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谭昭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6):821-823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拮抗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AT1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n AT1 receptor blocker,ARB)两类。它们都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药物。ACEI能阻断血管AngⅡ生成,ARB能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结合,都能拮抗AngⅡ的致病作用,降低高血压并发挥肾脏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
李健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3):452-455
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近年推出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血流动力学上的特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较为接近,降压作用与ACEI相似。常用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ARB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ade,ARB)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受体的结合,可产生扩张血管、排钠利尿、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等作用,在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病等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选择性强,对AngⅡ效应的拮抗作用更完全而不良反应更少,故ARB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是一类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受体有高度亲和力的药物。ARB不但可拈抗通过ACE转化生成的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物活性,而且还可阻断通过非经典途径(如糜蛋白酶等)催化生成的AngⅡ活性,同时,却不产生ACEI引起的缓激肽积聚所致咳嗽等不良反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沙坦"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坦”类药物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类抗高血压药物,问世10余年来,因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得以迅速发展。本文针对ARB类药物的上市情况、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刘晓冬  代贵江  王彬   《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62-162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深入分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临床更好的选用ARB类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后,患者的病情将逐渐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展,此时体内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被激活,增加了水钠潴留和周围血管阻力,导致心室进行性扩张,最终加重心力衰竭,因此,阻断RAAS、减少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产生,对治疗CHF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控制左室重构(LVRM),本文比较缬沙坦与洛汀新对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以评价两种药物抑制LVRM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开卷有益》2006,(8):52
[问]请问脑卒中后高血压的药物用哪些好? [答]对于脑卒中后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有两个方案: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药+钙拮抗剂;②ACEI或ARB+利尿药+B,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9.
心力衰竭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疾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在心衰的病理生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实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临床状态可以降低死亡危险,在治疗心衰的药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几年又一种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ARB)的出现,对于这两种药物在抗心衰治疗的疗效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下面是ACEI和ACEI及ARB联用的临床效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复杂的级联系统,该系统过量表达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AT1R)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基于RAS抑制剂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考虑RAS抑制剂有可能降低心肌血管重建术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然而,有关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冠脉血管再狭窄或再闭塞方面的研究数据并不一致。在多数研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并不能降低心肌血管重建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相反,ACEI甚至与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后的再狭窄率升高有关;但选择性AT1R拮抗剂能降低PCI后的支架再狭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方法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阻断或削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策略之一。结果经过10多年的临床试验和实践,这两类药物的适应证和应用要点都已基本明确。结论 ACEI是治疗CHF的基本和首选药物,ARB主要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马云霞 《西部医学》2009,21(3):472-47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慢性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已有大量试验及临床研究证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其降压及非血压依赖性的作用有效地降低系统高血压,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有效地减少终末期肾衰竭(ESRD)的发生。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本文简述ARB/ACEI在IgA肾病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血压调节和电解质体液平衡中以及对心脏的重要作用,已被人们认识几十年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RAS中的主要介质,人们一直在寻找阻断AngⅡ产生的药物。80年代问世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高血压和心衰的治疗。但由于ACEI不能完全阻断AngⅡ的产生,有时还具有病人不能耐受的副作用。这就更加鼓励人们去寻找新的AngⅡ拮抗剂。近年来,AngⅡ受体拮抗剂(ARB)的问世被认为是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里程、新途径和新观念。现就ARB有关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糖尿病(DM)发病率在我国呈增长趋势,而糖尿病肾病(DN)是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和治疗DN显得尤为重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目前临床常用药物,2者可从不同层次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DN有保护作用[1-2].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研究新发现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1)类之后的新一类抗高血压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的抑制作用。确立了其抗高血压的优越性。同时ARB对靶器官保护作用比如:左室肥厚的逆转,对肾脏的保护和在心衰治疗中的得益,及良好的耐受性、高效性,使其将会成为临床上有前途的新一类药物。  相似文献   

16.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血压发病趋势日益严峻,全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病率达18.8%.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可归纳为六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β-receptor blockers,β-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ngiotensn receptor blockers,ARB)、钙离子拮抗剂(calcium channal blockers CCB)和α受体阻滞剂。现将近年来主要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3种不同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钙拮抗剂(CCBs)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8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ACEI、ARB、CCBs进行治疗3mo,测量初诊时、诊治3mo后的血压和肾功能情况。结果3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对肾功能保护C组均优于A组与B组p〈0.01。结论ACEI和ARB对降低尿素氮和血肌酐强于CCBs,而ACEI对于减少蛋白尿要优于ARB与CCBs。  相似文献   

18.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in -angiotensinsystem ;RAS)不仅是一个内分泌系统 ,而且还是一个自分泌和旁分泌系统。RAS的主要效应因子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 ;AngⅡ )与许多肾脏疾病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抑制或  相似文献   

19.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是近10年肾脏病药物治疗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它们突出的肾脏保护功能,得到循证医学证实。降压药一般首选为ACEI和ARB,其主要功能为降压和对非血压依赖性的肾脏保护作用,治疗的目的包括降低系统高血压,减少蛋白尿及延缓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刘剑  宫英 《医学综述》2012,(20):3483-3485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电子处方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5~6月门诊已确诊高血压患者的电子处方,采用WT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药物的用药频率(DDDs)等方法对ACEI和ARB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占处方总数的7.2%,共2215张,其中ACEI类651张,占高血压处方总数的29.39%,ARB类506张,占22.84%,ACEI类药物中贝那普利DDDs最高,ARB类药物中颉沙坦DDDs最高。结论以单独用药为主的ACEI和ARB类长效抗高血压药物凭借降压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而逐渐成为临床用药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