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刺对膀胱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针刺“次”穴、“足三里”穴及非经非穴点对家兔膀胱内压的影响。结果显示 :针刺家兔“次”穴、“足三里”穴对膀胱内压有显著影响 (针刺前后P <0 0 1 ) ,针刺家兔非经非穴点对膀胱内压无影响 (针刺前后P >0 0 5 )。结论 :“肚腹三里留”的理论性和经穴脏腑相关学说的“躯干部位穴的主治功能有明显的神经节段性”的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genation-level dependent,BOLDfMRI)技术,探讨针刺受试者右侧足三里穴在得气与非得气状态下,足三里穴的激活效应.方法 将22例健康成年(年龄25~35岁)、体型中等的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得气组与针刺对照组,比例约为3∶1.针刺得气组:针刺足三里穴位,通过捻针和补泻的手法来刺激穴位;针刺对照组:仅针刺足三里穴位,无捻针和补泻的手法.对两组受试者大脑的兴奋区域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针刺得气组的脑功能区激活范围较广泛,包括单侧或双侧第Ⅱ躯体感觉皮质(SⅡ)、第Ⅰ躯体感觉皮质(SⅠ),以左侧为主的颞叶、岛叶皮质、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前扣带回、后扣带回、杏仁体、下丘脑等;针刺对照组仅见散在脑功能区激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足三里穴得气后能够引起脑区的广泛激活,针刺足三里穴得气与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以毫针针刺12只家兔“足三里”穴,用8导仪描记针刺穴位、同经穴位、同侧及对侧有关穴位的肌电活动。结果表明:麻醉家兔在针刺穴位得气、出现客观针感时,穴区肌电多呈单位型或肌束型,干扰型肌电较少见。捻转补泻手法可分别引起上行或下行同经穴区肌电活动。提示肌肉行为可能是得气的生物学基础之一,肌肉活动可能与客观针感形成及循经感传密切相关。而同侧对抗肌及对侧对称肌穴区的相应肌电活动,可能与脊髓或更高级运动中枢协调的特定穴区针刺相应的防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调节作用及其效应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穴、水沟穴、膻中穴、天枢穴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胃运动亢进和胃运动抑制模型大鼠针刺前后比较各组胃内压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三里穴组、天枢穴组与内关穴组、水沟穴组、膻中穴组比较胃内压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足三里穴组与天枢穴组比较胃内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胃内压均有双向调节作用,且该调节效应有差异性,足三里、天枢穴对胃运动异常大鼠胃内压的调节作用要优于内关、水沟、膻中穴。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近年来针刺足三里穴防治疾病的实验研究,简述如下。针刺足三里可治疗环磷酸胺所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其中以针刺smin的作用最为明显。同时,也从一个侧面为足三里能防病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吃针刺激大鼠足三里穴引起的抗胆碱的作用表明,测定其唾液分泌量、心率、呼吸频率和胃液的PH值,与对照组动物相比,对乙酸胆碱的各项反应均被抑制,可能是由某种未知的体液性因素来调节的。[’j针刺不同经络对穴位内K”、Na”、Ca“、H”的动态变化中观察到,在针刺同一穴位时确有K”的增高,同时伴有Na”的同步下降,反之,K“…  相似文献   

6.
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正常大鼠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阐明NTS在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心、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细胞外记录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时NTS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NTS内神经元对针刺刺激主要以呈兴奋性反应为主;针刺内关、足三里穴组,NTS内兴奋性神经元出现率与针刺偏历、合阳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内关、足三里穴组兴奋性神经元频率变化率亦显著高于针刺偏历、合阳穴组(P<0.01)。结论NTS是针刺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心胃功能的整合中枢之一;经穴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胃扩张模型大鼠孤束核c—fos表达及胃内压的影响,阐明NTS可能是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胃功能的—个重要的延髓初级中枢。方法采用抗FOS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电生理技术。结果(1)造成大鼠胃扩张模型后,NTS内c—fos的表达增加,而电针足三里、内关穴组与胃扩张模型组比较,NTS内FOS阳性细胞数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穴组NTS内FOS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电针偏历穴、合阳穴组(P〈0.01)。(2)电针足三里穴、内关穴组能显著升高胃扩张模型大鼠胃内压(P〈0.01),其胃内压升高程度高于电针偏历穴、合阳穴组(P〈0.01)。结论NTS是针刺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胃功能的整合中枢之一;经穴对脏腑的调控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兔“足三里”部位刺激的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利用脑电波的记录方法,观察到针刺人“足三里”穴“得气”或针刺捻针兔的相应部位时,脑电波发生明显的改变,说明针刺的神经冲动可达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且初步分析是刺激该部位深在的神经组织的结果。但是,针刺“得气”引起脑电波变化,还不足以说明针刺部位与大脑皮层有直接联系。由于不便于在人体上作分析,因而使我们想到,利用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9.
