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哌仑西平对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选择性M1受体拮抗剂哌仑西平对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的疗效 ,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d龄鸡 40只 ,随机分为 :正常组 (Ⅰ ) ;单纯遮盖组 (Ⅱ ) ;药物对照组 (Ⅲ ) ;哌仑西平组 (Ⅳ )。Ⅱ、Ⅲ、Ⅳ组鸡的右眼用半透明眼罩遮盖 ,Ⅲ、Ⅳ组鸡的剥夺眼分别每日结膜下注射 0 1mol/L磷酸缓冲液和哌仑西平溶液 ;2周后检测 4组鸡的右眼屈光度、眼轴长度、赤道部直径 ,并对后极部巩膜行光镜、电镜观察。结果 哌仑西平组的各项指标较单纯遮盖组、药物对照组显著减低 (P <0 0 5 ) ,较正常组形成相对近视 ,眼轴长度、赤道部直径明显增大 (P <0 0 5 ) ;药物对照组与单纯遮盖组相比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 ,哌仑西平组后极部巩膜的病理改变较单纯遮盖组明显减轻。结论 选择性M1受体拮抗剂哌仑西平能部分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 ,可能是通过作用于巩膜发挥疗效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哌仑西平滴眼液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健康1周龄豚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I)、单纯遮盖组(II)、含透明质酸钠的哌仑西平滴眼液组(III)、含氮酮的哌仑西平滴眼液组(IV)。II、III、IV组豚鼠的右眼均用半透明眼罩遮盖,III、IV组豚鼠的实验眼分别每日早晚滴用含透明质酸钠的哌仑西平滴眼液和含氮酮的哌仑西平滴眼液;7周后检测4组豚鼠的双眼屈光度、眼轴长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结果4组实验眼间屈光度两两比较II、III组无显著性差异(t=-1.580,P>0.05),余有显著性差异(P<0.05);眼轴长度两两比较I、IV组无显著性差异(t=-0.420,P>0.05),余有显著性差异(P<0.05);视网膜TH阳性细胞数两两比较I、IV组无显著性差异(t=0.323,P>0.05),余有显著性差异(P<0.05)。TH阳性细胞数与相应屈光度呈直线相关(r=0.809,P<0.01)。结论2种哌仑西平滴眼液均能抑制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展,氮酮组作用效果显著;且均能阻止形觉剥夺性近视视网膜TH表达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哌仑西平滴眼液治疗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眼表局部使用选择性M1受体拮抗剂哌仑西平(pirenzepine,以下简称PIR)后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的治疗作用及药物对眼部的刺激性和耐受性,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①药效学研究选取3周龄豚鼠10只,均右眼行眼睑缝合,左眼开放。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只)右眼滴2%PIR滴眼液,对照组(5只)右眼滴0.9%氯化钠溶液。4周后检查屈光度数变化及眼轴长度,评价药效。②药物刺激性研究选取新西兰白兔8只,均左眼给2%PIR滴眼液,右眼给0.9%氯化钠溶液。分为两组:单次给药组一次性给药100μl后连续观察3 d;重复给药组连续给药8d,停药后再连续观察7 d。实验结束后摘除眼球做组织切片光镜检查。结果右眼遮盖4周后,0.9%氯化钠溶液组诱导出-2.1 D的相对近视(t=3.5,P<0.05),2%PIR滴眼液组屈光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2%PIR组实验前后眼轴长度变化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单次给2%PIR组在给药1 h后的评分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3.46,P<0.05),其余观察点的评分与给药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重复给药组实验前后的评分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组织学检查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哌仑西平滴眼液能够有效抑制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展,眼部刺激性小、耐受性好,无明显眼部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哌仑西平脂质体对鸡眼形觉剥夺性近视的疗效。方法1d龄鸡40只,随机分为Ⅰ正常组;Ⅱ单纯遮盖组;Ⅲ空白脂质体组;Ⅳ哌仑西平脂质体组。均以右眼为实验眼。在实验的2周、4周、6周检测4组动物右眼屈光度,并于6周时测量其眼轴长度和赤道部直径。结果2周和4周时,哌仑西平脂质体组与遮盖组和空白脂质体组屈光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哌仑西平脂质体组和正常组屈光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6周时,哌仑西平脂质体组与遮盖组和空白脂质体组比较屈光度、眼轴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赤道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哌仑西平脂质体组和正常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哌仑西平脂质体混悬液滴眼能部分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这种抑制效应愈明显。 相似文献
6.
