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究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糖类抗原724(CA724)和人附睾蛋白4(HE4)及其联合检测在妊娠合并肿瘤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接受正常孕检的孕妇300例,根据是否合并肿瘤疾病分为合并肿瘤妊娠组(n=111)和正常妊娠组(n=189),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未妊娠健康女职工10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血清AFU、CA724和HE4水平,分析不同孕期合并肿瘤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血清AFU、CA724和HE4水平,探讨血清AFU、CA724和HE4水平变化对判断良恶性肿瘤的作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AFU、CA724、HE4及其联合检测在妊娠合并肿瘤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的血清AFU、HE4水平比较,合并肿瘤妊娠组>正常妊娠组>对照组(P<0.05);合并肿瘤妊娠组的血清CA724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P<0.05),正常妊娠组和对照组的血清CA72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肿瘤妊娠组不同孕期血清AFU、CA724和HE4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正常妊娠组不同孕期血清AFU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合并肿瘤妊娠组的血清AFU、CA724和HE4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良性卵巢疾病孕妇的血清AFU、CA724和HE4水平明显低于恶性卵巢肿瘤孕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U、CA724和HE4联合诊断妊娠合并肿瘤疾病及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的AUC值均明显高于单个指标检测(P<0.05).结论 妊娠合并肿瘤疾病孕妇的血清AFU、CA724和HE4水平较健康孕妇、健康未妊娠者高,血清AFU、CA724和HE4水平在妊娠合并肿瘤患者中随着孕期的增加其水平明显升高;妊娠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较合并良性肿瘤患者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于妊娠合并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4~9周孕妇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雌二醇(E_2)水平与先兆流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妊娠4~9周先兆流产孕妇和正常孕妇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资料将146例先兆流产孕妇设为研究组,进一步分成妊娠失败组(n=42)和妊娠成功组(n=104),154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比较所有孕妇不同孕周hCG、E_2和孕酮(P)水平变化,同时分析hCG、E_2和P三者串联或并联诊断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确诊率。结果三组孕妇血清中hCG和E_2水平均随着孕周增加而逐渐上升,妊娠失败组和妊娠成功组孕妇妊娠4~9周血清hCG和E_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妊娠失败组,妊娠成功组和对照组孕妇妊娠4~9周血清P水平依次降低,且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者联合诊断时,串联诊断时其特异性较高(94. 32%),并联诊断时灵敏度较好(96.53%)。结论妊娠4-9周先兆流产孕妇体内血清hCG、E_2等激素水平下降,其对随后孕妇保胎治疗和妊娠结局预测具有指导意义,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和正常妊娠孕妇不同孕期的血脂代谢特点,探讨妊娠早中期血脂变化与GDM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正常健康孕妇(A组)及GDM孕妇(B组),两组分别于孕14-19周、28-34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结果 (1)正常妊娠组与GDM组孕妇随着孕周的增加,TC、TG、APOB、LDL值显著升高(P〈0.01),APOAI值明显升高(P〈0.05),正常妊娠组中LPA值随孕周增加明显升高(P〈0.05);(2)GDM组孕妇在孕14-19周及孕28-34周,TG值较同孕周的正常妊娠组显著升高(P〈0.01),APOB值在GDM组孕14-19周时明显高于同期正常妊娠组(P〈0.01);(3)TC、LDL、HDL、APOAI、LPA在两组不同孕周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DL值随两组孕周增加升高不明显(P〉0.05)。结论GDM孕妇在不同孕周的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孕妇;GDM孕妇在孕早中期较正常妊娠孕妇存在更早期、更明显的脂代谢紊乱。在孕早中期监测血糖、血脂水平,及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可减少GDM的发生和尽早防治其可能带来的母婴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4~9周孕妇血清雌二醇(E2)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妊娠4~9周的孕妇,根据孕妇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和胚胎停育组,正常妊娠组又根据有无复发性流产病史者分为两组,各组按孕周又分为6个亚组。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各组孕妇血清E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妊娠组妊娠4~9周孕妇每周血清E2水平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增加,有复发性流产病史的患者和无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各孕周E2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胚胎停育组随孕周增加呈下降趋势。与正常妊娠组的相应孕周两两比较胚胎停育组各个孕周孕妇血清E2水平相应均数显著偏低(P〈0.05)。结论胚胎停育孕妇各孕周血清E2水平均显著下降,提示E2可能是维持早期妊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l growth factor,VEGF)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在异位妊娠患者血清中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收集57例正常早孕孕妇血清(孕龄为5-8周),92例异位妊娠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分别检测血清VEGF及PAPP-A水平。