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运用微软商业智能技术(business intelligence,BI)平台,以省级ADR系统中的数据作为数据源,构建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数据仓库实例,并通过微软数据分析展示平台,为药监部门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分析,以便及时有效地发现潜在的有价值信息,从而提升对药品风险的整体控制和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2.
辛昊  梁宇  姜明燕  邢曼  曹建华 《医药导报》2023,(10):1497-1501
目的 基于Power BI构建国家集中采购(集采)药品精细化管理平台,实现高效自动化数据分析,助力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实施。方法 利用Power BI软件构建信息化管理模板,并导入国家集采药品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呈现可视化的数据分析画布。结果 基于Power BI构建的国家集采药品精细化管理平台能够提供标准化、同质化、可视化分析视图,显著提升国家集采药品全院任务量上报测算、科室任务量分配、全使用情况监测、完成情况分析等相关工作的效率。结论 通过该国家集采药品精细化管理平台,实现高效便捷的国家集采药品数据可视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药品市场主体备案信息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顿彬  陆颖  洪晓顺  陆明 《中国药事》2011,25(11):1059-1062
目的为互联网药品市场的健康及快速发展提供参考。方法研究探讨了互联网药品市场主体备案信息共享平台,给出了信息共享机制、平台框架结构、数据分析处理流程及其关键实施技术。结果与结论平台有效地整合了药品各市场主体及药监部门已有备案信息资源,实现了多种异构数据源的信息抽取和标准化,同时采取多种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为各市场主体及药监部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决策支持,对互联网药品市场的健康及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曹璐娟  赵霞 《中国药事》2018,32(11):1458-1461
目的:通过构建药品安全监测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对药品安全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利用。方法:运用信息化手段,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为依托,将数据采集检索、报告质量管理、数据统计分析、实时风险预警、风险信号挖掘五大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一站式服务。以“机器换人”为导向,将人工难以实现的计算任务转为机器计算功能,并引入可视化模型用于数据分析和信号挖掘,体现基于数据的价值创造。结果:利用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可有效管理和分析全市药品安全监测信息,极大提高了监测效率及风险预警能力。结论: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体现了药品安全的智慧监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2007年佛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谭敏秀  邓智明 《中国药事》2010,24(2):207-208,F0003
目的探讨2007年佛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网络管理平台,对2007年佛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7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不同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见。结论应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101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既往一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检索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对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收的所有首选怀疑药品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中老年患者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男女比例1∶1.24。严重类型的报表较少(1.38%),不良反应的报告率要低于临床实际发生率。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但累计系统较为固定,需关注中药注射剂常用药品的质量及合理应用。结论应当充分重视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加强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毕泗季  谭荣  焦慧敏  林森  田昊 《药学研究》2021,40(10):698-700
目的 探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门诊患者院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门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话随访等方式,形成一个监测体系,对门诊患者院外用药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 门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平台运行顺利, 2019年对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共监测到不良反应83例,其中化学药39例,中成药42例,医用材料2例,不良反应均得到及时的处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结论 应用信息技术开展门诊患者院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可以提高患者的不良反应上报意识,有效减少门诊不良反应的漏报,并使不良反应得到及时处理,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李小文 《北方药学》2016,(10):177-177
目的:通过对84例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分析,掌握用药过程中的ADR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1],对我院2015年1月1日~12月30日上报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的84例ADR进行整理汇总分析。结果:我院2015年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84例。结论: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医疗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药品种类增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9.
李长达  张树森  许江红 《中国药事》2012,26(12):1421-1425
目的分析我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市2011年上报江西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平台的2429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物最多;不同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见。结论应高度重视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特别是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用药教育,慎用静脉注射剂,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11~2015年我院上报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为药品风险管理提供数据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平台中我院2011~2015年上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利用EXECL记录上报病例患者性别、年龄、药理作用分类、ADR分类、用法用量、合并药品系统损害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严重ADR的报告共计155例,男女比例无差异,严重不良反应以50岁以上、静脉给药、抗肿瘤药较多见,绝大多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结局治愈或好转.结论:加强药物不良反应上报监管及引导,注重中药注射剂质量提升和临床合理使用,可能有助于减少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刘江  曹伟灵  宋芳 《中国药业》2014,(23):73-74
目的推动临床药师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发挥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工作的能动性。方法分析和总结医院临床药师借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平台,主动参与临床治疗的工作情况。结果临床药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临床用药安全。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办的<中国药物警戒>杂志正式创刊了,这本综合性学术期刊将积极宣传药品监督管理的政策法规,介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最新进展,积极宣传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知识,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城区各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城区各医院2012年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178例,从患者年龄、涉药品种和剂型、给药途径、涉及系统分类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78例药品不良反应中,小儿、中老年人发生率较高,涉药品种以抗生素最多,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最多,涉及系统分类以皮肤和附件系统最多;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转归较好,治愈123例,好转55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上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分析,尽快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查询平台,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及合理用药的数据服务,有效地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办的《中国药物警戒》杂志正式创刊了,这本综合性学术期刊将积极宣传药品监督管理的政策法规,介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最新进展,积极宣传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知识,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洲网络的检索统计平台进行统计检索。303例不良反应中以抗感染药物占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合76例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8—2010年576例中药不良反应中76例注射剂不良反应,结合中国传统的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原因和药物的使用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与用药频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结论:随着中药注射剂应用变得更加普遍,应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7.
当今,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化已成大势所趋;国家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1]中已明确要求"建立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信息平台".本文在此探讨构建ADR监测信息化平台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氨甲蝶呤、阿糖胞苷鞘内注射所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为例,对药品使用安全风险的防范从临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鉴别、药品自身的安全性、药品质量、药品监管、药品性质的认识、药品使用方法以及药物浓度动态监测、药物过量解救等问题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结论:建立药物警戒平台,不良反应信息员、临床药师应介入药物治疗过程,以儿科、血液科、肿瘤科、呼吸科为切入点收集临床不良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全方位提供药学服务,重点对细胞毒性药物开展药物警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调查贵州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盘点现状,为促进该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盘点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星”,对该省130家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盘点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基本信息、药房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药品盘点现状,数据统计采用微软Excel表格,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收到问卷769份,有效问卷640份,有效回收率83.22%。在该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中,相比一级、二级公立医疗机构,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盘点制度较完备,药品盘点培训、盘点操作相对规范。结论:在所调查的该省公立医疗机构中,一级、二级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盘点不规范现象较为多见,需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基层园地     
东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领导到基层调研本刊讯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市场监督司副司长韦建华一行3人到药监东城分局调研指导工作。韦建华详细听取了药监东城分局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及药品“两链”建设的汇报,并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实地考察药品监管工作。她对“药品安全服务信息平台”、“驻店药师管理信息平台”和“社区药品两链建设平台”信息化监管产生了极大兴趣,就社区药品配送企业的监管,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社区药品“两链”建设信息系统的构成和维护、药品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及预警系统的运行等问题作了深入了解。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