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于神经症性压抑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有性心理障碍的神经症患者在原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随机将患者分试验组装(心理干预)和对照组,以婚姻质量问卷(性生活、婚姻质量部份)、抑郁自评量表(以下简称SDS)、焦虑自评量表(以下简称SAS)及自编的性生活调查问卷、主题统觉测验(以下简称TAT)评定效果.结果:1.第2、4周的SDS、SAS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2.实验组婚姻质量问卷及自编的性生活调查问卷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3.实验组通过心理治疗不但在情绪上得到改善,而且在潜在的压力感受中也得到了缓解及释放.4.实验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症的治疗中重视患者性压抑的症状转换及释放,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神经症的性行为与潜在人格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神经症患者的性行为与潜在人格结构的关系。方法 :对 86例神经症患者用性行为调查问卷和主题统觉测验 (TAT)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神经症组的潜在人格特点是支配欲求、性欲求、援助欲求、财产破坏欲求、自我攻击欲求、消极欲求增高 (P <0 0 1) ;联想性、情绪言语攻击性、引诱、丧失、灾害、丧失支持、躯体伤害压力增高 (P <0 0 1)。神经症患者的性生活质量较低。性生活态度与潜在人格的躯体伤害压力呈负相关 ( -0 3 0 5 ;P <0 0 1) ,性生活中性高潮体验与灾害性压力呈负相关 ( -0 2 78;P <0 0 1)。结论 :神经症患者具有本能欲望强 ,受超我力量抑制的特点 ,力必多指向困难而转换成临床症状 ,性生活处于一种喜爱 -厌恶 -冲突的状态 ;提示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治疗中应该加强重视其性欲求的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神经症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大学生神经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121例神经症患者和516名健康者按性别分组分析。结果:性别不同,神经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不同。男生:与神经质、母亲文化偏低,娱乐体育等能力不良,经济物质基础较差相关。女生与神经质,内外倾,得到社会支持系统(保护因子),母亲拒绝否认,丧失社会支持系统相关。结论:研究神经症危险因素,要控制性别影响。 相似文献
4.
帕罗西汀及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症疗效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8):593-594
目的:观察传统中药合并帕罗西汀治疗心脏神经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心脏神经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合并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治疗(观察组)和单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对照组)治疗为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定期进行疗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差异显著(x2=3.96,P<0.05),两组SAS、HAMA评分在第2周、第4周、第8周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用帕罗西汀与传统中药联合治疗心脏神经症比单纯中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神经症病人羞耻感的某些特征。方法:52名核心神经症病人填写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羞耻量表(Shame Scale)和童年创伤经历量表(CTQ)。30名正常人为对照组,只填写羞耻量表。结果:神经症组的羞耻感总分以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总分69.0±20.4/48.7±10.2,个性29.4±9.7/19.8±5.8,行为23.5±6.5/18.0±4.2,身体8.3±3.4/5.7±2.2,家庭7.7±3.9/5.2±1.7,t=3.15~5.09,P=0.001或<0.001);神经症组中男性与女性羞耻感总分以及各因子分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神经症组的羞耻总分及其各因子同SCL-90总分呈正相关(r=0.443、0.383、0.402、0.546、0.503,均P<0.001),同SCL-90各因子分多数呈正相关;神经症组的羞耻及其各因子同创伤总分呈正相关(r=0.56、0.51、0.40、0.17、0.66,均P<0.001),同创伤各因子大多呈正相关。结论:羞耻感强是神经症病人区别于正常人群的一个重要特点;家庭羞耻较其他因子更直接影响神经症心理症状;情感虐待因子较其他因子更直接影响羞耻感。 相似文献
6.
神经症患者人格与心理症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永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2):126-127
神经症为一组精神障碍 ,发病多有一定的人格基础[1] 。为了解神经症患者的人格与心理症状的关系 ,为神经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依据 ,对 80例神经症患者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测评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取自 1998年 11月至 1999年 1月我院心理门诊资料完整的神经症病人。共 4 0例 ,其中男4 2例、女 38例。年龄 18~ 50岁。小学 4人、初中 19人、高中 4 0人、大学 17人。诊断分型 :抑郁性神经症 15例、恐怖症 13例、焦虑症 13例、癔症 12例、强迫症 11例、疑病症 9例、神经衰弱 7例 ,全部诊断符合C… 相似文献
7.
