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陈年芬  叶绍色 《内科》2009,4(5):699-701
目的探讨尘肺合并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情况,为预防治疗尘肺合并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80例尘肺合并肺心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80例单纯尘肺无合并症作对照。结果尘肺合并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70例(占87.50%),以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为主要表现,其次为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心律失常出现及严重程度与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密切相关。结论尘肺合并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是多种原因,治疗应采取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功能.纠正心力衰竭,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卡托普利对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卡托普利对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程德云陈文彬为评价卡托普利(CP)对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探讨其作用机制,对16例肺心病患者采用CP治疗,观察患者血浆内皮素(ET)-1水平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肺心病组:按1977年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3例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心病合并脑梗死发病率为4.9%,治疗有效率82.6%。患者表现多不典型,确诊有赖于CT检查。结论 肺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及时行CT检查对明确诊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黄芪对老年肺心病者电镜下血小板形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肺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功能增加,肺小动脉血栓形成;黄芪则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抑制亢进的血小板功能。本文观测黄芪对肺心病血小板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肺心病40例,随机分成2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黄芪静滴。在治疗前、后分别于对照组和实验组抽血,观测电镜下血小板分类计数,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肺心病患者聚集型血小板明显增多(38.5±9.8%,25.9±10.49%),聚集型血小板与氧分压呈负相关(r=0.55,P<0.05)。黄芪治疗后,聚集型血小板减少(38±2%,22±1.4%)病程亦短于对照组(28±11天,21±9天,P<0.05)。结论提示黄芪可抑制亢进的血小板功能,可促进肺心病患者康复,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5.
老年肺心病患者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患者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183例老年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10天后各查1次心电图12个常规导联,测定其PtfV1值。结果治疗前PtfV1阳性者为101例(55.2%),治疗后为58例(31.7%)(P<0.05)。治疗前PaO2降低时,PtfV1阳性率增高;左房扩大和(或)左室扩大者PtfV1阳性率较高。结论肺心病患者PtfV1阳性并不少见,且影响因素较多,不宜作为肺心病并存冠心病的诊断依据;但与肺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李啸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3):217-218
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1例肺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心病合并脑梗塞发病率为4.9,治疗有效率80.7%。患者表现多不典型,确诊有赖于CT检查。结论肺心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及时行CT检查对明确诊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作者用125IudR释放法测定了34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NK细胞活性,同时测定40名正常人做对照。结果显示:肺心病患者NK细胞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且NK细胞的活性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伴有呼衰的肺心病患者的NK细胞活性较无呼衰的肺心病患者显著降低(P<0.05)。同时发现肺心病患者NK细胞活性在治疗前后也有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将119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16%,对照组为70.69%,P〈0.05。结果表明PGE1对慢性肺心病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肺心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治疗是延长老年肺心病患者寿命的重要环节。现将近5年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肺心病45例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老年肺心病组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60~81岁,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72例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治疗组3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东莨菪碱联合前列腺素E1,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3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37例,总有效率45.9%,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1周后PaO2、PaCO2和SaO2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 应用东莨菪碱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慢性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表明:慢性肺心病患者ET-1升高(P<0.001),治疗后ET-1水平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02)。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ET-1与PaO_2和pH值三负相关,与PaCO_2呈正相关。据此认为:血浆ET-1可能参与肺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抗ET-1作用的治疗,可能会成为肺心病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0例健康人和3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并与血气分析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心病组ET-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治疗后ET-1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P<0.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02)。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ET-1与PaO_2和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_2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血浆ET-1可能参与肺心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抗ET-1作用的治疗,有可能成为肺心病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32例非老年健康人、32例老年健康人、46例非老年慢性肺心病和58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血管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浓度,并将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抗凝治疗组。结果表明,老年健康人血浆ⅧR:Ag浓度与非老年健康人无差异(P>0.05)。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浆ⅧR:Ag浓度极显著高于老年健康人(P<0.001),显著高于非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P<0.05)。治疗后血浆ⅧR:Ag浓度显著下降,而抗凝治疗较常规治疗下降更显著(P<0.005),但仍高于老年健康人(P<0.05)。表明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血浆ⅧR:Ag是反映老年慢性肺心病高凝状态有意义的指标,抗凝治疗可明显改善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4.
比索洛尔治疗肺心病伴室上性心动过速35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比索洛尔治疗35例肺心病伴不同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同期住院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结果相对照。结果表明用比索洛尔2.5mg,每日2次口服,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总有效率达77.1%。其中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反复短阵发作性房速的疗效优于多源性房速。临床上无应用比索洛尔后气道阻力增加的表现。证明比索洛尔对肺心病伴室上速疗效肯定;肺心病患者即使在急性加重期亦能很好耐受治疗剂量的比索洛尔。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往往同时并发.本组62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肺心病用小剂量卡托昔利(CPT)治疗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蕲蛇酶辅助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衰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金荣  蓝海 《内科》2008,3(3):335-337
目的探讨蕲蛇酶辅助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肺心病难治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蕲蛇酶0.75 U于0.9%氯化钠250ml中静滴,每天1次,15d为一疗程,监测心功能、血氧饱和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15d后收集临床资料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χ^2=4.73,P〈0.05)。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氧饱和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蕲蛇酶能明显改善肺心病难治性心衰患者的心、肺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我院1991~1996年间,采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联用治疗36例老年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与传统治疗34例肺心病心衰对照组相比,疗效更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诊断标...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与硫酸镁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硫酸镁对慢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40例慢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硫酸镁治疗7天,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症状、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与硫酸镁治疗慢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及合并其它类型心脏病的尸检率及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本院65例肺心病尸检材料,对单纯肺心病50例与肺心病合并其它类型心脏病15例做组织学检查、形态学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肺心病的病因构成为多因素。肺心病可与一种或两种其它类型心脏病同时并存(23.1%),以冠心病并存率最高(20.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Ⅲ~Ⅳ级病变检出率20.0%。低体重是晚期肺心病的特点之一。女性心脏增重显著大于男性,心脏重量与体重比值较单纯心脏称重更有评估意义。肺心病与其它类型心脏病并存时心室结构重塑程度重于单纯肺心病,尤以左心室为著。结论:肺心病并存其它类型心脏病时,心脏病变程度重,临床表现复杂,应防止肺心病或合并症漏诊。  相似文献   

20.
肺心病常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预后不良,病死率在10%~15%。但积极治疗可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我科用杏丁注射液治疗肺心病8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