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国基层消防员个性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比例抽样在全国消防基层中队抽取1637名官兵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试.结果 不同年龄段的消防员EPQ 4个分量表P、N、E、L的均值与全国常模和军人常模都存在显著差异(μ=-25.97~24.59,P<0.05),消防员P、N、L量表得分较低而E量表得分较高.军龄对EPQ量表得分有显著影响,军龄较短(军龄≤5年)的消防员在N、L量表上得分较低,而在E量表上得分较高,与军龄较长组(军龄>6年)差异达到统计显著水平(F=4.21~7.34,P<0.05).年龄、职别、学历等因素对EPQ量表得分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基层消防员个性外向、稳定、自信,消防职业生涯影响消防员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单亲医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亲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抽取单亲医学生78名。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290)测查被试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查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结果:单亲医学生总体平均主观幸福感指数为92.36±11.38。对单亲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身心健康、人格诸因子的关系在Ct=0.30水平上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抑郁、神经质、人际敏感、内外向、焦虑、其他6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单亲医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处中等偏下水平;抑郁、神经质、人际敏感、内外向、焦虑等是影响单亲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16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医学生SCL-90总均分及强迫、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t=4.44,5.11,3.96,3.43,2.41,3.63;P<0.05)多数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差异有显著性;②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男、女医学生EPQ的N分均较高(U=3.19,2.45;P<0.05),女生的E分、L分均较低(U=1.98,P<0.05;U=2.39,P<0.05);而男生的P分较高(U=2.02,P<0.05);③EPQ各量表分与SCL-90总均分及多数因子分呈相关关系(P<0.05或P<0.01).结论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性格内向、高神经质及精神质的个体往往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医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人格特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适应情况与医学生抑郁发生的相关性,并研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研究我国医学生心理健康及探讨抑郁症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913名大一至大五的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其年龄、性别、专业、年级、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ECK)测量抑郁情绪(5~7分为轻度抑郁,8~15分为中度抑郁,15为重度抑郁),应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估受支持情况,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划分人格类型,应用中国生活事件量表(LES)评估生活事件,应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评估适应状况。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抑郁的发生率为13.1%,其中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分别占8.7%、3.4%、1.1%。大学生适应情况、社会支持、E人格与抑郁情绪发生率成负相关(t=-4.862~-2.727,P0.05),负性生活事件、N人格、P人格与抑郁情绪发生率成正相关(t=2.557~6.598,P0.05)。大三年级医学生(r=0.070,P0.05)、男性医学生的抑郁发生率较其他同学高(r=-0.073,P0.05)。而专业、年龄、学年制与抑郁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在社会支持、EPQ的N和P维度、生活事件、大学生适应这些方面有差异性(t=-4.143~-2.261,2.016~11.693;P0.05)。不同年级在家庭内、外社会支持、EPQ的P维度、生活事件、大学生适应这些方面有差异性(F=2.580~5.816,P0.05)。结论:医学生抑郁发生率与全国大学生水平相当。应重视医学生中抑郁情绪问题及其与人格特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适应情况的相关性,加强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检测,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治医学生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551名医学本科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海南地区医学本科生睡眠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自评量表(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自制的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海南医学院551名大一到大五的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总平均得分为5.74±2.78分,21.42%的学生睡眠质量有问题.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②相关分析表明,PSQI总分与SCL-90总分、强迫症状、焦虑、抑郁、N量表分、E量表分、学习压力、睡觉迟、自评健康状况、宿舍环境等23个因素有相关关系.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CL-90总分、N量表分、E量表分、睡觉迟、宿舍环境、年级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影响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6.
劳教人员的人格特征及其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劳教人员的人格和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研宛。方法216名劳教人员进行一般情况、EPQ(艾森克人格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90)的调查。结果与常模比较,劳教人员的E,P,N因子分及SCL-90的10个因子分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的人格类型其心理状况不尽相同。劳教人员心理健康相关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P因子、父亲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情况是影响劳教人员心理健康的九大因素。结论劳教人员的人格及心理健康状况均有问题,心理健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园长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粤西两市幼儿园园长的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状况。方法:应用SCL-90、EPQ量表测评了205名幼儿园园长,结果:幼儿园园长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一般水平,幼儿园园长EPQ的P、E、N三个纬度都高于常模;SCL-90与EPQ密切相关。结论:良好的人格特征对幼儿园长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人格、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医学生353名。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查被试的主观幸福感水平,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被试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最近一学期各科成绩标准平均分作为被试学业成绩。结果医学生总体平均主观幸福感指数为101.19±11.72。对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学习成绩、身心健康、人格的关系在α=0.30水平上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其他、神经质、内外向6个因子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医学生总体幸福感处中等偏上水平且不存在性别差异;医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其学业成绩不存在显著相关;神经质、内外向、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校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007级研究生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研究生SCL-90各项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Q评分总体人格特征属于中间型。EPQ的N分和P分与SCL-90各项因子存在正相关,而E分和L分与SCL-90各项因子存在负相关。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者的N分与P分均较高,且与不同个性类型间问题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其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高神经质、高精神质和性格内向明显者出现不良心理问题的倾向性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成人教育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28名成人教育医学生,利用SCL-90、EPQ和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成人教育医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5.39%,其中强迫、精神病性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神经质与SCL-90各项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3,P〈0.05)。