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皮心肌激光血运重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采用新一代钬:YAG 激光发生器及其导管系统对我国冠心病患者进行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PMR)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对4 例Ⅲ~Ⅳ级心绞痛的病人进行了PMR 治疗。4 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62±7 岁,心绞痛21±9 年,加拿大分级Ⅳ级3 例,Ⅲ级1 例,术后第3 天心绞痛级别降为Ⅱ级1 例,降为Ⅲ级2 例,变化不大1 例;术后1 周降为Ⅱ级3 例,维持Ⅲ级1 例。结果表明:①对国人采用上述激光发生器和光纤导管系统进行PMR 治疗是可行的和安全的;②本文所采用的操作方法简单实用、效率高、定位准确;③PMR 对Ⅲ~Ⅳ级心绞痛者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症状、改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ELCA)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经验。材料和方法:10例冠心病患者作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有14支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率70%~75%者5支,90%~100%者9支)。全部病例均作ELCA手术。ELCA采用脉冲间期为180-220msec,光导纤维直径为1.3~1.6mm,能量密度14.5~21.0mJ,激光频率为20Hz。ELCA术后辅以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CA)。结果:9例13支狭窄动脉中,9支狭窄率>90%者,作ELCA+PTCA成功,其中7支动脉狭窄率减至15%以下,2支减至40%~45%,1例因术中导丝头断裂,失败。成功的9支动脉术后冠状动脉造影示:内膜光滑4支,毛糙3支,夹层动脉瘤1支(2月后随访消失),术中出现血栓1支。术后6个月内造影随访,3例动脉再度狭窄。结论: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可用于PTCA难以成功的有钙化硬斑、挟窄段较长(>2.0cm)和闭塞的冠状动脉,安全有效。但它并不能避免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良性器质性气管狭窄患者的气管支架置入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观察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良性器质性气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19例因良性病变引起气管狭窄的患者置入钛金属自膨胀网状气管专用支架后定期随访10 ̄18个月。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置入支架后定期随访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术前气促评级为2级的7例患者,支架置入后5例为0级,2例为1级;术前为2级的6例,术后3例为0级,3例为1级;术前为4级的6例,术后1例为级,4例为2级,1例为3级。血气分析正常,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PMR)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所致的冠心病,是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重要补充。为了在术前预测其疗效,我们对18例经PMR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静息心肌灌注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心肌代谢显像,判定存活心肌;结合心绞痛级别,预测PMR治疗的成功率。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1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男性心绞痛患者,年龄(62±7)岁,心肌梗死病史(21±9)a;加拿大分级Ⅳ级13例,Ⅲ级5例;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5.
乳腺导管扩张症X线表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增加对乳腺导管扩张症X线表现的认识。方法:对20例26支乳腺导管扩张症进行X线表现观察、分析及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采用美国LOARD公司MⅢ型乳腺机,所用造影剂为76%复方泛影葡胺或300mgI/ml欧乃派克。结果:柱状扩张24支(92.3%),囊状扩张2支(7.7%);病变累及1~2级导管10支,1~3或4级导管11支,2~5级导管3支,末梢导管2支;病变长:1~2.5cm11支,3~5cm12支,6~9cm3支,导管扩张的造影表现与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是诊断乳腺导管扩张症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3D TOF MR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RA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应用2D,3DTOF和PCMRA评价肾动脉的效果国外已有报道[1~4]。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3DTOFMR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搜集199404~199707期间行肾动脉MRA检查的18例患者,其中12例行DSA检查,男8例,女4例,年龄18~53岁,平均32-8岁。12例患者均有高血压,5例发病年龄小于25岁,2例可闻及腹部血管杂音,1例有肾脏损害,血清肌酐平均2mg/ml。10例患者在行MR检查后1周内行IADSA,2例…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主动脉造影示升主动脉扩张呈梨形,长9~11.7cm,直径6~8cm。4例伴中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为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3例。切除升主动脉瘤,4例做主动脉根置换(Bentall手术),1例分别置换升主动脉和主动脉瓣。术中吻合口出血和术后心包内明显渗血各1例均治愈,全组病例康复出院,随访3~24个月,症状消失、心功能均改善为Ⅰ级。重点讨论了有关手术指征、心肌保护、手术方式和术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目的:据文献报道,冠状动脉斯滕特固定膜植入后管腔再狭窄的发生率为25%~39%,管腔狭窄的进展是很难预测的。对冠状动脉斯滕特固定膜植入的病人行201T1-SPECT心肌灌注显像,分析其长期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成功进行单支或多支PTCA(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的病人152例(男性123例,女性29例,50~74岁),术前至少有1支动脉管腔狭窄≥70%,术后管腔狭窄<50%。PTCA术后5±2月行201T1SPECT心肌灌注显像,包括①运动或药物负荷时心肌灌注显像(自行车运动、潘生丁负荷或二者联合应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冠脉)斑块旋切术治疗冠脉阻塞性病变的效果。材料与方法:搜集4例行经皮腔内冠脉斑块旋切术病例。病变血管均在左冠前降支近段,显示局限性偏心型狭窄。手术成功标准为管腔狭窄程度减少≥50%,且残留狭窄<20%。结果:本组病例冠脉狭窄程度由术前91.7%±10.2%降至术后20.3%±1.3%,均达到手术成功标准,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旋切加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对冠脉近段狭窄的疗效较满意,有一定互补性。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积累总结。  相似文献   

