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在全世界蛋白质饲料资源日趋紧缺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提高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成为各国动物营养学家们极为关注的问题.60年代,各国动物营养学家们就开始对反刍动物的消化代谢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逐渐弄清了饲料蛋白质在瘤胃降解的规律、瘤胃菌体蛋白的合成影响因素、饲料过瘤胃蛋白质和菌体蛋白在小肠的消化情况,并提出了瘤胃能氮平衡等理论.这些理论和规律的发展和成熟形成了新的蛋白质体系,对新体系各国名称不一,如英国的代谢蛋白质体系、法国的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等等.随着反刍动物消化代谢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使得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本文仅就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影响反刍动物蛋白质利用的因素有饲料蛋白质的量与质(天然蛋白与非蛋白氮间的配比)、蛋白质在瘤胃的降解率、能量与氮之比率、饲料颗粒大小及其在瘤胃内的存留时间、供菌体蛋白合成的瘤胃内食物量、饲料蛋白质的理化处理方法和程度等。蛋白质和含氮物对反刍动物的效用,以蛋白质价值来计算;主要测定指标,是计算在上述各因素影响下进入小肠的氨基酸总量。但有人建议,  相似文献   

3.
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分解有很大的意义。不完全的分解能妨碍瘤胃发酵,使饲料的消化降低,而过多的蛋白质又会引起氮的不必要损失。 探讨在牛的瘤胃中降低饲料蛋白质降解的方法具有很大的意义。它能够保证饲料为获得瘤胃微生物区系蛋白质而有足够数量的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的测定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目前测定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的主要方法,提出了各种测定方法的利弊及改进措施,以便今后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补充尿素──淀粉产品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O.K.Kwon等日粮蛋白质的补充对奶牛保持产奶和维持怀孕是很重要的(Hagemeiste等,1980)。已公认尿素是瘤胃细菌用来合成蛋白质的非蛋白氮源.而微生物蛋白质又是反刍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奶牛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6.
反刍动物瘤胃真菌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真菌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纤维物质消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过程,瘤胃真菌可以深入生长至植物纤维化组织内部,降解和利用其中的可溶性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真菌在植物纤维组织中的穿透生长也为细菌充分分解和利用纤维物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研究的深入,传统的粗蛋白(CP)、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和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BV)已经不能反映出反刍动物氮代谢的生理特点,为克服传统方法的缺陷,一些地区和国家开发出新的蛋白质体系.这些体系除了康奈尔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外,共同特点是以小肠蛋白质为基础,包括瘤胃非降解蛋白质...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对淀粉的消化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动物对淀粉的消化和利用张建中(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反刍动物由于瘤胃的发酵作用,使得淀粉在其体内的消化和利用同单胃动物有着根本性差别。淀粉进入瘤胃后,首先被瘤胃微生物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只有少量的未被瘤胃微生物分解的淀粉由瘤胃进入小...  相似文献   

9.
反刍动物的氮代谢是很多研究报告的主题。对于瘤胃和肠道功能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许多试验已经表明了瘤胃微生物作为蛋白质来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具有重要性。控制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或微生物的生长以及日粮蛋白的降解的各种因素已被揭示出来。关 于向反刍动物提供蛋白质的细节(瘤胃合成、过瘤胃日粮蛋白质、小肠消化)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相比之下当前对于反刍动物对氨基酸数量上的需要了解得还很不够。已经提出了一些描述反刍动物氮代谢的模型,这些模型综合了当前有关方面的各种知识。今后随着逐步加以修正,将有助于日粮的配合工作,更加充分地利用瘤胃发酵,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对于反刍动物氯代谢的进一步研究,将会更好地控制瘤胃发酵及瘤胃后的消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甲醛保护天然蛋白质饲料 反刍家畜营养中,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和降解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Spears等,1985)。为了提供更多的可被反刍动物真正利用的氨基酸,常通过加热或化学处理的方法降低日粮蛋白质的降解度。甲醛因其价格低廉,同时保护蛋白质的效果好而被广泛采用(Peter等,1971)。  相似文献   

