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宫产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减少切口感染率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剖宫产对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以便合理,有效,安全地使用抗生素,通过对切口部位感染例数检测与观察,确定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必要性。结果 切口愈合基本良好,预防用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剖宫产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够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胆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整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6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病例资料,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76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96例,感染率为12.5%;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生化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预防应用抗生素种类等均有相关性。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除了与患者病情和切口类别有关外,与外科医师的手术操作、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也有相关性。提高手术熟练程度,缩短术中暴露时间,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郭勇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8):4132-4134
目的分析可能导致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0年7月~2014年7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30例进行分析,以发生切口感染者为感染组,未发生切口感染者为对照组;从患者的体重指数、术前合并症、术前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手术时程长短、术后使用抗生素的长短、术后换药时机的掌握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比对。结果通过各项数据的统计比对可以得知:体重指数高的患者(30Kg/㎡)、手术时间超过1h、围手术期未使用抗生素、术后3d换药的患者切口感染率高(P0.05);其中手术时间超过1h及围手术期未使用抗生素为最主要的因素。结论及早明确诊断,治疗上尽量缩短手术时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明显减少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爱必肤牯合剂与传统方法对腹股沟疝手术切口的作用。方法:将腹股沟疝手术120例。切口131个,用爱必肤胶牯合;同期对腹股沟疝85例,切口94个,用传统方法缝合,观察其愈合时间。并发症、感染率、切口疼痛程度及美观效果。结果:爱必肤组切口愈合时间短、切口疼痛轻,疤痕淡或无,感染率、并发症两者无差异。结论:爱必肤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切口疼痛,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分析本院2004年2月至2005年5月剖宫产产妇480例,其中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22例,剖宫产手术后预防性用药260例,两组用药均为头孢曲松钠(国产),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头孢曲松钠人均用量、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发现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头孢曲松钠人均用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显低于术后预防性用药组(P〈0.05)。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产科产妇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1 125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发生切口感染(观察组),同时选择未发生切口感染的90例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并针对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本组切口感染率为4.0%.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切口感染相关的因素:BMI、检查次数、胎膜早破、血红蛋白、多人病房、未使用抗生素、夏季、手术时间、备皮至手术时间(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胎膜早破、夏季、抗生素的应用、手术时间是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率较高,针对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应该加强夏季卫生管理、胎膜早破的护理,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控制产妇的体重,以期减少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法 :对 13 8例择期LC患者随机分为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组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组两组 ,比较术后患者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结果 :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组感染率 2 9% ( 2 /68)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组感染 4 2 % ( 3 /70 ) ,两组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结论 :对年龄在 70岁以下 ,无糖尿病等免疫系统功能障碍 ,无躯体其它部位感染 ,胆囊非急性炎症患者 ,围手术期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防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的措施。方法:将172例腹部污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6例,试验组术中应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垫保护切口,对照组采用无菌干纱布垫保护切口,比较两组病人切口感染率和切口愈合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术中应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垫保护腹部污染手术切口,不仅能有效降低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率,同时还能缩短手术切口愈合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杨玉萍  杨连清 《护理研究》2004,18(7):1240-1241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降低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对1196例无菌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切口感染5例,感染率0.42%,其发生原因与手术切口暴露时间长、病室空气污染、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医护人员手的清洁消毒不严格、病人自身抵抗力低下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提示切口感染的对策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切口感染的发生原因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10.
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患者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笔者从2003年2月至2003年10月对本院486例普外科手术进行院内感染监测,从护理管理角度分析手术环节各种因素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关系,以制定相应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护理干预在行消化道手术病人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消化道手术病人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行消化道手术的356例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包括加强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做好肠道准备、注意切口护理和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结果]术后15例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4.2%。术后切口感染与病人全身健康状况、医务人员素质及应用抗生素等方面有着重要关系。[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改善全身状况、充分做好肠道准备、合理应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切口护理等干预方式,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以往坏疽、穿孔阑尾切口常规放置烟卷引流,伤口乙级愈合,平均住院时间3~4周,既增加了医疗费用,也增加了病员痛苦。随着抗生素的发展,有效抗生素的应用和外科技术的提高,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但仍有30%的切口感染率。我院对坏疽、穿孔阑尾切口使用术尔泰和可吸收缝线以来,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现就近1年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切口感染是外科常见并发症。污染切口(Ⅲ类)手术的切口感染率更高,据统计其感染率在16~25%以上。我们于1990年1月~1992年12月实施腹部Ⅲ类切口手术316例,其中一期愈台287例,感染29例,感染率为91%,降低了切口感染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探讨防范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与感染相关的原因。结果1450例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31%(48/1450),手术时间长,滞产及胎膜早破、阴道检查过频、肥胖、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是引起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可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后的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消化道手术病人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行消化道手术的356例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包括加强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做好肠道准备、注意切口护理和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结果]术后15例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4.2%.术后切口感染与病人全身健康状况、医务人员素质及应用抗生素等方面有着重要关系.[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改善全身状况、充分做好肠道准备、合理应用抗生素、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切口护理等干预方式,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主刀医生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引起感染的原因,研究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 采取前瞻性调查的方法,选择4项感染危险因素作为每组主刀医生手术患者感染危险指数比较的依据,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普外科5组主刀医师收治的l 344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率跟踪调查分析.结果 1 344例择期手术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59例,切口感染率4.39%.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切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手术,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全麻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全麻手术,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手术时间延长,切口感染率明显上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手术医生感染专率的监测是将监测和控制结合起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的,提高了医疗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此监测方法是一种降低术后医院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玉萍  杨连清 《护理研究》2004,18(14):1240-1241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降低无菌手术切口的感染率 ,对 1196例无菌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发生切口感染 5例 ,感染率0 .42 % ,其发生原因与手术切口暴露时间长、病室空气污染、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医护人员手的清洁消毒不严格、病人自身抵抗力低下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有关。提示切口感染的对策与多种因素有关 ,应针对切口感染的发生原因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腹外疝手术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状况。方法将2011年4月-2012年2月小儿腹外疝手术未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76例患儿设为研究组,2010年5月-2011年3月小儿腹外疝手术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7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严格按临床诊疗规范和操作指南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手术前后均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抗生素,术前0.5h给药1次,术后给药1次。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状况。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率为0、平均住院时间6d、术后第7d拆线,对照组分别为0、7.5d、术后第7d拆线;研究组患者切口拭子培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均未见病原微生物生长。结论在严格遵守相关诊疗规范的前提下,小儿腹外疝手术切口内通常无病原微生物存在,咒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9.
861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监测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易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预先设计表格,对麻醉ASA评分、切口分类、手术时间及有无感染等进行记录,最后进行统计分析,找到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麻醉ASA评分对切口感染的发生有直接影响,病人的麻醉ASA评分越高,对手术的耐受力越差,切口的感染率越高;切口类型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Ⅱ类与Ⅲ类切口的感染率明显高于Ⅰ类切口;手术时间对术后切口感染也有较大影响,手术时间越长,切口感染率越高。结论:麻醉ASA评分、切口类型及手术时间等因素与手术切口感染直接相关,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0.
赖玉姣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24):2746-2746
剖宫产是产科通常使用的手术,其腹壁切口愈合的好坏、感染率的高低为产妇及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关注。据报道腹壁切口的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各种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笔者对不同缝合方式的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腹壁切口在皮肤皮下组织层彻底止血的情况下,采用不缝脂肪层而单行表皮缝合与传统的腹壁切口逐层缝合相比,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感染率、提高愈合程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