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交试验法优选芪黄片中黄芪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芪黄片中黄芪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优选芪黄片的水提工艺。结果芪黄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煎3次,第1次加水8倍量,煎煮2.5h;第2次加水6倍量,煎煮1.5h;第3次加水4倍量,煎煮1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优选健胃消食口崩片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优化健胃消食口崩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橙皮苷提取率、绿原酸提取率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健胃消食口崩片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2次,第1次加6倍量水煎煮2 h,第2次加5倍量水煎煮1 h。结论:最佳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郑颖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3):F003-F003
1处方 银花100g、连翘100g、芦根150g、薄荷60g、生甘草50g. 2制备工艺 上述各药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量为药量的8倍,浸泡30rmin,煎煮1.5h;第2次加水量为药量的6倍,煎煮1h.合并2次煎液,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00~850ml 2次加水至总量1000ml,混匀,灌封,100℃流通蒸汽灭菌,即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乳健宁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方法观察挥发油不同时间的提取量,以浸膏得率和芍药苷为评价指标进行水煮正交试验。结果第1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 h,第2次和第3次加水8倍量,煎煮1 h,为最佳水煎煮工艺。结论以上研究结果可作为乳健宁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5.
韩训萍 《中成药》1991,13(7):5-6
六味地黄颗粒冲剂为六味地黄丸的改进剂型。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提取工艺及成型工艺的最佳条件。即提取工艺应是加水提取2次,第1次加水量为7倍,煎煮1h,第2次加水量为5倍,煎煮0.5h。成型工艺应为:进风温度110℃,流速50~60ml/min,喷雾压力为0.25mPa,干浸膏与辅料之比为1:1.6。按此工艺在FLO-5型流化床制粒机制得颗粒成品率平均为74%。  相似文献   

6.
出膏率在控制膏方煎煮方面的正交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优选膏方煎煮工艺的最佳条件参数。方法:以出膏率为指标,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液料比为3因素,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出膏方的最佳煎煮工艺参数。结果:经优选的工艺条件为煎煮3次,第1次加水量为7倍,第2,3次加水量为5倍,每次煎煮时间为1 h。结论:该工艺合理,出膏率高。  相似文献   

7.
郭冬萍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99-2800
目的优选复方北芪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的浸出率为评价指标。结果复方北芪口服液的最佳提工艺条件为煎煮两次,第1次加水10倍量,浸泡30min,煎煮2.0h;第2次加水10倍量,煎煮1.0h;醇沉浓度为60%。结论复方北芪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简单,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前列舒康片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盐酸小檗碱和京尼平苷酸为评价指标,将溶剂倍数、溶剂种类、提取时间、浸泡时间等作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前列舒康片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前列舒康片中黄柏醇提工艺为黄柏粗粉加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1次加7倍量60%乙醇提取1. 5h,第2次加6倍量60%醇提取1h;车前子等药材水提工艺为加水煎煮2次,1次加8倍量水,浸泡1h,煎煮2h;第2次加6倍量水,煎煮1. 5h。结论: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的前列舒康片提取工艺合理可行、重复性良好,可为前列舒康片的工艺研究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方苦蛇黄洗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苦参碱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以饮片投料,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12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2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时为最佳工艺。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温热清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芍药苷含量及固形物为指标,对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醇沉浓度及灭菌条件进行考查.结果当煎药时间第1次1.5 h、第2次1 h;加水量第1次为10倍量、第2次为8倍量,醇沉浓度为70%,灭菌条件为100℃,流通蒸汽灭菌30 min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结论以上结果为该制剂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确定肝毒净丸水溶性成份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白藜芦醇苷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水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3个因素.结果:水煎最佳提取工艺为:水煎煮2次,每次加8倍量水,第1次煎煮1.5 h,第2次1 h.结论:确定了肝毒净丸水溶性成份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2.
六味骨仙饮     
<正>组成:何首乌、骨碎补、仙桃草、菟丝子、落得打、海螵硝。制成每瓶10mL相当于生药7.2g的合剂。制法: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8倍量,浸泡30min后加热;第2次加水3倍量。每次煮沸45min,合并2次煎液,滤过,浓缩加入尼泊金乙酯2.5g、苯甲酸钠5g,静置12h,滤过,取上清液加水至足量,分装于250mL盐水瓶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中药竹茹水煎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四因素对水煎工艺提取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对水煎工艺有显著影响(F〈0.05)。结论: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中药竹茹水煎的最佳工艺是药材不浸泡,第1次煎煮用9倍量水,第2次煎煮用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h。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3,34(3):368-369
目的:优选消瘤丸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野黄芩苷为指标,再配合干膏率,以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应用正交实验法筛选最佳的水提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第1次2h,第2次煎煮1.5h。所得浸膏得率和野黄芩苷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消痹颗粒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为指标,再配合干膏率,以煎煮时间、加水量、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应用正交实验法筛选最佳的水提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h,第二加水6倍量,煎煮2h。所得浸膏得率和淫羊藿苷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1993年试制成功抗病毒口服液,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较好的疗效.1制备取权益根9009、石膏4009、芦根4259、生地黄2259、郁金1759、知母1759、石莒蒲175g、广藿香200g、连翘325g共制1000ml.先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8倍量,煎煮2h(同时收集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第2次加水6倍量,煎煮1.5h,合并煎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沉淀,说过.将滤波政压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滤过.取滤波,加人收集的挥发油及挥发油乳浊液,适量蜂蜜、蔗糖、补加餐们水至规定,混匀,灌装,加盖,密封,灭菌.包装即得.2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2.tid…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因煎煮时间、次数等因素的不同,对黄连与大黄共煎时主要有效成分变化的影响,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运用正交法筛选工艺,薄层扫描测定有效成分含量。结果:提取盐酸小檗碱的最佳方案为A2B2C1D1,即煎煮时间2.5h,煎煮次数3次,加水量18倍,浸泡时间3h。结论:控制煎煮次数与加水量将有利于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多指标综合概率法优化清瘟解毒颗粒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贵银  李兰忠  张胜波 《中成药》2005,27(2):147-149
目的:优化清瘟解毒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浸出物的量、黄芩苷、小檗碱、芍药苷的含量为 评判指标,综合优化提取工艺中的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3个因素。结果: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每次加10倍量的水, 煎煮4次,第1次1.5h,第2次1h,第3次1h,第4次0.5h。结论:利用最佳工艺可尽可能多地提取出药材中的有效成 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防己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出膏率、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提取量为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优选出防己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确定防己配方颗粒的最优提取工艺为防己饮片第1次加8倍量水,浸泡0.5h,煎煮1.5h,第2次加6倍量水,煎煮1.5h。结论:该工艺条件提取充分,稳定可行,可为防己配方颗粒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祛瘀益胃胶囊由黄柏等12味中药组成,其质量标准收载于《部颁标准》.其中制法规定:取方中黄芪、丹参、黄柏、重楼、甘草、莪术、虎杖、白花蛇舌草、苍术、白及等10味药材加水浸泡后,煎煮3次.第1次加10倍量水,煎煮2h,第2次加8倍量水,煎煮1.5h,第3次加8倍量水,煎煮1h,水煎液趁热过滤,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500 mL.有研究表明,黄柏与苍术共煎时小檗碱的提取率低于黄柏单煎时的小檗碱提取率[1].故本文对祛瘀益胃胶囊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