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 13 7例高血压患者 (69例无心脑靶器官损害为A组 ,68例并心脑靶器官损害为B组 ) ,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多项参数。结果表明 :心脑靶器官损害组患者以收缩压和舒张压共同升高、昼夜节律消失、动态血压变异性、血压负荷值显著增加和血压昼夜波动呈非杓型为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将11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老年组(65例)和非老年组(50例),计算其血压变异系数,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最后比较两组的心脑血管合并症和肾功能情况。结果非老年组24 h血压均值和收缩压均低于老年高血压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有密切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马培容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77-178,207
目的:分析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TO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共计60例为研究对象,设置为TOD组,选择同期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60例为对照组,设置为非TOD组。分析两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异性值等指标。结果TOD组昼夜血压均值为收缩压(167.23±10.72)mmHg,舒张压(98.32±11.32)mmHg,明显高于非TOD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昼夜节律比较,TOD组患者杓型血压23例(38.33%)、非杓型血压37例(61.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OD组的日间收缩压变异值(16.93±2.34)mmHg,明显高于非TOD组,夜间收缩压变异值为(14.34±6.83)mmHg,明显低于非TOD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压均值、昼夜节律及其变异性与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紧密相关,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中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4例分为两组,其中95例存在靶器官损害患者作为A组,79例无靶器官损害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B组,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监测,以24 h、日间、夜间血压均值及血压昼夜节律值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24 h、日间、夜间血压均值及血压昼夜节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4、日间、夜间血压均值及血压昼夜节律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ABPM对诊断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余娟  周丽  张玉芝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82-183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BP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入选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高血压的患者125例,根据有无靶器官损害分为靶器官损害组和靶器官正常组,另入选6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比较三组间的血压变异指数、血压负荷等参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患者BPV值增大(P<0.05);靶器官损害组BPV明显高于靶器官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靶器官损害与收缩压、收缩血压负荷相关,与血压变异率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异性(BPV)与靶器官损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郭志强 《临床医药实践》2009,(5Z):1624-1625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并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156例老年EH与150例非老年EH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情况。结果:老年组较非老年组心、脑、肾的损害多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在老年EH组多见,并且老年EH中ISH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并发靶器官损害多见。结论:老年EH具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多见的临床特点,其临床特点与并发靶器官损害相关。因此,临床应重视老年EH的治疗,并且在降压治疗过程中注意血压节律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改变的特点。方法对1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10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以测得的血压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高血压患者的24h血压变异性大于非高血压者(P<0.05);高血压患者中靶器官损害的患者24h血压变异性大于无损害者(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24h血压变异性增加,靶器官损害者血压异性改变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和变异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变异性与病情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血压变异性增大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病情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焦虑抑郁情绪对无临床并发症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以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9分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4分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20分为焦虑抑郁情绪的标准,将163例无临床并发症老年EH患者分为焦虑抑郁组(n=74)和对照组(n=89),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资料、动态血压及心率变异性情况。结果焦虑抑郁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动态脉压、清晨收缩压、夜间最低收缩压及非杓型的血压昼夜节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变异性各时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可增高无临床并发症老年EH患者的动态血压水平及非杓型血压昼夜节律的发生率,降低心率变异性,提示可增高患者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采用无创动态血压仪监测并比较12例正常老年对照组、51例非老年高血压组、52例老年高血压组的ABPM各参数。结果 老年高血压组24h、白天、夜间SBP、DBP均值除白天DBP外,均显著高于老年对照组(P<0.05,P<0.01,P<0.001)。血压负荷值老年高血压组24h、白天、夜间SBP显著增高(P<0.01,P<0.001),DBP无差异。老年高血压组呈现夜间SBP下降率减小(P<0.05)。老年高血压与非老年高血压组比较,前者DBP均值及负荷值明显降低(P<0.01,P<0.001),而SBP两组无差异。各期老年高血压比较除白天SBP负荷值有差异外(P<0.05),余参数均无差异。结论 老年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期高血压,并伴有夜间血压下降率的减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TOD)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对135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监测。