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土木香内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耐药细胞株K562/ADR增殖、周期分布以及周期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用0、1.0、2.0、4.0、6.0、8.0、10.0μmol/L土木香内酯作用K562/ADR细胞12、24、48 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土木香内酯对K562/ADR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土木香内酯对K562/ADR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土木香内酯能够显著抑制K562/ADR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为5.0 μmol/L.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0、2.5、5.0、7.5 μmol/L)的土木香内酯能够使K562/ADR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G2/M期细胞比例由(15.8±1.7)%分别提高到(21.0±2.4)%、(26.4±2.7)%、(30.1±3.9)%(P<0.05).土木香内酯能够明显降低CDK1、CyclinB1的表达,上调周期抑制蛋白p21的表达.此外,土木香内酯能够有效地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土木香内酯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介导K562/ADR细胞G2/M期阻滞,抑制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楼皂苷D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浓度为0、0.1、0.2、0.4、0.8、1.2、2.4μmol/L重楼皂苷D作用于K562细胞24 h,用CCK-8法检测重楼皂苷D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重楼皂苷D对K562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重楼皂苷D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增殖,24 h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为(0.9±0.1)μmol/L.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浓度为0.9μmol/L重楼皂苷D作用于K562细胞12、24 h后,细胞早期凋亡率较对照组的(2.05±0.45)%分别提高到(11.46±1.51)%、(28.87±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37,P<0.05).重楼皂苷D能够显著下调bcl-2、CDK1、cyclin B1、bcr-abl融合蛋白的表达,上调Bax、细胞色素C、活化的caspase-3以及p21的表达(均P<0.05).此外,重楼皂苷D能够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F=42.355,P<0.05).结论 重楼皂苷D能够明显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及促进细胞周期阻滞.  相似文献   

3.
陆丽峰  夏红  何洁  凌晖  谭晖  苏琦 《现代肿瘤医学》2024,(12):2177-2182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 DADS)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周期阻滞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细胞计数及流式细胞术观察DADS对K562细胞增殖与周期阻滞效应。Western Blot检测DADS对K562细胞PCNA、Chk1/2以及下游分子Cdc25C、CyclinB1与CDK1表达的影响。结果:CCK-8检测显示,15μmol/L、30μmol/L、60μmol/L、120μmol/L、240μmol/L DADS处理后,呈浓度依赖性抑制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2.48%、59.34%、66.42%、77.06%、81.05%(P<0.05)。对照组与Tween80组无抑制作用(P>0.05)。细胞计数结果显示,30μmol/L、60μmol/L与120μmol/L DADS处理K562细胞后,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22.71±0.29、 36.69±0.93与73.02±0.87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0.05),而Tween80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60μmol/L与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去氢木香内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去氢木香内酯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K562细胞,采用瑞特-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情况及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4和CD11b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JAK-STAT通路、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4.0、6.0、8.0、10.0、12.0μmol/L)去氢木香内酯作用24h均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510,P<0.05)。5.0、10.0μmol/L去氢木香内酯作用24h后,K56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1±3.8)%、(29.6±4.3)%,较对照组的(3.1±0.5)%升高(F=83.255,P<0.05)。5.0、10.0μmol/L去氢木香内酯作用24h后,K562细胞的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7.0±3.2)%、(28.8±3.9)%,较对照组的(9.1±2.3)%升高(F=161.598,P<0.05);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48.1±3.9)%、(61.0±5.4)%,较对照组的(39.6±3.6)%升高(F=192.356,P<0.05)。2.5、5.0μmol/L去氢木香内酯作用72h后,K562细胞的CD14表达率分别为(28.6±3.9)%、(41.1±4.4)%,较对照组的(3.1±0.5)%升高(F=132.811,P<0.05);K562细胞的CD11b表达率分别为(42.4±5.0)%、(61.2±5.7)%,较对照组的(4.2±1.1)%升高(F=179.553,P<0.05)。去氢木香内酯能够降低JAK2、STAT5、cyclinE、CDK2、cyclinA、CDC25C、cyclinB1、CDK1及bcl-2蛋白表达,上调p21及bax蛋白的表达。结论去氢木香内酯能够抑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可能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诱导凋亡及分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EGCG降低P糖蛋白表达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A02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法确定EGCG的非细胞毒性剂量,以及对K562/A02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以流式细胞术测定EGCG作用前后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变化;同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经典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及其产物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 EGCG在低于103.2μmol/L时对K562/A0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小于10%.40μmol/L、60μmol/L及80μmol/LEGCG均可增加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使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IC50由原来的113.34μg/ml降低至9.66μg/ml、7.67μg/ml和4.68μg/ml,其逆转倍数分别为11.73、14.77和24.23倍.