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大肝癌(肿瘤直径>5 cm)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仅行TACE。观察两组疗效,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记录中位生存时间及6、12、18、24个月累计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AFP水平分别为(399.13±430.214)、(235.31±308.047)U/L,对照组分别为(491.90±439.203)、(609.81±420.135)U/L,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后比较,P均<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对照组为7个月。观察组、对照组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9%、50%,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8%、0,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0,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0、0,两组6个月、12个月生存率比较,P均<0.05。结论与单行TACE比较,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疗效较好,且术后患者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66例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结果,根据治疗方法分为TACE+RFA组、TACE组及RFA组,其中19例行RFA联合TACE治疗(TACE+RFA组),24例单纯TACE治疗(TACE组),23例单纯RFA治疗(RFA组)。结果 TACE+RFA组的肿瘤坏死率达73.68%,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及单纯RFA组(分别为50.00%,52.17%,P〈0.01,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6.32%、37.50%和30.43%,三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TACE+RFA组的平均生存期为28.3个月,显著高于TACE组的13.6个月(P〈0.01)和单纯RFA组的21.7个月(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大肝癌与单纯TACE和单纯RFA治疗效果相比,可提高肿瘤坏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崔瀚之  朱蕾  王宇 《山东医药》2010,50(32):47-48
目的比较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与单纯氩氦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优劣。方法 8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3例行单纯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B组43例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联合TACE。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15、30和50 d监测并记录各组甲胎蛋白(AFP)的动态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AFP下降明显(P〈0.05)。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宜手术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87例患者随机分为TACE联合3-DCRT治疗组45例和TACE治疗组42例。联合组先进行TACE治疗1~2次,4~6周后行3-DCRT,分割剂量2.6~3.2 Gy,总剂量为48~60 Gy。TACE组行TACE治疗2~3次。结果联合组近期总有效率为86.7%,TACE组为66.7%(P〈0.05);两组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53.3%、35.6%和59.5%、31.0%、14.3%,其中2、3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3-DCR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季德胜蛇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原发性肝癌28例,14例接受季德胜蛇药联合TACE治疗,14例只进行TACE。结果在治疗3月时,联合组肿瘤应答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P〈0.05),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71.4%和50.0%(P〈0.05)。结论季德胜蛇药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疗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给予观察组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行单纯TACE治疗,比较总有效率、生存率、血清甲胎蛋白(AFP)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9.4%,x2=4.12,P=0.04);观察组2 a生存率(66.7%)显著高于对照组(41.7%,x2=4.5,P=0.03);观察组血清AFP下降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1.1%,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冷循环微波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对30例患者行TACE治疗,另30例在行TACE治疗后7天接受CT引导下精准微波消融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在治疗3个月后,TACE治疗患者临床有效率为50%(15/30),显著低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83.3%(25/30,P<0.05);联合治疗患者2 a生存率为70.0%,显著高于TACE治疗组的43.3% (P<0.05);联合治疗患者2 a复发率为10%,显著低于TACE的36.7%(P<0.05);治疗后,联合组外周血CD4+、CD8+、CD4+/CD8+比值、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水平分别为(39.05±4.07)%、(21.35±3.24)%、(1.67±0.21)、(17.91±2.98) u/L,较TACE组的(28.63±3.61)%、(35.12±4.62)%、(0.96±0.11)、(26.03±4.75) u/L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在TACE术后出现一些轻症反应,如腰酸、腹胀、恶心等,予以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均消失。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效果确切。与单用TACE治疗比,可提高长期生存率,降低复发率,纠正机体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阻断载瘤动脉血流提高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一组采用TACE+RFA治疗,另一组单纯采用RFA治疗,评价两组肿瘤坏死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TACE+RFA组的肿瘤坏死率、12个月生存率明显高于RFA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RF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ACE+RFA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FA组出现包膜下出血2例,均为CT明显强化病例,经内科止血治疗后好转。