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以柴胡皂苷a含量为指标,考察柴胡总皂苷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方法建立柴胡皂苷a的HPLC测定法,色谱柱为ODS-C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以柴胡皂苷a为指标,比较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于柴胡总皂苷的分离纯化能力,对吸附流速、洗脱溶剂及用量、洗脱流速进行考察。结果柴胡皂苷a在50~250μg.mL-1的范围内,浓度与其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2%,RSD=1.07%(n=6)。确定D101大孔树脂为柴胡总皂苷的纯化材料,其最佳工艺条件是吸附流速为1BV.h-1,洗脱溶剂为70%乙醇,用量为5BV,洗脱流速为2BV.h-1。柴胡总皂苷精制品中柴胡皂苷a含量可达到3%左右。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柴胡总皂苷精制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D101大孔树脂分离柴胡总皂苷工艺稳定可行,树脂可重复利用,对于柴胡总皂苷的分离精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探讨不同精制工艺对毒性物质基础柴胡总皂苷的富集程度。方法参照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柴胡总皂苷粗提取物、柴胡总皂苷水洗脱液和柴胡总皂苷醇洗脱液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按总皂苷含量计算,测得柴胡总皂苷粗提取物LD15为0.3g·kg-1,MTD为0.48g·kg-1;测得柴胡总皂苷水洗脱液LD10为0.83g·kg-1,MTD为1.324g·kg-1;测得柴胡总皂苷醇洗脱液LD100为12.4g·kg-1。结论上述不同精制工艺样品的柴胡总皂苷富集程度为:柴胡总皂苷醇洗脱液〉柴胡总皂苷水洗脱液〉柴胡总皂苷粗提物;上述不同精制工艺样品的小鼠急性毒性大小为:柴胡总皂苷醇洗脱液〉柴胡总皂苷粗提物〉柴胡总皂苷水洗脱液,故确定醇洗脱工艺为富集柴胡总皂苷的最佳精制工艺。  相似文献   

3.
基原对柴胡急性毒性和皂苷类物质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基原柴胡的皂苷类物质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基原对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含量与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UV法、HPLC法、经典急毒实验法,进行南、北柴胡药材中柴胡总皂苷和皂苷a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北柴胡药材中总皂苷含量4.61%,柴胡皂苷a的含量0.60%,南柴胡药材中总皂苷含量3.53%,柴胡皂苷a的含量0.46%。1日内给小鼠灌胃南、北柴胡药材分别为25.2g/kg、26.4g/kg(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相当于临床70kg的成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196倍和205倍以上,观察14天,小鼠一般状况良好,无一死亡。结论北柴胡药材毒性大于南柴胡药材,其毒性的大小与柴胡皂苷类物质含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三七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三七总皂苷的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三七总皂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树脂吸附容量、洗脱溶酶及其用量进行了考察.结果: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与纯化后三七总皂苷洗脱率达80%以上,70%乙醇洗脱液干燥后的总固形物中三七总皂苷纯度可达81.6%.结果:三七提取物上D101大孔吸附树脂,以水洗脱后,以70%乙醇洗脱可以达到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不同产地北柴胡药材全组分、醇-水提取物中皂苷类物质的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产地对柴胡皂苷类物质含量与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UV法、HPLC法、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北柴胡药材全组分、醇-水提取物柴胡总皂苷和皂苷a的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产地北柴胡药材全组分柴胡总皂苷含量大小依次为:河北柴胡〉内蒙柴胡〉山西柴胡〉河南柴胡,皂苷a的含量为:河北柴胡〉内蒙柴胡、山西柴胡〉河南柴胡,其最大给药量(MLD)大小为:河南柴胡〉山西柴胡〉内蒙柴胡〉河北柴胡;不同产地北柴胡药材醇-水提取物总皂苷含量大小依次为:河北柴胡〉内蒙柴胡〉山西柴胡〉河南柴胡,皂苷a的含量为:河北柴胡〉山西柴胡〉内蒙柴胡〉河南柴胡,其最小致死量(MTD)为:内蒙柴胡〉山西柴胡〉河南柴胡〉河北柴胡。河北产地的北柴胡药材全组分、醇-水提取物中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含量均较其他产地北柴胡药材含量高,其对应的全组分MLD、醇-水提取物MTD均较其他产地北柴胡药材的小,毒性最大。结论产地对柴胡皂苷类物质含量与毒性有一定的影响,且柴胡毒性大小与皂苷类物质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菝葜药理活性部位并保证其化学成分整体性的最佳工艺。方法以甾体总皂苷的含量为指标,选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采用三级管阵列检测器 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各纯化物色谱图。结果最佳纯化工艺为:先分别用纯化水和3倍柱体积的30%乙醇洗脱去杂质,再收集4倍柱体积的70%乙醇洗脱液得皂苷,最后用95%乙醇清洗树脂。结论该纯化工艺所得纯化物的纯度高,化学成分整体性好。  相似文献   

7.
