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白兆芝为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和中医内科疑难杂病方面有较深的造诣,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临床擅长运用补脾益气法治疗疑难杂病,其补中益气升清法,补脾胃泻阴火法,健脾益气法,健脾升阳除湿法,补脾益气、化痰祛饮法,益气健脾、温阳散寒法等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吾师干老在五十多年临床实践中,应用脾胃学说的观点,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简介如下。干老认为,耳鼻咽喉是头面部的清空之窍,需要脾胃清阳之气的濡养,若脾阳不及,则令九窍不通。正如《脾胃论·脾胃虚实仿变论》中所云:“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因此,对其多从脾胃论治。临床中对耳闷、耳鸣、耳聋、头昏等经久不愈者,干老多采用补中益气或益气升清法治之,效果满意。常用药有:柴胡、葛根、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补中益气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分子机制。方法在TCMSP中获取补中益气丸活性成分及靶点;以GEO数据库为主,OMIM数据库为辅获取疾病靶点,使用R软件映射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绘制药物-成分-共同靶点-疾病网络图,以及基于共同靶点的PPI网络拓扑分析图。使用R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利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构建通路-靶点网络图。最后对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163个补中益气丸活性成分及225个可用于后续分析的靶点,1313个COPD靶点,映射得出药物-疾病共同靶点20个。分析得出补中益气丸治疗COPD主要有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活性成分;涉及δ-阿片受体1(OPRD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窖蛋白1(CAV1)、热休克蛋白B1(HSPB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8)等作用靶点。GO分析提示主要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KEGG分析提示主要与肿瘤坏死因子、Toll样受体、低氧诱导因子-1、叉头盒O、Janus激酶-转录激活因子等信号通路有关。最后,分子对接结果证实了活性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补中益气丸治疗COPD的分子机制可能是以抗炎与抗氧化应激为核心,兼顾调节免疫、低氧耐受、气道黏液高分泌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刘海慧  赵远  梁超 《光明中医》2016,(7):939-941
"补中益气汤"的功效在现代教科书中被归纳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治疗脾虚气陷证和气虚发热证。但认为这过于局限对补中益气汤的理解及合理的应用。气机对于人体极其重要,是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基础,补中益气汤正是调理气机的良方,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的功效是通过其对气机的调理而实现的,并且补中益气汤加减变化后也可应用到其他气机不调的疾病之中。故本篇文章将从气机的角度谈谈对补中益气汤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时期李东垣的《脾胃论》,他吸取了《黄帝内经》的脾胃理论思想,创立该方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由气虚而致摄纳不力所形成的各种疾病[1]。临床上肛肠疾病多因脾胃功能失常导致,笔者在辨证基础上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多种肛肠疾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可促进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恢复,疗效优于西沙必利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补中益气汤临床治验举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汝成 《河南中医》2004,24(2):69-69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名方。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辨证论治多种疾病,每获良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颗粒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治疗;治疗组予补中益气颗粒结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的变化,分别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问卷法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随访1年观察COPD急性加重需住院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肺功能FEV1、FVC、FEV1/FVC与CAT总体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急性加重需住院治疗次数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adit分析,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颗粒治疗中重度COPD稳定期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polyglandular autoimmune syndrome,PAS)是临床的一类疑难病症,也是一种罕见疾病.因其疾病本身的复杂性,目前诊疗尚存在很大的难题.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仝小林院士通过理、法、方、药、量步步精准的辨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通...  相似文献   

10.
杨柳 《新中医》2015,47(6):13-14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原发性低颅压头痛临床疗效。方法 :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方用:生黄芪、陈皮、升麻、柴胡、太子参、生白术、当归、炙甘草。每天1剂,早晚温服,治疗14天。结果:治愈16例(53.3%),好转12例(40.0%),无效2例(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原发性低颅压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高芳 《光明中医》2014,(6):1209-1210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灌肠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泄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门诊治疗的62例慢性泄泻患者,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灌肠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93.5%。结论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灌肠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慢性泄泻疗效明确,安全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经验及临床应用,总结出甘草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多用3~60 g。2)结合疾病、证型、症状选择甘草最佳剂量,如甘草发挥益气补中功效时,常治疗干燥综合征、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胃脘痛、胃下垂),早泄、痛经、哮喘等疾病,为5~60 g;清热解毒时,常治疗血尿、低热、痈疮、痤疮、外感咳嗽,为5~30 g;缓急止痛时,常治疗胃痛、颈椎病、痛经、不安腿综合征、热痉挛、强中症,为6~60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补中益气常配伍党参、黄芪、白术等;清热解毒常配伍桔梗、黄芩、生地黄;缓急止痛常配伍白芍。  相似文献   

13.
鲁朝晖 《中成药》1994,16(7):45-46
补中益气汤之临床与药理研究进展梧州地区制药厂(5428900)鲁朝晖补中益气汤是金元时代圣医李东垣所创立,具有补中益气,调理脾胃,升阳举陷之功效,适宜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引起的各科疾病,后世医家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疗效卓著,笔者仅就近十多年来补中益气...  相似文献   

14.
吴越 《福建中医药》2001,32(2):51-52
周围性面瘫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所致 ,笔者以针灸与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该疾病 35例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 35例中 ,男 11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小 11岁 ,最大 70岁 ;疗程最短 1d,最长 2 a;其中左侧面瘫 19例 ,右侧面瘫 15例 ,双侧面瘫 1例。2 治疗方法2 .1  1取穴 :风池 (双 )、翳风 (双 )、睛明 (患 )、承泣 (患 )、四白(患 )、巨 (患 )、地仓 (患 )、大迎 (患 )、颊车 (患 )、下关 (患 )、头维 (患 )、足三里 (双 )、上巨虚 (双 )。 2针灸法 :足三里施艾条灸法 ,灸 30~ 40 min,睛明、承泣不施手法 ,留针 30 m in。其…  相似文献   

15.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甘草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为补中益气之代表方.近年来,笔者临床应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较好疗效,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脾胃论》中的代表方之一。临床应用历史悠久,被历代医家所推崇。此方既能益气升阳,补血摄精,调补脾胃,又能利湿化痰,利水。临床根据不同情况加减配伍,尤适用于老年人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之证。本人宗东垣《脾胃论》观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老...  相似文献   

17.
介绍赵凤林辨治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经验。赵师辨证论治主张以"虚"为本,以"培补脾肾"为先。对于阴寒凝滞者,治以温润通便之法,方以济川煎合理中丸加减;中气不足者,治以补中益气之法,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阳虚寒积者,治以温化寒积之法,方以温脾汤加减。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虚型崩漏的止血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观察标准的脾虚型崩漏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给予口服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组)和宫血停颗粒(对照组)进行治疗,两组均以7日为1个疗程,若1个疗程后阴道流血未止,则继续服药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近期止血总有效率达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虚型崩漏有较好的近期止血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荣活运用补中益气法拾贝陈翰芝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30023南宁市园湖路2号关键词补中益气法;耳聋;淋证;腹痛黄荣活主任医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定的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从医近60载,精于针灸,兼通中医中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痿病的治则与治法。认为初起健脾燥湿;病程中适时升阳益气;病久活血通络;补益肝肾贯穿始终,平而不峻为其关键;初补区分阴阳,久补阴阳双补;气血流通即是补,临证贵于以通为补;扶正祛邪灵活机变。强调痿病作为疑难疾病,临床上应灵活权变,多法并施,方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