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功能衰竭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1例老年肾功能患者肾功能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监测,并动态检测11例血液透析(血透)患者治疗前后BAEP变化。结果表明:老年肾功衰竭患者BAEP中I、Ⅲ、V主波潜伏期(PL)、I~Ⅲ、I~V峰间潜伏期较对照组均明显延长(P<0.05~0.01),且其诱发电位异常与血尿素氮、肌酐呈正相关。11例血透患者平均透析6.2个月,透析前后同体比较,血透后Ⅲ、V主波潜伏期和I~Ⅲ、I~V峰间潜伏期均较透析前明显缩短(P<0.05~0.01)。提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可作为病情及疗效判断指标,有助于该病神经系统异常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对40例多发性抽搐患儿和32例健康儿童进行了脑诱发电位研究,结果:(1)视觉诱发是位(VEP);患儿组的P100、N150波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01,P〈0.01)。(2)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患儿组的Ⅰ-Ⅴ型峰间期较对照组明显逄长。(3)体感诱发电位(SEP);患儿期的 潜伏期延长。SEP轻度异常20例,中度异常11例,总异常率在77.5%。表明多发性抽搐患儿的视觉、听觉及  相似文献   

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是观察糖尿病患者听力减退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我们于 1998年 7月至 2 0 0 1年 5月通过观察糖耐量减低 (IGT)患者BAEP的主要客观指标Ⅰ~Ⅲ峰间潜伏期 (IPL)和Ⅰ~Ⅴ峰间IPL两耳差值的变化 ,探讨IGT对患者听力的影响。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IGT组 34例来自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 ,男 2 0例 ,女 14例 ,年龄 6 1~ 78岁 ,平均 (6 5 6± 3 5 )岁 ,均符合WHO 1985年制定的IGT诊断标准 ,无耳部和神经系统疾病。对照组 38例 ,男 2 0例 ,女 18例 ,年龄 6 0~ 74岁 ,平均(6 3 6± 2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D)脑诱发电位变异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记录39例AD患者和40例健康老年人的脑干听觉反应(ABR)、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F-VEP)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D组的脑诱发电位变异为:(1)波幅下降(ABR-Ⅴ,AEP-P2,F-VEP-P2,靶P300-P2、P3,非靶P300-P2);(2)潜伏期延长(ABR-Ⅲ,AEP-P1、N1、P2);(3)部分潜伏期提前(靶和非靶P300-N1)。相关分析提示:除靶P300-N1潜伏期外,以上指标均与AD的认知功能评定(CASI分)有显著线性相关,部分指标同时又与被试者的教育年限显著相关。K-Means聚类分析表明:与CASI和教育年限皆相关的脑诱发电位指标(BEPs)区分两类被试者的特异性高(100.0%)而敏感性低(51.7%);仅与CASI评分相关的BEPs指标则敏感性高(93.6%)而特异性低(55.6%)。结论AD患者的脑诱发电位指标变异程度基本上与其认知功能受损程度相平行;根据不同临床应用目的可选择相应的BEPs指标  相似文献   

5.
