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住院部药房药品调配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药房药品的合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7月医院住院部药房的药品调配情况,将此阶段作为对照组,于2016年8月~2017年2月在医院住院部药房开展QCC,将此阶段作为观察组,评估活动目标达成情况,并比较QCC开展前后住院部药房的药品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及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的药品调配差错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人员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可降低药品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对住院部药房的药品调配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品管圈管理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医院药剂科2016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实施传统方式进行质量管理,为实施前;药剂科2017年3月20日~2018年3月20日实施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为实施后。分析实施前后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差错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管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医院药剂科给予品管圈管理,能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将管理工作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应用在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浙江省立同德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外科实施目视管理后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实施目视管理前收治的110例病患作为对照。回顾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就其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并由患者或其家属对护理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目视管理后,外科护理分级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安全及护理服务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目视管理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目视管理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外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科高危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医院急诊科药房自2017年1月起开始对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分别于安全管理实施前(2016年)、实施后(2017年)实施前后内分别抽取120例急诊科患者,比较安全管理实施前后实施前后内急诊科患者的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在药品差错事件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在输液不良事件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急诊科患者的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在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的药品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安全管理实施后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实施(P0.05)。结论:在急诊科高危药品管理中开展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高危药品差错事件和输液不良事件,确保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及其临床使用时的安全性,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急诊科药品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应用调剂管理及药学监护的效果。方法:将医院2016年的300例药品管理记录资料当成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将医院2017年的300例药品管理记录资料当成观察组,采用调剂管理及药学监护;对药品管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药品盘点时间、药品调剂时间及取药等候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错误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调剂管理和药学监护能对药剂科日常管理工作进行规范,让取药等候时间缩短,同时让用药差错事件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在导管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6月医院导管室进行介入治疗的24例患者为实施前,随机选取2017年7~12月的24例患者为实施后,评估实施目视管理前后院内质控检查评分、患者感染发生率和导管室内细菌菌落数。结果:实施目视管理后,院内质控检查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感染发生率由33.33%降至4.17%(P0.05),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和手部的细菌菌落数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目视管理能够降低导管室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法在老年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普通病房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目视管理法,比较两组对病房护理质量的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病房护理质量评分总分为(97.33±1.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79±2.45)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目视管理法用于老年病房管理,能够显著提高病房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细节管理理念联合信息追溯系统在药房发放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10月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西药房所进行的342例药品发放事件为对照组,2016年11月~2017年5月在医院西药房所进行的342例药品发放事件为观察组。对照组在药房发放管理中应用信息追溯系统,观察组则联合应用细节管理理念和信息追溯系统。分析两组在管理期间药品发放差错情况及医患纠纷发生情况,并于药品发放后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观察组在药品发放过程中药品差错、时效差错、剂型差错、剂量差错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房发放管理中联合应用细节管理理念和信息追溯系统效果显著,可减少药品发放差错发生概率,避免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管外科护理专科化建设中应用柔性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柔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差错事件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对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外科护理应用柔性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提高医护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电子处方系统在医院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6月起在医院药房管理中实施电子处方系统,2016年5月~2017年5月为实施前,2017年6月~2018年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药师处理处方的效率、药房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率情况及患者对药房管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应用电子处方系统后,每位药师处理每张处方所用的时间显著短于实施前,药师处方处理工作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院在药房管理工作中应用电子处方系统,可以有效提升药师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差错率,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在药房管理工作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肇庆市端州区红十字会医院2017年1月至12月精细化管理实施前药房工作人员12名,另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精细化管理实施后药房工作人员12名,对两组人员的工作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比较分析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管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在单方调剂时间、平均候药时间和每人日调剂量均明显优于实施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施后门诊药房工作人员在药物损坏、药品管理不当、装量差错及盘点错误等管理质量评分均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精细化管理实施前患者总满意率为63.55%,精细化管理实施后患者总满意率为89.46%,实施后患者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院门诊药房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提高药房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对中医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17年8月开始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2016年8月~2017年7月为实施前,2017年8月~2018年7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患者90例,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骨科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质量管理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和护理投诉纠纷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在妇产科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5月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进行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2017年5月~2018年8月为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4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妇产科的护理差错率与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妇产科管理工作中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及投诉情况,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安吉县妇幼保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9例医院门诊药房药师,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6~12月期间行门诊药房常规管理,设为实施前;2017年1~6月期间加行精细化管理,设为实施后。总结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应用,分析其应用结果。结果:实施后人均调剂量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单张调剂时间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等候时间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药品差错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避免药品差错,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改新形势下医院中药房管理途径,分析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7~12月期间的300例药品管理事件为研究对象,期间中药房行常规管理,为实施前。随机选取医院2017年1~6月期间的300例药品管理事件为研究对象,期间在实施前的基础上加行医改新形势下的优化管理途径,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管理结果。结果:实施后的药品存放和分发、药房环境、数字化系统等药房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品差错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改新形势下医院中药房管理途径,效果理想,提高药房管理质量,规避不良事件,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药房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医院药房在2018年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创新管理(实施后),与2017年实施的常规药房管理(实施前)进行比较分析;实施前后管理中分别选择3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实施前后药房管理效果差异。结果:实施前药房管理质量评分、药师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低于实施后;实施前药房差错发生率高于实施后(P0.05)。结论:在药房管理过程中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的创新管理效果显著,减少差错现象,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7S现场管理用于检验科管理工作的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8年3月医院检验科采用7S现场管理,以实施时间为界,2016年2月~2017年5月为实施前,2017年7月~2018年3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取患者90例。比较实施前后科室内发生检验差错、标本污染、医疗废物处理不当和质控评分情况。结果:实施7S现场管理实施后,科室的质控考核评分普遍高于实施前(P0.05),检验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医疗废弃物处理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7S现场管理模式用于检验科管理成效显著,标本污染、检验差错和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的情况有很大改观,检验质量得到合理控制,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在风湿免疫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风湿免疫科护理人员共20名,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月起实施全面质量管理,2016年7~12月为实施前,2017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病房管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在风湿免疫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提升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成药注射液的药房管理及其对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到2016月12月本院药房管理实施前中成药注射液资料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到2018月1月本院药房管理实施后中成药注射液资料作为观察组,每组资料均收集300例。对比两组中成药注射液差错事件发生率、使用科室评分。结果:通过对对照组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管理制度问题、药品质量、临床使用情况、变态反应、生产工艺等为主要问题。观察组实施针对性药房管理后,中成药注射液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使用科室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中成药注射液的药房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统计,并针对管理中的问题,实施相应的管理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中成药注射液应用效果,减少中成药注射液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相关科室对药房管理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医院药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措施与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20名药剂科管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7~12月的管理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的管理情况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内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行全面质量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药品管理、药剂调配、药品分发质量等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药剂科人均收益、参加会议人数和发表文章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医院药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提升药品管理质量,改善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