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精与精神疾病:酒精依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与精神疾病——酒精依赖症小杉好弘据日本厚生省白皮书推测,纯酒精日平均150ml以上大量饮酒者的数量,1991年度多达236万人。其中,作为酒精依赖症,接受专门治疗的人不过几万人。当然,不能把大量饮酒者一律看作酒精依赖症患者,但从接受专门治疗的极低...  相似文献   

2.
酒精与神经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精与神经损害高须俊明中量饮酒可导致以下两种神经系统损害。其一,短时间中量饮酒引起急性中毒(如烂醉、昏迷、异常酩酊大醉、低血糖等)。其二,长期反复中量饮酒出现慢性中毒。后者又可分为个体行为异常(耐受症、依赖症)、器官神经系统机能及结构异常(酒精性神经...  相似文献   

3.
猝死的定义是从致命性症状出现到意外死亡,时间在24小时内。当今,以酒精为背景所致猝死的案例似有增多之势。本文拟从酒精中毒猝死的预防和治疗两方面,阐述酒精急性中毒与酒精依赖症。一、急性酒精中毒性急死饮酒后急死常发生在欢迎新生入学、职工入社等祝酒时,短时间内饮酒量大至“一饮而尽”的情况下。其急死的病因,在医学上是酒精急性中毒。急死的主要原因除饮酒量或短时间饮酒量大外,个人的身体条  相似文献   

4.
堀川 《日本医学介绍》2007,28(12):562-564
在糖尿病患者中,合并精神疾病的频率很高。虽然抑郁症、焦虑症、进食障碍及酒精滥用和依赖等都很多见,但因抑郁症的发生率最高,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巨大,且与血糖控制有密切关系,所以尤为重要。正确诊断抑郁症,并给予恰当治疗,成为日常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 ,摄入酒精可以引发胰腺炎 ,是产生剧烈腹痛的原因。除胰腺炎外 ,酒精还可以损伤多个脏器 ,引起以腹痛为主的多种症状。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酒精依赖性 ,所以要从根本上进行治疗就要指导患者戒酒 ,纠正酒精依赖状态。过去一些有关饮酒的暧昧观点 ,如“每日一杯酒有益”、“适度饮酒”等 ,促使可逆性的酒精性脏器损害发展为不可逆的酒精性脏器损害。日本的酒精消费量逐年递增 ,可以想象因酒精造成的急症的抢救也会不断增加。但是 ,嗜酒者多有隐瞒或谎报饮酒量的倾向 ,这就给正确诊断设置了障碍。因此 ,在初诊或入院时一定要向…  相似文献   

6.
饮酒的生化学标记物高俊裕酒精被机体摄入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在代谢过程中,可对糖、蛋白质、脂质代谢产生各种影响。通过生化学方法把握由该酒精负荷带来的变化,应用于临床诊断的物质便是饮酒标记物。以往应用最多的是γ-GTP(谷氨酸转肽酶)。近年来,关于酒精...  相似文献   

7.
酒精与胰腺炎:胰石症.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与胰腺炎——胰石症·糖尿病竹内正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作为胰腺炎病因的酒精的重要性。关于酒精与胰腺的关系,从历史上看1878年Friedreich就观察到大量饮酒者的胰腺质地坚硬变成慢性间质性胰腺炎的事实,并称之为酒汉胰腺(drunkardpan...  相似文献   

8.
酒精与消化道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与消化道疾病市四象等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酒精能引起消化道疾病,同时还有许多有关情节的传说。迄今为止已做了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阐明了酒精性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本文仅就其具有代表性的消化道疾病加以概要的说明。一、酒精在消化道中的代谢...  相似文献   

9.
酒精与循环系统疾病和高血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精与循环系统疾病和高血压上岛弘嗣众所周知,大量饮酒是以高血压为首的脑卒中和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另方面,少量到中量饮酒对缺血性心脏病还能起到预防作用。本文仅就酒精的饮用量对循环系统疾病的不同影响,以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成果为依据进行研讨,从预防循环系统疾...  相似文献   

10.
酒精脱离综合征洲胁宽酒精脱离综合征,据Victor,M等报告,系动态连续出现的,即中断饮酒后,经6~8小时出现发抖、平静、冲动性的饮酒欲望,接着很快伴发痉挛发作;48~72小时后则移行为谵妄状态,脱离症状达到高峰。如再合并有营养障碍和某些疾病,如We...  相似文献   

11.
酒精与消化道癌横山显等许多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了饮酒与口腔癌、咽喉癌以及食管癌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可能与结肠癌也有关。这些研究的目的在于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本文以大量饮酒者的消化道癌检出为中心加以叙述。最近已证实酒精是日本人饮酒者的致癌因子,并说明它与缺...  相似文献   

12.
孕妇与酒精摄入田中晴美孕妇(严格讲是渴望生育的母亲)应当中止饮酒(中止乙醇摄入)。这是因为妊娠过程中饮酒可使孩子产生以智力缺陷为主要病损的先天异常,所以孕妇中止饮酒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上述这种先天异常,亦即表中所列的胎儿酒精综合征(feta...  相似文献   

