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布鲁氏菌病防制对策探讨林代华林祖华(福建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福州市350001)福建省在60年代因从山西疫区引进有病绵羊而引起布鲁氏菌病流行,波及到本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家畜感染率较高,并从家畜及患者中分离到了病原菌,证实了本省布鲁氏菌的存在。8...  相似文献   

2.
1952~2003年陕西省检出布鲁氏菌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陕西省1952~2003年的布鲁氏菌检出结果,系统分析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状况及病原学研究进展。方法 把全省历年布鲁氏菌病检菌资料分为1952~1981、1982~1991和1992~2003年3个阶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年来,陕西省从8个地市5种宿主的不同材料中共分离出3种228株布鲁氏菌,其中羊种菌222株,牛种和犬种菌各3株;自人、羊、鹿、犬、牛分离到的菌株数分别为185、24、15、3和1;1991年以前分离的羊种菌为1、2型,而1996年以后则为羊1、3型。对15株羊种菌进行毒力测定,均为强毒株。结论 陕西省是以羊种为主的羊、牛、犬种布鲁氏菌病混合疫区。流行菌株毒力强,有严重的致病性。陕北、关中疫情严重,陕南存在犬种布鲁氏菌病疫源地。发现羊种菌有宿主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 布鲁氏菌病在我省流行历史长、范围广。近年来,随着我省备地畜牧业的发展,养羊户大量增加,流动范围不断扩大,致使我省近几年局部地区布病爆发流行。 1.发病率成倍增长,流行范围逐年扩大。1985年发病率为0.03/10万、1986~1988年分别为0.07/10万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牛布鲁氏菌病快速免疫诊断方法。方法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IGFA)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胶体金标记蛋白为显示剂,抗原、抗体及胶体金标记蛋白通过渗滤发生反应,阳性结果在膜上显示红色斑点。结果DIGFA快速检测牛布鲁氏菌病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达到97%和100%。结论DIGFA快速检测牛布鲁氏菌病,方法快速简便,测试过程1~2 min内完成,试剂敏感、特异、稳定,非常适合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发一种牛布鲁氏菌病快速诊断试剂。方法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经布鲁氏菌病病牛和健康牛不同血清用量的测试,选择最佳血清用量,建立快速诊断牛布鲁氏菌病的新方法。结果GICA快速诊断牛布鲁氏菌病最佳血清用量为10μl,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1.3%和97.3%,youden指数为0.886;GICA、DIGFA及SAT检测结果比较三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GICA快速诊断牛布鲁氏菌病,不仅具有试剂敏感、特异,且血清用量少,操作简便,更适合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6.
新疆动物布鲁氏菌病防制工作开始于1954年,到1993年,有31个市县和13个团场畜间布鲁氏菌病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17个市县人畜间布鲁氏菌病达到控制指标。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控制,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 一、疫情动态、主要技术措施和成效 1.历史追溯:1954~1959年,在1县3村的9群羊中,检疫绵、山羊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10.73%,1956~1964年,对20多个县100多万头(只)牛、羊、猪调查,平均阳性率为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调查陕西省韩城市2011年布鲁氏菌病局部爆发疫情状况及影响因素,评价控制措施,为以后疫情处置提供依据。方法 对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掌握畜间感染情况,分析疫情爆发因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结果 调查重点人群152人,采集血样33份,阳性6人,阳性率18.18%,罹患率 3.29 %;对所有存栏羊43只、牛1头抽血化验,检出阳性羊9只,全部扑杀、深埋和无害化处理,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通过对疫情特点及流行因素分析,证实本次布病爆发疫情传染源为病羊,传播途径主要为饲养、接产等密切接触传播,今后应加强畜间检疫和病畜淘汰等综合性防制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严防疫情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上海口岸最早报道,1983年从美国进口的32只小型猎兔狗(Beagle毕格)中,发现血清学阳性狗1只,后来,中国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从该狗的血液及脏器中均分离到狗布鲁氏菌(Brucella canis,缩写Bc)。Bc不仅使狗发病,对人也很容易感染,主要是通过Bc狗的传染。 有关文献曾报道,凡接触过病羊、猪和牛的狗,偶尔可感染布鲁氏菌病,但一般都是散发性的。感染的特征是流产、睾丸周炎、附睾炎、淋巴结肿,偶有菌血症,大多为自限性的。感染狗的菌株,主要是羊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河南省豫西地区的1991-1995年的131例布鲁氏菌病新发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和误诊时间及所误诊的疾病。与60年代相比,发烧由原来的第一位下降到第3位,但仍具有较为典型的关节疼和全身疼等症状,其临床表现非典型化与其它地区仃比演变较慢,主要与当地流行的强毒羊种布鲁氏菌有关。  相似文献   

10.
呼盟地区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的流行有近40年的历史,由于落实以畜间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人畜间疫情不断下降,特别是79~81年狠抓畜间菌苗免疫工作,使盟辖旂市布病疫情处于被控制状态。然而从79年开始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所辖农牧场牛布病不断发生,并已蔓延到地方所辖公社牛群,呈片状较大面积流行局面。  相似文献   

