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999-2009年本院收治同侧股骨颈骨折伴股骨干骨折患者15例,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9例,术中诊断2例,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4例。其中3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2例采用加长动力髋螺钉(DHS)固定;4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2例采用顺行带锁髓内钉(UFN)结合空心钉固定;3例采用钢板固定2~3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固定;1例采用股骨干锁定钢板(LCP)固定同时行全髋置换术。结果:术后随访1~7年,平均3.2年,股骨干骨折均愈合,股骨颈骨折愈合13例,其中1例畸形愈合,不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2例。结论: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相对较少,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5例,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8例,重建髓内钉固定5例,顺行髓内钉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6例。比较上述几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2~60个月,平均40个月。21例股骨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3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24例股骨干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8个月。未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12例中,3例出现股骨颈不愈合,4例轻度髋内翻畸形。结论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简便易行,在实施固定术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可避免股骨颈骨折再移位和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加压钢扳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经皮双头螺纹加压钉立体交叉内固定治疗该症患者9例。结果: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6年2个月,平均4年6个月。股骨干骨折全部愈合,股骨颈骨折8例愈合,1例末愈合。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临床少见、伤情复杂。应用股骨干骨折加压钢板内固定、股骨颈骨折经皮双头螺纹加压钉立体交叉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6月进行治疗的9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中,有3例手术前通过CT诊断,有5例在手术中被诊断,有1例在手术后的CT检测中被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3例患者采用逆行髓内针来固定股骨干,同时利用空心钉来固定股骨颈;5例患者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固定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干骨折;1例患者采用将股骨干固定之后,再将股骨颈用2枚空心钉来固定。结果 9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患者均在手术后的6个月之内痊愈。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使用髓内针进行固定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由高能量创伤所致的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病例日益多见,治疗多主张手术内固定治疗.为评价和选择其内固定最佳方式,作者自1991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42例,对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做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应用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13例,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9例,术中诊断2例,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2例。其中4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针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3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3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例合并股骨髁上骨折,采用LISS-DF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2例采用钢板固定2~3 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固定。结果:1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的时间为1.5~6年,平均约3.18年。远期疗效按马元璋等评定标准为优7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4.6%。1例股骨头坏死,1年后行股骨头置换术,其余12例股骨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为4.8个月。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38.5%)且治疗复杂。对于高能量损伤患者应提高警惕,常规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必要时行CT检查,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7.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桁  王令权 《四川医学》2008,29(1):90-92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1月~2006年12月应用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14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后即刻确诊股骨颈骨折10例;延迟诊断4例,延迟时间为3~5 d,平均2d.全部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股骨干骨折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5例,顺行髓内钉固定1例,逆行髓内钉固定4例,该10例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同时应用重建髓内钉固定3例,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例.结果 术后随访1~7年,平均4.4年.13例股骨干骨折术后16~32周骨折愈合,平均20周;1例在术后18个月骨折仍未愈合,经再次手术内固定并植骨后24周愈合.13例股骨颈骨折于术后12~28周骨折愈合,平均16周;1例股骨颈骨折10个月不愈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1例,内固定断裂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例,膝关节活动受限3例.结论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38.5%)且治疗复杂.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李文治  吴钟添 《海南医学》2010,21(18):55-56
目的探讨加压钢板和带锁髓内针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23例股骨干骨折中采取加压钢板固定治疗73例(钢板固定组),带锁髓内针治疗50例(髓内针固定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后骨折的愈合时间、活动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髓内针固定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比钢板固定组快(P〈0.05),患肢活动功能好,并发症少,钢板固定组有5例钢板断裂。结论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白云飞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157+159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2010年间收治的15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8例中,中诊断5例,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2例。其中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2例患者采用长柄动力髋螺钉(DHS)固定、空心钉钢板固定、股骨重建钉固定;其余病例2例股骨干采用逆行髓内针固定而股骨颈采用空心钉固定。采用股骨逆行髓内钉结合空心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2例。使用顺行带锁髓内钉加空心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8例。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5年,平均3.1年。术后复查X线显示15例患者显示股骨干骨折全部愈合、14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1例再治疗14个月后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出现股骨头坏死,1年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出现髋内翻畸形,余患者膝、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活动基本正常,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情况发生,所有患者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对于高能量损伤患者应提高警惕,常规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必要时行CT检查,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8年9月应用手术治疗的14例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男性9例,女性5例。受伤原因: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1例。14例中股骨干上1/3骨折2例,股骨干中1/3骨折9例,股骨干下1/3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均为基底型,按照Garden分型:Ⅱ型8例,Ⅲ型5例,Ⅳ型1例,开放性骨折3例。全部病例均行内固定,其中采用股骨重建钉内固定4例,股骨髁上髓内钉+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8例,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2例。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5年,平均18个月。股骨颈骨折漏诊3例(漏诊率21.4%)。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为14—22周,平均18周。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9周,平均16周。随访期内未见骨折固定位置发生改变,无内固定断裂、股骨头缺血坏死、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结论高能量损伤造成股骨干骨折有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可能,必要的影像检查可避免漏诊。采取恰当的内固定方法治疗,能得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南阳市骨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常规X线及CT检查确认骨折位置及类型,术中采用钢板或逆行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结合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或者股骨重建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两种方法治疗,回顾性分析该20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术前及术中确诊股骨颈骨折16例,术后复查X线确诊4例,漏诊率为20.0%;术后骨折均有效愈合,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术后8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手术优良率较术后5个月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术前诊断中容易出现股骨颈骨折的漏诊,对于股骨干骨折患者应加大诊断力度,行骨折相邻关节的X线或CT检查以排除股骨颈骨折;术中采用钢板或逆行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结合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或者股骨重建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两种方法对患者愈后均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位置及类型选取合适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选明  陈矢明 《海南医学》2004,15(9):26-27,25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6月至2002年12月问收治的1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骨折类型。治疗方法。随访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11例股骨干骨折中3例发生于中上1/3。1例发生于中下1/3。1例发生于中1/3。股骨颈骨折均为基底型,其中,Carden分型Ⅱ型8例,Ⅲ型3例。合并髌骨骨折2例。股骨干骨折均手术复位内固定,股骨颈骨折有2例行牵引治疗,9例手术内固定。平均随访15个月。11例股骨干骨折及股骨颈骨折均愈合。按Friedman等功能评定标准:优8例,良3例。无股骨头坏死及骨不连发生。结论对创伤引起的股骨干骨折应拍摄髋关节片,以免漏诊股骨颈骨折。一旦诊断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应争取早期手术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好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股骨干多段骨折、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干合并同侧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总结1997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并获得随访的46例股骨多处骨折病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7~66岁,平均29岁。受伤原因:交通伤31例,高处坠落伤13例。机器挤压伤2例。其中股骨干多段(粉碎)骨折的28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14例、股骨干合并同侧粗隆间骨折的3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头骨折(同时合并髋关节脱位)的1例。全部病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植入自体或人工骨。结果本组病例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4年,平均2.4年。2例股骨干开放、粉碎性骨折出现感染,骨折延迟愈合。1例股骨干骨折因钢板断裂,取出钢板改用扩髓带锁髓内钉固定加自体骨移植16个月后愈合;其余43例各类骨折在18个月内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1周。结论应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同时植入自体或人工骨。  相似文献   

