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温石棉诱导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CK)信号通路在温石棉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因子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PF)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颜色反应法检测温石棉处理兔肺泡巨噬细胞(AM)的上清液刺激HEPF增殖和PKC抑制剂对其产生的影响,同时设空白对照、正常对照(未加粉尘处理的AM培养上清液)、阴性对照(标准TiO2)和阳性对照(标准SiO2)。结果 温石棉处理AM24h后的培养上清液再处理HEPF48h,HEPF增殖,且与粉尘浓度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r=0.6718,P〈0.01);100ug/ml温石棉染尘组HEPF的净增殖率达40.56%,是正常对照组的2.65倍,高于标准SiO2组和标准TiO2组。100ug/ml粉尘处理AM的培养上清液的稀释程度与其促使HEPF增殖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 ,检测青石棉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时相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和酪氨酸蛋白激酶 (TPK)或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对其产生的影响 ,为青石棉致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用粉尘的制备 (UICC青石棉、标准石英和标准二氧化钛 )、兔肺泡巨噬细胞 (AM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HEPF)、10 0 μg/ml粉尘处理AM的培养上清液的制备见文献 [1]。2 .主要试剂 :TPK抑制剂genistein ,PKC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C2 5H2 4 N…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应用细胞培养及反转录PCR(RT—PCR)技术,研究IL—1和EGF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PGs合成的限速酶—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IL—1和EGF及PGs如何相互作用影响子宫内膜的功能状态。1...  相似文献   

4.
序号产品名称生产厂国家注册号1气腹机WISAPGESELLSCHAFTFURWISSENSCHAFTLICHENAPPARATEBAUMBH德国99-00012心电电极MSB(S-E-Asia)Ltd.新加坡99-00023外科手术电极MSB(S-E-Asia)Ltd.新加坡99-00034CUBAClinical超声骨密度仪McCuePlc英国99-00045超乳玻切系统GeuderGmbH德国99-00056听觉诱发电位系统ICSMedicalCorporation美国99-00067眼震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镉对胚胎肢芽细胞增殖抑制的机制。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了CdCl2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PCNA和c-myc基因在正常增殖的胚胎肢芽细胞中均呈强阳性免疫反应;0.1~0.8μg/mlCdCl2对细胞中PCNA和c-myc的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CdCl2可通过抑制PCNA和c-myc的表达而对胚胎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青石棉对肺损伤的机理,用兔肺泡巨噬细胞(AM)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PF)组成体外模型,采用MTT颜色反映法测定青石棉处理兔AM24h后的培养上清液刺激HEPF细胞增殖情况,同时用标准石英作为阳性对照,二氧化钛作为阴性对照,以不同粉尘处理的AM培养上清液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发现青石棉能明显刺激HEPF增殖,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青石棉浓度在100μg/ml时,青石棉组HEPF的  相似文献   

7.
选择HCV基因组5'非编码区的两对引物,利用逆转录巢式PCR技术对3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的血清中正链HCV RNA、PBMC中正、负莲HCV RNA进行检测。结果血清中正链HCV RNA阳性率为62.9%(22/35),PBMC中正链HCV RNA的阳性率为54.3%(19/35),负链HCV RNA的阳性率为34.3%(12/35)。同时对第2次PCR的阳性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血浆前白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逆转录PCR(RT-PCR)从水囊引产的胎儿肝组织中得到PAcDNA。将该序列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中,再转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筛选正向插入重组体。重组体经过序列分析证实,pCDNA3-PA中正向插入PA全长cDNA。  相似文献   

9.
燃煤型砷中毒皮肤病变中P16,P21^WAF1/CIP1,CyclinD1蛋白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砷中毒与皮肤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皮肤病变中P16、P21^WAF1/CIP1、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的表达强度和密度随患者皮肤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减弱,P16蛋白在癌变组(A组)、癌前病变组(B组)和过度角化组(C组)中普遍缺失表达,明显低于一般增生病变组(D组)和正常组;P21^WAF/CIP1、CyclinD1的表达强度和密度随  相似文献   

