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采用针刺迎香穴治疗本病 4 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 0例中男性 2 3例 ,女性 17例 ;年龄 18~ 58岁 ;病程 2个月~ 6年。治疗方法取双侧迎香穴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 ,取 2 8号 1.5寸毫针 ,刺入迎香穴 1寸左右 ,出现酸胀、触电样麻木感后 ,留针 30分钟 ,每日 1次 ,10次为 1疗程。治疗效果疗效标准 :痊愈 :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 ;显效 :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 :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无效 :与治疗前无变化。本组 4 0例病人 ,经 1~ 2个疗程治疗 ,痊愈 2 6例 ,占6 5% ,显效 8例 ,占 2 0 % ,有效 5例 ,占 12…  相似文献   

2.
张红星 《中国针灸》2002,22(12):38-46
治疗方法 :穴取曲池、血海。操作 :用 5ml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 4ml;患者取仰卧位 ,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 ,右手持注射器快速刺入穴位 ,然后将针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 ,待针下有得气感后 ,回抽一下 ,如无回血 ,即将药液注入 ,每穴 1ml,隔日 1次 ,5次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78岁 ;病程最短 2月 ,最长 2年。其中全身性瘙痒 2 2例 ,局限性瘙痒 8例。经 1~ 2个疗程治疗 ,痊愈 (瘙痒完全消失 ) 12例 ,占 4 0 0 % ;显效 (偶尔瘙痒 ) 15例 ,占 5 0 0 % ;有效(瘙痒减轻 ) 3例 ,占 10 0 % ;总有效…  相似文献   

3.
液门穴治疗头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操作 :令患者将一侧的手掌握拳 ,取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前陷中的液门穴 ,避开浅静脉 ,用 2 8号 1 5寸毫针顺掌骨间隙刺入 0 5~ 1寸 ,中等刺激 ,局部有酸麻胀感 ,使患者感觉向肘弯部放射 ,头部可有凉感 ,随即头痛减轻或消失。留针 15~ 30分钟。先刺一侧 ,10分钟后加刺对侧。每日 1次 ,7日为一疗程。治疗 48例 ,病程 1年之内者 12例 ,1~ 5年者 30例 ,5年以上者 6例 ;神经官能症头痛 2 0例 ,颈椎病头痛 14例 ,高血压头痛 10例 ,经期综合征 4例。经治疗头痛完全消失 ,观察半年以上未复发者为痊愈 ,计 36例 ,占 75 0 % (其中不到1个疗程痊…  相似文献   

4.
缪刺法配合点穴治疗顽固性面瘫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改琴  杨军  陈竹林 《中国针灸》2001,21(7):442-442
1 临床资料  本组 12 0例患者 ,男 82例 ,女 38例 ;年龄最小5个月 ,最大 74岁 ,以 30~ 4 0岁者居多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 2年。2 治疗方法2 1 缪刺法取健侧四白、阳白、攒竹、太阳、颧、下关、颊车、地仓穴。脾胃虚加双侧足三里 ;痰湿盛加双侧丰隆 ;瘀血盛加三阴交、血海。穴位常规消毒后 ,斜刺进针 ,每次取上述面部穴位 5~ 6穴 ,用平补平泻法 ,手法要轻。不用电针。足三里用补法。得气后留针 30分钟 ,每日 1次 ,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休息 3天。2 2 点穴方法取患侧印堂、睛明、阳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风池、合谷。先…  相似文献   

5.
取穴 :患侧外关、合谷 ,双侧内庭穴。操作 :外关、合谷 2穴均用 2 8号 1 5寸毫针直刺 1~ 1 3寸 ,捻转提插强刺激 ,使针感缓缓上行直达病灶处。双内庭用 2 8号 1寸毫针刺入 0 5~ 0 8寸 ,行捻转提插手法。诸穴得气后 ,每 1 0分钟行针 1次 ,留针期间让患者不时用力咬牙 ,待疼痛消失或减轻时再行针 1次后起针。多数患者 3 0分钟可达止痛目的。每日 1次 ,连续 5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 1 57例 ,经 2~ 5次治疗后 ,1 3 8例痊愈(牙痛完全消失 ,进食生冷硬食无任何不适感 ) ;1 9例好转 (牙痛消失 ,进食生冷硬食稍有不适感 )。全部有效。在治疗…  相似文献   

