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进行评定.结果 ①经过团体心理治疗4周后,实验组SDS、S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13、2.17),并较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②实验组经过团体心理治疗4周后SAQ中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总分评分较治疗前升高显著(t=1.78,4.37,1.63,3.67,2.96,4.36;P<0.05).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将60例经急性期治疗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及一般工娱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团体心理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应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威斯康星卡分类测验(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WAIS、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t=3.20,P<0.05).其中以联合团体心理治疗的联想学习、记忆商数、WCST正确百分数和随机错误数成绩较常规治疗为好.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对癔症人格焦虑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癔症人格的焦虑患者50名,分成2组,各25名为一组。实验组给以团体心理治疗,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HAMD)焦虑量表进行前后测量。结果实验组癔症人格焦虑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意义(t=3.674,P=0.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明显改善了癔症人格焦虑患者的焦虑症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临床治疗病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和谐进行调查,并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60名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自我和谐量表(SCCA)调查,将测查结果与常模比较。同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团体心理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自我和谐的差异。结果 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SCCS中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均高于常模,自我的灵活性低于常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97,8.96,4.28;P0.05);2经过6周治疗后,团体心理治疗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自我的刻板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1,3.86;P0.05)。团体心理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前,自我和谐性的3个维度,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0.54,0.34;P0.05)。治疗后,团体心理治疗组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和自我的刻板性均低于常规组,自我的灵活性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1,-3.26,4.0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和谐性差,团体心理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交往焦虑,提高自我和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肿瘤患者情绪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开放对照试验设计。将符合条件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团体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采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有被试在团体心理治疗前后进行测查。结果:肿瘤患者POMS-SF、SDS及SAS总分均高于常模(t=6.87,2.68,4.87;P0.01);团体心理治疗后,实验组POMS-SF、SDS、SAS总分及各负性因子分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1.98~2.68,P0.05或0.01);实验组POMS-SF的VA因子高于对照组(t=2.66,P0.01)。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改善肿瘤患者的心境状态,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都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12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研究组给予团体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进行量表评定.结果 治疗后8周末,两组HAMD总分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t=4.82,P<0.01);两组的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但研究组在生活质量总评(t=2.94,P<0.01)、心理领域(t=2.44,P<0.05)、独立性领域(t=2.98,P<0.01)及社会关系领域(t=2.25,P<0.05)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7.
美术治疗(arttherapy)是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来帮助个人或团体达到身心整合目的的一种艺术疗法。美国美术治疗协会(AATA)将其定义为:“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造过程、当事人(client/patient)对所创作美术作品的反应,实现对个人的发展、能力、个性、兴趣以及内心关注点与冲突点的反思的服务。”作为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产物,美术治疗弥补了谈话心理疗法的不足,帮助当事人通过象征性的意象这一安全、可接受的方式释放情感,从创作中获得快感和满足感,进而整合身心、和谐人格,从精神或情绪紊乱中获得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治疗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开放对照试验设计,将已确诊为胃癌且已完成临床治疗的54名患者,分为团体心理干预组(n=26)和空白对照组(n=28).对干预组进行每周1次,每次100 min,共10周的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研究期间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心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进行基线、对照组基线评分10周后或干预组10次心理治疗结束当周复评,以及干预组干预后3个月随访.结果:10周末复评时,对照组脱落6人,干预组脱落5人;3个月随访时,收回有效问卷21份.干预组10周末测评在QLQ-C30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平均秩次1.52 vs.1.95,P<0.05)得分高于基线,在恶心呕吐(平均秩次2.40 vs.1.86)、呼吸困难(平均秩次2.40 vs.1.81)、失眠(平均秩次2.40 vs.1.98)、食欲丧失(平均秩次2.40 vs.1.81)、SAS[(45.7±13.4) vs.(36.7±9.2)]、SDS[(33.9±11.0)vs.(27.8±8.8)]得分上均低于基线(均P<0.05),并且得分差异在干预后3个月随访时仍然存在.对照组基线与10周末测评的各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改善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团体心理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进行评定。结果经过团体心理治疗后,实验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第2、4、6、8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t值分别为2.15,5.32,2.67,3.35;对照组t值分别为1.96,2.67,2.25,1.27。6周后两组生活质量总分和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3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显著(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团体人际心理治疗,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FBG、2hPBG、HbA1c值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N)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评分、FBG、2hPBG、HbA1c值明显低于治疗前(t=8.55,6.70,6.50.8.81;P<0.05);观察组患者HMAD评分、FBG、2hPBG、HbA1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10.11,9.44,7.52.10.38;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1.7%)明显高于对照组(63.3%),(χ2=9.78,P<0.05)。结论药物治疗糖尿病伴抑郁症的同时予以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