将实验组家兔缓慢吸入氮气,导致家兔缺氧后检测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并与对照组比较各波潜伏期、波间期、波幅变化,观察缺氧对BAEP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验组BAEPⅠ波、Ⅲ波、V波的潜伏期延长,幅值降低,波是期延长,表明缺氧时即伴有BAEP异常,BAEP的异常改变可反映缺氧对脑干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D)在自发和诱发脑电方面的特征。方法对39例AD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SEEG-16道脑地形图和诱发电位系统完成了脑电图(EEG)、脑地形图(BEAM)、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VEP和AEP)、脑干听觉反应(ABR)和P3006种检测。结果AD患者EEG异常率87.5%。AD患者BEAM特征:δ和θ功率在主要记录点均增高,α功率在额、后颞、枕区降低。AD患者VEP、AEP主成分、P300非靶潜伏期P2,以及AEP、VEP和P300的P2、P3波幅均减低。另外,AD患者的ABR绝对潜伏期(波Ⅰ)和绝对波幅(波Ⅰ、Ⅲ、Ⅴ和Ⅵ)也延迟或降低,与脑CT结果一致。结论短和长潜时、认知电位及地形图相结合的方法有可能作为AD辅助的电生理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和后循环脑干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后循环TIA患者38例(后循环TIA组)和后循环脑干梗死患者46例(后循环脑干梗死组),均在发病后24 h内、24 h、1周进行BAEP检查,比较两组患者Ⅰ、Ⅲ、Ⅴ波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后24 h内、24 h、1周Ⅰ波潜伏期和Ⅰ~Ⅲ波峰间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后循环脑干梗死组患者发病后24 h内、24 h、1周Ⅲ、Ⅴ波潜伏期和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均长于后循环TIA组( P<0.05)。结论后循环脑干梗死患者Ⅲ、Ⅴ波潜伏期和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变化较后循环TIA患者明显, BAEP检查对后循环TIA和后循环脑干梗死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和后循环脑干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后循环TIA患者38例(后循环TIA组)和后循环脑干梗死患者46例(后循环脑干梗死组),均在发病后24 h内、24 h、1周进行BAEP检查,比较两组患者Ⅰ、Ⅲ、Ⅴ波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结果两组患者发病后24 h内、24 h、1周Ⅰ波潜伏期和Ⅰ~Ⅲ波峰间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后循环脑干梗死组患者发病后24 h内、24 h、1周Ⅲ、Ⅴ波潜伏期和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均长于后循环TIA组( P<0.05)。结论后循环脑干梗死患者Ⅲ、Ⅴ波潜伏期和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变化较后循环TIA患者明显, BAEP检查对后循环TIA和后循环脑干梗死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以往对VBI诊断、定位主要靠病人的主观表现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VBI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意见不一。作者应用BAEP对114例VBI病人的B...  相似文献   

10.
经临床体征及核磁共振(MRI)对照临床确诊的老年脑梗死47例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探索病变部位(中脑、桥脑、延髓),左或右侧以及病灶大小和BAEP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47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者38例(80.9%),BAEP的异常率与病变部位有关,与病变大小呈正相关,可以为病变定侧提供较可靠的依据,我们认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诊断脑干梗死上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诱发电位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严重程度肝硬化患者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无临床肝性脑病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同时进行脑干听觉、视觉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BAEP、VEP、SSEP)检测。结果 三种脑诱发电位检测以BAEP异常率(46.7%)高于VEP和SSEP(均为36.7%);随着肝病程度加重,BAEP和SSEP异常率逐渐增高,分别为Child-Pugh A级41.7%和8.3%,B级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后循环缺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诊断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测量Ⅰ、Ⅲ、Ⅴ波峰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潜伏期,分析其波形分化情况以及Ⅲ-Ⅴ/Ⅰ-Ⅲ的比值,并且与30例同龄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 68例后循环缺血患者有48例异常(占70.58%),30例对照组有6例异常(占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差异主要表现为V波分化差或消失、Ⅲ-Ⅴ波峰间潜伏期及Ⅴ波的波峰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另外,后循环缺血患者的Ⅲ-Ⅴ/Ⅰ-Ⅲ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能较好地反映后循环的缺血状态,其中Ⅴ波波形分化不良可能是诊断后循环缺血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对13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45例AIMI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老年AIMI合并AVB发生率显高于前壁组(P〈0.001),老年AIMI合并AVB组肌酸磷酶(CPK)峰值(1407±8100/L)明显高于AIMI有合并AVB组(802±224U/L),P〈0.01,两组在死亡率、心源性休克、心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与老年单纯性耳聋患者的听力损害状况。