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鼓膜微型管植入术治疗中耳不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6例(28耳)中耳不张的患者,以耳闷为主诉;耳镜检查见鼓膜内陷、光锥散乱或消失、鼓膜苍白无光泽;纯音测听气骨导差> 10 dB;声导抗鼓室负压;中耳不张分级Ⅰ~Ⅲ级.患者局麻下行鼓膜微型管置入术,术后随访6 ~12个月.结果 25耳术后耳闷症状消失,其中23耳微型管取出后2周声导抗检查提示鼓室压图由C型恢复为A型,平均听阈下降5 ~20 dB;2耳取管后1个月复发,耳闷症状和中耳负压重新出现.3耳置管失败或耳闷无改善,均为中耳不张Ⅲ级.26例患者取管后2周鼓膜均良好愈合,未出现感染、鼓膜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鼓膜微型管置入术能有效解除鼓室负压,缓解耳闷,可用于Ⅰ~Ⅱ级中耳不张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耳不张对患者听力的影响及早期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2014年02月我院82例中耳不张Ⅰ~Ⅱ级的患者,检查纯音听阈和鼓室压力变化,采用保守治疗和微型管植入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结果患者都有耳闷症状,鼓室图提示鼓室负压<-100dapa,气导阈曲线与骨导阈曲线不平行,低频气骨导差距最大,骨导在2k Hz听阈提高。42例保守治疗患者中只有8例保守治疗2周好转,其余患者保守治疗2周无明显效果。鼓膜微型管置入术置入术40例,其中33例置管后症状即刻消失,7例置管后症状无改善。结论中耳不张患者早期耳闷症状明显而且伴有听力下降,以低频下降为主,应早期治疗,给予微管置入术治疗能有效解除负压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隐匿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方法回顾分析13例隐匿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病史、鼓膜检查、听功能检测、颞骨CT及手术所见等方面总结分析其特征。结果所有病例无明显耳漏病史,鼓膜和外耳道局部无明显阳性体征,均以听力下降、耳闷、耳鸣、耳痛等症状就诊,病程8天~2个月;纯音听阈显示4耳为传导性听力损失,9耳为混合性听力损失,0.5~4kHz气导平均听阈为44.15±4.50dB HL;鼓室导抗图B型12耳,C型1耳;颞骨CT显示鼓窦、乳突区密度增高;术中见2耳上鼓室有包裹性积液及肉芽,9耳上鼓室、鼓窦、乳突腔有肉芽组织,部分听骨链中断,2耳乳突腔见胆脂瘤。手术清除病变,解除引流通道的阻塞,13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易漏诊的隐匿性中耳炎无明显临床症状,对于有反复原因不明的耳痛、耳闷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者,无论鼓膜完整与否,均应早期行听力及高分辨率颞骨CT扫描等检查以确诊;手术是该病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耳胆固醇肉芽肿(CG)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C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听力下降43/43例,耳闷感29/43例,咖啡样耳漏12/43例,耳鸣26/43例。蓝鼓膜为典型体征36/43例。颞骨高分辨CT(HRCT)主要表现为中耳乳突软组织阴影,可伴有听骨链破坏(17/43),手术中发现(13/43)与术前符合率76.47%(13/17)。结果手术方法选择完璧式乳突切除+鼓室探查+鼓室置管术31例,完璧式乳突切除+鼓室探查+听骨链重建术11例,单纯鼓室置管术1例。术后随访0.5~3.0年,无复发。术后1~2个月鼓膜颜色恢复正常,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骨气导间距平均减少(25.0±3.5)dB。结论CG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感、耳鸣、咖啡样耳漏和蓝鼓膜。HRCT对中耳胆固醇肉芽肿诊断及手术有重要参考价值。诊断明确应采取手术治疗,清除病变,建立鼓室及乳突的通气、引流,并重建听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采用乳突轮廓化并行鼓膜置管和单纯鼓膜置管术后,患者听力的改变及其有无差异,并对影响术后听力改变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的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2例(86耳),其中20例(33耳)行乳突轮廓化联合鼓膜置管治疗,32例(53耳)仅行鼓膜置管治疗,所有患者均在鼓膜置管术后3~6个月拔管。分析影响术后听力改变的可能因素,涵盖性别、年龄、鼓室黏膜、乳突轮廓化、中耳积液性质、脱管史、耳溢液史、留管时间等。结果乳突轮廓化联合鼓膜置管组术后听力提高30耳(90.9%);单纯鼓膜置管组术后听力提高38耳(71.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4.535,P=0.033)。对影响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的可能因素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提示患耳脱管史(OR=13.425,P<0.05)、中耳CT结果(OR=0.057, P<0.05)是影响术后听力的主要因素。