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周艳  师萍 《贵州医药》2010,34(10):927-928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 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其特点是病人血清中有大量的具有免疫活性的多种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引起组织、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何军  左丽  韩小娟  许琦  王亚 《贵州医药》2011,35(8):755-757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成分发生免疫应答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或不易清除自身的细胞或细胞间的抗原成分,而是持续不断地对其进行免疫攻击,引起自身免疫病。已证明,所有的AID患者体内均  相似文献   

3.
<正> 胸腺是机体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在细胞免疫系统的建立中具有重要作用。正常机体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胸腺细胞是发展变化的,当发生免疫功能降低时,原有规律就会随之发生改变。胸腺产生的胸腺素对T细胞的发育、分化、成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胸腺肽作为胸腺所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在诱导Pre-T细胞发育为胸腺细胞以及胸腺外成熟T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韩淑娥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2):1593-1595
<正>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是一群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在维持机体自身耐受及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自1995年日本学者Sakaguchi等[1]报道CD4+CD25+Treg细胞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这群T细胞在多种免疫相关疾病如肿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来源于中胚层的多能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促进干细胞植入、造血支持、免疫调控及自我复制的生物学特性,是干细胞家族重要成员。由于其免疫调节、血管再生、组织修复等作用,MSCs已逐渐成为多项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织损伤以及各种替代治疗领域成为一种非常有潜力、有前景的治疗药物。当机体组织损伤或发生炎性细胞浸润时,外源性给予的MSCs进入机体后可归巢至病变部位,并与体内的多种细胞发生相互作用,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维持机体微环境稳态,修复病变组织器官。通过综述MSCs进入体内后的分布、归巢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体内外检测方法及其作为药物开发的成药性研究进展,为干细胞从医疗技术转化为药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CD4+CD25+T细胞又称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止自身免疫、保持机体的自身耐受性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化疗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有一定程度的杀伤或抑制效应,因而普遍认为化疗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功能。但是新近的研究发现,某些化疗药物可以通过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促进肿瘤细  相似文献   

7.
研究证明恶性肿瘤转移和扩散的一个重要的机制是肿瘤细胞逃逸机体的免疫监视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恶性肿瘤细胞逃逸机体免疫监视的机制和利用细胞因子优化抗原提呈微环境 ,调动机体自身抗肿瘤免疫应答 ,防止肿瘤术后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在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1 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在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途径中 ,NK细胞是主要的效应细胞。NK细胞表达两种识别MHCI类分子的受体 ,抑制性受体 (killercellinhibitoryreceptor,KIR)和活化性受体 (killercellactivatedr…  相似文献   

8.
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sensing ion channels,ASICs)是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表达的质子门控的阳离子通道,ASIC1a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作为细胞外质子的关键受体,ASIC1a参与涉及组织酸中毒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如疼痛、炎症、癫痫发作、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疾病是机体在应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时,过度活化的T、B细胞导致机体多组织器官受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ASIC1a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就ASIC1a的生物学特征作简要综述,重点探讨ASIC1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所发生的免疫应答的现象。当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细胞发生免疫应答而造成细胞的破坏或组织的损伤并出现临床症状者,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发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30多种,大多数为原发性,少数为继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树突状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以及Fas/FasL诱导的细胞凋亡等众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是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人体对外来抗原免疫应答的结局通常是外来抗原的清除,如细菌毒素的清除。在对自身细胞或组织抗原发生免疫应答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或不易清除自身的细胞或组织成分,而是持续不断地对其进行免疫攻击,结果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由遗传、激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机体免疫调节紊乱所致的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发病  相似文献   

12.
淫羊藿苷为传统补益类中药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生物学功能活性,对于人体多种主要器官和组织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淫羊藿苷对机体主要的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巨噬细胞、淋巴细胞、NK 细胞、LAK 细胞、CD3AK 细胞等免疫细胞影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通过白介素(IL-2)、IL-3、IL-6、巨噬细胞 toll 样受体9(TLR9)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淫羊藿苷近年来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 肠道既是人体消化和吸收器官,同时也是表面积最大的免疫器官。肠上皮处于机体与外界抗原接触的第一线,其表面表达一系列受体及免疫分子,在生理及病理情况下能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在抗原提呈、感染防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每毫升大肠腔内容物中有1012种微生物,包括30个属、500个种。这些微生物局限在其天然栖居地-肠腔时,对维持机体健康有利。肠上皮的作用之一就是将这些微生物局限在肠腔。除了由细胞膜和细胞间紧密连接形成一道物理屏  相似文献   

14.
谭波  王兴勇 《儿科药学杂志》2005,11(4):10-11,23
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抗原是抗原呈递和辅助T淋巴细胞活化所必需的,是机体针对刺激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中心分子,表达于各种抗原呈递细胞(APC)上。它作为反映机体免疫应答状态的指标,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5.
62例胚胎胸腺移植术的护理连江县医院肿瘤科吴玉英,陈文胸腺是机体的中枢免疫器官,它能产生胸腺体液因子、淋巴细胞刺激因子,使来自骨髓的淋巴干细胞成熟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目前在病毒感染和肿瘤的内科疗法中[1],调节和恢复受抑的免疫力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手...  相似文献   

16.
CD4+辅助性T细胞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传统观点认为CD4+辅助性T细胞,特别是Th1和Th2细胞能够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 Treg)和辅助T细胞17是新发现的Th细胞亚群,它们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3],是对Th1和Th2免疫平衡理论的重要补充,成为免疫学和肿瘤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4].炎症、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状态中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也有不少报道[5-7].本文就Treg细胞及Th17细胞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正常免疫耐受功能受损导致免疫细胞及其成分对自身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并出现一定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大多数发病机制不清楚。近年研究认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体内的正常水平和功能发挥可以抑制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来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从而避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该类细胞的缺乏或功能缺陷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就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 胃肠道不但是人体的一个消化和吸收器官,也是一个重要免疫器官。吞咽到消化道腔里物质包括微生物和其他具有抗原性物质的化合物,该物质在胃肠腔内受到免疫作用,而除去有害性。因为肠道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对来自肠道有害物质——细菌、病毒、原虫、食物毒素等,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即组成消化系的第一线免疫和防御系统(粘膜免疫系统)。而肝脏中的星状细胞和血窦内的吞噬细胞及脾脏产生的抗体,调理素及补体,进一步消灭穿过第一道防御系统而进入机体的抗原性物质,而组成消化系第二线免疫防御系统。故称消化系中肠—肝—脾是一个免疫整体。婴儿在出生头几天至8周,吞咽母乳所含的抗  相似文献   

19.
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重要的治疗措施,合理恰当的营养支持有利于纠正营养不良,防止细胞代谢紊乱,维护器官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进而改善病死率。依照营养支持相关指南的要求,评估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目标和机体耐受状况,给予合适的营养,相关问题涉及选择肠内或肠外营养、恰当的时机、营养素种  相似文献   

20.
陈建建  吴吉锋 《江西医药》2011,46(9):867-868
营养免疫(immunonutritionl是研究机体摄人的营养物质种类、数量、质量、配伍对机体营养状态的影响,特别研究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一门学科。营养免疫是一个生理学问题。和营养学一样它同时又是一个临床问题。近30年来.临床营养支持的意义、概念及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营养支持的意义已不再只是维持氮平衡、保持瘦肉体,更重要的是提供细胞所需的营养底物。保证正常代谢的进行。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与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