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三步理筋手法联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步理筋手法与口服颈痛颗粒联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变化对比的方法,观察三步理筋手法联合颈痛颗粒治疗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26例,显效3例,无效1例。结论:采用三步理筋手法联合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确定,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配合牵引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配合牵引手法治疗;对照组92例仅用牵引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8例,好转3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治愈22例,好转44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71.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配合牵引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颈深屈肌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颈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干预措施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颈深屈肌训练;对照组为针刺联合颈深屈肌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进行评定,并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VAS与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与组间VAS与N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颈深屈肌训练与针刺联合颈深屈肌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均有疗效,能减轻患者颈痛强度及改善颈椎功能,龙氏正骨手法联合颈深屈肌训练组优于针刺联合颈深屈肌训练组。  相似文献   

4.
手法治疗归推拿按摩范筹,推拿按摩在我国源远流长,日渐盛行.推拿按摩对肢体痛症治疗效果是显著的,如对劳损肌肉粘连产生的疼痛,颈椎病肩周炎,以及腰腿疼痛,实施手法治疗后疼痛均能得到改善与消除,有立竿见影之效.运用手法治疗颈腰肢痛效果好,安全绿色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患者乐意接受,所以应将手法治疗颈腰肢痛视为首选.  相似文献   

5.
手法治疗归推拿按摩范筹,推拿按摩在我国源远流长,日渐盛行。推拿按摩对肢体痛症治疗效果是显著的,如对劳损肌肉粘连产生的疼痛,颈椎病肩周炎,以及腰腿疼痛,实施手法治疗后疼痛均能得到改善与消除,有立竿见影之效。运用手法治疗颈腰肢痛效果好,安全绿色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患者乐意接受,所以应将手法治疗颈腰肢痛视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自创"点提扳伸"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观察手法治疗后对其患者的缓解疼痛、颈部活动度等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以往门诊来访的1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中,采用以理疗等常规治疗及在此基础上加用"点提扳伸"手法治疗的病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都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和0.011),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在枕项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颈部压痛、斜方肌压痛方面好转情况都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8,0.001,0.019,0.001和0.012)。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点提扳伸"手法,能较好改善颈痛、颈部活动度,在治疗颈型颈椎病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颈痛伴发头晕的临床表现并比较手法和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64例患者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比较首次、2周、4周治疗效果。结果:手法治疗具有短期明显的缓解作用,4周对比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颈痛性头晕具自限性,痛程较短;手法治疗短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刘建红 《中医正骨》2008,20(6):17-18
目的:观察口服颈痛颗粒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8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口服颈痛颗粒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另一组单纯运用手法推拿治疗,同期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在止痛和恢复肌力方面口服颈痛颗粒配合手法推拿总有效率高于单纯手法推拿。结论:颈痛颗粒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湿等功能,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练习易筋经九鬼拔刀式结合李墨林按摩疗法与单纯按摩治疗慢性颈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练功组和单纯推拿组,每组30例,推拿组采取李墨林按摩手法治疗,推拿练功组在相同手法基础上结合练习易筋经九鬼拔刀式,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区别(P0.05)。结论:传统推拿疗法结合指导患者习练易筋经九鬼拔刀式在治疗慢性颈痛方面较单纯手法有显著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临床症状、颈部生物学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CS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一般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改善情况、颈功能活动度和椎间孔内臂丛神经根内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痛量表(NPQ)、视觉模拟评分(VAS)均降低,左旋转、右旋转、左侧屈和右侧屈等颈功能活动度明显改善,C5~7神经根内径明显减小,且观察组的NPQ、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各方向颈功能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C5~7神经根内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郑氏“颈四步”手法治疗CSR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颈肩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缓解神经根水肿。  相似文献   