树脂联用富集与纯化柴胡总皂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柴胡总皂苷的吸附解吸性能,优选纯化柴胡总皂苷的最佳树脂;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柴胡总皂苷进行进一步的脱色纯化,建立柴胡总皂苷的富集与纯化方法. 方法采用静、动态吸附与解吸实验,优选出对柴胡皂苷吸附与解吸较好的NKA-9型大孔吸附树脂,用于除去水溶性杂质、富集总皂苷;采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900对其进行进一步脱色纯化.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富集与纯化各个阶段柴胡总皂苷含量的变化. 结果 7种不同性质的大孔吸附树脂中,NKA-9树脂的吸附与解吸率相对较高. 同时确定NKA-9树脂上样量和洗脱条件,洗脱率>95%. 再经D900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后,总皂苷纯度>70%. 结论 通过树脂联用技术可简便、快速地富集纯化柴胡总皂苷,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对北柴胡不同炮制品皂苷a含量的变化及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水提取、60%乙醇提取和60%乙醇-水提取3种方法,制备北柴胡不同炮制品的提取物浸膏,运用HPLC法和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分别进行北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测定及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北柴胡生品、清炒品、醋炙品、酒炙品和蜜炙品不同炮制品水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的百分含量依次为0.08%0,.07%,0.00%0,.04%,0.00%,测得其最大给药量(ML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181.6,244.0,118.8,122.4和170.4 g.kg-1.d-1;60%乙醇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的百分含量依次为0.15%,0.06%,0.16%,0.09%,0.08%,测得其最小致死量(MT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94.0,93.6,50.8,60.4和48.4 g.kg-1.d-1;60%乙醇-水提取物中柴胡皂苷a的百分含量依次为0.20%,0.19%,0.30%,0.13%,0.20%,测得其MT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46.4,54.2,62.4,53.6和32.0 g.kg-1.d-1。上述小鼠连续观察14天,死亡小鼠立即解剖未见明显的病理学变化,存活小鼠的体重、行为等变化可逐渐恢复。结论不同提取工艺对北柴胡不同炮制品柴胡皂苷a含量和毒性大小有不同的影响,以60%乙醇-水提取工艺样品柴胡皂苷a含量最高和毒性最大,提示柴胡的毒性大小与柴胡皂苷a含量高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南柴胡不同炮制品中皂苷类物质的含量和急性毒性大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炮制对南柴胡皂苷类物质含量与毒性的影响。方法运用HPLC法、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法,进行南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测定及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南柴胡生品、清炒品、醋炙品、酒炙品和蜜炙品不同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的百分含量依次为0.46%、0.16%、0.22%、0.22%、0.32%。南柴胡生品,清炒品,醋炙品,酒炙品和蜜炙品没有出现死亡,测得最大给药量(ML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25.2、28.8、26.4、26.0、32.4g·kg-1,分别相当于临床70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196、224、205、233、252倍,连续观察14天,小鼠一般状况良好,无一死亡。结论南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柴胡皂苷a含量和毒性各不相同,且各样品均未出现死亡,其最大给药量显示南柴胡的各炮制品基本安全低毒,提示炮制对南柴胡药材柴胡皂苷类物质含量和安全剂量范围大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酸枣仁总皂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果  王静  李祖伦 《中国药房》2006,17(15):1191-1193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酸枣仁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酸枣仁总皂苷的洗脱率、精制度等为指标,用蒸馏水、30%乙醇、70%乙醇各3BV(柱床沉降体积)依次洗脱,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酸枣仁总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12·7ml酸枣仁总皂苷样品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酸枣仁总皂苷富集于70%乙醇洗脱液部位,洗脱率为85·2%,精制度为208·4%。结论: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与纯化,可较好地纯化酸枣仁总皂苷。  相似文献   

11.
