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解决我院导管室的多媒体教学,设计了一套由DSA实时造影图像、手术视频信息、病人监护信息、语音对讲系统等组成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源信号从转换到显示的全过程。实践证明该系统能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军队医院临床手术示教系统,为军队和地方医院教学和外科医生培训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方法:通过我院手术示教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实现了高清信号直接传输的手术示教系统的建立。结果:通过实现此高清信号直接传输的手术示教系统方案,满足了医院手术示教需要。结论:本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手术现场与示教会场的高清(HD signal)视频传输和语言对讲及基于软件管理的网络手术视频调阅,提高了临床手术教学工作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介入手术治疗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参数,探讨减少辐射吸收剂量的途径及防护方法.方法:对随机选取的1200例各类介入手术操作时DSA机器的管电压、管电流和透视时间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在介入手术治疗中影响吸收剂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心脏冠状动脉支架术和室上速射频消融术所需透视时间最长,此时的管电流、管电压数值最大,因此应特别注意在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吸收剂量,并做好辐射防护.结论:合理应用DSA机器,正确使用缩光器、减少透视时间和每秒脉冲率是减少吸收剂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入治疗作为集影像诊断与治疗为一体的高科技技术,目前在各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并列于内科、外科的三大学科之一。介入手术由医生、技师和护士共同完成,作为团队中的一部分,DSA技师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随着介入手术的日新月异,DSA设备性能突飞猛进,相关的图像采集、网络传输、软件处理以及复杂手术的技术支持等日益专业化,专职介入技师的工作也变的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的分辨率、对比度等性能参数。方法在DSA下应用常规条件对性能模体曝光并采集图像,通过测量图像得到设备的性能参数。结果采集到了DSA的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分辨率等性能参数。结论通过检测DSA的性能,通过反复调整与检测,可以使DSA的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经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手术抢救和治疗效果。开颅行血肿清除加畸形血管切除18例,血肿清除加部分血管电凝术3例,单纯脑室单侧或双侧引流术11例。结果恢复工作27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死亡3例。结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外科手术的正确选择和恰当处理是关键。争取在清除血肿时一并切除畸形血管是首选方法。术后常规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手术抢救和治疗效果.开颅行血肿清除加畸形血管切除18例,血肿清除加部分血管电凝术3例,单纯脑室单侧或双侧引流术11例.结果 恢复工作27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死亡3例.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外科手术的正确选择和恰当处理是关键.争取在清除血肿时一并切除畸形血管是首选方法.术后常规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8.
手术示教系统无线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信息的传播方式。在医学教育领域,手术示教技术与无线网络技术相结合将极大地提高临床医学教学的效率与效果。1需求分析我院于1997年建成的手术和医学影像示教系统可以实现实时双向音、视频模拟信号的传输,将手术操作、内镜、B超、血管造影等诊断与治疗影像传送到教学场所,并采用不同带宽的视频传输“流”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局域网络,将手术示教影像呈现在网络各终端机上,以满足临床教学的需求。近年来,无线网络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为教学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应用模式。无线网络在网络…  相似文献   

9.
探讨DSA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通过观察和分析30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手术前、后的病情特点,总结出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正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新购置的大型数字减影系统——飞利浦FD20平板大C臂血管造影机设备,已调试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5月17日,已成功完成了1例冠脉造影手术。患者陆某,44岁女性,贫血有20多年,近期出现活动后乏力、心悸、胸闷症状入住我院心血管二科,经各项检查初步判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研究:对其启用DSA成功实施了冠脉造影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多媒体视频教学方式,提高专科护士在仪器使用方面的护理操作水平.方法 将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胸心外科2015年和2016年,低年资需进行专科操作培训的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带教老师亲自教授仪器规范化使用的培训方法,实验组采用观看自制仪器规范化操作视频的培训方法.比较两组护士的专科仪器规范化操作水平,并对实验组护士进行仪器操作视频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士仪器操作考试成绩均值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视频教学方法可节省教学人力,节约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方便重复学习,能有效提升专科护士对仪器规范化操作的掌握程度及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频教学提高护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实习护生80名作为调研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生给予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法进行教授,研究组护生给予视频教学法进行教授。两种不同教学法下,比较两组护生对教学法的评价及满意度情况,以及护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对比。结果研究组在沟通协作能力、课堂气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作技巧性、操作熟练程度、调动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8项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考核成绩优良率及教学法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教学法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发展,在学习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护生对视频教学法的评价及满意度更高,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提高更加明显,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值得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手术室影像传输技术进行改进,以实现远程观摩交流。方法:采用一体化的集成控制环境、数字视频传输和视频点播技术。结果:系统搭建灵活,操作简单,网络适应性强。结论:系统的建立为医院手术教学、科研、医疗管理搭建了一个可行的交互式平台。  相似文献   

14.
探讨PACS诊断工作站与小型DSA匹配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将PACS诊断工作站与小型DSA相接后,将原来的PH-DSA视频图像转变为10-25帧/秒的数字DSA图像,可上传输至PACS,达到资料共享,提高了图像后处理的功能.应用该系统获得的数字图像能够保持原设备的清晰程度,无明显失真,可以显示1-2mm的3-4级血管.采用小型DSA与PACS诊断工作站相匹配,可以为介入治疗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王宁  张兵 《职业与健康》2010,26(3):346-347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外科教学中的价值。方法将内蒙古医学院5年制本科在肝胆外科实习的63名学生分为2组,电视腹腔镜录像系统辅助教学组及传统方法教学组。教学后以考试和问卷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利用电视腹腔镜录像系统辅助教学组教学效果和满意度明显好于传统方法教学组学生考试成绩分别为(92±7)分和(85±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5)。结论随着腹腔镜外科的发展,多数腹部外科手术均能在腹腔镜下完成。通过先进的腹腔镜录像系统,可获得大量腹内脏器病变的录像资料。充分利用腹腔镜录像资料进行外科临床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真实、形象、生动、全面的疾病相关图像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在手术室教学管理的作用。规范手术室教学管理,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高质、高效。方法通过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收集手术室教学中的各项动态资料,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分析,达到教学目的。结果改变传统手术室的教学模式,规范教学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结论应用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采集教学资料,提高手术室教学质量及效率,实现手术室常态工作下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1]。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外科手术直播中视频清晰度高、音视频实时同步的要求,本文设计实现了一套手术直播系统。该系统以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为基础,建立了能同时对多路音视频进行高清编码传输的手术音视频控制整合单元。在实际的应用中,该系统表现出细节再现逼真、色彩还原能力强、图像延迟低、网络带宽占用低和数据易于存储维护等特点。本系统还支持异地远程视频直播和点播,在医院手术教学、远程会诊、学术会议等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山东省立医院集团办公平台上所创建的医学视频教学管理系统的过程,同时结合系统在医院的实际应用,概要阐述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