方法对8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76例健康老年人进行纯音测听、鼓室(声导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耳声发射测试,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Ⅰ~Ⅲ峰间潜伏期和Ⅰ-Ⅴ峰间潜伏期两耳差值改变,记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力图上不同测试频率时的幅值。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听力损害主要是Ⅰ~Ⅲ峰间潜伏期延长和Ⅰ-Ⅴ峰间潜伏期两耳差值增大,DPOAE的幅值部分降低,甚至完全消失。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耳声发射检测可作为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听力改变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亚临床肝性脑的心理测验与诱发电位检查诊断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朱权  张兆文 《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0):676-678
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心理测验瑟三种诱发电位检查的平行研究,并以20例消化性溃汤愈合期患者对照。心理测验异常率肝硬化组为65.5%,溃疡病组为0%。三种诱发电位位异常率,肝硬化组58.6%,溃汤病组5%。三种诱发电位检查,肝硬化组异常率视觉诱发电位(VEP)为13.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为10%,体感诱发电位(SEP)为50%。结果提示:三种诱发电位以SEP敏感性最好。心理测验与诱发电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超声心动图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对9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左室重构(LVR)进行随访研究,以探讨LVR衍变规律。方法:分别于LVR早期(3~6周)及后期(6~12个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期圆周指数(LVSCI)、左室舒张末及收缩末容积(EDV,ESV)、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室壁应力指数(Edb,Esb,mean服b)、平均周边纤维缩短速率(MVCF)、二尖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速度峰值(PVE,PVA)、左房张力(LAT)、左房射血为(LAF)及峰值充盈速度(PFR)进行分析。结果:AMI后LVR早期可出现LVDd、EDV、ESV、Edb、Esb、meanb、PVA、PVA/PVE、LAT、LAF显著增大(P<0.01-0.001),PFR、EF、CO、LVSCI、MVCF、PVE显著降低(P<0.01—0.001);后期上述在室功能指标进一步减退,左房增力泵失代偿,左室畸形增加。结论:AMI后LVR的主要原因是梗塞区膨展、左室扩张、容量负荷及室壁应力增加,从而导致二尖瓣返流等并发症的出现。ESV、EDV及EF可作为了解远期预后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颅神经亚临床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均应用MEB-9200K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在室温20 ~ 25℃的隔音屏蔽室中进行BAEP检测,记录其Ⅰ~Ⅲ及Ⅲ~Ⅴ波峰间潜伏期.结果 糖尿病组BAEP的Ⅰ~Ⅲ波峰间潜伏期为(2.44±0.31)ms、Ⅲ~Ⅴ波峰间潜伏期为(1.99±0.37)ms,对照组分别为(2.22±0.19)、(1.80 ±0.21)ms,糖尿病组的Ⅰ~Ⅲ、Ⅲ~Ⅴ波峰间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均<0.01).结论 BAEP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颅神经、脑干受损及亚临床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开颅夹闭颅内动脉瘤手术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3项电生理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在2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开颅夹闭术中,进行BAEP、SEP和脑电图实时监测,观察手术操作对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手术操作均不同程度引起BAEP、SEP及脑电图的变化.其中BAEP的Ⅰ、Ⅲ、Ⅴ波的潜伏期延长0.8~1.0ms,Ⅰ~Ⅲ、Ⅲ~Ⅴ波峰间期延长0.3~0.5 ms,Ⅰ、Ⅴ波幅电位较术前降低50%左右;SEP的N20、P25潜伏期延长3~5 ms,波幅较术前降低50%.结论术中动态监测BAEP Ⅰ、Ⅲ、Ⅴ波的潜伏期、Ⅰ~Ⅲ、Ⅲ~Ⅴ波峰间期及Ⅰ、Ⅴ波电位变化,SEP的N20、P25潜伏期、电位变化、脑电图波幅和频率电生理的敏感变化,对了解术中有无脑缺血,灵活调整断流时间及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舒血管药酚妥拉明(Pl)、硝酸甘油(NG)和缩血管药垂体后叶素(VP)三管介入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32例(Ⅰ组),并与VP肠系膜上动脉输注31例(Ⅱ组)和PL、VP静脉滴注24例(Ⅲ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58.1%,70.8%。Ⅰ组疗效明显优于Ⅱ组(P<0.05)和Ⅲ组(P<0.05)。副作用发生率Ⅰ组低于Ⅱ组(P<0.05),而与Ⅲ组相近(P>0.05)。提示舒、缩血管药介入治疗EVB疗效确实,副作用少。并对其治疗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脑梗塞脑血流量,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飞  李燕君 《高血压杂志》1999,7(2):103-105
目的研究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量(CBF)和脑功能的影响。方法144例高血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降血压组和非降血压组,疗程14天,治疗前后133Xe吸入法测定CBF和进行脑电图(EEG)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前CBF、EEG和BAEP异常率均相似,治疗后虽均有所改善,但降血压组CBF、EEG和BAEP改善率明显低于非降血压组(P<0.05~0.01)。结论脑梗塞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有利于维持脑血流量和脑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