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同孕龄异位妊娠患者VEGF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PAPP-A与同孕龄正常宫内孕比较,在孕龄<7周时差异不明显(P>0.05),≥7周时明显降低,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中,血清VEGF和PAPP-A相比,VEGF是更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在妊娠糖尿病(GDM)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GDM患者60例,正常孕妇62例,未孕妇女65例,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ysC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尿PCX水平。结果 1.GDM组血清CysC、尿PCX水平均高于正常孕妇组和未孕妇女组(P0.05),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正常孕妇中孕组、晚孕组、GDM中孕组、晚孕组血清CysC、尿PCX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DM组血清CysC、尿PCX水平呈正相关(r=0.809,P0.05)。结论血清CysC、尿PCX是可以反映GDM早期肾损伤的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血清CysC和尿PCX能早期发现GDM导致的肾功能损害,降低母婴并发症或围产期死亡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α1-微球蛋白(α1-MG)在妊娠糖尿病(GDM)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GDM患者60例,正常孕妇60例,未孕妇女6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RBP和尿α1-MG水平。结果 (1)GDM组血清RBP、尿α1-MG水平均高于正常孕妇组和未孕妇女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正常孕妇中孕组、晚孕组、GDM中孕组、晚孕组血清RBP、尿α1-M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GDM组血清RBP、尿α1-MG水平呈正相关(r=0.712,P0.05)。结论血清RBP、尿α1-MG是可以反映GDM早期肾损伤的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血清RBP、尿α1-MG可以早期诊断GDM导致的肾功能损害,降低母婴并发症或围产期死亡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京孕妇在不同孕期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方法按孕周将547名孕妇分为早孕(小于16周)、中孕(16~28周)、晚孕(大于28周)3个实验组,130名正常体检妇女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孕妇及对照组妇女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微量元素值。结果随着孕周的增加,缺乏铁和镁的孕妇比例升高,钙元素早孕组缺乏的比例最高,中孕组孕妇缺锌比例最高。结论孕妇早孕期应注意钙元素的补充,中孕期应加强锌、镁、铁元素的补充,饮食上应注意膳食平衡,保证足够的微量元素铁供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正常孕妇和妊高症孕妇不同孕周的血清25羟维生素D和降钙素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52例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定期做产检并最终发展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从早孕时期的检查报告整理建档.其中52人发展为妊娠期高血压作为A组,58人发展为轻度子痫前期划为B组,42人发展为重度子痫前期作为C组,并随机抽查同期检查的96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孕妇在妊娠早孕、中孕和晚孕时血清25羟维生素D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各组各阶段血清25羟维生素D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早孕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与正常妊娠组的孕妇体内25羟维生素D和降钙素原PCT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中孕和晚孕期,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组的孕妇体内25羟维生素D和降钙素原PCT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情逐渐加重,25羟维生素D和PCT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 血清25羟维生素D和降钙素原PCT在妊高症患者中水平均下降,且妊高症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说明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病情的加重,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降钙素原PCT水平逐渐降低,因此其妊娠期水平与妊高症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定期监测孕妇体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降钙素原PCT水平有助于临床的病情诊断.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间 ,由于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孕妇体内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确认这些生理变化 ,对妊娠期间疾病的诊断、减少妊娠并发症、保证胎儿的正常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了正常妊娠妇女在不同孕期血清中维生素B12(VB12)、叶酸(FA)、血清铁蛋白(SF)、血清甘胆酸(CG)水平的变化 ,并进行了分析。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105例正常孕妇。孕前及孕期无肝肾疾病、血液病 ,其中早孕组(5~12周)35例 ,中孕组(13~28周)32例 ,晚孕期(28~36周)38例 ,年龄22~30岁。正常未孕对照组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孕11~13~(+6)w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及miR-200C水平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接收的孕11~13~(+6)w双胎妊娠孕妇120例。