结论患耳脱管史和中耳CT结果是影响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听力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中耳CT提示病变范围较广时,应在鼓膜置管基础上清除中耳鼓室、鼓窦和乳突病变,扩大中耳鼓室、乳突气房容积,改善中耳腔持续负压状态,并建立乳突、鼓室至鼓膜置管通畅引流,对提高听力防止并发症有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与颞肌筋膜在Ⅰ型鼓室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患者60例(60耳),局麻下显微镜下耳内切口,内植法完成Ⅰ型鼓室成形术,其中32例(32耳)采用ADM,28例(28耳)采用颞肌筋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鼓膜愈合情况及术后听力恢复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21.78和-8.920,P均<0.05),鼓膜愈合成功率和术后听力提高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ADM修复鼓膜与颞肌筋膜修复疗效相当,但是使用ADM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避免开创2次手术区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鼓膜置管注药联合咽鼓管球囊扩张术对伴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难治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从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住院的18例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全麻下施行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术后按时复诊鼓室注射地塞米松,随访6个月以上,记录比较了术前、术后1月纯音测听阈值,鼓室图。术后6月的咽鼓管功能评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术前患者电测听显示传导聋及鼓室图B型曲线,患者有明显的耳闷不适感,TMM检测示咽鼓管功能障碍。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当天耳闷感觉明显好转,听力改善,术后1月电测听有改善,术后6月部分病人复发11%(2/18),但有效率89%(16/18)仍较高。结论 鼓膜置管注药联合咽鼓管球囊成形术对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耳甲腔成形并一期鼓室成形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对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型)患者行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耳甲腔成形、WullsteinⅢ型鼓室成形术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耳后切口对37例(37耳)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或骨疡型)病人施行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及耳甲腔成形和Ⅲ型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听力平均提高16dB,26耳平均听力达35.8dB,9耳平均听力达25dB.跟踪随访2-4年,术腔均上皮化好,外耳道无痂皮堆积.26例鼓膜形态完全正常,5例鼓膜疤痕内陷,3例鼓膜穿孔但干耳,干耳率91.9%(34/37);3耳仍有间断性流脓,经再次手术干耳,2例胆脂瘤复发,复发率5.4%(2/37).干耳时间在5-9周,平均6.5周.结论耳后肌骨膜瓣填塞乳突腔、耳甲腔成形并Wullstein Ⅲ型鼓室成形术能使术腔迅速上皮化、易干耳,术后听力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咽鼓管逆行插管行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2例(178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逆行经咽鼓管插管,37℃生理盐水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鼓室注药并留置.观察耳闷、耳鸣症状,鼓膜像,语频区听力恢复情况及与病程的关系.结果 全部病例178耳经1~3次治疗后,治愈119耳(66.9%),有效30耳(16.9%),无效29耳(16.3%),治愈率66.9%,总有效率83.7%.病史小于半年者,治愈率明显高于病史大于半年者,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治愈率和有效率逐渐降低.结论 逆行咽鼓管插管行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注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鼓膜张肌腱的完整性对鼓室成形术后鼓膜形态及听力重建效果的影响,为术中鼓膜张肌腱的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45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鼓膜张肌腱完整与否及植入听骨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鼓膜张肌腱完整组80例[植入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45例,全听骨赝复物(TORP)35例],鼓膜张肌腱离断组65例(植入 PORP 34例,TORP 31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术后1、3个月时鼓膜形态及术后6个月时听力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时,两组鼓膜形态无明显差别;术后3个月时,鼓膜张肌腱完整组鼓膜形态接近正常者的比例(81.25%,65/80)明显高于离断组(52.31%,34/65)。术后6个月时鼓膜张肌腱完整组(植入 PORP)0.5~4 kHz 气导平均听阈(27.48±10.02 dB HL)和气骨导差(13.57±6.36 dB)均好于鼓膜张肌腱离断组(分别为32.36±9.34 dB HL 和25.73±7.44 dB)。植入 TORP 的鼓膜张肌腱完整组0.5~4 kHz气导平均听阈(28.76±7.14 dB HL)和气骨导差(21.02±5.48 dB)也均好于鼓膜张肌腱断离组(分别为39.93±5.12 dB HL 和31.41±6.25 dB)。结论鼓膜张肌腱的完整有利于维持鼓室成形术后鼓膜的正常位置和形态,听力重建术中保留鼓膜张肌腱对术后听力恢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