6.
耳体针配合治疗痛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庆友 《中国针灸》2002,22(2):37-45
取穴 :耳穴取子宫、内分泌 ,体穴取关元、三阴交。常规消毒后 ,选 0 5~ 1 5寸毫针 ,耳穴进针 0 2~ 0 3寸 ,体穴进针 1~ 1 2寸 ,针刺出现酸胀感后 ,行捻转泻法 ,留针 30分钟 ,每 10分钟行针 1次 ,每日 1次 ,5次一疗程 ,行经前 1天开始治疗 ,经期不停针。结果 :本组共收治观察 6 2例 ,均属我院针灸门诊患者 ,年龄最小 13岁 ,最大 4 5岁 ;已婚 2 0例 ,未婚 4 2例 ;病程最短2月 ,最长 4年。经上法治疗 1~ 2疗程后 ,观察 3个月经周期 ,疼痛完全消失者 4 9例 ,疼痛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 ,能坚持正常工作和学习者 12例 ,治疗后疼痛无改善 1例…  相似文献   

7.
率谷透天冲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袁胜 《中国针灸》2001,21(3):1-9
方法 :患者卧位 ,在耳尖直上入发际 1 5寸处 ,取率谷 ;耳根后缘直上 ,入发际 2寸 ,约率谷后 3分处取天冲。头部常规消毒率谷穴 ,向后以 15°角平刺进针后 ,沿头皮透刺至天冲穴 ,以每分钟 15 0~ 2 0 0次频率捻转行针 1~ 3分钟 ,使酸胀感向头颞周围放散 ,留针 30~ 6 0分钟 ,其间每间隔 10分钟行针 1次。上法左右交替 ,每日 1次 ,6次为一疗程 ;间隔1天后 ,继续第 2疗程治疗。结果 :以上法共治 93例 ,经治 1~ 5疗程 ,治愈 (头痛消失 ,随访半年未复发 ) 76例 ,占 81 7% ;显效 (头痛程度显著减轻 ,发作减少 ) 15例 ,占 16 1% ;无效 (头痛如故…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 1999~ 2 0 0 2年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 14 4例。为总结经验 ,现作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 4例 ,男 6 1例 ,女 83例。 6 0~ 6 9岁78例 ,70~ 79岁 5 8例 ,80岁以上 8例。病程最长 5年 ,最短10个月 ,平均 5年 8个月。1.2 临床症状 本组 14 4例患者 ,均有间歇性跛行程度不等的腰腿痛症状 ,单侧下肢受累者 10 4例 ,双侧受累者 4 0例。间隙性跛行程度以步行时间来判定 :能站立或步行 30分钟以上者为无明显间隙性跛行 ,其中能站立或步行 2 0分钟以上者38例 ;15分钟以上者 71例 ;10分钟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 取躯干穴位(大椎,风门,肺俞,膻中,中脘,膏肓,肾俞)每次4个,四肢穴位(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每次2个,均双侧取穴。各穴交替选择应用。进针得气后,躯干前后之穴位以留针加拔火罐10~15分钟,四肢之穴位,留针15分钟并在留针时,行针2~3次;用补手法。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1疗程后隔3天再行第2疗程。治疗9例患者,年龄最大35岁,最小17岁,男5例,女4例。经治疗后1年以上随防未复发者5例,经治疗后仍有发作,但次数减  相似文献   

10.
<正> 治疗方法:患者端坐,双侧足运感区常规消毒,用1.5寸针灸针沿皮自前向后刺,进针后两针交替捻转,一般留针60~90分钟。治疗效果:在施头针过程中停服一切药物。白天小便不禁自遗者110例,1~2次愈者50例;2~6次愈者48例;6次以上者10例;2例无效,有效率98.2%。夜晚小便自遗者118例,1~2次愈者58例;2~6次愈者59例;1例无效,有效率99.6%。病案举例:沈某,男,5岁,1986年2月4日诊。1986年2月4日诊。患者自幼小便频数,嗣后小便白天不禁自遗,衣裤常湿,经多方治疗无效,曾做  相似文献   