哌仑西平影响豚鼠实验性近视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选择性M_1受体拮抗剂哌仑西平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和虹膜-睫状体组织中M_1和M_4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设计的实验研究.1~2周龄的三色豚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6只,单纯形觉剥夺组(FDM)6只,药物对照组(S)6只,哌仑西平组(P)6只,均以左眼为实验眼,P组隔日玻璃体腔注射500μg哌仑西平;S组隔日玻璃体腔注射生理盐水.21 d后结束实验.提取各组眼视网膜、脉络膜、巩膜和虹膜-睫状体组织总RNA,半定量RT-PCR检测M_1和M_4亚型mRNA表达变化.3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 post hoc检验.结果 21d时,FDM与N组相比较,FDM组眼轴相对延长0.29mm,产生相对近视-4.92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组与S组相比较,眼轴相对减少了0.30 mm,产生+0.88 D的相对远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组与FDM之间屈光度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眼轴变化有统计学意义(S组相对延长0.08 mm,而FDM组相对延长0.29/mm).半定量PCR结果显示:P组与S组相比较,其视网膜、脉络膜和虹膜睫状体组织M_1和M_4亚型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后极部巩膜组织,M_1和M_4亚型mRNA的表达较药物对照组显著性增加(P<0.05),其中M_1受体表达增加19.16%,M_4受体表达增加64.29%.结论 哌仑西平能够有效抑制豚鼠形觉剥夺近视的发展.巩膜组织M_1和M_4亚型及其胆碱能通路可能参与M受体拮抗剂抑制近视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眼表应用M1受体桔抗剂哌仑西平对豚鼠离焦性近视(lens-induced myopia,LIM)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2周龄雄性豚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单纯遮盖组(Ⅰ组)、氯化钠组(Ⅱ组)、哌仑西平组(Ⅲ组)、正常对照组(Ⅳ组),各组各10只.Ⅰ组、Ⅱ组、Ⅲ组豚鼠均右眼配戴-10.0 D透镜,左眼开放;Ⅳ组豚鼠双眼不做任何处理.Ⅱ、Ⅲ组豚鼠的右眼每天2次分别滴生理盐水溶液和30 g·L-1复方哌仑西平眼液.4周后检测4组豚鼠双眼屈光度、眼轴长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豚鼠视网膜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表达情况.结果 4周后,4组实验眼屈光度、眼轴长度、视网膜DAT阳性细胞个数分别为:Ⅳ组(0.40±1.05)D、(7.64±0.18)mm、(37.00 ±3.48)个,Ⅲ组(-2.15±1.02)D、(7.66±0.03)mm、(35.60±3.74)个,Ⅰ组(-4.70 ±0.39)D、(8.02±0.17)mm、(24.20 ±3.73)个,Ⅱ组(-4.05 ±0.75)D、(7.86 ±0.19)mm、(23.40±2.77)个,与Ⅲ和Ⅳ组相比,Ⅰ和Ⅱ组实验眼形成中高度近视、眼轴明显延长、视网膜DAT阳性表达也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Ⅲ组与Ⅳ组相比,各项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哌仑西平滴眼液能有效抑制豚鼠LIM的发展,能阻止LIM眼视网膜DAT表达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哌仑西平长期以来一直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由于发现其对近视的治疗作用,现在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一新用途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本文就哌仑西平治疗近视的机制及在眼部的吸收、分布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不同配方哌仑西平滴眼液的兔角膜通透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配方哌仑西平滴眼液的角膜通透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配制2%哌仑西平滴眼液(单纯哌仑西平组)、2%哌仑西平+0.1%透明质酸钠滴眼液(透明质酸钠组)及2%哌仑西平+0.1%氮酮滴眼液(氮酮组)。将63只新西兰白兔分为3组,分别在各组兔双眼结膜囊内滴入上述眼液,滴眼6次,每次间隔5min。