14.
白宇  胡日焕 《广西医学》1998,20(1):118-120
梅花钉髓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40例报告广西民族医院骨科白宇胡日焕股骨干骨折固定的方法较多,我科于1992年1月~1995年10月对40例股骨干骨折施行梅花钉髓内固定,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0例,男34例,女6例。年龄17~46岁,平均...  相似文献   

15.
<正>股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经正确固定治疗90%95%能够愈合,但仍有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骨折不愈合。股骨干骨折骨不连诱发原因机制复杂,目前仍是骨股干骨折治疗所面临的难题之一[1]。为观察不同固定方式对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效果,2011—2012年我院对98例股骨干骨折  相似文献   

16.
范清  陈珽  张菁 《上海医学》2007,30(5):373-374,F0004
股骨干骨折约占儿童骨折总数的1.6%,由于股骨承担负重功能,骨折后需手术和卧床休息,其带来的后果较为严重。股骨干骨折的处理方法多样,包括皮牵引、骨牵引、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内固定支架及外固定支架等。我科自2001年12月至2004年5月以外固定支架治疗25例股骨干骨折患儿,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 ,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1996年 7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钢板内固定股骨干骨折失效病例 13例 ,对失效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骨折不愈合 11例 ,畸形愈合 2例 ;钢板折弯 3例 ,钢板折裂 6例 ,钢板松动 4例。结论 :严格手术指征 ,严格遵守清创原则 ,固定符合生物力学 ,合理早期功能锻炼可防止和减少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效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其中22例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或带锁髓内钉固定联合空心钉固定进行治疗,8例患者采用重建髓内钉固定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研究中,30例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分布为11~25周,平均为(15.7±4.1)周;术后共计出现1例骨折不愈,4例延迟愈合,4例下肢短缩.结论 股骨干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选择合理的固定方式和顺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间18饲股骨干骨折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全部切开复位,静力固定。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3个月),18例骨折均愈合,优16例,良2例。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固定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关节功能好,远期并发症少,是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1998年1月-2006年12月所收治的27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19岁-63岁,平均年龄41岁。车祸伤23例。高处坠落伤4例。股骨颈骨折诊断时间有三类:A类入院后即被同时发现19例;B类行股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发现3例;C类术后发现5例(术后2d-42d,平均17.8d)。其中A类患者股骨干骨折采用L—CDCP内固定1例,逆行髓内钉固定14例,这15例患者合并的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固定。另有3例股骨干及股骨颈骨折应用重建髓内钉同时予以固定。B类患者均于顺行髓内钉固定术毕X线透视才发现股骨颈骨折,当即行髓内钉拆除,L—CDCP固定股骨干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C类患者发现同侧股骨颈骨折时均已行顺行髓内钉固定,发现后用多枚克氏针固定股骨颈骨折。结果术后随访1.5年-6年,平均4.1年。所有病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24周;股骨颈骨折1年后检查发现有20例已愈合,A类和B类患者术后随访期内(长于3年)发现股骨头坏死者有2例;C类患者已发现有3例股骨头坏死。5例股骨头坏死者4例已行全髋关节置换。结论创伤后股骨干骨折诊断比较容易,而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漏诊率较高(30%);需要根据骨折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内固定方法;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加上手术复位晚导致股骨头坏死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