11.
宋付刚 《中国针灸》2001,21(6):354-354
治法 :主穴取天枢 ,用温补法 ,进针得气后留针 2 0分钟。伴腹痛者配上巨虚、上脘 ;伴消化不良者配双侧足三里、太溪穴 ;单纯稀便配关元、建里。每日 1次 ,6次为一疗程。将2 5 0GS的磁片连接于KWD 70 7脉冲电疗仪的输出导线上 ,用胶布固定在“神阙”穴位上 ,用疏密波 ,脉冲频率 2Hz ,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每日 1次 ,每次 2 0分钟 ,6次为一疗程。可与针灸同时进行。结果 :治疗 12 5例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5年。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 ,大便成形 ,每日 1次 ,大便常规复查正常 ) 78例 ,占 6 2 4% ;显效 (症状明显减轻 ,大便基本成…  相似文献   

12.
体针加刺络拔罐法治疗梅核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运用体针加颈部刺络拔罐法治疗梅核气患者 30例 ,收到比较满意的疗效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中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2 3岁~ 5 5岁 ;病程 1年~ 6年。均经咽喉部检查 ,排除颈咽部占位性病变。2 治疗方法(1)梅花针点叩并拔罐 :在颈部两侧人迎穴附近用梅花针点叩 ,以出现细小出血点或渗血为度 ,然后用自制小火罐吸附于颈部两侧叩刺部位 ,3~ 5分钟后取下。每周 2次 ,2次为 1个疗程。(2 )体针 :以合谷、太冲、列缺、照海为主穴。胸闷甚者加内关 ;喉中痰多者加丰隆 ;失眠者加神门。每日 1次 ,每次留针 30分钟。 5次为 1个疗程 ,疗…  相似文献   

13.
李月 《中国针灸》2002,22(12):826
治法:患者仰卧位,取双侧血海穴,用30号2~2.5寸毫针直刺1~1.5寸深,针感向下或向上传导,有明显的酸麻胀感,再针双侧三阴交穴,均用补法,得气后,留针20~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1次.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笔者以太冲穴为主治疗血管性头痛30例,效果满意,兹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多在25~40岁之间.病程最短3天,最长20年.以2~5年者为多数.左侧疼痛者17例,右侧12例,双侧1例.多数病人针前用过止痛药或针刺治疗. 治疗方法 1.取穴:太冲、阳辅、阿是穴(即头部痛点).一侧痛,针患侧,两侧痛,针双侧.2.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首选太冲穴,用1.5寸毫针快速进针1寸左右,大幅度快频率提插捻转,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行针3~5分钟后,再依次进针阳辅与阿是穴,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1次.疼痛控制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尿毒症呕吐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呕吐是尿毒症患者临床常见症候之一 ,药物治疗效果多不理想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灸疗法治疗16例患者 ,收到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1.1 治疗时间 以平旦为佳。1.2 取穴 艾灸 :神阙、涌泉。针刺 :双侧内关、三阴交、足三里、气海、中脘。1.3 操作方法 用艾条灸神阙、涌泉 ,每穴约 4 0分钟 ;用补法针刺上述诸穴 ,留针 4 0分钟。 10次为 1疗程。2 结果   16例患者中 ,经过 1疗程治疗呕吐明显缓解或消失病情稳定者 8例 ,2个疗程以上明显缓解者6例 ,另外 1例患者呕吐症状有改善 ,1例效果不显。3 典型病例  秦×× ,女 ,68…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远道刺法治疗梅核气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3年来 ,本人在临床上采用远道刺法治疗梅核气患者 2 5例 ,经临床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5例均系门诊病人 ,男性 9例 ,女性 1 6例 ,2 0~ 35岁 1 8例 ,35~ 5 0岁 7例 ;病程最短 3天 ,病程最长 7年。2 治疗法则2 .1 治疗方法 采用远道刺法。2 .2 取穴 照海、太溪两穴 ,双侧交替使用。2 .3 具体操作 以毫针在穴位上直刺 0 .4~ 0 .8寸 ,留针 2 0分钟 ,间隔 1 0分钟捻针 1次 ;每天行针 1次 ,6次为 1个疗程 ,休息 2天 ,再行第 2和第3疗程 ,如果经治疗 2个疗程均未见减轻 ,视为无效。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 经…  相似文献   