在最后1次滴眼后0.5、1·0、2·0、4·0、8·0、12·0、24·0h抽取前房水约0.2ml,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前房水中哌仑西平的浓度,并于每次滴眼前后和穿刺抽吸房水前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3组兔眼部的一般情况。结果最后1次滴眼后0.5、1·0、2·0、4·0h单纯哌仑西平组前房水中哌仑西平的浓度分别为(0.40±0.06)、(0.53±0.03)、(1.52±0.33)及(0.15±0.02)μg/ml,8·0h后高效液相色谱仪未能检测到哌仑西平。各时间点氮酮组和透明质酸钠组前房内哌仑西平浓度均明显高于单纯哌仑西平组(P<0.01),生物利用度分别约是其23·0倍和3.4倍。并且实验过程中各组兔眼部均无刺激症状。结论氮酮组的角膜通透性最好,透明质酸钠组次之,均显著高于单纯哌仑西平组,表明氮酮和透明质酸钠均可用于哌仑西平滴眼液中,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哌仑西平对豚鼠透镜诱导性近视眼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评价眼表应用选择性M1 受体拮抗剂哌仑西平对豚鼠透镜诱导性近视眼的作用 ,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4周龄豚鼠 15只 ,均右眼戴 - 10 0 0D透镜 ,左眼不戴镜。随机分为 2个组 :对照组 (7只 )双眼滴用 0 2 4 %氯化钠缓冲液 ,实验组 (8只 )右眼滴 10 %哌仑西平眼液 ,左眼滴上述缓冲液。用药 11d后摘去眼镜并停药 ,以屈光度数及眼轴长度的变化来评估透镜诱导或药物的效应 ,摘除所有 30只眼球作病理组织学切片行光镜检查 ,以了解哌仑西平可能的毒性作用。结果 戴镜 11d后 ,与左眼比较 ,只有对照组右眼诱导出 - 2 4 5D的相对近视(t=3 14 1,P <0 0 5 ) ,眼轴相对延长 0 0 5mm(t=2 5 0 0 ,P <0 0 5 ) ;实验组双眼及对照组左眼的屈光度数及眼轴长度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组织学检查无明显毒性反应。结论 哌仑西平眼液能有效抑制豚鼠透镜诱导性近视眼眼轴的延长 ,抑制实验性近视发展 ,无明显眼部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鸡形觉剥夺性动物模型,通过观察用庆大霉素破坏小鸡视网膜后,后极部巩膜基质金属蛋白酶Ⅱ(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变化,探讨视网膜在形觉剥夺性近视(formdeprivation myopia,FDM)发生、发展中的影响作用。方法48只白色来亨鸡(鸡龄2d,SPF级)分为A、B、C、D4组,每组12只,其中A组、B组在第2d即行双眼半透明眼罩遮盖同时行右眼玻璃体内1次注射庆大霉素400μg;C组仅右眼玻璃体内1次注射庆大霉素400μg不予遮盖,左眼不作处理为自身对照;D组不作任何处理,为正常对照组。在第3周末,对全部小鸡行检影验光测屈光度后,将A、C2组鸡处死,迅速摘除双眼球,测量其前后径。并随机取出2只送病理组织切片;B组摘除双眼眼罩后继续饲养3周,在第6周末对B、D2组行检影验光后将其处死,摘除双眼球测量眼球前后径。用7mm直径环钻钻取后极部巩膜组织,研磨离心后取上清液作为标本,对所有标本采用ELISA(即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MMP-2活性浓度。所有数据经过EXCEL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第3周末,A、B两组双眼屈光度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C组和D组双眼屈光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88,0·920),且A、B2组与C组双眼屈光度比较均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A组双眼眼轴测量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双眼眼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组比较时,右眼眼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左眼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第6周末,B组去遮盖后双眼屈光度及眼轴测量值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D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B组去遮盖前后双眼屈光度之间具有明显显著性差异(P<0.001)。ELISA结果显示,除了A组双眼后级部巩膜MMP-2含量自身对照及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外(P<0.001),另外3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在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破坏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能一定程度的减轻近视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2.
