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22岁.突发头晕、恶心8h.2年来头晕、恶心症状多次出现,发作频率无明显规律,每次约2 min.入院体检:T37℃,P 62次/min,血压114 mmHg/75 mmHg(1 mmHg=0.133 kPa),全身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s征阳性. CT平扫:示右侧颞顶叶见结节状稍高密度影,内见小片状低密度影,周围见水肿密度影,右侧脑室后角轻度受压(图1).MRI:平扫示右颡顶叶可见结节状稍长T1混杂T2信号影,大小约2.5 cm×2.1 cm×2.6 cm,边界较清晰,周围见长T1长T2水肿信号,SWI序列病变内未见明显低信号,DWI示信号稍高,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可见分叶,右侧脑室后角轻度受压(图2~6).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1岁.因头痛并自发性呕吐5次、昏迷18h,于2010年12月5日就诊,既往有头晕、头痛反复发作2年.体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c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强;膝径反射正常.影像检查:CT示:左侧脑室前角区有一密度不均匀增高肿块,考虑合并瘤内卒中,大小约3.9 cm ×3.6 cm ×4.2 cm,CT值76 HU,周围有低密度带,左大脑半卵圆区有结节状高密度病灶,大小约1.0cm×0.9 cm×0.8 cm,CT值72 HU(图1).MRI示:左侧脑室前角区见形态不规则混杂信号块,大小约3.9 cm×3.2 cm×3.6cm,病灶周围见短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病灶显示条状强化.左侧顶叶见长T1、长T2信号影,大小约1.0cm×0.9cm×0.8cm,增强无强化征象(图2).  相似文献   

3.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30岁。头痛、呕吐 2 0d ,加重伴左侧肢体活动障碍 1 0d。头颅CT平扫 :右颞、顶、枕叶见大片状低密度区 ,内有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 ,CT值48HU ,右侧脑室受压 ,中线结构左移 ,提示占位性病变 ,转移瘤可能 (图 1a)。CT增强 :右颞、顶、枕叶见小环状、结节状强化病灶 ,CT值 61HU ,周围水肿明显 ,右侧脑室受压闭塞 ,中线结构左移 1 .0cm ,提示脑肿瘤 (胶质瘤 )伴大脑镰疝形成 (图 1b)。 1周后CT平扫 :右颞、顶、枕叶大片状低密度区内多个环形囊样病灶 (图 1c)。复习系列CT片 ,多为肺吸虫脑病。手术所见 :右枕叶 5cm× …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34岁.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7天,以后枕部持续性胀痛为主. CT示:右侧小脑半球见团片状稍高密度影,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小脑中线稍移位,幕上脑室系统有所增宽(图1).CT诊断:右侧小脑占位性病变. MRI检查:右侧小脑见一不规则长T1、稍长T2信号,T2FLAIR呈稍高信号,大小约为4.7 cm ×4.5 cm ×2.8 cm,其内信号不均,边界尚清楚,周围见少许长T1、长T2信号,右侧小脑、桥脑及第四脑室明显受压(图2~4).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43 岁,因 "车 祸 致 头 晕、头 痛 伴 恶 心、呕 吐 9 h余"入院.既往无头部外伤及颅脑手术史.辅助检查:CT 增强示右侧顶叶团块状高密度影,横断面约 2.6 cm×2.0 cm,CT 值约为 810 HU,周围伴有斑片状水肿带,增强与周围血管分界较清晰 (图 1 ,2 ).MRI示 右 侧 顶 叶 团 块 状 异 常 信 号 影 ,大 小 约2.5 cm×2.3 cm×2 cm,形态不规则,T1 、T2 及 FLAIR 均以低信号为主,其间夹杂网格状 T2 高信号,周围伴有斑片状长 T1及长 T2 水肿带,局部脑沟变窄,右侧脑室后角受压变窄;增强后病灶呈条状及网格状强化(图 3~5).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27岁.因头痛1年于2010年5月18日就诊,体检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就诊当日行头颅CT扫描,平扫见右侧颞顶部不规则团块状高密度肿块,中心密度偏低,病变边界清晰,边缘见多发类圆形结节状突起,局部结节侵入右侧侧脑室内(图1).肿块周围示片状低密度水肿带,右侧侧脑室受压变形,脑中线结构左移.右侧岩锥乳突部示骨质吸收破坏,肿块侵入乳突内.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强化,中心低密度区强化较弱(图2),冠状面及矢状面重组示病灶基底位于岩锥及小脑幕.初步诊断:右侧颞顶部脑膜瘤可能性大.手术前未行MR检查.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9岁,因头痛20余天入院.患者既往体健,体检未见阳性体征.头颅CT平扫:左侧脑室旁颞顶叶区可见一不规则状低密度影,边界大部分较清,截面大小5.1 cm ×3.9 cm,其内未见钙化影,后部边缘呈稍高密度,前外缘周围见低密度水肿区,左侧脑室三角区和后角受压,中线结构局部右偏,右侧侧脑室稍扩张(图1、2).颅脑MRI:左颞顶叶可见-7.3 cm×4.0 cm ×5.4 cm长T1、长T2信号囊实性肿块,周围见片状不均匀水肿区,实性部分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图3~11).  相似文献   

8.