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EGCG可增加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并呈剂量依赖性.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EGCG均可抑制K562/A02细胞MDRlmRNA及P糖蛋白的表达.[结论]EGCG可部分逆转人白血病细胞K562/A02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与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抑制经典多药耐药基因MDRlmRNA及其产物P糖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Wang JQ  Chen BA  Cheng J  Xu WL  Sun XC 《癌症》2008,27(5):491-495
背景与目的:5-溴汉防己甲素(5-bromotetrandrine,BrTet)是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的溴化产物,具有逆转P-糖蛋白(P-glyeoprotein,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muhidrug resistance,MDR)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比较BrTet与Tet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A02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BrTet对K562细胞和K562/A02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检测阿霉素(adfiamycin,ADM)对K562细胞和K562/A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加用BrTet、Tet时上述抑制作用的变化,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逆转倍数。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P-g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内ADM的蓄积。结果:K562/A02细胞对ADM的耐药倍数为49.51倍。2.0μmol/L及更低浓度的BrTet和1.5μmol/L及更低浓度的Tet对K562细胞和K562/A02细胞抑制率均小于10%,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加入1.0μmol/L的Tet后,K562/A02细胞对ADM的耐药倍数为12.17倍。加入0.25、0.5和1.0μmol/L的BrTet后,K562/A02细胞对ADM的耐药倍数分别为17.88、9.97和4.24倍。1.0"mol/L的BrTet和Tet分别使K562/A02细胞内ADM浓度提高了69.0%和51.6%,使P-gp表达分别下调了51.1%和43.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Tet及Tet均可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且前者较后者逆转作用更强,逆转机制与抑制P-gp的表达、增加细胞内抗肿瘤药物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Survivin是最近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与白血病的发生和耐药有关,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survivin表达,诱导凋亡,增加药物的敏感性。本研究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耐药细胞K562/A02生长、凋亡和半胱氨蛋白水解酶3的活性的作用。方法:以脂质体转染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以MTT、RT-PCR、流式细胞术、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A02细胞的生长抑制、survivin mRNA表达、凋亡和半胱氨蛋白水解酶3的活性。结果: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K562/A02细胞的生长抑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survivin mRNA表达降低36.2%(P<0.05),半胱氨蛋白水解酶3的活性增加67.6%(P<0.05);K562/A02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14.48±2.65%vs 2.39±0.47%,P<0.005)。结论: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通过抑制survivin表达,上调半胱氨蛋白水解酶3活性而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木香烃内酯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DR多柔比星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K562/ADR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木香烃内酯、多柔比星以及两药联合作用72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增殖率,获得两药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10μmol/L木香烃内酯、10μmol/L多柔比星及两药联合作用于K562/ADR细胞48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38-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木香烃内酯与多柔比星联用组细胞增殖率均低于相应浓度两药单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柔比星对K562/ADR细胞的IC50为(13.50±0.86)μmol/L,木香烃内酯为(7.30±0.5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44,P=0.00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10μmol/L木香烃内酯和10μmol/L多柔比星联用组K562/ADR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木香烃内酯单用组以及多柔比星单用组[(19.68±3.21)%比(2.96±0.87)%、(9.34±2.89)%、(9.18±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10μmol/L木香烃内酯单用组和10μmol/L多柔比星单用组相比,两药联用组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下调,bad、p-p38、cleaved-caspase-3及cleaved-PARP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结论木香烃内酯可增强多柔比星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ADR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促进多柔比星诱导细胞凋亡,其可能通过调控p38-MAPK通路逆转K562/ADR细胞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观察RORα激动剂SR1078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10μmol/L SR1078处理MGC803细胞组与MGC803细胞组。