神经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广泛筛选与神经症发生有关联的人格障碍、生活事件、父母养育方式等可疑危险因素并分析其关联程度。方法:通过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用生活事件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人格诊断问卷对100名就诊于北京两家三甲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神经症患者(病例组)和按照性别、年龄(±3岁)成组匹配的无精神障碍的200名上述医院的工作人员(对照组)进行自评问卷调查。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的负性生活事件得分、父亲拒绝因子得分、父亲过度保护因子得分、母亲拒绝因子得分、总体人格障碍得分均高于对照组[22.5vs.2.5,(40.4±14.1)vs.(35.4±7.9),(29.1±7.5)vs.(28.2±5.6),(40.4±13.7)vs.(36.8±8.5),(29.8±14.1)vs.(17.1±13.0);均P0.05]。(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症发生的保护因素是正性事件(OR=0.92,95%CI:0.87~0.98);危险因素是负性事件(OR=1.06,95%CI:1.04~1.08)及总体人格障碍(OR=4.84,95%CI:2.24~10.49)。结论:正性生活事件是神经症发生的保护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和人格障碍是神经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慢性疼痛患者与神经症患者MMPI模式特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慢性疼痛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其与神经症患者的异同。方法采用MMPI对59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测试,并将结果与社会症患者的MMPI模型式特征相比较。结果:慢性疼痛患者的MMPI表现为Hs、D、Hy、Pt等临床量表分升高,其模式特点与神经症患者的模式特征相一致,尤其与神经症中的疑病症和癔症有更多的相似之处。结论:慢性疼痛患者具有神经症患者类似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生殖道感染与婚姻质量、情绪/行为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生殖道感染 (RTIS)与婚姻质量 ,心理健康 ,生殖行为间关系 ,为RTIS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四所高校妇检确诊的 70例RTIS ,按 1:1配对 ,采用OLSON ,SAS ,CES -D及生殖行为问卷测评。结果 :病例组SAS (4 4 3 1± 8 0 4) ,CES -D (9 64± 6 13 )显著高于对照 (4 2 12± 7 98,8 2 6±5 49(P <0 0 1) ) ;而婚姻满意度 (3 4 3 1± 4 2 9) ,夫妻交流 (3 4 14± 4 85 )及性生活得分 (3 6 5 8± 5 16)显低于对照 (3 5 98± 4 73 ,3 5 74± 5 19,3 7 81± 5 2 1(P <0 0 5 ) )。两次以上意外妊娠及人工流产和RTIS既往史 ,使用宫内节育器 (IUD)患RTIS的危险是无上述行为的 1 3 3~ 1 5 9倍。结论 :RTIS不仅危害着女性的躯体健康 ,还对其婚姻质量及精神健康产生潜在而深层的负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理干预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7):792-79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6例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精神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8周。于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8W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高于正常值,心理干预8周末,两组均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lt;0.01或P&lt;0.05),但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lt;0.01或P&lt;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增强神经症患者的自信心,消除不良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性犯罪行为的差异。方法 对 5 3例分裂症患者与 5 3名正常人的性犯罪行为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分裂症组与对照组比较 ,在作案前相关因素、作案年龄、作案动机、作案对象、作案方式及作案后表现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 (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分裂症患者性犯罪作案特点及相关因素是评定其辨认和控制能力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焦虑和抑郁的共患情况及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 S)对374例精神科门诊病人进行测验。结果 374人中抑郁和焦虑同时达到轻度以上的有198人(52.9%),单纯抑郁达到轻度以上的有91人(24.3%),单纯焦虑达到轻度以上的有23人(6.1%),抑郁焦虑未达到轻度标准的有62人(16.6%)(Pearsonχ2=46.69 P<0.01);SDS、SA S总均分均高于国内常模(t=28.83,24.62,P<0.001)。在性别上女性SDS总均分高于男性(t=2.73,P<0.01),SA S总均分高于男性(t=2.48,P<0.05)。在受教育程度上两量表总得分受教育程度低的高于受教育程度高的(F=1.79,8.42,P<0.001);各年龄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F=0.414,0.398,P>0.05)。结论在以SDS、SA S为工具检测的病人中约有52.9%的病人同时具有焦虑和抑郁发生。 相似文献
13.
330名大学新生考期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考期焦虑、抑郁情绪状况,以利于更好的组织教学和管理。方法采用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理工科、综合性两所不同高校330名大学新生进行施测。结果大学新生焦虑、抑郁均值都高于全国常模,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学新生女生焦虑、抑郁均值均高于男生,且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理工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学生焦虑、抑郁均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分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除了中重度焦虑外,轻度焦虑、轻度抑郁和中重度抑郁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分组学校间理工科大学比例高于综合性大学,但焦虑、抑郁不同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学新生焦虑、抑郁情绪状况不良,高于全国常模水平;女生焦虑、抑郁均值和高分组比例均高于男生;理工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间焦虑、抑郁均值和高分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焦虑症患者的个性特点和行为类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焦虑症患者人格特征。方法: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A型行为问卷对60例符合CC-MD-3标准的焦虑症患者(GAD和PA各30例)进行个性问卷测查和A型行为分布。结果:发现GAD组和PA组A型行为分布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二组神经质及P分和N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P分和N分呈显著性正相关。TH和CH分别与N分和P分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GAD和PA人格特点和行为类型无明显差别,A型行为和N分、P分高者多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心聆听心理护理对住院神经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60例住院神经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聆听组和对照组各30例,自制用心聆听心理护理记录单,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为监测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的指标。结果 1个月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下降,但聆听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用心聆听心理护理可以促进住院神经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乡镇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心理应激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基层计生技术人员心理应激情况,以利于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心理应激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自拟计生技术服务工作应激源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测评。结果计生技术服务工作应激源有多种,而上级检查与评估是最大应激源。技术人员的焦虑水平达到了焦虑症程度。结论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缓解应激反应,减轻技术人员焦虑与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7.
电针及电针合并麦普替林治疗抑郁症46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电针及电针合并麦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 46例抑郁症患者分为电针加麦普替林组 (简称合并组 )和电针组 ,治疗 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 HAMD)、抑郁自评量表 ( SDS)、焦虑自评量表 ( SAS)评定疗效。结果 第 2周后两组的 HAMD、SDS、SAS评分的降低均显著大于治疗前 ( P<0 .0 1 ) ,其中 ,合并组HAMD的降分率显著大于电针组 ,但第 4、6周降分率无明显差异 ,用传统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 77.3 %和75 %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 ,但合并组的副反应多于电针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