分为TOD组82例和非TOD组53例,以24h、白天、夜间血压均值(SBP、DBP)及血压昼夜节律值为参数指标。结果两组的血压均值及血压昼夜节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血压及其昼夜节律性与TO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消失与否将其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靶器官损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脑损害、左室肥厚、心血管事件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影响不同,昼夜血压曲线消失与靶器官损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血压负荷值及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4例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有无左心室肥厚分为左心室肥厚组(药物组)和非左心室肥厚组(非药物组),分析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压变异系数.结果:LVH组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日间收缩压(dSBP)、夜间收缩压(nSBP)与非LV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24h平均舒张压(24h DBP)、日间舒张压(dDBP)、夜间舒张压(nDBP);与非LV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H组dSBP、nSBP、24h DBP、dDBP、nDBP标准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与24h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密切相关,在高血压治疗中,不仅要进行血压水平控制,也要注重通过选择有效的药物调节血压昼夜节律,达到逆转靶器官损害和改善预后的目的,从而降低左心室肥厚(LVH)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各参数、昼夜节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选择 6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测定 2 4h血压均值、昼夜血压均值、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重量指数各指标。结果 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 (非杓型 )血压各参数、血压变异性、左心室重量指数均高于血压昼夜节律存在组 (杓型 ) ( P<0 .0 0 1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 2 4h动态血压均值水平增高、血压变异性增大、昼夜节律消失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与血压负荷变化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记录老年女性正常血压组(50例),原发性高血压Ⅰ级(51例)原发性高血压Ⅱ级(52例),原发性高血压Ⅲ级(52例)的24h动态血压变化。结果原发性高血压Ⅱ级和原发性高血压Ⅲ级患者夜间平均血压接近或超过日间平均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更容易导致靶器官损害,夜间舒张压越高,靶器官(TOD)损害越重。血压负荷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危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通过压力、体液等因素引起心脏结构的重构,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尤其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其功能受损往往出现在收缩功能异常之前。更年期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且变异性大为主要特点。而研究证实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的损害程度成正比,血压变异性越大靶器官损害越重。本研究通过24h动态脉压监测(APP)探讨更年期高血压妇女的血压变异性、昼夜节律、血压负荷及左心室功能,为正确对待和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所有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根据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微量蛋白尿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所有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其动态血压的特点.结果 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昼夜节律消失率、24hSBP、NSBP、24hPP、NPP、NMBP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SBP、24hDBP、DDBP、NDBP、DPP、24hMBP、DMBP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微量蛋白尿患者正常的杓型动态血压节律消失较明显,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明显,收缩压在早期肾损伤具有更重要的作用.ABPM在评价高血压肾脏靶器官损害方面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靶器官损害与血压节律异常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动态血压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24 h动态血压检测(ABPM)方法观察偶测血压正常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24 h血压情况.方法:选择2005年-2009年住院患者中偶测血压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 例,男13 例,女8 例.平均年龄(63±4) 岁.记录24 h昼间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心率、白昼血压负荷值、夜间血压负荷值、昼夜节律以及勺型、非勺型.结果:ABPM能更真实地反映血压变化并能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ABPM能发现夜间血压不降低的高危非勺型高血压,以及许多临床高血压类型.结论:ABPM能帮助临床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负荷值及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ABPM)仪,对35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监测,并应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确定左心室肥厚(LVH)或无LVH。筛查出LHV组60例,在无LVH组的292例中随机抽出60例作对照,以24小时、白天、夜间平均血压(SBP和DBP)及血压负荷值,并计算出血压昼夜节律值[(日间均值—夜间均值)/日间均值×100%],为参数指标。结果两组血压昼夜节律、血压负荷值、血压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负荷值与高血压LVH密切相关,并对左室肥厚的发生和预后有着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沐 《河北医药》2001,23(5):351-352
目的 了解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与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26例单纯收缩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30例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做24h动态监测,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浓度(β2M)、24h尿β2M、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经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及尿β2M较对照组高(P<0.01);CCr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及尿β2M与24h平均收缩压、昼夜平均收缩压及昼间收缩压的负荷值显著相关;与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收缩负荷值相关。Ccr与动态血压参数不相关。结论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水平与早期肾功能损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