观察电针对家兔“足阳明经”穴内组织氧分压(Po2)的影响。选用新西半大耳白兔为对象,对“足阳明经”穴位梁门、天枢、足三里、解溪4穴及相应穴位左、右各旁开1cm对照线(点)共3组电针前后组织Po2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显示:电针家兔“足阳明经”上述各穴点后其针后即刻与针前、针后15min与针前比较组织Po2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1)针刺能使经穴内的组织Po2明显降低,提示针刺作用的产生与所刺激穴位内氧的消耗加大、代谢旺盛密切相关;(2)经穴线与非经穴线比较其Po2的变化具有相对特异性,提示经络通路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针刺动物的一定穴位能引起胃运动的改变,国内生理学界陆续有了报导。汪宋宝报告,针刺或温刺狗体表面的不同部位,都能影响空胃运动,一般以温刺效果较强。刺戟“足三里”多能增强空胃运动,针刺腹部次之,针刺“胃腧”出现较明显的兴奋作用或抑制作用,而刺戟“大杼”则影响很小。张荣宝用0.25%奴佛卡因注射刺戟狗的“足三里”,发现能引起胃周期运动的亢进,而刺戟“秩边”穴则无显著影响,或引起抑制效应。沈永康等利用腹窗观察针刺“足三里”“阑尾”两穴对胃肠蠕动的影响,证明针刺后绝大部分蠕动加强。另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以前实验发现,当在内关穴及心包经其它穴位注射Ca2+通道阻断剂,或在足三里及胃经上穴位注射Ca2+通道阻断剂,均可使针刺效应丧失。提示我们,在针效的产生过程中,Ca2+参与经络活动与Ca2+通道有关。由于穴位注射的方法不能连续给药,很难保证整个针刺过程中都能阻断Ca2+通道,因此,我们又使用蠕动灌流的方法,连续给药,观察当灌流胃经犊鼻穴时,对针刺足三里效应有何影响,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犊鼻穴灌流异搏定对针刺足三里穴效应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雌雄不限,体重200~250 g。将大鼠放在特制的布袋中,将三通管中终端带有塑料小囊的一端经口腔送至胃中,一端连接注射器注入空气,一端连接水银检压计。当注入空气时塑料小囊膨胀引起胃扩张,胃扩张引起大鼠胃胀痛,当其不能耐受时则挣扎嘶叫,以此时水银检压计的读数作为痛阈值。用此法重复两次挑选出确有镇痛效应的大鼠(即针刺时大鼠痛阈提高值在20 mm Hg以上者为针刺镇痛效果显著者)。实验时将挑选的大鼠每分钟测痛阈1次,以连测3次的平均值为基础痛阈。随后在犊鼻穴刺入特制的灌流探头(外径约为0.5 mm),连接微量蠕动灌流泵(MASTER FLEX美国产),从一端灌入浓度为 1 0 mM的异搏定溶液,从另一端流出,灌流速度为0.23 ml/分,连续灌流30分钟。从灌流开始即针刺“足三里”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至15分钟时留针至30分钟。其间每5分钟测痛阈1次,以基础痛阈与针层痛阈变化的百分数的均数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  相似文献   

12.
