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金香 《吉林医学》2014,(2):327-328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60例的报告情况。方法:选择药品不良反应患者60例,对相关一般资料、用药情况与不良反应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23例,恶心呕吐14例,发热乏力10例,皮疹过敏8例,其他5例。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包括中药注射剂、西药注射制剂(主要是抗生素类)、中药口服制剂等。结论:药品不良反应多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皮疹等,主要由中药注射剂和西药抗生素制剂所引起,要积极加强预防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各科室反馈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ADR)病例资料10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节、患者个体差异以及说明书不规范等。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我院各科室反馈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ADR)病例资料10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节、患者个体差异以及说明书不规范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使用时要严密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成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查阅药学期刊中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整理分析。[结果]总结出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CDR的特点及成因。[结论]引起中药针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不良反应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统计近几年来我院2 180例次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ADR)的病例,通过查阅临床上ADR报告,寻找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 2 180例中发生不良反应者共有39例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问题、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问题等.结论 中药注射剂仍有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生产管理和临床监测,坚持合理用药,是用药安全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情况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实践,总结临床安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的问题。结果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有清热解毒、抗菌类,补益类等8个品种。不良反应表现在发热、过敏、胃肠道不适、皮疹等。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药物本身成分、医护人员用药不当、也有患者自身对药物的反应所造成。结论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严格按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和药品说明书使用,既能很好地发挥中药注射剂的药效,又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现状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注射剂导致的过敏反应是中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省收到的2 063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据,探讨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并归纳总结了中药注射剂导致过敏的原因和临床使用注意事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找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调查,对其引发的不良反应及特点进行分析,以供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结论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必须加强用药监护.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注射用鹿瓜多肽所致过敏样反应发生的特点、规律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59例鹿瓜多肽引起的过敏反应的文献[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例过敏样反应中过敏性休克11例,皮疹7例,瘙痒6例;2分钟内发生过敏反应11例,2-5分钟14例,10-30分钟16例,大于30分钟18例。结论:临床使用中必须重视鹿瓜多肽所引起的过敏样反应,加强用药过程中过敏反应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孙晓丹 《大家健康》2017,(10):76-77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为中药注射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长期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肿瘤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资料,对这6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信息,以及相关信息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据观察结果显示,在临床上,对肿瘤患者治疗时使用中药注射剂,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症状,其中又以皮肤过敏最为常见.因此,在对中药注射剂进行药品描述时应该进行详细的、严谨的说明,并明确的表明会发生不良反应的过敏人群,和一旦发生的解决办法.结论:在临床上,中药注射剂已然成为了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做到合理用药,正确认识到重要注射剂的安全问题,这样才能将中药注射剂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造福更多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吴永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6):873-874
近年来,由于应用中药提取加工制成的抗病毒、抗感染等常用药物的注射剂大量应用于临床,报道中药注射不良反应数量急剧增多,我院临床使用较多的中药注射剂有:清开灵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等,据报道,使用这些制剂可出现不良反应。为了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我院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采取了如下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时间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与发生前后使用药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ADR报告,对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提出相应建议.结果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除生产,临床使用等主要原因外,还应注意中药注射剂与其它化学药物的配伍、中药注射剂在使用前后与其它药物应有足够的间隔时间.结论 中药注射剂单独使用,在静脉滴注时与其它药物间隔至少30分钟,可大大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1998-2010年间国内主要医药期刊报道的葛根素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结果葛根素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有变态反应、肝肾损害、溶血反应、发热、心衰、消化道出血等。结论使用葛根素注射剂时严格掌握适应症,使用疗程不宜过长,特别是过敏体质者要慎用。  相似文献   

14.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95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探讨95例中药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5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临床表现、相关的药品及剂型、发生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诱发不良反应的中药品种较多,主要为注射剂;年龄分布以老年人居多。结论: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伏醒 《农垦医学》2006,28(3):195-197
中药注射剂是在传统的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加工而成的无菌制剂。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因而应用广泛。这对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具有推动作用。但在长期大量使用过程中,逐步发现了一些不良反应。为使临床能更好地使用中药注射剂,了解其使用现状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院2004年。2005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药注射液的过敏反应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药注射剂大量广泛应用,以及不良反应报告机制完善,近年来不断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被报道,在这些不良反应中,尤其以过敏性反应最为突出。本文列举了中药注射液所导致的过敏反应,分别从临床症状、产生过敏的原因、过敏高发的品种以及防治的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36例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药品不良反应涉及18种中药制剂,其中13种中药注射剂;发生在用药后30 min内;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全身性损害及循环系统损害较严重的有呼吸困难、气紧、胸闷、白细胞减少等。结论引发中药制剂ADR的因素包括患者本身、药品本身及药物使用方法不当等,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控,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中药注射剂安全性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将能避免社会民众产生误解或认识错位。目前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原料、生产工艺以及突出安全性的质量监控是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关键所在,针对各品种临床存在的问题,加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基础研究,在说明书明确临床药物配伍及使用规范,强化相关物质、不溶性微粒、热原、过敏物质等注射剂安全性质控,确实保证中药注射剂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0年9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金额,DDDs,DDC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DDDs呈逐年增长趋势,心血管类用药金额、DDDs增长明显。结论:我院中药制剂应用呈增长趋势,临床应用中应注意其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为制定用药管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使用中药制剂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26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制剂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居多;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为主。结论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具有多发性、普遍性,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不可预知性、种类不确定性、批间差异性等特点,医务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并重视其危害性,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