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急性白血病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糖胞着(AC)是胞嘧啶核苷的合成同类物,1968年用于临床,是治疗急性白血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可用于上述疾病各期的治疗。虽然DA方案(柔红霉素加AC)是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标准方案,AC的标准剂量(SD-A)常为100~200mg/(m2·d),但所用AC的最佳剂量仍有很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4岁。主诉:面色苍白伴乏力3周,于2003年3月11日入住我院,骨髓检查提示: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占89%,免疫分型表达为CD10、CD19、HLA-DR。染色体为46,XY。经柔红霉素、长春新碱、左旋门冬酰胺酶和泼尼松(DOLP方案)联合治疗获缓解,后予柔红霉素加阿糖孢苷(DA方案)、米托蒽醌加阿糖孢苷(MA方案)及大剂量甲氨蝶呤(MTX)等方案巩固强化治疗。移植前,患者2次骨髓检查示原幼淋巴细胞大于5%。患者HLA-A、B、DRBl(苏州市中心血站配型室)与其母亲完全匹配,而且2人血型均为A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加去甲氧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AIDA)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疗效。方法: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缓解后的32例APL患者中,予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加阿糖胞苷巩固化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水平。结果:临床和血液学安全缓解29例(91%),部分缓解2例(6%),总有效率97%。分子生物学缓解率达31%,10例转阴者随访1年内连续2次检测基因持续阴性者3例(30%)。结论:AIDA方案是治疗APL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的有效方法;年龄、治疗前白细胞数、ATRA诱导缓解时间及IDA应用的疗程和剂量,是影响APL患者分子生物学缓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作者比较单独使用阿糖胞甙和阿糖胞甙联合应用长春新硷、强的松及环磷酰胺(简称COA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效果。123名急性白血病中,57人单用阿糖胞甙,66人使用COAP方案。单用阿糖胞甙组:200毫克/平方米/日,共5天,将每日剂量分成3等份,每8小时静注一次。COAP组:每个疗程的第一天静注长春新硷2毫克,强的松25毫克口服,每日4次,共5天,阿糖胞甙100毫克/平方米/日,共5天,环磷酰胺100毫克/平方米/日,共5天,阿糖胞甙和环磷酰胺都是将每日剂量分为3等份,每8小时静注一次。每两周给予一个疗程的治疗(即用药5天后停药9天)。不论其周围血细胞数及骨髓象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导1例非手术引起的静脉空气栓塞后发生ARDS。患者女性,24岁,因急性髓性白血病并肺出血入院。经硫鸟嘌呤、阿糖胞甙、柔红霉素治疗缓解。出院时在左锁骨下静脉留置Broviac导管作取血和输入细胞毒性药物之用。3周后再入院,体查、血常规、胸片检查均正常。用阿糖胞甙50mg加生理盐水50ml经Broviac导管15分钟内输完,每12小时1次,然后用1∶1000肝素溶液1.5ml冲洗导管。住院第4天早晨,患者感觉良好,坐位接受化疗。在静脉输注后30分钟,突然发生持续性气促,心率快,出汗,眩晕。呼吸40次/min,血压110/80mmHg,以后的监测血压收缩压一直在70mmHg以上。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偶发室性早搏,QRS轴后偏。肺部听到粗糙的“噼呖”声,即以面罩给氧8L/min。动脉血pH7.32,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阿霉素试治复发性成人急性白血病170例。所选病例大多数为COAP(环磷酰胺、长春新硷、阿糖胞甙、强的松)或OAP方案治疗后的复发者。以前用过柔红霉素或阿霉素治疗的病人及年龄大于75岁的病人没有统计在内。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新近诊断为急淋,用标准诱导缓解疗法(即联合应用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和强的松龙)失败的7例病儿应用阿糖胞甙、环磷酰胺和门冬酰胺酶  相似文献   

8.
2005年4月-2006年2月,我们将吡柔比星(THP)联合异环磷酰胺(IFO)、依托泊甙(EPEG)化疗方案(ITE方案)用于4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应用阿糖胞甙和硫鸟嘌呤(TG)治疗1例妊娠期合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患者22岁,妊娠第26周时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并接受阿糖胞甙200毫克/天,静注;TG160毫  相似文献   

10.
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的基础上,加用VM26(鬼臼噻吩甙)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5例。结果完全缓解(CR)12例(800%)。初治12例,CR10例(833%),复治3例,CR2例(666%)。CR12例中7例(583%)仅用1个疗程即达CR。远期疗效仍在观察中。DA+VM26方案骨髓抑制较严重。取得高缓解率的原因可能同阿糖胞苷和鬼臼噻吩甙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一组急性粒原性白血病人采用柔毛霉素、阿糖胞甙等作为诱导治疗,取得缓解。其中72例采用5天一疗程的间歇疗法,39例(54%)取得完全缓解。22例采用交替疗法,较少数取得缓解。将取得缓解的23例分为两组,一组用间歇联合化疗作为维持疗法,另一组则除化疗外每周接受免疫疗法一次。单纯  相似文献   