13.
急性酒精中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肖洪万  赵晏 《日本医学介绍》1996,17(10):464-464
急性酒精中毒一、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症状及启示(1)乙醇的分子量是46。除酒类等外,工业用品(溶剂、防腐剂、涂料)、香水、定发素、化妆品中也含有。在医疗上做为杀菌消毒剂也被应用.个别饮料剂中也含有(500mgg/dl)。(2)在意识障碍的患者中,酒精中...  相似文献   

14.
一、急性摄取洒精Mendelson等以16例正常男性成人为对象,检查急性摄取酒精后血中酒精、睾丸素、黄体生成素(LH)的浓度变化。发现随着酒精浓度上升,血中睾丸素值下降,若血中酒精达到峰值(109mg/dl)时,不仅血中睾丸素下降,而且血中LH上升。急性酒精负荷时睾丸素水平下降的机制,一般认为是在睾丸的睾丸素合成降低和在肝脏的睾九素转换亢进。在辜丸,  相似文献   

15.
输液患者的韦尼尔克氏脑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金花 《日本医学介绍》1995,16(10):466-467
输液患者的韦尼尔克氏脑病韦尼尔克氏脑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而产生的脑部病变、本病以酒精中毒者最多见.虽说强调与酒精有关有些过份,但普遍地对酒精以外的原因.引起的非酒精性韦尼尔克氏脑病的认识还很不够.所以过去几乎所有的非酒精性脑病,都是靠剖检才被发现的...  相似文献   

16.
以往一直认为酒精是动脉硬化的促进因子,但近年来有报告指出,适当地饮酒(每日酒精量在60ml 以下)能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而在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尸检中,脂肪沉着较少等,有力说明酒精不是动脉硬化的促进因子,相反是预防因子。适当饮酒能够成为心肌梗塞的预防因子的机理之一,是酒精能使高密度脂蛋白HDL 增加,而HDL 具  相似文献   

17.
业已知道,即使完全没有饮酒史的患者,亦可见到类似酒精性肝炎的肝脏损害。有报告提到,高度肥胖或糖尿病的中年妇女,空—回肠旁路术和小肠广泛切除术后的患者,其肝脏组织检查,可见到脂肪变性,有Mallory小体和汇管区周围纤维化及肝细胞气球样变性等酒精性肝炎的组织学表现。体内酒精的来源,除饮酒之外,作为内因性来源,是由肠管内细菌所产生,正常人其产量极微,而在肠管内细菌增殖的情况下,由肠管内细菌产生的酒精则可增加。已有报告提及有关肠管内生酒精及考虑与其相关的肝脏损害。1973年Klipstein报告热带斯泼卢患者,增殖的肠内细菌可产生酒精。此后于1975年Peters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已将动脉硬化看做是炎症的一种 ,在临床上许多疾病均测定炎症标志物。其中 ,尤其C反应蛋白 (CRP)已判明在高胆固醇血症、增龄、糖尿病等时均见增加 ,另与心肌梗塞的复发、血行重建术后的预后等亦有关。一旦存在肥胖、吸烟等危险因子时 ,则CRP很容易呈高值。最近又指出其与酒精的关系 ,酒精摄取与CRP间可见U字型现象 ,即不摄取酒精时和摄取超过 60g/日时 ,CRP呈最高值 ,而 2 0~ 60g/日摄取组为低值。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酒精摄取与心血管系统死亡率间也呈U字型现象 ,值得引起注意。另知 ,轻、中度摄取酒精可使IL …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超声波指引下经皮肝穿注射酒精治疗肝癌,提高了小肝细胞癌(直径<3cm)保守治疗的疗效。为了使穿刺部位及深度准确,我们作了超声波腹腔镜下确定肿瘤穿刺部位及深度后再注射无水酒精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尝试。动物实验:杂种成犬,剖腹后用细径针在超声波腹腔镜下作肝实质内注射无水酒精1~50ml,在1个月内观察肝组织学及肝功能的变化。可见肝组织坏死的体积与注射酒精的量相对应,这与过去文献报告相同;肝功;注射酒精后1~2天内开始升高,3天后达最高值,1周后恢复正常。临床应用:肝细胞癌3例,超声波图象诊断肿瘤  相似文献   

20.
日本酒精性肝炎研究班指出 :一天饮用 3合 (1合 1 80ml)日本酒以上 (换算成酒精为 75克 )者为“酒量大者” ;每天都饮用 3合 (75克 )以上 ,连续 5年以上者为“习惯饮酒者”(蓄积饮量为 1 3 7公斤 ) ;每次饮用 7合 (1 75克 )至 1升 (2 50克 )以上者称“大量饮酒者”。正常肝脏每天代谢酒精量 60~ 80克 ,以 60克作为肝损害的标准。如果一生中蓄积饮量为 1 0 0 0公斤 ,则可形成肝硬变。亦即不间断地每天饮用 5合 (1 3 7克 )日本酒连续 2 0年 ,如果每天饮酒量换算成酒精达 60克 ,则需连续饮酒 4 5年。无论是小酌还是狂饮 ,酒精量都是由饮酒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