实验性近视鸡模型眼形态学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实验选用出生当天的彼得逊肉食鸡雏,将实验组右眼睑缝合作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于小鸡出生当天检测其屈光状态,用A超测量其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和眼轴长度,计算玻璃体腔长度。分别于小鸡出生后15、30、45天对小鸡作上述检查后处死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各10只,作病理切片观测鼻、颞侧及后极部巩膜软骨层、纤维层厚度,做相应部位巩膜软骨细胞、双核细胞计数。取45天小鸡实验、对照眼后极部巩膜做透射电镜切片。结果发现:小鸡被形觉剥夺后,实验眼出现明显轴性近视,眼轴延长主要以玻璃体腔延长为主;后极部巩膜软骨层变厚,纤维层变薄,巩膜软骨基质呈嗜酸性红染,提示有退行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左旋多巴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腹腔注射左旋多巴(L-dopa)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屈光状态及视网膜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方法眼罩遮盖建立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L—dopa组(10mg/kg)、生理盐水组、遮盖组、遮盖+L-dopa组、遮盖+生理盐水组6个组。遮盖10d后,测定角膜曲率半径、眼球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视网膜多巴胺含量。结果眼罩遮盖10d后,豚鼠遮盖眼眼轴延长、近视形成,视网膜多巴胺含量降低(P〈0.05),但角膜曲率半径无明显变化。腹腔注射L-dopa引起遮盖眼视网膜多巴胺含量增加、近视程度减轻(P〈0.05),但对正常豚鼠眼球的屈光发育无明显影响(P〉0.05)。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豚鼠眼球屈光状态和视网膜多巴胺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注射L—dopa能通过补充遮盖眼视网膜多巴胺含量,抑制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多巴胺对兔实验性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多巴胺对实验性近视形成的影响。方法:7日龄幼兔52只,分A,B,C3组。A组20只,单纯缝合眼睑;B组16只,缝合眼睑+玻璃体内注射多巴胺;C组16只,缝合眼睑+玻璃体注射生理盐水。结果:A,C两组中两眼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和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间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无统计学差异。巩膜胶原纤维A,C两组中明显变细,而在B组中改变较轻。结论:形觉剥夺能导致眼球的轴性延长,玻璃体腔延长和VCL/AL增大是其形态学原因,巩膜纤维的变细、延长是其病理学原因之一,而多巴胺能部分阻止这些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近视发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出生后第2天的小鸡应用半透明塑 料眼罩行右眼单眼遮盖,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鸡,其中3组遮盖眼分别结膜下注射bFGF、阿托品和bFGF联合用药、阿托品。单纯遮盖组(MD)不作任何治疗。14天后测定结果,并衡量药物疗效。结果 单纯遮盖组眼与阿托品组(AI)、联合用药组(Abl)的遮盖眼相比眼球明显增大,而与bFGF组相比仅略有增大,阿托品组及联合用药组治疗眼的屈光度、眼轴长度、赤道径麦收单纯遮盖眼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而bFGF组与单纯遮盖眼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阿托品组及联合用药组与bFGF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早期形觉剥夺可导致近视的形成,阿托品可以完全抑制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发生,而bFGF抑制近视形成的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调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由于各种原因的形觉剥夺会否造成双眼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不一致,从临床层面上证实形觉剥夺性近视,揭示近视发病的环境因素和机制,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方法:抽取门诊近视患儿114例,均常规行视力、眼位、主导眼、眼底、裂隙灯、规范的散瞳检影等检查,并通过问诊了解家族史及是否存在剥夺因素。比较双眼的视力、屈光度,并就形觉剥夺眼与屈光度的高低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双眼视力(P=0.000)及屈光度(P=0.006)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形觉剥夺眼与双眼屈光度高者相关(P=0.005)。结论: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由于各种原因的单眼形觉剥夺可以造成双眼近视发生不一致,剥夺眼近视发生早,屈光度高。应引起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形觉剥夺对眼球发育及屈光状态的影响 ,探讨近视眼发病机理及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一组单眼患早期形觉剥夺性眼病患者的眼球各屈光因子 ,进行生物学测量比较 ,确定其屈光状态 ,并用t检验及多元相关分析的方法找出形觉剥夺性近视的危害因子。结果 患眼与健眼相比 ,患眼有较明显的近视倾向 ,平均屈光力相差 1 2 0 1D。两组比较角膜屈光力、晶状体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前房深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眼的屈光状态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玻璃体腔长度为近视眼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形觉剥夺可发生近视眼 ,其主要危险因子是眼轴长度 ,主要危害部位在眼后段。尽早去除形觉剥夺 ,保持或恢复视觉发育敏感期的正常视觉环境 ,有利于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