结论TACE阻断载瘤动脉血流可明显提高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门静脉栓塞化疗及射频消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不能手术切除的56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门静脉栓塞化疗及射频消融综合治疗,并于同期单纯行TACE治疗的病人60例作对照。结果两组病人的肝功能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ATP转阴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R和PR有显著性差异(P〈0.01);1年及2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门静脉栓塞化疗及射频消融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AFP转阴率、总有效率及生存率,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肝切除并微波消融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多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多发性肝癌患者225例,其中102例接受TACE治疗(TACE组)、123例接受肝切除并微波消融治疗(肝切除组),按两组基线资料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评价两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链抗原199(CA199)]。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生存时间以及术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和术后3年复发率。结果 经倾向性评分匹配,两组共90对患者匹配成功。倾向性评分匹配后,TACE组和肝切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1.11%(82/90)、88.89%(80/90),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术后1个月ALT、AST、TBIL均低于术前,ALB高于术前,以肝切除组术后1个月变化较为显著(P均<0.05);两组术后1个月血清AFP、VEGF、CA199水平均低于术前,以肝切除组术后1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疗效,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TACE联合RFA治疗组(观察组)和RFA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肿瘤瘤体缩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胎蛋白下降超过50%者,观察组(85.7%)与对照组(55.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随访,观察组生存率27例(67.5%),对照组生存率17例(4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对TACE联合RFA治疗的耐受性较好,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5例HBV DNA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35例观察组患者在行TACE术后常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30例对照组仅行TACE术。两组患者均在术后4 w应用SF-36量表进行生存质量问卷,术后24 w和48 w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在术后4 w,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躯体健康评分分别为[(75.4±14.3)和(63.8±10.3),P〈0.01],躯体角色功能分别为[(69.8±15.2)和(44.0±16.7),P〈0.01],躯体疼痛[(63.4±16.5)和(60.6±13.5),P〉0.05],心理健康[(63.1±8.7)和(54.1±7.3),P〉0.05],精力[(60.8±8.1)和(54.5±7.4),P〉0.05],社会功能[(79.5±12.4)和(62.1±9.3),P〈0.01],情绪角色功能[(65.2±9.7)和(50.0±8.6),P〈0.01],总体健康[(64.8±8.6)和(51.5±7.8),P〈0.01];观察组24 w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8.6%对73.3%P〉0.05),观察组48 w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4.3%对50%,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TACE治疗有利于改善肝癌患者近期部分生存质量,提高患者1 a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被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在TACE治疗基础上给予CIK治疗,另30例患者仅接受TACE治疗。取患者自体外周血或健康产妇分娩脐血行CIK培养。在TACE治疗10~15 d后给予CIK细胞悬液(含1.0×109个细胞)外周静脉输注,连续或隔日输注1次,共3次。结果 在治疗6 m时,联合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87.27±29.45) ng/ml,显著低于TACE组[(158.78±99.09) ng/ml,P<0.05]|联合组肿瘤大小为(4.37±1.78)cm,也显著小于TACE组[(5.48±1.61)cm,P<0.05]|治疗后3 m、6 m和9 m行影像学检查,联合组病灶无增多、增大,TACE组在治疗3 m后有4例出现肝内病灶增大|联合组2 a生存率为53.3%,显著高于TACE组的33.3%(P<0.05)。结论 TACE联合CIK治疗晚期肝癌患者有一定的效果,患者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同步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老年肝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152例,按照病案号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给予射频消融同步TACE治疗;对照组先行TACE治疗,1~2 w后再行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情况、甲胎蛋白(AFP)水平、治疗前后肿瘤体积、肿瘤完全坏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1年和2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FP阳性患者中治疗前AFP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2个月时观察组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肿瘤体积之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6、12个月观察组患者肿瘤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肿瘤完全坏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同步TACE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与先行TACE治疗相比疗效更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在临床老年肝癌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肿瘤切除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诊治的PLC患者95例,其中47例接受TACE治疗,48例在TACE治疗后1月行手术切除肿瘤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病灶根除和生存率情况。