11.
颈痛方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颈痛方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取颈型颈椎病患者1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与颈痛方内服外熨加推拿手法和颈复康颗粒内服加推拿手法治疗,并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8.2%.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治愈率57.1%,总有效率81.4%,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颈痛方内服外熨配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复康加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7,(8):1026-1027
目的:探究颈痛颗粒联合旋提手法及功能锻炼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颈椎牵引加双氯芬酸钠配合佩戴颈围治疗,治疗组行颈痛颗粒联合旋提手法及功能锻炼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及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痛颗粒联合旋提手法及功能锻炼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促进颈椎曲度及活动度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即时效应。方法:选择本院就诊及招募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运用手法治疗,对照组(54例)行电针治疗。第1疗程中每次手法操作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眩晕及颈痛症状分别进行VAS即时评分,共3次;2个疗程后则行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测定。结果:组间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改善上疗效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法组在即时改善CSA颈痛症状,连续3次评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症状即时改善方面,仅第1次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对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有一定即时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脊治疗颈痛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方法确诊为颈痛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症患者30例,给予颈椎正脊手法治疗。首先对病人的颈部周围肌肉、下颌关节附近进行松解按摩。采取手法触诊与X线片相结合的方法精准定位,判断病人的上颈椎错位的方向,角度,程度。再使用整脊手法矫正上颈椎错位。完成校正后,再配合一些颈部及颞下颌关节附近肌肉的放松手法,配合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10次。应用Fricton指数定量评定表分别评定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颞下颌关节功能状况。结果临床治愈18例(60.0%),显效5例(16.7%),好转4例(13.3%),无效3例(10.0%),总有效率为90%。结论正脊治疗使颈椎矫正手法的精准度得到提升,使颈痛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疼痛症状、张口活动范围、关节弹响等均有明显改善,同时也减少了颈椎手法矫正的副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指导下“仰头推正”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结合常规“仰头推正”法治疗,治疗组结合以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为指导的“仰头推正”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次/d, 5 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指数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ESCV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及复发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能有效指导“仰头推正”手法改善颈性眩晕的症状,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仰头推正”手法操作相对简单易行,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痛点点压与脊椎整复手法结合在治疗由椎管外的头、颈、肩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引起的头晕、头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自2005年4月至2007年10月应用痛点点按与脊椎整复手法结合治疗由椎管外的头、颈、肩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引起的头晕、头痛87例体会,观察治疗有效率及时间。结果:治疗有效率100%,成功治愈平均次数5次,一次治疗平均时间7min,随访8-18个月,复发率低。结论:痛点点压与脊椎整复手法结合治疗椎管外的头、颈、肩部软组织无茵性炎症病变引起的头晕、头痛的方法,具有痛苦小、见效快、疗程短等优点,但应遵循一定的手法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7.
陆统 《中医临床研究》2010,2(8):86-87,90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下引起颈椎间盘内、外力平衡失调,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并伴颈痛、臂丛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是推拿科的常见病,即中医学认为的“骨错缝、筋出槽”。中医推拿运用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对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对椎动脉、椎间盘、颈椎周围软组织等的影响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整脊手法与放松手法对颈性眩晕干预治疗效果,探讨治疗颈性眩晕的优势方法。方法:选取7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整脊手法组和放松手法组。使用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X线颈曲值、血液流变学分别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比较。结果:2种治疗方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工作生活、心理、社会适应、颈曲及血液流变学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均P<0.05),但整脊手法组较放松手法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整脊手法及放松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均有肯定的疗效,但整脊手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落零五穴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全部运用针刺"落零五"穴,同时配合龙氏正骨手法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天柱、颈夹脊、大椎等穴进行治疗.以上2组均每天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病例中断与脱落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痛综合评定和治疗过程中患者不适的详细记录.结果:①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无1例脱落.②治疗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8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疗效好(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和PPI均降低(P均<0.01);治疗组治疗前后PRI和VAS差值较对照组的值大(P均<0.05).④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治疗后,无特殊不适.结论:针刺落零五穴配合龙氏正骨手法能够明显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项痛等症状,从而有效治疗颈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504-1506
目的:探讨治疗颈肩背肌筋膜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颈肩背肌筋膜痛综合征病人158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9例,治疗组给予针刀综合(针刀、手法、中药熏蒸、锻炼)程序化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结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20%,高于对照组的78.48%,差异显著(P<0.01)。随访半年~1年后,治疗组半年后有1例复发,但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对照组半年后有8例复发,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刀综合程序化治疗颈肩背肌筋膜痛综合征,疗效显著且更能巩固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