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君 《浙江临床医学》2014,(11):1793-1794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5例,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获临床骨性愈合,并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满意,术后无肘内翻等严重并发症。优23例,良2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维持复位确切,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王度  金捷  周雪松  方红育 《中国康复》2007,22(6):429-429
目的:观察三种非手术疗法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及预防肘内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适宜的非手术疗法作有益的探讨。方法:根据69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病情,分别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甲组)34例,手法复位联合石膏托外固定(乙组)27例,尺骨鹰嘴牵引联合闭合复位加小夹板固定(丙组)8例3种非手术疗法治疗。结果:甲组优良率及预防肘内翻的发生率优于乙及丙组,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对病情选择适宜的非手术疗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及预防肘内翻,其疗效均等。  相似文献   

3.
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关节损伤,约占小儿肘关节损伤的60%~70%、全身骨折的27%。临床上多数可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优点是方法简单,骨折愈合快,功能影响小,但固定不当容易导致肘内翻畸形发生。因此,控制肘内翻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本科2000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21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上肱骨髁上骨折不同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期间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钢板内固定3种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15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和分析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3组患者中,小夹板固定的患者愈合速度快,石膏固定次之,内固定比较慢(P<0.05);小夹板固定后发生肘内翻畸形率低,内固定次之,石膏固定发生率比较高(P<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各种治疗方法中,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临床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多见,多发年龄为5—12岁,处理不当容易引起vol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作者自1995—2002年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和石膏托联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52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本科以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尺骨鹰嘴骨牵引加石膏托外固定、经皮穿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6例。结果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21个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33例,疗效优26例;经皮穿针交叉固定治疗12例,疗效优12例;骨牵引配合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20例,疗效优14例;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19例,疗效优16例;截骨矫正肘内翻治疗2例,疗效优2例。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如能灵活掌握适应症,其他几种治疗方法亦可达到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7.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骨折的常见病、多发病,占儿童骨折发病率的11%,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手法整复宽石膏小夹板外固定为主,多次的手法整复除病儿痛苦,肘内翻的发生率较高。我院自1997~2004年共收治180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病人,其中3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无1例发生肘关节畸形,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将认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詹宏钢  何春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2):1295-1295
正常人肘关节有轻度外翻角称为携带角,若这一角度减少,甚至成反向角,即称肘内翻。肘内翻其病因有肱骨髁上骨折、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等。以肱骨髁上骨折多见,文献报告最高可达57%,平均发生率30%[1]。肘内翻影响功能及外观,肘内翻>10°有手术指征,作者自2000至2004年对因肱骨髁上骨折所致肘内翻23例采用截骨矫正克氏针交叉固定加功能位石膏固定,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中男16例,女7例;年龄4~10岁,平均6.5岁;肘内翻角度均>20°,骨折后7~9个月,骨折牢固愈合,畸形未加重。行截骨矫正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加石膏固定。1·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术后肘内翻发生率的影响,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50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后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儿和家长实施联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及肘内翻发生率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恰当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术后肘内翻发生率,提高治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方法,以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骨科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观察组患儿除常规功能锻炼外,根据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原则进行肘外翻练习。比较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并在3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患儿肘内翻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携带角变化的优良率为83.30%和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6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儿的肘内翻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中,应用肘外翻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且有助于患儿肘关节的功能恢复,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