10.
N-端融合蛋白对重组HBeAg抗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 N- 末端融合蛋白对大肠杆菌中表达的 H Be Ag 抗原性的影响。方法 用 P C R 法,从抗- H Bc( + ) 血清标本中获得 H B V Pre c - c 基因片段,将其插入质粒 Trc99 A,重组成亚克隆 P H B I。以 P H B I为模板,扩增获得编码乙肝病毒核心蛋白1 ~140 氨基酸的基因片段,加上终止信号,分别插入质粒p G E X- 2 T 和 Trc99 A 中,各自转化后,以 I P T G 诱导,大肠杆菌表达插入基因。以 E L I S A 和 S D S- P A G E 方法测定表达产物的分子量和 H Be Ag 、 H Bc Ag 滴度。结果 在 I P T G 诱导下,大肠杆菌中分别表达 N- 端融合的 G S T- H Be Ag 融合蛋白和非融合 H Be Ag 蛋白。分子量各为41000 D 和15000 D。培养裂解物经 E L I S A 测定,融合蛋白 H Be Ag : H Bc Ag 的滴度比为256 :1 ,非融合蛋白为16 :1 。结论  N- 端融合蛋白 G S T- H Be Ag 抗原性更接近血清 H Be Ag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在温石棉所致成纤维细胞(HEPF)增殖中的表达和蛋白激酶C(PKC)对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影响。方法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温石棉介导的HEPF的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的表达,同时设立阳性对照(标准SiO2)、阳性对照(标准TiO2)、正常对照(未经粉尘处理的免肺泡巨噬细胞)和空白对照。结果 温石棉细胞周期蛋白(cyclin)Cyclin D1、CyclinE、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Cycli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9.0%、22.8%、79.7%和65.1%,均较各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CyclinD1和CyclinE表达阳性率低于PCNA和CyclinA,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 CyclinB1和p34cdc2激酶的阳性表达率较空白对照和正常对照略高。当PKC信号通路被阻断后,PCNA在温石棉组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p34cdc2激酶的阳性表达率改变不明显。结论 这几种蛋白可能均参与了温石棉所致HEPF增殖,其中PCNA表达的改变可能与上游PKC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蛋白激酶在青石棉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 ,用兔肺泡巨噬细胞 (AM)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HEPF)组成体外模型 ,用 MTT法测定 HEPF的增殖活力 ,检测了蛋白激酶 (PKA、PKC和 TPK)的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青石棉诱导的 HEPF增殖的影响 ,以二氧化钛为阴性对照 ,标准石英为阳性对照。结果发现 ,PKA、PKC和 TPK的抑制剂和激活剂均能使青石棉诱导的 HEPF增殖受到抑制和激活 ,并随剂量的变化而变化 ,呈显著的剂量 -效应关系 (P<0 .0 1) ,且青石棉组被抑制和激活的程度强于各对照组。从 3种蛋白激酶的作用强度分析 ,发现 TPK信号通路在青石棉诱导的 HEPF增殖中的作用最强 ,其次是 PKC信号通路 ,PKA信号通路的作用最弱。提示 PKA、PKC和 TPK信号通路均参与了青石棉处理 AM上清液致 HEPF增殖过程 ,TPK信号通路可能起着主导作用 ,这为寻找石棉致纤维化因子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与温石棉致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PF)的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改变的联系。方法 流式细胞技术测定PKC的抑制剂或激活剂对温石棉处理兔肺泡巨噬细胞(AM)的培养上清液致HEPF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改变的影响。同时设立空白对照、正常对照(不加粉尘的AM)、阴性对照(标准TiO2)和阳性对照(标准SiO2)。结果 温石棉处理AM的上清液刺激HEPF增殖时,HEPF的G/M期细胞百分比为7.2%,高于各对照组,而细胞凋亡百分率为3.5%,低于各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RKC抑制剂C25H24N4O2使温石棉所致HEPF增殖时的S期细胞百分比由37.8%减少到27.3%,凋亡百分率由3.5%增加到22.7%,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PKC激活剂PMA能使此S期细胞百分比增加。结论 温石棉所致HEPF增殖时的细胞周期变化与其上游PKC信号通路有关,PKC抑制剂和激活剂主要是作用 于S期DNA的合成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探讨茶多酚和茶色素对细胞周期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Solt-Farber大鼠肝癌癌前病变模型,分别饮用0.1%和0.1%茶多酚,喂养56d。采用Westernblot方法观察细胞周期素D1、D21^WAF1/CIPI、GADD45和PCNA蛋白的表达;用RT-PCR在mRNA水平观察Ckd4的表达。结果 茶多酚和茶色素显著抑制细胞周期素D1、Ckd4和PCNA表达,诱导P21^WAF1/CIP1和GAD45蛋白表达。结论 茶多酚和茶色素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调节因子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过度增值。  相似文献   

15.
刘辉  钟进义  于萍  李蕾 《卫生研究》2007,36(1):31-33
目的观察葡多酚(GPC)对小鼠肝细胞蛋白激酶C(PK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每日给小鼠经口灌胃不同剂量的GPC,30天后取肝组织,用MTT法测各组小鼠肝细胞的增殖活性水平,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PKC和PCNA的表达。结果高剂量GPC组PKC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62%和82.76%,阴性对照组则分别为6.42%和32.62%,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肝细胞的PKC和PCNA阳性表达率随GPC剂量的增高而增高。结论葡多酚可促进小鼠肝细胞PKC的表达,提高肝细胞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应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调节染色体组蛋白低乙酰化水平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进一步检测Cyclin A、Cyclin D1、Cyclin E、P21Waf/cipl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来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经0.75-4.0 mmol/L VPA作用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PI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CyclinA、Cyclin D1、Cyclin E、P21Waf/cipl蛋白表达、RT-PCR检测分析Cyclin A、Cyclin DI、Cyclin E、P21Waf/cipl mRNA表达.结果 经0.75-4.0 mmol/L VPA作用24、48、72、96 h,试验组细胞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且呈时间、剂量依赖趋势;对照组细胞增殖周期G1、S、M期所占比例未见明显改变,而实验组则随药物浓度、作用时间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增殖周期G1期阻滞,G1期比例由56.7%-78.9%不等,与对照组比较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P21Walf/cipl蛋白、mRNA表达被明显上调、Cyclin D1蛋白及mRNA表达被明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yclinA、CyclinE蛋白和mRNA表达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通过应用组蛋白特异性脱乙酰酶抑制剂调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可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增殖周期阻滞;丙戊酸钠作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可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P21Walf/cipl mBNA、蛋白表达,下调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和/或协同实现.  相似文献   

17.
18.
生物学标志物在大肠癌化学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旭东  韩驰 《卫生研究》2000,29(2):109-111
建立大鼠大肠癌动物模型,选用一系列生物学标志物,观察茶对大肠癌的化学预防效果。结果 表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在16和32周,绿茶组和茶色素组动物大肠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颗粒数目显著减少,ras-p21蛋白表达也降低;而且,绿茶和茶色素还抑制了Bcl-2蛋白的表达,诱导了Bax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