结果 联合组术后病灶清除率、术后1 a生存率、2 a生存率分别为100.0%、83.3%和68.8%,均显著高于TACE组的53.2%、61.7%和46.8%(P<0.05),术后复发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1%(P<0.05);治疗后联合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TACE组(P<0.05);TACE组患者术后出现肺栓塞5例,肿瘤破裂出血2例,肺部感染3例,而联合组出现肺栓塞2例,肝断面胆瘘1例,肿瘤破裂出血1例,肺部感染1例(P<0.05)。结论 在TACE术后再行手术切除肿瘤治疗PLC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7例,按照TACE术后是否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将患者分为联合组52例和TACE组45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67.31%,显著高于TACE组的40.00% (P<0.05);联合组疾病控制率为90.38%,显著高于TACE组的73.33%(P<0.05);联合组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分别为(68.40±10.20)%、(45.76±6.83)%和(1.96±0.31),均明显高于TACE组【(56.14±6.75)%、(33.27±5.16)%和(1.21±0.22),P<0.05】,联合组CD8+T细胞百分比为(22.08±2.55)%,显著低于TACE组【(28.42±3.97)%,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IL-6、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129.45±67.14) pg/mL、(0.49±0.13) ng/mL和(134.78±88.20) pg/mL,均明显低于TACE组【(165.30±65.91)pg/mL、(0.72±0.20) ng/mL和(200.43±84.02)pg/mL,P<0.05】;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为55.77%,显著高于TACE组的40.00%(P<0.05),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3.08%,与TACE组的71.11%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近期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42例肝癌患者,其中57例接受TACE治疗,47例接受索拉非尼治疗,38例接受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在治疗后12 w,评估治疗效果、总生存期(OS)和疾病进展时间(TTP)。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26.32%,显著高于TACE组的17.54%或索拉非尼组的19.15%(P<0.05);联合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71.05%,显著高于TACE组的57.89%或索拉非尼组的53.19%(P<0.01);联合治疗组患者OS为8.6 m,显著高于索拉非尼组的6.2 m或TACE组的7.3 m(P<0.05);联合治疗组TTP为6.7 m,显著高于索拉非尼组的5.1m或TACE组的 5.6 m(P<0.01)。结论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PMCT)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3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两组。对照组:行TACE;观察组:采取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时近期疗效,随访6、12、18及24个月时生存率,术后不良反应;并以观察组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39%(P0.01),随访6、12、18及24个月时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预后生存期与BCLC分期、术前AFP水平及肿瘤大小与病灶数有相关性(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BCLC分期及肿瘤大小、病灶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应用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更有利于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高,且BCLC分期及肿瘤大小、病灶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微波消融(MC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为该方法在临床推广提供更具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 WanFang Data,并同时应用其他检索,纳入TACE和MCT联合用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对照试验,根据标准选择纳入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指标为TACE+MCT组与对照组0.5、1、2 a生存率及甲胎蛋白(AFP)转阴率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按照入选标准,纳入12个研究共8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TACE联合MCT组与单纯TACE组相比,其0.5、1、2年生存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5年生存率:OR=7.21,95%CI:1.92~27.08,P=0.003;1年生存率:OR=4.47,95%CI:3.14~6.36,P〈0.000 01;2年生存率:OR=3.66,95%CI:2.45~4.84,P〈0.00001;AFP转阴率:OR=2.65,95%CI:1.73~4.07,P〈0.000 1)。结论本次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TACE联合MCT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近远期疗效均好于单独TACE,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这种联合治疗目前看来在临床上是有效的,但以上结论尚须大量高质量的临床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抗病毒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肝后中晚期肝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抗病毒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乙肝后中晚期肝癌的作用。方法 60例HBVDNA阳性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TACE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拉米夫定抗HBV,比较两组治疗1月和3月后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HBVDNA水平,治疗3月后实体瘤缩小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生存期。结果治疗后1月、3月治疗组ALT、TBil、HBVDNA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治疗后3月AST、AFP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ALB较对照组升高(P〈0.05),Child-Pugh分级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治疗后3月两组实体瘤缩小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病毒对TACE治疗的乙肝后中晚期肝癌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