17.
李占勋 《中国针灸》2001,1(10):28-36
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全部是门诊病例 ,其中男 2 0例 ,女12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5 3岁 ;病程最短 4个月 ,最长 3年。2 治疗方法取穴 :合谷、迎香、列缺、印堂。患者仰卧位 ,穴位常规消毒后 ,用 2 8号 0 5~ 1 5寸不锈钢毫针直刺合谷穴 ,针感上传为佳 ;迎香、列缺穴均向上斜刺 ;印堂穴用提捏进针法向下平刺。得气后留针 30分钟 ,其间每 10分钟行针 1次 ,行平补平泻法。每日针 1次 ,10次为一疗程 ,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3 疗效观察本组 32例病人 ,经过 1~ 3个疗程治疗 ,临床治愈 :嗅觉功能恢复正常 ,能闻到各种气味 2 5例 ,占78 1% ;好…  相似文献   

18.
头针治疗血管性头痛18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  本组 183例中 ,男 6 9例 ,女 114例 ;年龄最小17岁 ,最大 6 8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16年。2 治疗方法  取穴 :双侧血管舒缩区下 2 /5。操作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用 2 6~ 2 8号 ,1.5~ 2 .5寸长的不锈钢毫针 ,选定穴区 ,常规消毒后 ,针体与皮肤呈 30度夹角 ,刺入帽状腱膜下 ,达到该区的应有长度后 ,在旁开针孔约 0 .2cm处 ,与上针体平行再刺入 1针。用上海产 6 80 5脉冲电治疗仪 ,第 1针接负极 ,第 2针接正极 ,选疏密波适量 ,每次 30分钟。 5天为 1疗程 ,疗程间隔 2天。 2疗程后评定疗效。3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 :…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中风后强哭1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军 《中国针灸》2002,22(1):30-38
笔者自 1998年 5月~ 2 0 0 0年 12月运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强哭 12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 8例 ,女 4例 ;年龄最小 5 2岁 ,最大 6 8岁 ;强哭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2年。轻者 2 4小时内强哭 10次 ,严重者 2 4小时内强哭 2 0次。患者均在初次发病后 3天内接受头颅CT或MRI检查示脑梗塞。排除因精神刺激等因素所致 ,以明确诊断。2 治疗方法选用 2 8~ 30号长 1 5寸的毫针 ,取穴四神聪 ,针与头皮呈 30度夹角快速刺入头皮下 ,快速捻转 2~ 3分钟 ,捻转速度每分钟 2 0 0次左右 ,每次留针 30分钟 ,留针期间反复捻…  相似文献   

20.
1 一般资料5 3例中 ,男 33例 ,女 2 0例 ;年龄 15~ 6 7岁 ;病程 1月~ 9年。单侧 2 8例 ,双侧 2 5例。诊断依据 :(1)膝关节前部疼痛或深部酸痛 ;(2 )髌韧带两侧肿胀 ,髌韧带深层有轻度压痛 ;(3)X线摄片排除髌骨软化 ,膝骨质增生等骨关节疾病。2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 ,用 2 8号 1 5寸针 ,先在外膝眼穴针刺 2针 ,一针刺至髌骨下极 ,另针刺至髌韧带 ,髌骨前上缘 ,按同法再从内膝眼相对方位置针刺 2针。每针指弹 2分钟 (约 30 0次 ) ,留针 30分钟 ,留针期间患部照射红外线灯 (TDP) ,6次为一疗程。3 疗效观察3 1 疗效标准治愈 :膝无疼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