11.
反刍动物瘤胃内大量原虫,对于饲料营养物质在瘤胃内的发酵分解,维持微生态环境的稳定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瘤胃原虫区系在反刍动物瘤胃内建立,瘤胃原虫的营养来源、对瘤胃内环境的影响和分子生物技术在瘤胃原虫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是以小肠理想氨基酸为核心,其中微生物蛋白质占主导地位。本文从改变微生物区系、添加过瘤胃蛋白质和氨基酸三个方面论述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供应量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反刍动物瘤胃的生态系统十分复杂,它对于饲料降解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野生动物物种、生长环境等与家畜差别大,推测它们瘤胃内可能含有比家养动物更高效的特殊的瘤胃微生物体系,是否可以从中分离出较高降解能力的细菌接种到家养动物瘤胃内,以提高家畜饲料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反刍动物肽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肽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是反刍动物和瘤胃微生物的重要营养来源。反刍动物的组织及瘤胃微生物都能利用肽作为氮源以维持其生长,且肽显示了比氨基酸更强的刺激瘤胃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反刍动物存在对肽和氨基酸不同的并行吸收机制,以确保机体在各种生理状态下的营养代谢的平衡。本文从瘤胃肽的产生和降解机制、吸收和营养作用、代谢调控等方面阐述了反刍动物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大豆粕在反刍动物饲养业中的科学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适当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大豆粕进行处理,可提高反刍家畜对其蛋白质的利用率。对于反刍动物,蛋白质的消化部位影响其利用率。大豆蛋白在瘤胃中有60~80%被微生物降解,降解率颇高。如果能增加过瘤胃蛋白,则可提高其利用率。特别是对于高产的反刍动物来讲,瘤胃降解后经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仅能满足需求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靠过瘤胃蛋白来满足。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通过下述处理可达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营养 近来,对蛋白质的评价有了一些新的方法,其特点是将瘤胃微生物所需要的氮与动物本身所需要的蛋白质加以明确区分,因而能使我们了解其在体内的真实代谢情况,并在实际饲养中对饲料加以合理利用。运用可消化粗蛋白体系,不仅不能了解微生物对氮及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而且不能合理利用非蛋白氮和评定蛋白质。  相似文献   

17.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生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体的排放是一种能量损失,同时也增强了大气的温室效应.因此,减少瘤胃内甲烷的生成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瘤胃甲烷产生的生化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控制瘤胃内产生甲烷的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瘤胃微生物纤维素酶类杨国宇(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理研究室)反刍动物依靠瘤胃微生物对植物细胞多糖类的消化作用,能充分利用粗饲料,植物细胞壁的糖类多聚体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类物质,其它多糖以及糖蛋白。掩胃微生物对植物细胞壁纤维素的消化是通过机械的粘...  相似文献   

19.
选择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3头成年空怀母牛,用30%的鲜抗凝猪全血作为缓释剂处理豆粕,研究豆粕蛋白南在瘤胃的降解率及对肉牛的饲养效应。结果表明,缓释剂处理豆粕蛋白质瘤胃动态降解率比对照组下降62.62%(P〈0.01),缓释剂对豆粕蛋白质超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选择20头改良去势公牛进行40天饲养对比试验,缓释剂处理豆粕可明显改善动物蛋白质营养,增重率提高18.6%,每增重1kg饲料成本降体0.78元,  相似文献   

20.
反刍动物非蛋白氮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我国目前蛋白质饲料资源日益缺乏的状况,本文综述了非蛋白氮饲料应用于反刍动物的历史及现状,反刍动物利用非蛋白氮的机理以及非蛋白氮的种类及影响其利用的因素,最后阐述了目前已广泛用作非蛋白氮饲料的尿素饲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