针刺四肢穴位激发感传时,将沿经穴位和对照点上引导的肌电信号作功率谱分析。纵向实验观察表明,沿经穴位肌电谱功率在捻针时较针前明显增加,留针、拔针,针对照点时则增高不明显。加压阻滞时,被阻穴位的功率变化不明显。横向实验表明,捻针时沿经穴位上肌电谱功率较其左右对照点变化率有明显差异。说明捻针时沿经有功率(能量)变化。该能量以纵向沿经传递为主,横向扩散趋势较纵向传输弱得多。上述现象符合经络感传现象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使用功能性磁共振的 BOLD技术为基础来评价针刺技术对大脑皮层神经生理学的反应.方法 对30位健康志愿者进行检查;其中对 7位右利手志愿者进行针刺光明穴 (GB37)、右侧阳陵泉穴(GB34)、左侧足三里穴(S36)和左侧伏兔穴(S32)的功能性磁共振检查;男性: 6,女性: 1,年龄: 32-39岁;平均 35.86岁.常规磁共振矢状位做结构像,功能磁共振检查使用 EPI序列,完成实验计划:在一个扫描过程中,针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先静态扫描 30秒,2.然后在持续扫描的同时进针但不捻针 222秒.3.在持续扫描过程中捻针 15秒.4.持续扫描,留针不捻针,189秒时拔针.5.持续扫描至拔针后扫描 180秒;同时使用工作站专业脑功能磁共振图像后处理软件.结果 在全部的受试志愿者中,查后均有酸、麻、胀等得气现象,全部的受试者的大脑皮层均可在相应区域检测出明确的兴奋灶.结论 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来探测针灸对脑皮层的反应是有一定意义的,对研究针灸穴位与中枢神经系统是否有相关性提供了有效的检测工具,对祖国中医针灸学方面的研究提供可信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取豚鼠5只,按不同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足三里穴区见皮下层结缔组织纤维环绕针孔,肌层见肌内衣结缔组织纤维在针孔周围扭结缠绕,肌纤维呈相应方向扭曲。对照组穴区未见上述变化。提示针感得气的主要形态学基础在皮下组织和肌肉层,而结缔组织是捻针力的首先承受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针刺引起的脑功能活动区域信号变化的可重复性。方法 选择无任何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的健康志愿者12名(针刺组),利用fMRI技术分别针刺足三里穴(ST36)、太溪穴(KI3)及非穴位对照点进行5次完全相同的功能磁共振扫描,以右手对指运动作为对照组,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来对比针刺与对指运动fMRI的可重复性。结果 12名志愿者中,10名完成了全部扫描过程,对数据完整的10名志愿者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刺足三里穴(ST36)、太溪穴(KI3),针刺组中脑功能区活动平均信号变化有着相似的模式,针刺非穴位点引起的脑功能区激活模式与针刺上述两穴位点明显不同;定量比较对指运动及针刺三点引起的脑功能信号变化的可重复性,对照组组内相关系数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 与对指运动对照组比较,针刺fMRI引起的脑功能活动区域信号变化可重复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耳压配合针刺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受抑制而出现的腹胀等不适。方法:采用耳穴贴压配合针刺足三里穴的方法治疗,并与对照组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术后恢复正常肠蠕动的平均时间为48h,72h内恢复12例,占总数92.4%,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配合针刺治疗在术后恢复肠功能方面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刺足三里对狗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15只健康家犬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穴组和足三里穴组,观察了针刺家犬双侧足三里穴对抗静注L-NAME所导致的小肠运动亢进的作用,结果显示:针刺足三里穴对运动亢进的小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和对照穴组相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实验亦观察了针刺足三里穴对相对静息状态下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发现针刺足三里穴可加强静息状态下的小肠运动功能。提示足三里穴对狗小肠运动功能有双向调节的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膀胱最大容量、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了解电针治疗骶上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部分机制.方法 制作骶上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模型,电针大鼠“次髎”、“中极”、“三阴交”三穴,采用尿流动力学、HE染色观察电针对骶上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 膀胱最大容量检测结果显示:造模后第14天即治疗前1天模型组、针刺穴位组、针刺对照点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针刺穴位组、针刺对照点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穴位组、针刺对照点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7d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造模后大鼠膀胱最大容量呈下降趋势,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膀胱最大容量使其趋于稳定.HE染色结果显示:电针可减轻膀胱组织形态病理损害程度,且针刺穴位组效果优于针刺对照点组.结论电针骶上SCI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次髎”、“中极”、“三阴交”三穴可明显改善膀胱最大容量的稳定性,减轻膀胱组织病理损害程度,从而抑制膀胱逼尿肌亢进,恢复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各地选穴和手法上都各有差异。本文试图对我们治疗中的体会予以总结。我们的体验是背部俞穴和心经、心包经穴位都有较肯定的疗效,但以背部俞穴为好。在配穴方面调理全身功能的穴位很重要。现将常用穴位、选穴原则和刺激手法分述于后,并对针刺治疗的理论根据谈谈我们的体会。一、常用穴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常用穴位:(见26页表)二、选穴原则及针刺手法1.选穴原则:我们现用穴位是以背部俞穴,心包经为主各取1—2穴,配合调理全身功能和对症处理的穴位,这样每次用穴3—4个,做到了少而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经皮电刺激足三里及合穴临床应用研究现状。方法检索国内外近年来临床应用经皮电刺激足三里穴及合穴的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汇总分析应用经皮电刺激足三里及合穴治疗在胃肠道疾病、缓解运动性疲劳、全麻手术中降压、术后镇痛、增强生殖功能等方面均取得有效性治疗效果。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及合穴作用是多方面的,且无不良反应报道,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