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固定化重组酯酶由氟比洛芬乙酯拆分制备(R)-氟比洛芬。将基因工程菌经高压破壁的裂解液直接固定到含Ni^2+的载体上,所得固定化酯酶的比活力为340u/g。反应液分离纯化后(R)-氟比洛芬的光学纯度达99.6%,收率为30.7%。  相似文献   

2.
用固定化金霉素产生菌(金霉素链霉菌,S.aureofaciens)的原生质体,在适当量的氯离子存在时,转化林可霉素生成抗菌活力比其本体高的产物。研究了反应时间、原生质体固定化浓度、填抖比、碳源、氮源、载体厚度、摇床转速和载体琼脂浓度等因素对转化反应的影响。经32h转化培养后,反应液抗菌活力最高可提高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朱海鹏  周琴  唐焱 《中国医药》2013,8(2):204-205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保留灌肠预防放射性直肠反应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55例在我科行盆腔放射治疗(放疗)的门诊或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乙醇胺组(30例)和康复新液组(25例),二=三乙醇胺组采用三乙醇胺乳膏20g保留灌肠;康复新液组采用康复新液50ml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者出现放射性直肠反应的严重程度及出现时间,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疗效。结果三乙醇胺组4例未出现直肠黏膜反应,1级20例(66.7%),2级6例(20.0%);康复新液组1级10例(40.0%),2级13例(52.0%),3级2例(8.0%);2组均未出现4级直肠反应(U:3.06,P〈0.05)。放疗结束6个月后,三乙醇胺组14例(66.7%)未发生放射性直肠反应,1级6例(28.5%),2级1例(4.8%);康复新液组7例(50.0%)未出现直肠反应,1级5例(35.7%),2级2例(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P〈0.05)。结论三乙醇胺保留灌肠对于盆腔放疗患者预防放射性直肠反应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开孔明胶固定酵母细胞生产三磷酸腺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开孔明胶包埋啤酒酵母制成固定化细胞,在含15g/L单磷酸腺苷、150mmol/L葡萄糖、16mmol/L硫酸镁的250m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7.0)中35℃振荡反应2h,生产三磷酸腺苷(ATP)的转化率可达95%。在前一批底物溶液灭菌和添加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条件下,固定化酵母细胞可反复使用10次,ATP转化率稳定维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硫酸头孢匹罗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氨基头孢霉烷酸(7-ACA)和2,3-环戊烯并吡啶在三甲基碘硅烷催化下进行3-位取代反应,得到1-[[(6R,7R)-7-氨基-2-羧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3-基]甲基]-6,7-二氢-5H-环戊烷并[b]吡啶内鲻盐(7-ACP)二氢碘酸盐,转化为盐酸盐后与苯并噻唑硫醇活性酯(MAEM)在三乙胺催化下缩合得到头孢匹罗,最后用硫酸成盐得到硫酸头孢匹罗,总收率约57%。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定化酵母由腺嘌呤产生三磷腺苷(ATP)。在含腺嘌呤2.2g/L、葡萄糖60g/L、氯化镁6.4g/L的pH7.0、200mmol/L磷酸缓冲液中,加入固定化酵母1000g/L(反应液体积),33℃、转化反应2h可生成2.32g/L的ATP,比游离酵母转化反应时间缩短一半,ATP生成率提高68%左右。  相似文献   

7.
研究固定化面包酵母FD-12对不同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的耐受性及不对称合成(S)-2-辛醇的还原反应。结果表明,固定化面包酵母FD-12在水/正十二烷两相体系中的耐受性最好。糖代谢活性保留值可达99.59%。不同的水/有机溶剂两相体系对生物转化影响较大。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在水/正十二烷相体积比为20/5,固定化细胞用量为15.0g,初始底物2-辛酮浓度为200mmol/L的条件下转化96h,(S)-2-辛醇产物得率可达29.59%,ee(S)值达98.81%。  相似文献   

8.
用乙酸纤维将GL-7-ACA酰化酶基因工程菌大肠埃希氏菌A56/pMRCU-334菌株固定化,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8.0,与游离细胞一致;固定化细胞对温度和pH的稳定性比游离细胞提高。用薄板层析分析固定化细胞裂解GL-7-ACA反应液中产物7-ACA的含量以及GL-7-ACA的残存量,在pH8.0.37℃时GL-7-ACA的转化率达90%,产生7-ACA的能力为12.34mg/(g固定化细胞·h)。使用20批之后,GL-7-ACA的转化率仍达66%。  相似文献   

9.
黄素蛋白氧化酶的活性位点通常含有两个酪氨酸,例如Rhodotorula gracilis D-氨基酸氧化酶(DAAO)的Y223和Y238。这两个残基曾分别突变为苯丙氨酸和丝氨酸,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酶催化中的作用,研究了Y223F—Y238F双突变。双突变的光谱性质与野生型的DAAO相似,预示着活性位点只发生了很少的变化,但催化活性有所降低。首先山乎预料的是双突变的很多性质比相应的单突变更相近于野生掣的DAAO,如更相似的动力学机理、底物特异性和氧化.还原性质。Y223F—Y238F双突变的DAAO与竞争性抑制剂的羧基结合能力略有下降(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固定化嗜热菌蛋白酶催化合成天苯二肽前体α-ZAPM,再脱去保护基后得到天苯二肽。;固定化优化条件为:海藻酸钠起始浓度4%,戊二醛0.5%、交联时间10min,凝胶球直径2.0至2.5mm。固定化酶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