11.
广西布鲁氏菌病的历史、现状、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面了解广西人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防治工作的对策。方法对广西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广西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从2000年起至今,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率明显回升,而畜间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率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广西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率逐步回升,防治形式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在河北省流行历史较长,据资料记载,30年代初某县就有布病爆发流行,70年代中后期全省布病病情稳定,近年由于农牧业发展迅速,饲养量增加,饲养形式改变,牲畜交易频繁等因素影响,致使布病又呈局部爆发流行,本文通过对全省布病流行现状分析及新形势下防治对策的探讨,进一步控制布病流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布鲁氏菌病研究的某些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49年前中国只有少数布鲁氏菌病(布病)病例报告。1954~1959期间,中国北方尤其如内蒙自治区由于畜群从小群合并为大群,流动频繁,而缺乏应有防疫措施,绵山羊布病爆发流行,随之人间布病发病率也逐步上升。1954~1972年布病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已构成对中国健康及经济发展一大问题。羊种布  相似文献   

14.
张家口市赤城县布鲁氏菌病爆发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2年12月张家口市赤城县大海陀乡高栅子村发生了一起发烧、出汗、肌肉和关节疼痛、乏力等症状疾病的流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血清学检验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张家口市地病所对该村布病爆发流行进行了调查与处理,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为了动态掌握漳州市人、畜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评估密切接触人群及家畜的疫情状况,我们从1986-2009年对漳州市布鲁氏菌病开展动态监测,查清了人、畜布氏菌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发现了首例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的现症病人,首次证实了疫区,为今后布鲁氏菌病防治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工作 ,是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和蔓延、降低人群感染率和患病率、保证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近年来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致使阿勒泰地区慢性及消耗性疾病呈上升的趋势 ,现就该地区布鲁氏菌病 (布病 )的流行现状与今后的防治工作论述如下。1 流行现状1.1 畜间 :1995~ 1998年畜牧兽医部门对地区部分县市进行了畜间布病血清学及病原学调查 ,布鲁氏菌病患病率高达6 .47%。1.2 人间 :阿勒泰市 1993年对所管辖乡、镇进行了人间监测 ,布鲁氏菌感染率为 3.6 6 % ,布病患病率为 0 .49% ;而 1999年布尔津县对部…  相似文献   

17.
198 6~ 1992年间辽宁省先后分离到犬种、牛种第 和第 生物型、羊种第 生物型布鲁氏菌。 1994年始辽宁省部分地区发生布鲁氏菌病 (布病 )流行 ,为了解此次布病流行的病原菌种、预测布病流行趋势 ,1999年开展了布病病原调查工作。1 材料与方法1.1 病原分离对象 :在法库县、沈阳市东陵区、新宾县、凌海市(县级 )通过 SAT实验确诊的有明显症状、体征的布病急性期病人 11例 ,并在法库县布病患者家中筛查出病羊 2 4只。1.2 病原分离方法 :分别采人、羊血各 1~ 4m L 无菌接种至 2支胰蛋白月示琼脂斜面培养基中 ,1支置于普通温箱中 ,1支置…  相似文献   

18.
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 )在张家口市流行历史较长 ,由于各方面的努力 ,本市除一个县仍有疫情 ,其余 12县 4个区均于1991年达到稳定控制县或控制县标准 ,但从 1993年开始疫情逐年回升。1  疫情动态1.1  人间疫情动态及特点 :1993年布病在张家口市复发 ,病例及病区呈逐年上升和扩大趋势 ,其特点是以局部流行为主 ,有时小型爆发流行 ,新旧疫区交错。 1993年发病 11例 ,集中在一个县 ,为历史疫区 ;1994年 16例 ,分布在一县一区 ;1995年发病5例 ,集中在一个历史疫区县 ;1996年发病 11例 ,集中在一个历史疫区县 ;1997年发病 2 5例 ,分布在二县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结果肉眼可视,并具有良好敏感性和特异性的适合现场快速检测布鲁氏菌病的胶体金层析方法。方法 将重组的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2和OMP28作为胶体金标记物,抗OMP22单克隆抗体作为质控线,OMP22和OMP28蛋白作为检测线组装试纸条。结果 该试纸条检测牛布鲁氏菌标准阳性血清最大稀释度可达1:128;并且与牛结核、蓝舌病、牛病毒性腹泻、口蹄疫、牛白血病及小反刍兽疫血清无交叉反应;检测牛、羊源血清样品结果与商品化的ELISA检测试剂盒(IDEXX)符合率为95%,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检测的符合率为97.4%。结论 胶体金层析试纸条在检测布鲁氏菌病方面具有快速、敏感性高及特异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布鲁氏菌病动态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20.
<正>张家口市布鲁杆菌病(布病)疫情一直呈活跃态势,2014年报告新发病例占全省总发病人数的51.78%,报告爆发例数占全省总例数的66.67%。现就2014年张家口市人间布病爆发疫的情流行规律及分布等特点进行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根据《张家口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处置规范》的要求,对全市12起布病爆发疫情的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