12.
自从使用红比霉素和阿糖胞甙后,对急粒的治疗有了一定的进步。作者报导联合应用红比霉素、阿糖胞甙、6-巯基嚓呤核糖甙和强的松龙(DCMP)诱导治疗37例成人急粒白血病患者(急粒25例,急单12例)的治疗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拓扑替康与足叶乙甙及环磷酰胺组成TEC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34例患者确诊后即应用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DA方案治疗两疗程后未达缓解或缓解后复发者均予TEC方案治疗两个疗程,其疗效及毒副作用均与DA方案作自身对照.所有患者定期检查血常规、骨髓及肝、肾功能等.分别观察两种方案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34例中经TEC方案治疗有14例达完全缓解,4例达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率为41.17%,总有效率为52.94%;16例无反应.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TEC方案疗效优于DA方案,毒副作用无明显加重.结论:TEC方案对CML急变期具有确切疗效,宜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前,70岁以下的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成人患者,经强烈的诱导化疗,大多数能获得完全缓解。为了长期保持缓解,曾制订了各种维持化疗的方案,但平均缓解期很少超过1年。本文介绍一种适用门诊的简便的维持化疗方案——每周第1~4天口服6-硫鸟嘌呤(每公斤2毫克),第5天肌注阿糖胞甙(每公斤1.5毫克)。 24例(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44.5岁(范围17~72岁)。1例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19例急性原髓细胞性白血病。获得缓解是用以下3种化疗方案之一:红比霉素 强的松的4例,阿糖胞甙 6-硫鸟嘌呤的9例,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了两组成人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急粒)治疗结果以评价缓解期给予中等强度的化疗对预后的影响。多数病人诱导化疗采用以下方案:阿糖胞甙(Ara-C)10mg/kg 输注24小时,紧接着注射正定霉素(DM)1.5 mg/kg,24小时后注射阿霉素1.5mg/kg。2周后重复上述方案,再2周后给 Ara-C 2mg/kg/日和6-硫鸟嘌呤(6TG)2mg/kg/日3个短疗程,分别为3、4、5日,各疗程间隔5日。最后4例头2疗程给3药并用的较强烈的化疗。两组病例缓解率相同(60%)。获得缓解后,所有病人均每周1次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预激方案与标准化学治疗(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75例可随访的初治AML患者,分成预激方案组(n=60)和标准方案组(n=115),标准方案组采用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或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预激方案组采用CAG(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IAG(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治疗,2组患者均为一疗程缓解,同方案巩固2个疗程,或2个疗程缓解,同方案巩固一疗程,随后进入巩固维持治疗阶段。结果:预激方案组与标准方案组在完全缓解率、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预激方案组患者化疗后骨髓恢复时间、感染发生率及单采血小板的输注量均低于标准方案组患者(均P0.05)。结论:预激方案在治疗初治AML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情况与标准方案相类似,但骨髓抑制及感染发生等不良反应较标准方案轻微,故可作为初治AML患者诱导治疗的可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7.
阿糖腺甙(Vidarabine)是一种嘌呤腺甙,在组织培养中能抑制某些DNA病毒的复制,并已试用于人的各种疱疹病毒感染。最近一篇报告认为,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显著降低病死率。因此,作者对其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作用进行评价。 2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近期肝活检异常,血清Dane颗粒DNA聚合酶(表示病毒颗粒复制的标志)水平很高。应用阿糖腺甙剂量为15mg/kg/日,9~14日为一疗程,共两个疗程;病人甲的两个疗程间隔7周,病人乙间隔20日。病人在治疗前不久、同时或以后均未接受其它治疗。结果:(1)DNA聚合酶活性:病人甲在两个疗程中迅速下降至接近O的水平,停药后即回升。病人乙在第一个疗程中酶活性下降至O,停药后至第二个疗程开始前未回升至治疗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联合化疗方案补救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IA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使用VILP方案治疗。结果:29例患者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5例,完全缓解率44.8%.部分缓解率17.2%,总有效率62.0%。全部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血象最低时间为用药后第10~30天,第19~35天恢复,绝大部分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2例出现心脏毒性,死亡原因为严重感染及出血。结论: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治疗难治、复发性AL的有效药物,临床应注意加强支持治疗、注意环境保护,以降低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化疗治疗晚期肺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局部化疗加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气道阻塞晚期肺癌患的疗效。方法 ①将40例晚期肺癌患,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Olympus BF及配套的NM-3K型注射针注入卡铂300mg至瘤体中央及周围并卡铂、依托泊甙(CE方案)常规化疗。对照组单纯用CE方案化疗。结果 观察组20例中,完全缓解7例(35%),部分缓解11例(55%),无变化2例(  相似文献   

20.
作者研究用氟哒拉滨(fludaxabin)、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即FLAG-IDA方案作为诱导期的化疗方案。材料和方法19例高危MDS/AML患者,其中MDS至少有下列危险因素之一:①原始粒细胞>5%;②细胞遗传学异常,如5号或20号染色体的长臂缺失或-Y;③化疗/放疗后MDS(t-MDS)。此外,还包括继发于MDS的AML病人(MDS/AML)。其中denovoMDS7例,MDS/AML2例,复发性/难治性MDS或AML7例,恶性肿瘤治疗后MDS3例。开始化疗的中位年龄为44(18-72)岁,平均病程10个月(10天-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