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全球原发性头痛年患病率高达35.4%,已成为第三大致失能性疾病,临床对于头痛的治疗可分为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药物治疗在获得疗效的同时也带来较多副作用,这使得非药物治疗逐渐受到关注。神经调制属于非药物治疗手段之一,根据治疗方法大体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本文主要介绍非侵入性神经调制中的重要一种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在头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满足现代手术需求,探讨血管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室的设计方案及护理管理,达到规范化的要求,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分析手术室建设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针对血管杂交手术的特点,发展过程和应用现状,制订术中应急预案和配合流程,协调管理手术团队、加强护理人员培训、高资耗材的系统管理、运用舒适护理理念、掌握职业防护要点。结果 杂交手术室科学运作,具有实用性,安全有效,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建立新兴的手术单元,综合考虑洁净手术室与介入操作的特点,合理分布各个功能区块,对提高手术配合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4879-4879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现在老年人比例逐渐加大,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很多老年人患有需要手术的疾病,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骨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为患者减轻疼痛,恢复或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自2007/2008年我院为6例患者进行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顺利,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骨肉瘤是骨原发恶性肿瘤最为常见的一种,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起源于间叶组织,局部侵袭性强,且容易发生转移,是儿童及青少年癌症相关的主要致死疾病。目前骨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已从传统的手术治疗发展为各种保肢手术,但随着对肿瘤发生机制的不断研究,针对骨肉瘤的其他非侵入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现对骨肉瘤的化学治疗及可作为保肢手术替代手段的非侵入性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黎晓燕 《妇幼护理》2023,3(17):4036-4038
手术室作为医院中重要组成科室,具有病种多、患者病情复杂、器械侵入性操作多等特点,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手术 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护理具有时间长、流程多、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易引起风险事件的发生。护理风险会出现 在任何一个环节中,如何识别风险并采取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护理安全及手术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风险管理是一种预 防管理方法,能够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显著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或减轻风险事件对患者造成的 损害,为医疗安全提供保障。本文就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与内科治疗方法的主要区别点。手术是一个集体性工作,主刀手术医生是龙头,确实起关键作用,但必须配有一套手术班子,两者在术中互相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8.
<正>手术是目前治疗重大疾病的最主要和有效的手段之一,手术室患者多数病情危急,患者对手术多数处于抵触状态,加之患者在生理以及心理上均承受很大压力,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十分重要。舒适护理是应用于现代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全新护理理念[1-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护水平的提高以及护理理念的更新,目前护理的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舒适护理。本文为了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手术室8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杂交(hybrid)手术治疗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5年至2008年来血管杂交手术治疗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资料。根据患者介入探查情况行杂交手术治疗治疗。结果近期有效率95%。治疗后平均缈肱比值(ABI)提高0.56,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者8例,占40%。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杂交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复杂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较单一的手术或腔内治疗,具有优势互补、减少创伤、安全的特点,能最大程度的挽救肢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侵入性诊疗手段对抗生素应用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颅脑手术后感染病人行各种侵入性诊疗手段对抗生素应用时间的影响。结果 应用不同侵入性诊疗手段患者抗生素应用时间无显著差异,急诊手术较择期手术抗生素应用时间长。结论 抗生素应用时间与诊疗手段的多寡无关,与手术性质有关,与侵入性手段持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