与同期疗效、药物剂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利培酮治疗女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期血清催乳素水平显著升高,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逐渐下降趋势,且催乳素水平的变化与疗效及药物剂量无相关性;阿立哌唑对血清催乳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量表(TESS)评分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接受诊疗的150例精神分裂阴性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医治方式不同,分设研究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对照组予以利培酮药物医治,研究组予以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药物医治,比对两组PANS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血清催乳素水平以及TESS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阳性症状、一般病理评分、颜色命名评分、字词阅读评分以及医治前血清催乳素水平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医治后研究组阴性症状评分、PANSS总分、干扰命名评分、血清催乳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阴性症患者行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医治可改善血清催乳素水平与阴性症状,提高认知功能,而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根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生活质量,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QOLI-74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总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为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7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立哌唑组38例,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奥氮平组40例,口服奥氮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同期两组间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阿立哌唑组显效率81.6%、总有效率94.7%,奥氮平组分别为80.0%、9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阿立哌唑组静坐不能、体重增加、月经改变、泌乳发生率显著低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与奥氮平相当,但对内分泌系统影响较小,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析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年龄在60岁以上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氮平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两组疗效、认知功能、糖脂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疗程后观察组病情改善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糖脂代谢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变化(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方案治疗对于病情控制有突出效果,且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士龙 《临床医学》2020,40(3):105-107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成阿立哌唑组和对奥氮平组,每组40例。阿立哌唑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奥氮平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症状评分[阳性症状量表(SAPS)]、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及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变化,比较治疗6周内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SAPS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 05),但同一时期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 05);阿立哌唑组FPG、Hb A1C、TG及TC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均0. 05),但均明显低于同一时期奥氮平组(P均0. 05)。治疗6周内,阿立哌唑组失眠(20. 0%,8/40)和静坐不能(15. 0%,6/40)发生率均高于奥氮平组[2. 5%(1/40)、0. 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两组头晕、嗜睡和口干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 05)。结论 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患者均有显著疗效,但奥氮平将明显导致糖脂代谢紊乱,推荐用阿立哌唑方案治疗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某院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口服治疗,实验组则采取小剂量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认知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以及体质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WAIS量表和WMS量表评分均有所提高,而实验组WAIS量表各项评分、总分和WMS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P0.05,而实验组则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对患者的体质量影响比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奥氮平组口服奥氮平。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病残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5)。阿立哌唑组治疗有效率为88. 68%,奥氮平组为86. 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 75%,显著低于奥氮平组49. 06%(P 0. 05)。阿立哌唑组复发率为7. 84%,病残率为15. 69%,奥氮平组复发率为10. 00%,病残率为16. 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相当,但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B, S100B)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收治的9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2组。观察组应用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应用奥氮平治疗,均治疗3个月。同时选择50例健康成人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疗效和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社会功能(采用个人和功能量表PSP评定),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和S100B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PS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PSP评分均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PS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S100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S100B水平均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和S100B水平的变化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8个维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优于单用奥氨平,对血清BDNF和S100B的调节作用明显,改善神经细胞的内环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5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肝功能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9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5个组(氯氮平组38例、奥氮平组40例、利培酮组37例、喹硫平组35例和阿立哌唑组42例)。氯氮平组口服氯氮平片,奥氮平组口服奥氮平片,利培酮组口服利培酮片,喹硫平组口服喹硫平片,阿立哌唑组口服阿立哌唑片。各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各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心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的变化。结果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LOTC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而PAN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各组治疗后LOTCA评分和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ALT+AST升高,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较治疗前降低(P0.05);各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TESS评分4周末和8周末均低于氯氮平组、奥氮平组、阿立哌唑组(P0.05);而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5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明显,对肝功能和心功能影响小,且可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精神症状,其中利培酮和喹硫平不良反应较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6.7%,有效率90.0%,对照组分别为73.3%和9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治疗前催乳素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但研究组静坐不能、体重增加及月经紊乱/泌乳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口干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均显著,但阿立哌唑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不影响催乳素水平,可作为一线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