Western blot 与免疫荧光检测RORα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10μmol/L SR1078处理组较对照组RORα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显示,SR1078处理MGC803细胞RORα表达增强。MTT检测显示,10μmol/L SR1078作用MGC803细胞24h、48h、72h、96h后,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7.2%、46.9%、52.7%、68.6%,SR1078可呈时间依赖性抑制MGC803细胞增殖 (P<0.05)。划痕实验显示,10μmol/L SR1078处理组迁移距离(5.74±0.078μm)明显低于对照组 (9.37±0.09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10μmol/L SR1078处理组迁移细胞(80±1.155个)较对照组(103±1.155个)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实验显示,10μmol/L SR1078处理组细胞穿膜细胞(19.67±1.764个)较MGC803细胞(40.67±1.202个)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1078可通过上调RORα抑制MGC803细胞增殖与迁移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紫杉醇对A375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紫杉醇对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及细胞形态学观察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Westernblot方法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0.001~1.000μmol/L紫杉醇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375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0.000~1.000μmol/L紫杉醇作用24h时,早期细胞凋亡率由(0.5±0.1)%增至(32.4±1.1)%,P<0.05,0.100μmol/L紫杉醇作用24和48h时,早期细胞凋亡率由(20.9±0.9)%增至(52.6±1.0)%,t=28.89,P=0.001;不同浓度紫杉醇诱导A375细胞凋亡的机制不同,0.001μmol/L时不影响细胞周期,0.010μmol/L时使G0/G1期细胞含量明显减少,0.100和1.000μmol/L时使细胞发生G2/M期阻滞。紫杉醇作用24h后,Caspase3被激活,同时bcl2和Bax蛋白表达分别被下调和上调。结论:紫杉醇可诱导A375细胞凋亡,bcl2/Bax蛋白比值的下降及Caspase3的激活参与了该细胞凋亡过程,但高浓度紫杉醇通过作用微管,低浓度紫杉醇则通过尚不清楚途径实现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红素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逆转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急变细胞株K562/A02多药耐药的效果。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药敏性及耐药逆转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ADM浓度、P-gp蛋白表达。结果雷公藤红素对K562/A02、K562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分别为(295.58±23.288)μmol/L、(411.59±26.551)μmol/L。K562/A02细胞对ADM的耐药性是K562细胞的79.78倍。细胞毒剂量的雷公藤红素作用后,ADM对K562/A02细胞的IC50显著下降(P〈0.05),逆转倍数为117.860倍。细胞毒剂量(IC50)和非细胞毒剂量(IC10)的雷公藤红素处理后的K562/A02细胞内的ADM浓度显著增加(P〈0.05),增加倍数分别为1.537倍和1.102倍。雷公藤红素能明显下调K562/A02细胞的P-gp表达。结论雷公藤红素对逆转K562/A02细胞的耐药性有一定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g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辛伐他汀联合阿糖胞苷对K56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SV)联合阿糖胞苷(Ara-C)对K562 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SV和Ara-C单用或者联合处理K562细胞,对照组为K562细胞。药物作用24、48、72 h后收集细胞,分别观察各组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不同组别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细胞坏死比例。结果 SV联合Ara-C组与单药组相比细胞形态明显有核固缩现象,且可见凋亡小体形成,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抑制率也增大。其中15 μmol/L SV联合20 μmol/L Ara-C的细胞抑制作用最为显著,72 h细胞抑制率为(72±1)%,明显高于15 μmol/L SV组的(45±2)%和20 μmol/L Ara-C组的(44±0)%(P<0.01),表现为协同抑制作用(24、48 h金氏Q值为1.24和1.19)。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20、15和 10 μmol/L SV组K562细胞早期凋亡率AnnexinV明显高于对照K562细胞(P<0.01),而且随着时间延长和剂量的增大早期凋亡率也增加(P<0.05)。20和15 μmol/L SV组早期凋亡率均高于10 μmol/L SV组,而前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凋亡细胞率(PI)各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 体外抑制K562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SV 与Ara-C具有协同作用,增加了K562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15 μmol/L 可能为SV体外最佳作用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实验药物代号STI571)以及细胞周期调节剂咖啡因联合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为寻找克服K562细胞对As2O3抵抗的有效手段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As2O3与STI571、咖啡因联合作用于K562细胞,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生活性,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PI和Annexin V双染色流式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调节蛋白的表达。结果 5.0 μmol/L浓度的咖啡因对K562细胞增生无抑制作用,亦不能增强As2O3的抑制作用,单独以STI571 1.0 μmol/L处理,即可有效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与As2O3联用能明显增加其抑制增生的效应;咖啡因与As2O3联合作用,不增加As2O3诱导的K562细胞凋亡率[(14.7±3.6)%vs(15.3±3.3)%,P>0.05]; STI571具有轻度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作用[(18.3±4.5)%],与As2O3合用可显著增加诱导凋亡率[(14.7±3.6)%vs(42.8±4.2)%,P<0.01],并明显降低As2O3诱导的G2/M期细胞比例。