SCL-90总分与EPQ各维度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不同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其中以神经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成人教育医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建立初产孕妇人格与抑郁情绪的回归模型,探索孕妇人格因素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方法 妇产科产检的488名初产孕妇作为被试,分别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使用被试的EPQ得分作为自变量,用SCL-90抑郁分量表T分作为自变量建立初产孕妇个性特征与抑郁情绪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初产孕妇个性特征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回归模型为:抑郁=35.929+0.037X精神质-0.081X内外向+0.543X神经质.其中个性特征的掩饰性Beta值-0.072没有进入回归方程(P =0.068).回归模型的均方和2463.357(P =0.000),说明整个方程模型建立较好.结论 人格作为影响孕妇抑郁情绪很重要的因素,能够建立初产孕妇个性特征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回归模型,可以有的放矢的指导对初产孕妇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及疏导.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及父母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24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了集体测查,并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学生SCL-90所有因子与个性N(情绪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E(内外向)维度呈显著负上关,敌对因子与P(精神质)维度正相关显著。SCL-90大多数因子与父母养育方式间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结论:个性和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父母积极情感表达子女健康心理的保护因素,而不良个性和父母养育方式失当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军校新生人格现状,为军校心理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比较某军校新生人格和常模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专业之间的差异。结果军校新生E、P得分高于常模(Z=12.21,15.92;P<0.05),而N、L得分低于常模(Z=8.00,19.35;P<0.05)。女学员比男学员的E分高、P分高、L分低(Z=10.543,6.365,13.117;P<0.05);护理学员E分高于军医、海医、药学学员(χ2=19.10,18.29,16.80;P<0.05)。结论军校新生整体上性格更外向,精神质水平更高,情绪较稳定;女学员比男学员性格更外向,精神质水平更高,掩饰性更低;护理学员比军医、海医、药学学员性格更外向。  相似文献   

14.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威胁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 ,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青少年犯罪的成因极其复杂 ,其中心理学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证实 ,犯罪青少年存在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1,2 ] ,其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的倾向[3- 5] 。国内对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报道较少 ,且主要限于单因素分析。本研究旨在对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 ,以期为犯罪青少年心理学因素的研究进一步积累资料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犯罪组 :在某少年管教所随机抽取在监禁罪犯2 5 0名 ,均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一学生人际关系障碍者的人格特点,为中学生这一群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51名高一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测量,并以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的因子分为依据分为3组,即≥3分组、3分且≥2分组和2分组,比较这3组之间EPQ各因子的均分。结果851名高一学生中有23名存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心理障碍,占2.70%;方差分析提示EPQ量表的L、E、N、P因子标准分在3个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F=12.116~135.850,P=0.000)。LSD-t检验L、E、N、P因子在3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0.001)。结论2.70%高一学生有人际关系障碍,人际关系障碍学生存在高N、P和低L、E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个性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者的个性特点,为大学生这一群体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702名大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测量,并以人际关系敏感分量表的因子分为依据分为3组,即≥3分组、3分且≥2分组和2分组,比较这三组之间EPQ各因子的均分。结果 1702名大学生中有46名存在人际关系处理方面的心理障碍,占2.70%;方差分析提示EPQ量表的L、E、N、P因子标准分在3个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LSD-t检验L、E、N因子在3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0.001)。结论 2.70%大学生有人际关系障碍,人际关系障碍学生存在高N、P和低L、E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任职教育学员的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更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某军医大学任职教育学员,并进行不同群体间的比较。结果男学员的E分、N分、L分、女学员的E分、N分和全国常模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3.396、-3.260、-2.580、3.152、-4.355,P0.05);不同军种、专业学员的N、P、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2.688、3.262、3.896、6.624、5.494、5.277,P0.05)。结论任职教育学员具有情绪稳定、性格外向、掩饰性较低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专业和军种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广西壮族少年儿童个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壮族少年儿童个性特点。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464例壮族儿童、180例瑶族儿童、156例汉族儿童、88例其它少数民族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壮族儿童E量表得分低于其它民族儿童(P<0.01);男孩的P分高于女孩,L分低于女孩(P<0.01);不同年龄的P、N、L分差别较大,E分无明显差别;各地区儿童EPQ各量表得分有明显差异。13个变量对儿童个性有影响,分别为学习成绩、品行、行为、既往健康史、儿童年龄、儿童性别、家庭环境、父亲年龄、刻板动作、母亲妊娠、分娩史、父亲职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结论:壮族儿童的个性在内外向维度上与其它民族不同。儿童个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山西大同大学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人格的调查研究,帮助大学生摆脱学习倦怠现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方法使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同时对大同大学4个年级366名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学习倦怠存在性别、学科和年级差异显著 人格量表P、N与学习倦怠的各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 L量表与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 E量表与学习倦怠的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人格相关。人格量表N、P分量表是学习倦怠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20.
汽车驾驶员疲劳综合征与焦虑抑郁情绪及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汽车驾驶员疲劳综合征与个体情绪状态及人格特征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疲劳综合征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状态问卷、EPQ量表测评心理状况,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292名职业驾驶员中76例(26.0%)存在疲劳综合征症状,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χ2=6.028,P0.05);105例(36.0%)存在焦虑情绪,女性明显高于男性(χ2=38.652,P0.05);72例(24.7%)存在抑郁情绪,男、女之间无明显差别(χ2=2.826,P0.05);分析疲劳综合征、焦虑抑郁情绪与EPQ的关系发现,分量表中N分呈正相关关系、抑郁情绪与E分呈正相关关系(r=0.711,P0.05);焦虑、抑郁情绪与P、L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汽车驾驶员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这些情绪与其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