树胶肿型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表现(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树胶肿型神经梅毒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搜集 3例做过头颅手术的树胶肿型神经梅毒 ,全部 3例均有婚外性生活史 ,实验室检查血清和 (或 )脑脊液标本高度提示梅毒 ,术后病理诊断为脑树胶肿型梅毒。结果 头颅影像检查中 ,例 1CT平扫示左侧颞叶大片低密度病灶 ,约5 0cm× 3 5cm大小 ,伴明显的占位效应 ,增强扫描以环状强化为主 ,未行MR检查。例 2CT平扫见右额叶混杂密度病灶 ,增强后病变中心有小点状强化 ,呈轻度占位 ;MR扫描见右额叶、右侧脑室旁分别有一直径为 1 5cm和 1 0cm大小的T1WI呈等信号、T2 WI呈高信号的类圆形病灶 ,增强后病灶呈环状强化 ,右侧脑室前角轻度受压 ;例 3头颅CT平扫示颅内多发低密度占位性病变 ,以双额叶和左颞叶为主 ,未做增强扫描 ,而MR平扫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性长径 1~ 3cm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团块状病灶 ,T1WI呈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 ,注入对比剂后大多为结节样或环状强化。结论 该病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 ,术前诊断须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32岁.头疼、走路不稳半年余,近日加重伴恶心、呕吐1周.体检:闭目难立,指鼻实验( ).CT平扫:示左小脑半球一类圆形分隔状低密度影,CT值略高于脑脊液,边界较清,左后边缘等密度结节影,第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幕上脑室均扩大(图1).MR平扫:示左小脑半球类圆形囊性分隔状肿物,T1WI呈低信号(图2),T2WI呈高信号,边缘光滑,囊壁伴一较大的软组织结节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病变占位效应明显,灶周无明显水肿.增强扫描示壁结节病灶明显强化,囊液无强化(图3).影像诊断:考虑左小脑半球血管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2岁.右侧腰部胀痛不适1个月,食欲不振,时有尿频.体检:右侧肾区压痛,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65,血沉50 mm/h,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均未见异常,尿红细胞、白细胞和尿蛋白阳性. CT平扫示右肾外形增大,肾脏下缘见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模糊,大小约3.8cm ×5.0 cm,内见囊状低密度区,CT值10~ 24 HU,肾周筋膜增厚(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较清晰,病变区局部皮质变薄,边缘实性部分中度强化,CT值约45~ 75 HU,中央可见分隔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内壁光滑,无壁结节,肾后筋膜受累增厚(图2);实质期仍见边缘强化,中央低密度无强化,邻近腰大肌略增厚(图3),冠状位可清晰显示病灶范围,右肾形态饱满,肾脏下极见低密度病灶,肾周筋膜内见"絮"状密度增高影(图4).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9岁,行肝移植术后8个月余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9℃,无咳嗽、咳痰,行抗感染治疗效果差。CT检查:平扫移植肝内见多个散在类圆形低密度灶,直径为1~2cm,边界清,多个病灶内见略高密度(接近肝实质密度)岛状结节影,增强扫描各期低密度灶无强化,内部结节无或轻中度强化(图1);两肺实质内见多发斑片状、结节状及条索影,右侧胸腔积液(图2)。为明确病灶性质,行CT导引下肺、肝内病灶穿刺活检术。活检组织病理证实为结核,行抗结核等综合性治疗,3个月后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图1增强扫描实质期肝内病灶呈环状强化,似见强化包膜,内部低…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6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有时伴恶心呕吐,20 d前出现晕厥伴右上肢麻木。头颅CT示:右侧额叶见大片混杂密度占位,外侧呈类圆形稍高密度,周围见大片状稍低密度区(图1)。M RI示:右侧额叶见一囊实性占位性病灶,实性成分靠近脑表面,呈类圆形,大小约3.8 cm ×3.3 cm ×2.3 cm ,T1 WI呈稍高信号,T2 WI呈稍低信号(图2,3),FLAIR及DWI呈等信号,灶内信号欠均匀,囊性成分呈长T1长T2信号,其内见多发分隔,周围可见长T1长T2信号水肿带,增强后(图4,5)病灶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囊壁及分隔不规则、毛糙,呈薄环样及线样强化,水肿带不强化,病灶呈宽基底与前颅底及额骨相连,右侧侧脑室明显受压变窄,中线左移。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5岁。因外伤后行头颅CT和MRI检查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CT平扫:示左侧额顶部大脑镰旁囊性低密度病灶,大小约为1.6 cm×4.5 cm,CT值约为13.27~16.70 HU,其内侧见等密度结节,未见水肿和占位效应(图1)。MRI:示左额顶部大脑镰旁囊状影,其内侧之结节T1WI(图2)呈等信号,T2WI(图3)呈稍高信号,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78岁,因“食欲不振、消瘦3周”入院,无畏寒、发热,无腹痛、腹泻或黑便.血压115/60mmHg.腹部触诊未及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CT表现:平扫右侧肾上腺区见一大小约8.5 cm×11.5 cm ×12.5 cm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内见大片囊变坏死区,病灶边缘光整,周围脂肪间隙见索条影(图1),注射对比剂后病灶实质部分轻度强化,其内见较多粗大肿瘤血管,囊变坏死区无强化(图2).冠状位重组图像示肝脏、右肾、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均受压移位(图3).拟诊:右侧肾上腺皮质腺癌.  相似文献   

15.