收集孕妇空腹血清,检测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妊娠期相关蛋白-A(PAPP-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检测血清微小RNA(miR)-200C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将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纳入不良组,其余纳入良正常组,根据胎儿妊娠结局将孕妇分为单胎不良组、双胎不良组及正常组。对比母体及胎儿各组血清PAPP-A、β-hCG、miR-200C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母体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55例出现孕妇不良分娩结局,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与正常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血清β-hCG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单胎不良分娩结局15例、双胎不良分娩结局8例,单胎及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显著低于单胎不良组(P0.05),单胎及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β-hCG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显著高于单胎不良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APP-A2988.50mU/L、β-hCG62.35ng/mL、miR-200C相对表达量0.25均是导致母体不良妊娠结局、单胎及双胎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11~13~(+6)w孕妇血清PAPP-A降低、β-hCG及miR-200C表达升高是母体、单胎及双胎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与双胎妊娠分娩结局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中瘦素与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关系、发病原因.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76例(观察组)ICP孕妇血清中瘦素水平与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ICP孕妇的血清中瘦素水平与不同孕周、羊水污染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76例ICP孕妇瘦素水平为(31±8.1)ng/ml,对照组正常孕妇血清瘦素水平(24.±6.3)ng/ml,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观察组按孕妇的孕周分为30.1~35w、>35w两组,分别为48例与28例,其瘦素水平为(32.4±4)ng/ml、(32.5±7.6)ng/ml,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观察组共76例,ICP合并羊水Ⅲ度污染30例与无羊水Ⅲ度污染46例比较瘦素水平,分别为(35.4±6.1)ng/ml、(29.8±7.5)ng/ml,即瘦素水平ICP合并羊水Ⅲ度污染明显高于ICP无合并羊水Ⅲ度污染的孕妇,有显著差异(P<0.05).ICP孕妇血清中瘦素水平与各不同孕周相关指数(0.22;P>0.05)无相关性;而ICP孕妇血清中瘦素水平与羊水污染程度相关指数(0.67;P<0.01)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ICP与瘦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即瘦素与ICP疾病在免疫功能失常、雌激素发病学说有相关联系,以及在胎盘缺氧时反映出来的瘦素水平升高,有助于我们对ICP合并胎儿窘迫进行监察,可作为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测定早、中、晚各孕期妇女血清铁蛋白(SF)和血红蛋白(Hb)含量,了解孕妇铁营养和贫血状况,以指导孕期保健。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2011年3~8月间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检查的妊娠(6~40)周的1239名孕妇,年龄(23~35)岁,无肝、肾、脾及血液系统疾病,无内分泌疾患及妊娠期失血现象,无吸烟及酗酒史,无近期补铁治疗史。根据孕妇的不同孕周分早孕组、中孕组及晚孕组共3组。1.2方法分别于早孕(6~12)周、中孕(20~26)周、晚孕(35~40)周3个时期采集血标本测定SF、Hb。SF测定: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孕11~13~(+6)w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及miR-200C水平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接收的孕11~13~(+6)w双胎妊娠孕妇120例。收集孕妇空腹血清,检测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妊娠期相关蛋白-A(PAPP-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检测血清微小RNA(miR)-200C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将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纳入不良组,其余纳入良正常组,根据胎儿妊娠结局将孕妇分为单胎不良组、双胎不良组及正常组。对比母体及胎儿各组血清PAPP-A、β-hCG、miR-200C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母体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55例出现孕妇不良分娩结局,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与正常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血清β-hCG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单胎不良分娩结局15例、双胎不良分娩结局8例,单胎及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显著低于单胎不良组(P0.05),单胎及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β-hCG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显著高于单胎不良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APP-A2988.50mU/L、β-hCG62.35ng/mL、miR-200C相对表达量0.25均是导致母体不良妊娠结局、单胎及双胎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11~13~(+6)w孕妇血清PAPP-A降低、β-hCG及miR-200C表达升高是母体、单胎及双胎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与双胎妊娠分娩结局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血清HA及CG多学科不同病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及甘胆酸(CG)水平在不同疾病中的变化。