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陈巧娟 《重庆医学》2007,36(23):2426-2427
目的探讨婴幼儿和儿童期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结果咳嗽、持续发热是支原体肺炎的主要表现,但婴幼儿多见中度发热、喘憋多、痰呜明显、肺部体征明显,胸部C线以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改变为主,肺外并发症少;儿童期多见高热、干咳为主,顽固剧烈,肺部体征少,胸片以大叶性改变为主,肺外并发症多。部分病例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测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同时可合并病毒或细菌感染。结论婴幼儿和儿童期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婴幼儿以肺部表现明显且较重,儿童期则肺部体征不明显,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分析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提示婴幼儿与儿童期支原体肺炎在临床表现、胸部X线改变等方面有所不同。咳嗽、持续发热是支原体肺炎的主要表现,但婴幼儿多见中度发热,喘憋多,痰声显,肺部体征明显,胸部X线以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改变为主,肺外并发症少;儿童期多见高热,干咳为主,顽固剧烈,肺部体征少,胸片以大叶性改变为主,肺外并发症多。部分病例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测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同时可合并病毒或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的特点、MP-Ig M抗体检测结果、血常规、治疗等情况。结果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急,患儿多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干咳,多数患儿出现喘息症状;患儿的肺部体征表现为湿啰音、喘鸣音;患儿肺外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胸部X线显示以肺间质浸润为主,60%的患儿双肺受累,单侧病变多数累及右中下肺;60%患儿外周白细胞总数正常;40%的患儿初次检测血清MP-Ig M抗体水平不高,需进行双份检测诊断。患儿经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是肺炎支原体,对于3岁以下初次喘息发作或反复发作的患儿,应充分考虑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导致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和予后。方法:分析76例MPP的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治疗及予后。结果:婴幼儿MPP1岁以上多见,临场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常伴有喘息,可闻及湿啰音或喘鸣音,95%肺外损害,其中心肌酶升高最常见,双肺均可受累,以右、中下肺受累最常见。多见斑片影,片状密度增高影。绝大多数存在小气道功能损害。19%左右患儿表现重症/难治性肺炎。结论:除一般表现外,婴幼儿也可出现重症/难治性MPP(SMPP/RMPP)。MPP可继发免疫紊乱,小气道功能障碍,个别病历出现支扩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改变。  相似文献   

5.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42例临床与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X线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X线均有表现而57%病例肺部无明显阳性体征。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X线以支气管肺炎及间质性肺炎改变为主;年长儿X线以间质性及大叶节段性改变为主,肺外表现多。提示临床症状重而肺部体征不明显的患儿应尽早摄胸片及做支原体PCR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肺外并发症及胸部X线特点,提高临床经验性诊疗水平.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诊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34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近年病率有增加趋势,临床表现可无发热,以喘憋、肺部罗音多见,肺外并发症少,胸部X线多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仍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年龄,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咳嗽为主,肺部体征少,肺外并发症多,胸部X线多表现为小斑片状或大片状阴影,右肺多见.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不同年龄段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差异很大,诊疗工作中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儿童大叶性肺炎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慧刚 《九江医学》2008,23(4):16-17
大叶性肺炎指病变累计一个肺段及以上肺组织,临床以高热、恶寒开始,继而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并有肺实变体征,感染中毒症状较重,多由肺炎链球菌引起.但近年来,我科大叶性肺炎患儿此类临床表现已十分少见,除婴幼儿外,临床症状多呈亚急性,且肺炎支原体抗体多呈阳性,MP- 1gM阳性(1:80),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明显增加,现将我院2004- 2007年住院的57例大叶性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和临床特点,提高重症支原体肺炎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例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起病急,发热、咳嗽喘息为主症,影象学显示大叶性肺炎并发肺不张和胸腔积液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症状。结论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病情重、变化快,肺部体征严重,肺外症状多见,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确诊为MP感染的婴幼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以发热、肺部表现为主,其中表现为喘息者38例,有肺外症状者52例.结论:婴幼儿支原体肺炎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肺外表现多见,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林清芳 《中外医疗》2012,31(22):15+17-15,17
目的探讨与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8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0~3岁患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临床表现以喘息、干湿啰音多见,发热不明显,肺外表现不明显,肺部阳性体征明显,胸片表现以小斑片状阴影多见。7~14岁患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多见,肺外表现明显,胸片表现以大片状阴影多见。4~6岁患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则居中。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立胜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2):967-968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以学龄前及婴幼儿发病为主,3岁以内14例(31.8%),3岁~6岁21例(47.7%),6岁以上9例(20.5%)。婴幼儿、学龄前儿童以发热及肺炎表现为主,6岁以上儿童除以上表现外有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肺外表现,表现为脑炎、肝炎、急性肾炎等。结论学龄前及婴幼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发病率较高,不同年龄组的临床表现各异,有肺外表现者可涉及各个系统,提示以发热及肺外表现为主的患儿应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2.