读片窗     
患者男,45岁.因外伤后行头颅CT和MRI检查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CT平扫:示左侧额顶部大脑镰旁囊性低密度病灶,大小约为1.6 cm ×4.5 cm,CT值约为13.27~16.70 HU,其内侧见等密度结节,未见水肿和占位效应(图1).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12岁.1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痛、头晕,伴步态不稳.1 d前头痛、头晕加重,伴视物旋转、站立不稳、恶心等症状,就诊于本院神经内科.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心、胸、腹查体无特殊. 影像学检查:CT平扫示右侧小脑半球一混杂密度肿块,中心层面约41 mm×33 mm,内侧缘见新月形液体密度影,第四脑室受压左移(图1).MR平扫+增强检查:平扫示右侧小脑半球一以稍等T1、稍长T2信号为主混杂信号肿块,内侧缘见新月形长T1、长T2信号,边缘清楚,第四脑室受压变形,幕上脑室系统稍扩大(图2,3);静脉注射Gd-DTPA后,病变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图4).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15岁.因无明显诱因右下腹痛1月余,加重4 d入院.实验室检查无特殊.查体:腹平坦,右下腹压痛明显,轻度反跳痛,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减弱.腹部B超示下腹部实性包块,考虑肠道肿物可能.腹部CT示腹腔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低密度影,部分结节相互融合,边界不清,呈分叶状,范围约15 cm×12 cm×8 cm,CT值约15~22 HU,周围肠管受压推移,邻近肠系膜脂肪间隙欠清(图1),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结节状强化,以周边环形强化为主,内部区域强化不明显,CT值约15~65 HU(图2),门脉期强化范围及程度进一步扩大,CT值约22~110 HU,冠状位及矢状位重建示病灶呈"葡萄串"样改变(图3,4).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0岁,已婚已育.患者自己触摸发现右下腹部包块2月,不伴腹痛、呕吐等.入院腹部及盆腔CT检查示:盆腔偏右侧份见一巨大占位病变,大小约8.4 cm×11.2 cm×10.0 cm,边界清楚,平扫密度大致均匀,CT值约34 HU.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细条状强化影,静脉期强化程度逐渐增加,内部可见斑片状不强化区,病灶与左侧子宫阔韧带邻近,盆腔周围结构受压移位,未见侵犯(图3).子宫体部左后方还可见一约2.0 cm×3.2 cm大小的结节灶,增强时明显强化.右侧髂窝见少许液体密度影,上腹部肝脏周缘可见少量液性密度影.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虽然M RI诊断范围不断扩大,但M RI诊断颅内结核的报道较少。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9岁,头痛、恶心、慢性消瘦3个月,加重1周就诊。颅脑CT平扫发现两侧顶叶斑片状低密度区;M RI显示广泛分布于脑干、大脑半球、小脑的大小不一的结节状异常信号影,直径约0.2cm~1.8cm,病灶在T1W I呈等、低信号(见图1),T2W I呈高信号,部分病灶周边见水肿区(见图2);Gd-DTPA增强后病灶结节样强化,部分呈环状强化,灶周水肿不强化(见图3,4,5)。CT,M RI发现脑内病灶后,进一步胸部CT扫描,显示两肺弥漫性粟粒样病灶,且分布均匀,大小、密度相…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4岁.外伤后颅脑CT发现右侧侧脑室肿块1周,于2010年4月15日就诊于我院.体检: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MR检查:平扫示右侧侧脑室三角区一类圆形异常信号灶,大小约3.5 cm×3.6 cm×3.4 cm,边界清楚.T2WI病灶大部分呈稍高信号,内见斑片状及索条状低信号(图1).T1WI呈等信号(图2).DWI(b=1000 s/mm2)以高信号为主,内见多发散在条状低信号(图3),病灶后部周边见弧形低信号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