方法: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 IA)测定了78例慢性肝病、3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70例小儿传染病、5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 I)及428例孕妇血清的HA及CG水平。同时还用酵母菌花环法测定了RR I患儿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 ICR)、免疫比浊法测定了血清IgG、IgM、IgA、C3水平,部分病例还测定了ALT、SF等相关指标。结果:慢性肝病除CPH组HA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3组CG、HA及SF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极显著(P均<0.01),PHC组CG、HA升高水平与4个月存活率呈显著正相关(r及P见表2)。孕妇组则除早孕组CG、HA水平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均>0.05)外,中孕组及晚孕组升高均显著及非常显著(P均<0.05,P均<0.01)。小儿传染病组除流腮组HA及ALT,菌痢组ALT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均<0.01)外,其余组CG、HA及ALT 3项指标也升高显著(P均<0.05);RR I组结果显示,RBCC3bRR(%)、CG、C3及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RBC IC(%)、HA、IgA及Ig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小儿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引起轻度肝损伤,且与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关系密切。慢性肝病CG、HA及SF水平的变化与肝损害关系密切;PHC患者CG、HA变化与4个月存活率呈正相关;孕妇HA及CG水平随孕周增加而升高,其测定有助于了解孕妇的胆汁酸代谢状况及肝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血清PAPP-A在正常孕妇及子痫前期患者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各孕周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的变化,及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DELFIA)检测11w至足月孕妇3935例,统计分析子痫前期孕妇与正常孕妇外周血清PAPP-A的中位数的差异.结果在正常孕妇组,血清PAPP-A浓度值随着孕周的增加而不断增高,至孕晚期达到最高水平;而子痫前期组孕妇外周血清PAPP-A水平明显高于相应孕周正常孕妇组的中位数.结论正常孕妇血清PAPP-A浓度随妊娠进展而逐渐上升至足月;子痫前期患者血清PAPP-A浓度显著高于同孕周正常孕妇,PAPP-A与子痫前期发病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胎盘组织中MMP-9mRNA表达变化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按发病时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组(发病孕周≤34w)和晚发型组(发病孕周〉34w)各20例;另选2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为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3组孕妇胎盘组织中MMP-9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组孕妇血清MMP-9水平。结果早发型组及晚发型组孕妇血清中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且早发型组高于晚发型组(P〈0.05)。早发型组及晚发型组孕妇胎盘组织中MMP-9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型组低于晚发型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血清MMP-9水平的上升及在胎盘组织mRNA的表达下降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孕妇妊娠晚期血清P、HPL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将受试者分成两大组,研究组(先兆早产)、对照组(正常孕妇),先兆早产组经过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或者发生难免早产的患者,对这两组孕妇根据不同的孕周分别再分成三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P,HPL的值,分别计算其平均水平,每两组相同孕周的孕妇进行比较。结果孕妇血清中P、HPL随孕周增加其值也在相应的上升,但研究组早产组中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检测孕妇妊娠晚期血清中P、HPL值可以预测早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叶酸和维生素在孕妇不同妊娠期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正常孕检保健的120例妊娠妇女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正常的60例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清叶酸、铁蛋白和维生素B12的水平,并比较两组以及观察组不同孕期妊娠妇女上述指标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清铁蛋白和维生素B1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中、晚期妊娠妇女血清叶酸、铁蛋白和维生素B12水平均低于早孕期(P0.05);观察组孕妇血清叶酸、铁蛋白和维生素B1的缺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孕晚期孕妇血清叶酸、铁蛋白和维生素B12缺乏率均较孕早期孕妇高(P0.05)。结论妊娠妇女血清叶酸、铁蛋白和维生素B12水平较非妊娠妇女低,对不同孕期孕妇进行血清叶酸、铁蛋白和维生素B12水平的监测,可以快速准确分析孕妇贫血原因及状态,有效预防和治疗贫血症状,促进胎儿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孕妇女表皮生长因子(EGF)变化,结合雌激素及孕激素测定探讨抗早孕药物米非司酮对EGF和胚胎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66例拟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和32例正常育龄非孕妇女分别作为早孕组和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EGF、雌二醇(E2)、孕酮(P)含量以及药物流产、人工流产绒毛组织中EGF的含量,并观察使用米非司酮后血清EGF、E2、P含量的变化.结果:早孕组血清EGF水平及E2、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药物流产者绒毛组织中EGF含量明显低于人工流产者(P<0.05);用米非司酮后,血清EGF和P含量均有轻度下降.结论:早孕妇女EGF升高,表明EGF对胚胎发育具有一定作用,使用米非司酮后EGF减低,提示米非司酮可能通过抑制EGF的作用对胚胎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