与单用As2O3比较,As2O3 + STI571明显抑制cdc2、cdc2-p及survivin蛋白表达,而As2O3与咖啡因合用不能诱导survivin蛋白表达下调,对cdc2、cdc2-p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周期调节药物咖啡因对As2O3诱导K562细胞凋亡无增敏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571能协同As2O3诱导K562细胞凋亡,下调抗凋亡蛋白survivin的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值得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能否增加K562细胞对MG132的敏感性.方法:MG132单独及联合白藜芦醇作用于K56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RP剪切水平.结果:>50 μmol/L白藜芦醇能够有效地抑制K562细胞的活力,P<0.01;MG132单独处理K562细胞24 h,对细胞活力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P<0.01;而联合用药时,白藜芦醇呈剂量依赖性的对抗了MG132对K562细胞的毒性,并且5μmol/L白藜芦醇有效的降低了K562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白藜芦醇具有对抗MG132诱导细胞毒性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的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核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NCTD(0、10、25、50、100 μmol/L)处理K562细胞24、48、72、96 h后的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NCTD处理24、48 h后的细胞凋亡率和处理48 h后的细胞周期,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Tunnel)检测不同浓度NCTD处理24、48 h后的细胞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NCTD处理48 h后的NF-κB p65及IκB α水平以评价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 在10~100 μmol/L范围内,NCTD可呈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升高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各浓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0 μmol/L相比,其余各浓度处理24、48 h后的凋亡率和凋亡指数均升高,处理48 h后的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G2/M期细胞比例均降低,NF-κB p65水平降低,IκB-α水平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TD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有细胞毒性,可抑制该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并下调NF-κB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高表达对苯代谢物1,4-苯醌、氢醌、苯酚诱导K562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1,4-苯醌(0、10、20、40、80 μmol/L)、氢醌(0、10、20、40、80 μmol/L)、苯酚(0、1、1.5、2、2.5、5 mmol/L)分别染毒对照组K562细胞及高表达HIF-1α的K562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PI/FITC Annxein V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碘化丙啶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1,4-苯醌染毒后,两株细胞均出现增殖率下降且呈剂量效应关系,1,4-苯醌浓度为80 μmol/L时,高表达HIF-1α的K562细胞增殖率高于对照组K562细胞(P < 0.05)。氢醌和苯酚在较高浓度染毒后,对照组K562细胞亦出现增殖抑制,而高表达HIF-1α的K562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1,4-苯醌染毒后,两株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增加且呈剂量效应关系。20 μmol/L浓度1,4-苯醌染毒时,高表达HIF-1α的K562细胞较对照组K562细胞凋亡减弱(P < 0.05)。氢醌和苯酚染毒后,两株细胞的凋亡率与未染毒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 0.05),高表达HIF-1α的K562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K562细胞亦无显著差异。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3种苯代谢物均可引起K562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或S期。结论:3种苯的代谢物中,1,4-苯醌对K562细胞的毒性大于氢醌和苯酚,HIF-1α高表达可降低苯代谢物引起的细胞毒性,其作用的发挥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及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针对Grb2-SH3的抑制剂peptidimer-c对K562细胞生长增生的影响.方法 应用N端基团保护的Fmoc化学,固相合成针对Grb2-SH3的二聚肽peptidimer-c,高压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析肽的纯度,质谱法分析肽的结构,应用pull-down实验,观察peptidimer-c与K562细胞裂解物中Grb2分子的结合.应用锥虫蓝拒染法、WST-1法、克隆形成法观察peptidimer-c对K562细胞生长的抑制.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探讨peptidimer-c与常用的CML治疗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商品名:格列卫)、羟基脲及阿糖胞苷联合应用的合并效应.结果 HPLC图谱上只见一样品峰而无其他杂峰.质谱分析显示,所合成的化合物与设计的肽是一致的.pull-down结果显示,peptidimer-c可与K562细胞中的Grb2分子特异性结合.锥虫蓝计数法结果提示,peptidimer-c可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且在加药后短时间内(3~6h)即有明显作用,其对K562增生的抑制呈浓度依赖型,而非时间依赖型.WST-1检测结果显示,peptidimer-c杀伤K562细胞的半致死剂量为(17±2)μmol/L.几种化合物对K562克隆形成抑制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peptidimer-c(3.9±0.9)μmol/L,伊马替尼(0.03±0.02)μmol/L,羟基脲(15±7)μmol/L,阿糖胞苷(0.014±0.012)μmol/L.peptidimer-c分别与伊马替尼、阿糖胞苷、羟基脲联合应用时,对K562克隆形成抑制均表现为相加作用或协同作用,其中1.5 μmol/L peptidimer-c与0.05 μmol/L伊马替尼联合应用,表现协同作用,1.5 μmol/L peptidimer-c与0.006 μmol/L阿糖胞苷或0.01 μmol/L阿糖胞苷联用,也显示协同抑制效应.结论 peptidimer-c能有效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和增生.与其他类型的药物合用,表现为相加或协同效应,可提高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