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应用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康复护理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康复护理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康复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抑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2009年7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髋关节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以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测量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减轻程度和抑郁缓解率。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G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Harr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抑郁状态,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王小燕 《智慧健康》2022,(15):155-157
目的 探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治疗中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40例,根据入院随机编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前者仅实施基础性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分组对比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 Barthel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出院后30d、60d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 Barthel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取得的护理满意度为65.00%,观察组以常规护理基础实施术前及术后护理后取得的护理满意度为9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治疗中延续护理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抑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2009年7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髋关节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以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测量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减轻程度和抑郁缓解率。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G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出院后3个月Harr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可以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抑郁状态.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监测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某医院2019年1—6月收治的3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尽早开始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快速康复理念,确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完善检查内容并应用于临床,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及持续质量改进。比较2组患者入院和出院1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髋关节功能、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达标率逐日递增,麻醉苏醒后24 h内为32.5%,术后第1~2天为40.0%,术后第3天为47.5%,术后第4天为52.5%,术后第5天为57.5%,术后第6~7天为62.5%,术后第2周为85.0%。2组患者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院1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院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院1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2组患者入院时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院1个月时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功能锻炼达标率可以客观、全面地评价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护理工作质量,指导护士把握护理工作重点,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美华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136-2137
本研究从康复护理、渐进式功能训练及心理干预均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三个方面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进展进行了相关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64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折行髋关节或股骨头置换术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普通护理,观察组术后在普通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综合护理,评估两组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髋关节局部疼痛、髋关节功能恢复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康复综合护理可以促进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院内、院外的持续性护理干预方案对老年髓部骨折患者术后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整组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骨折部位类型、手术方式、合并症等方面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核心的院内院外持续性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GDS得分在出院后3个月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干预组在术后3个月时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不同手术方式GD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01),全髓置换术病人术后抑郁水平低于内固定手术病人;不同组别和不同手术方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以功能锻炼和心理支持为核心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髓部骨折患者术后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31%、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促进护患关系发展,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麻醉后护理常规、呼吸功能锻炼、引流管的护理、髋部锻炼、床上功能锻炼指导、器械训练以及肌理和负重训练的指导等)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监测、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环境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一个月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值越高表示髋关节功能恢复越好;Barthel指数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结果研究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94.74±9.82)分和(82.07±10.4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3.58±9.15)分和(69.26±8.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关节功能快速恢复,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临床路径模式在股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繁荣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436-1438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在老年人股骨近端骨折围术期护理中的重要性及地位。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月将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240例股骨近端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临床路径方式)120例与对照组(传统护理方式)120例。对术前1天、术后1、2和3周髋关节进行功能评分(Harris评分)、住院期间护理工作满意度、术后发生手术并发症例数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手术治疗后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术后发生手术并发症例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径护理模式的建立及实施对股骨近端骨折手术后患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观察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手术前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工作对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常规组34例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术后疼痛、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  相似文献   

13.
孙欣 《现代保健》2014,(13):107-110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本科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服务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临床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护理服务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且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证明,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应用于骨创伤患者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骨创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长与住院时长都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的,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总分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创伤手术患者,应用术后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促进尽快恢复关节功能,效果突出,推动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完善临床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逐步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功能康复护理。结果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术后康复锻炼.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完善临床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逐步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功能康复护理。结果患者均康复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及术后康复锻炼,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武俊 《现代保健》2014,(16):98-101
目的:探讨有效改善疼痛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3采用传统的按需给予疼痛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新的干预法提前进行疼痛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出院总费用、功能康复等评分及总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出院总费用、功能康复、疼痛评估等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地早期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可减少疼痛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费用,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8.
孙召军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05-1506
目的比较分析锁定钢板法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148例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骨折分型分为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的对照组72例,和行PFNA法内固定治疗的PFNA组7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PFNA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手术时间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法和PFNA法均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相比PFNA法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尤其适用于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分析其对围术期疼痛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对照组进行护理,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式对观察组进行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护理前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术后第1d、术后第3d、术后第5d VA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上述时间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在首次功能锻炼时间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缩短(P0.05);在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出院时护理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使患者围术期疼痛明显减轻,明显加速患者术后康复速度,能够最大程度地使患者关节功能显著改善,且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抽选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人民医院骨科病区中14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对照组和对照组,在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分别接受一般护理和骨折康复护理,对比分析疗效及功能锻炼评价。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86%(65/70),高于观察组的84.29%(59/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得分在功能锻炼为(3.60±0.91)分、功能恢复为(3.56±0.4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29±0.68)分、功能恢复为(4.01±0.4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功能锻炼计划结合综合的骨折康复护理,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骨的愈合及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