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胸主动脉和血管内支架的数值仿真,进行主动脉与支架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企盼阐明支架径向支撑力、弹性回直力及支架源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临床患者薄层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的图像资料,运用MIMICS软件进行主动脉三维数值模型的构建,使用ABAQUS软件对主动脉及支架模型进行有限元建模。对模拟支架在人体内置入及释放的过程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和运算,获得相关力学数据及其分布。结果:在胸降主动脉近段,由近端向远端截取3个横截面,观察各自周长和截面积的变化。结果显示,原先的周长分别为72.406mm、69.571mm和65.381mm,支架置入后分别增加至77.468mm、75.931mm和71.013mm,分别增长为6.99%、9.14%和8.61%;原先的截面积分别为410.690mm2、379.788mm2和337.648mm2,支架置入后分别增加至469.697mm2、453.749mm2和399.111mm2,增长率分别为14.37%、19.47%和18.20%。在血管支架的两端附近应力相对较大且分布不均,最大的应力靠近支架近端。结论:基于CT影像的主动脉和血管内支架的数值仿真切实可行,初步结果判断与临床表现吻合,有望为血管和支架相互作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血管管腔内支架的技术性能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血管管腔内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部分内支架还具有预防血管再狭窄的作用。支架尺寸、表面覆盖率、径向支撑力、伸展性、支架纵向缩短率(回缩量)、疲劳测试、材料成分、抗腐蚀性、凝血性能、表面粗糙度及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等可作为衡量血管内支架的性能参数。血管管腔内支架已广泛用于动、静脉系统及非血管管腔系统。血管内支架置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6%,主要并发症有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再狭窄,支架脱落等。支架内再狭窄一致性的结论认为再狭窄主要是由组织增生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主要方法,支架治疗策略的选择成为主要技术问题,文章对冠脉造影后的血管狭窄分析和血管内超声成像的血管分析应用效价进行探讨.方法:根据文献报道对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狭窄分析及血管内超声在冠脉支架置入前后的应用,结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前后的血管造影及血管内超声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对支架置入前后的影像学造影检查,只能观其血管外壁形态、血流变化.对管腔黏膜病变情况、内支架贴壁情况,支架是否完全对称性扩张,以及支架对病变段的覆盖情况,不能精确显示.血管内超声对靶血管的狭窄程度、血管内斑块及黏膜病变情况能够精确实时显示,可实时显示支架是否完全扩张,支架扩张是否均匀对称,支架对血管壁斑块的挤压支撑情况如何.结论:血管内超卢在冠脉支架置入前后的应用,较冠状动脉造影更能全面的评价血管内病变情况,对支架的选取策略及支架释放后的评价与指导,防止血管内再狭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背景:血管内支架置入技术作为治疗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发展迅猛,但也存在着较高风险性,潜在危险因素较多.目的:分析不同脑血管支架材料的特点及发展状况.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2001/2010有关各种脑血管支架材料置入治疗脑血管狭窄的效果研究.结果与结论:球囊扩张性支架具有较好的顺应性,支撑力强等特点,但受外力作用后容易变形;新型球囊扩张性支架可降低再狭窄率,但价格较昂贵;自膨胀支架具有良好的支撑力,顺应性好,可适应成角病变,贴壁性佳,不容易形成死腔,支架释放后无缩短现象,但后扩后有连续点断裂的危险;编织支架柔韧性好,支架未完全释放时可回收,网孔直径小,释放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缩短现象,很难精确定位,贴壁欠佳.相信随着支架工艺的不断改进,新型材料的研制和核心技术的普及,支架置入治疗技术已经成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治疗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将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支架置入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目的:探讨不同心血管支架材料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狭窄及血管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网1995-01/2011-06文章。检索关键词为"心血管支架,老年冠心病,内皮素,血管再狭窄"。结果与结论: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漫性血管病变、血管壁损伤、血栓形成、炎性刺激的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较中青年明显增多,术后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比中青年高;金属裸支架置入降低了单纯球囊扩张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及血栓形成、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改善了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药物支架有效制止了血管弹性回缩和负性重塑,使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显著下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背景:支架置入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目的:探讨不同心血管支架材料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狭窄及血管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网1995-01/2011-06文章。检索关键词为"心血管支架,老年冠心病,内皮素,血管再狭窄"。结果与结论: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漫性血管病变、血管壁损伤、血栓形成、炎性刺激的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较中青年明显增多,术后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比中青年高;金属裸支架置入降低了单纯球囊扩张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及血栓形成、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改善了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药物支架有效制止了血管弹性回缩和负性重塑,使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显著下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SoildWorks软件构建血液流场和8种不同结构裸支架(支架形状和通透率不同)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借助于有限元软件ANSYS 11.0对不同结构内支架分别置入血管后进行仿真研究.一定通透率范围内,对于半圆形截面支架模型血液从半圆面流向平面时的流阻大于反向流过时的流阻;通透率大到一定值时,结果相反.无论是网格状支架模型还是正弦状支架模型,血液从支架正反两个方向流过时的流阻大小随通透率的增加而减小;相同通透率下,血液从相同方向流过支架时,网格状支架模型的流阻比正弦状支架模型的大一些,大概在1.5倍左右.结果提示,血液从不同方向流过半圆形支架丝时的流阻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为支架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血管覆膜支架的材料学特征及其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由第一作者以"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生物材料;临床研究;并发症"等为检索词,检索1998/2010时限内与覆膜支架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相关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8 篇相关文献.覆膜支架是金属或合金血管内支架与人工(天然)的膜性结构相结合的产物,常用覆膜有涤纶和生物膜2类.涤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但缺乏弹性,不能扩张,有一定的致血栓源性;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促进内皮生长,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种膜.从临床应用效果来看,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近期效果良好.结论:覆膜支架血管内置入近期内可有效治疗StanfordB型/ 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但远期疗效尚需长期、严密的随访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国产TiNi合金食管支架临床应用(附10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应用国产(TiNi)合金支架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108例,支架在内镜和X光透视定位下置入,均一次获得成功。为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良性狭窄的应用尚待进一步探讨。价格约为进口同类支架的1/10,适合国情,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中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已经成为以导管为基础的冠状动脉(冠脉)狭窄性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支架置入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已成为当前疾病治疗的主要局限.本文将对血管内超声在减少和判断冠脉支架置入后发生再狭窄的应用效果和价值进行探讨.方法:由本文第一作者榆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冠脉支架置入的血管内超声评价方面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44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血管内超声在冠脉支架置入前的应用.②血管内超声对冠脉支架置入效果的评价.排除标准:较陈旧的文献和重复研究.最终纳入13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①血管内超声可在支架置入前确定靶血管的狭窄稃度、血管及血管腔的大小和面积,帮助选择大小长度适合的支架,指导支架正确而有效的放置.血管内超声要求在支架选择与血管内径匹配上尽可能使支架最小内径不小于3mm,尽力避免或减少支架两端的内膜撕裂和支架内斑块脱垂.②在支架置入后支架扩张不完全,与血管壁贴靠不良是置入后再狭窄发生的主要原因,血管内超声可以立即观察到支架是否完全扩张,扩张后的支架是否对称,精确测量扩张后支架的大小以及支架与血管壁的紧贴程度.明确冠脉支架内发生再狭窄特点,指导对支架内发生再狭窄的治疗,降低再次再狭窄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支架置入效果.结论:血管内超声弥补了冠脉造影的不足,在其指导下的支架置入可获得较大的支架面积和较小的再狭窄率,在冠脉支架置入后,血管内超声可准确检测支架的扩张及血管壁内贴壁情况,对冠脉内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评估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