叶季萍 《吉林医学》2012,33(35):7711-771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2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虽多为学龄儿童为主,但低龄儿童也较常见。学龄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咳嗽,部分患儿可无阳性体征。胸片常出现大叶性肺炎,常合并胸膜炎、胸腔积液、肺不张。低龄儿童除发热和咳嗽外,常伴喘息,部分患儿有呼吸困难,且肺部常可闻及干湿啰音和喘鸣音。胸片多为支气管肺炎。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CRP在大叶性肺炎中较高。大部分患儿对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部分初始治疗效果不佳者加用激素均获疗效。结论:不同年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有不同的临床特点,CRP在大叶性肺炎中较高。大部分患儿对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好,部分效果不佳者适时加用激素均获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50例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及学龄儿为多,10岁以前年龄段,占86%。肺外合并症者占30%,;胸部X线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改变,以一侧小片状阴影,肺门影增浓模糊为主,可为单侧或多侧,部分表现为大叶性肺炎。均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好发于10岁以前年龄段,可引起较多的肺外并发症,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联合序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影像特点与治疗。方法分析62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MP肺炎的临床特点是咳嗽和发热,婴幼儿伴喘息、肺外症状;影像特点:婴幼儿以斑片阴影为主,学龄儿童以节段和大片为主;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能快速改善和控制症状。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表现有特点,缺乏特征性,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吴亚军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81-18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6月我院确诊的9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年长儿童以持续发热和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症状,胸部X线以大片状改变为主;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婴儿喘憋,呼吸困难明显,两肺以哮鸣音为主,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为主;肺外并发症较多;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婴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尽早检测血清MP-IgM抗体,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特征表现及其诊断。方法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患者及非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患者各28例,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较非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相比,具有多见于学龄期儿童、起病急、发热时间长、剧烈咳嗽、痰少、肺外表现多、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表现重、血清C反应蛋白(CRP)增高、住院时间长、易发展为重症支原体性肺炎等特征。结论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性肺炎不仅发热时间长、临床症状严重,而且肺外并发症较多,只有将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相结合,才能早期明确诊断,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翟莺莺  周蕾  邹亚伟  陈德晖  陈福雄 《吉林医学》2012,33(20):4270-4272
目的:探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58例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特点、血像、MP-IgM抗体检测、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起病急,表现为发热、刺激性干咳,大部分病例出现喘息(65%),且大多为第一次喘息发作(75%);肺部体征明显,表现为湿啰音、喘鸣音;本组资料显示MPP肺外表现主要为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胸部X线病变类型以肺间质浸润为主,58%病例双肺受累,单侧病变大多累及右中下肺(24%),多数病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60%);本组40%的病例病初1周内检测血清MP-IgM水平不高,需要进行双份血清抗体检测来诊断。所有病例均使用阿奇霉素治疗,采用序贯疗法,总疗程不少于3周;经治疗,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MP感染全年均有散发,好发于冬春季。结论: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对于3岁以下首次喘息发作的患儿或反复喘息发作的患儿,要充分考虑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要尽早明确诊断,及早规范治疗,防止其发展为哮喘。  相似文献   

18.
小儿支原体肺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86例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6例患儿中以学龄儿童多见,秋末、冬季发病为主,持续发热(7~13 d)伴刺激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患儿80例,占93%,发病早期临床体征不明显,可有肺外表现,血清MP-IgM阳性,胸片以单侧病变为主,右侧多于左侧,下叶病变多于中上叶.所有患儿均给予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3~4个疗程.持续高热患儿,在除外结核感染、川崎病后给予地塞米松0.2 mg/(kg·d)(总量≤10 mg)静点.结论 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持续发热及刺激性咳嗽为其主要临床表现,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艳  张芳  孙之芹 《医学综述》2014,(2):354-356
目的分析与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研究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新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及同期细菌性肺炎患儿50例,分别列为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对两组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指标进行对比。主要包括住院时间、发热情况、高热比例、肺部症状体征等。结果支原体肺炎组高热>39℃患儿32例(64.0%),其比例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组的21例(42.0%);发热持续时间支原体肺炎组为(11.2±7.4)d,显著长于细菌性肺炎组的(6.4±2.8)d(t=5.15,P<0.05);两组患儿肺部体征比较,支原体肺炎组呼吸音减低的比例高于细菌性肺炎组,肺水泡音及干、湿啰音的发生率均低于细菌性肺炎组(χ2=19.22,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儿发生肺外并发症的比例显著高于细菌性肺炎组(60%vs 32%,χ2=20.12,P<0.05);支原体肺炎组患儿住院时间[737(16.2±6.2)d]显著长于细菌性肺炎组[437(16.2±6.2)d]显著长于细菌性肺炎组[416(9.2±2.4)d](t=7.16,P<0.01)。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热多见,发热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肺部症状多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肺部体征不显著,多为呼吸音粗糙、减低,肺外并发症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以婴幼儿为主,3岁以内27例(48.2%),3-5岁14例(25%),5岁以上15例(26.8%)。婴幼儿以发热、肺部表现为主,其中表现为喘息者16例(59.3%)。有肺外损害是本病的特点29例(51.8%),并多见于年长儿,主要损害消化、心血管、神经、血液、泌尿等系统,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心力衰竭、脑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肾炎等。结论:婴幼儿感染MP的发生率较高,不同年龄组的临床表现各异,有肺外表现者可涉及多个系统,提示对以喘息和肺外表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应警惕MP感染,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及早诊断和治疗,可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