10.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不一致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回顾性分析了408例住院病人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心肌灌注显像(MPI)的资料。所有MPI检查用Toshiba90B型SPECT仪和Siemens三探头SPECT仪完成。以CAG示冠状动脉狭窄≥50%为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408例中CAG结果和MPI结果不符合者25例(61%)。25例病人平均年龄517±105岁,男22例,女3例。MPI显示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塞而CAG正常者15例,其中临床诊断为X综合征7例、陈旧性心肌梗塞3例、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30%~40%)、高血压病、心肌肿瘤、扩张型心肌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各1例;MPI显示正常而CAG有临床意义狭窄者共10例(狭窄50%~60%者5例次,累及右冠状动脉者5例次,分支狭窄者5例次,运动量不足1例次,伴良好侧支循环2例次)。因此,心肌断层显像不正常而CAG正常者,不能认为显像均为假阳性,其中有73%的MPI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心肌显像阴性、CAG证实狭窄≥50%,大部分为冠状动脉远端分支狭窄和临界性冠状动脉狭窄及右冠状动脉狭窄或为运动量不足。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4年以来,发生急性医原性心脏损伤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3例,女4例,年龄38~56岁。2例为右心导管检查所致,3例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二尖瓣球囊扩形术所致,1例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施行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另1例为心肌活检所...  相似文献   

12.
报告7例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其中单支病变4例(均为前降支局限性病变),多支病变3例。共扩张9支血管,除1例因病变僵硬伴钙化未能扩张,均获成功。术后1例短时间内又发生再狭窄(闭塞),其余心绞痛症状缓解或消失,ECGST-T波恢复正常,随访1年,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3.
自膨式金属内支架在食管狭窄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道了15个带有硅酮内膜的自膨式金属G一RZ型内支架在食管狭窄中的应用结果。在X线透视下经口放置,10例恶性食管狭窄和2例良性狭窄全部成功,未发生技术性并发症或死亡。放置24~48h后,吞咽程度由术前平均4.5级降至1.5级,均能进普食或软食;12例中5例有并发症,其中3例内支架移位,2例食物嵌塞,另有7例轻度胸痛。随访观察1~5个月,11例仍存活,1例死于心衰,内支架均保持通畅。结果提示,食管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放置操作简单、安全,是食管狭窄和食管天气管瘘有效的保守疗法。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钙化超高速CT检查及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研究超高速CT(UFCT)所见冠状动脉钙化与冠状动脉狭窄(>50%)之间的关系,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评价其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材料与方法:90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年龄在27~72岁之间(平均年龄58.5岁),其中男81例,女9例。所有患者均行UFCT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两种检查时间间隔不逾1个月。UFCT扫描采用单层心电门控触发成像,扫描时间为100毫秒,层厚为3mm。钙化灶定义为CT值>130HU且面积>1mm2者,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常规方法。将UFCT所见钙化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并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结果:160支发现钙化的血管中,74%有冠状动脉狭窄(>50%),154支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的血管中,77%发现冠状动脉钙化。年轻组与老年组相比,冠状动脉钙化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较低而特异性较高。钙化在前降支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左主干。结论:超高速CT检出冠状动脉钙化简便易行,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可广泛用于临床预测及早期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5.
孟凡军  李红旗 《武警医学》1999,10(11):651-651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1年3月~1998年1月共收治中晚期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8例,男6例,女2例。年龄47~71岁,其中47~57岁5例,58~71岁3例。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史。按1987年国内3级分类法,本组病例均为2级以上。按GCS计分:4~5分5例,3分3例。术前均经头颅CT扫描。发病至手术时间:12~24h6例,24~48h2例。出血部位:壳核出血7例,丘脑出血1例,血肿破入脑室3例。1.2 手术方法 8例均以耳廓上1.0cm向前1.0cm为穿刺点,切开头皮,…  相似文献   