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按含柴胡总皂苷含量计算,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46.7mg·kg-1·d-1,95%可信限为386.13~513.66mg·kg-1·d-1。死亡小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安静怠动,即而出现走路不稳、腹卧昏睡、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连续性抽搐、神经抑制而死亡。存活小鼠在14天观察期内体重增长缓慢,余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样品的小鼠急性毒性比柴胡总皂苷粗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大,进一步证实了柴胡总皂苷是柴胡产生毒性的主要物质基础。其体内蓄积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黄伟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2010,7(9):530-532
目的探讨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大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结果按含柴胡总皂苷含量计算,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品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591.95mg·kg-1·d-1,95%可信限为490.96~713.7mg·kg-1·d-1。死亡大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安静怠动,即而出现步态不稳、腹卧昏睡、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连续性抽搐、神经抑制而死亡。存活大鼠在14天观察期内体重增长缓慢,余未见明显异常。柴胡总皂苷醇洗脱精制样品的大鼠急性毒性比柴胡总皂苷粗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大,但比小鼠急性毒性小。结论柴胡总皂苷是柴胡产生毒性的主要物质基础,其产生毒性的部位及毒性机制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野生狭叶柴胡中柴胡皂苷a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野生狭叶柴胡根、茎、叶的柴胡皂苷a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RPC18柱(150mm×39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野生狭叶柴胡根、茎、叶中均含有柴胡皂苷a,根的含量最大,茎次之,叶最少。结论可以考虑扩大野生狭叶柴胡的药用部位,以提高其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柴胡中柴胡总皂苷及柴胡皂苷a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柴胡中柴胡总皂苷及柴胡皂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柴胡皂苷a为对照品,在波长545nm处对样品中的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色谱柱(4.6mmX250mm.5μm)、甲醇-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测定样品中柴胡皂苷a的含量.结果 柴胡总皂苷在30~70μg/mL、柴胡皂苷a在50.4~25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56、0.9991;平均回收率:柴胡总皂苷为99.31%、柴胡皂苷a为99.22%;RSD:柴胡总皂苷为1.25%,柴胡皂苷a为1.07%.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总皂苷及高效液相法测定皂苷a含量的方法,简便、易行、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柴胡中柴胡总皂苷及柴胡皂苷a的含量测定,并为在安全剂量范围内正确使用柴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柴胡总皂苷肝毒性肝纤维化损伤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柴胡总皂苷肝毒性损伤与肝脏纤维化的相关性,为阐明其肝毒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大鼠连续15天灌胃高、中、低不同剂量,按等生药量计算,高、中、低剂量分别为300、150、50 mg.kg-1,末次药后取血和肝组织,检测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并作大鼠肝脏组织Masson’s病理学检查。结果 15天给药结束后药物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均明显升高,随给药剂量增加羟脯氨酸含量升高幅度增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马松染色肝组织病理改变可见胶原纤维延伸明显,并互相连接包绕整个肝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药物高、中、低剂量之间的肝毒性损伤程度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与空白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连续15天灌服一定剂量的柴胡总皂苷可导致大鼠明显的肝纤维化,柴胡总皂苷是其肝毒性主要物质基础,为柴胡总皂苷的肝毒性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为其毒性预警和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对策及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