16.
食管自扩金属内支架治疗良恶性狭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食管自扩内支架治疗良恶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探讨食管支架放置成功的因素。方法:32例患者放置了自扩金属食管内支架。其中食管—胃吻合口良性狭窄3例,恶性狭窄29例。食管中、上段狭窄17例,下段及贲门狭窄12例。35枚支架均经口腔在X线电视及DSA监视下置入完成。结果:5例二次放置成功,一次置入成功率84.4%(27/35)。术前吞咽困难4级19例(59.4%),3级13例(40.6%)。术后吞咽困难3级3例(9.4%),0~2级29例(90.6%),总有效率100%,治疗前后差异显著。结论:食管支架有助于解决吞咽困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36例烟雾病血管造影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烟雾病DSA表现特征。方法:36例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32岁。均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结果:36例脑血管DSA均为烟雾病表现。结论:1.先天性因素在烟雾病发病病因中不可忽视。2.烟雾病脑血管造影有以下主要特征:(1)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和/或基底动脉末端狭窄、闭塞;(2)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3)颅内与颅内、颅内与颅外广泛侧支循环建立;(4)脑循环时间的改变。3.脑血管改变与临床表现关系密切。4.本病需与脑动脉硬化、动脉炎及动-静脉畸形鉴别  相似文献   

18.
304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导我院自1984年4月 ̄1993年4月304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X线表现。右冠优势型251例(82.6%),左冠优势型21例(6.9%),均衡型32例(10.5%)。经冠脉造影证实冠心病162例,冠脉累及341支,其中LM、LAD、LCF及RCA分别为8支(2.2%),138支(40.5%),89支(26.1%),106支(31.1%)。左室造影显示左心射血分数LVEF与冠脉狭窄程度和室壁瘤  相似文献   

19.
屏气下二维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二维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材料与方法:共10例患者,全部经过X线冠状动脉造影(简称X线冠脉造影)检查,磁共振造影在1.5T扫描机上应用屏气下、脂肪抑制、心电门控K空间分段采集快速梯度回波技术对冠脉进行研究。结果:10例左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和右冠脉近段在MRA上均完全显示,其冠脉MRA左前降支、左旋支及右冠脉平均显示长度分别为6.72±3.16cm、3.67±4.81cm和7.93±3.12cm。与X线冠脉造影对照,MRA发现具有血液动力学明显改变的冠脉病变(狭窄≥50%)总的敏感性为62.5%。结论:屏气下二维冠脉MRA能较好显示较长节段的主要冠状动脉,对引起血液动力学明显改变的冠脉病变的显示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储备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储备意义、影响因素及狭窄血流储备的阈值。方法取资料齐全者62例(有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核素等检查),按照临床诊断标准分为无症状、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三组,把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均数计算和相关性分析,观察狭窄形态学指标与狭窄血流储备的关系。结果(1)狭窄血流储备主要受百分直径狭窄、百分面积狭窄、绝对直径狭窄和绝对面积狭窄的影响;(2)当血流储备在3.0~1.5时可引起心肌缺血,低于1.5时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结论狭窄血流储备是反映冠状动脉局限性狭窄程度的功能性诊断指标,可提高对冠心病的诊断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