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索Ⅱ是强力血管收缩物质,参与高血压的发病和维持机制。已知血管紧张素Ⅱ主要有AT1和AT2了,两种受体,但几乎所有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都起因于对A了AT1的刺激。因此,市售的作为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都是AT1受体选择性阻断剂。但是,在高血压患者中,几乎所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2.
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断剂及抗醛固酮药为主进行治疗,但现在还是预后不良的综合征。其原因是该病涉及到多种基础疾病的综合征,每个病例心功能不全的发病机理不同及心脏以外的合并症,特别是代谢障碍可直接、间接影响心脏。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抗蛋白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抗蛋白尿作用守山敏树等以卡托普利为代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作为降压药,在日本使用已有14年。1985年Taguma等首次报道了ACEI能使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减少。此后,临床上逐渐明确,ACEI不仅对糖尿病肾...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性肾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调节全身的体液量,这种调节是持续性的,并且与血压的调节有很大关系。一方面,肾脏可视为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肾脏一旦受损,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高血压引起的肾损害病理学表现为肾硬化症,功能表现为肾血流量减少,出现蛋白尿。但是,高血压引起肾小球硬化、肾脏血流减少以及蛋白尿的机制尚不明确。此外,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拮抗剂不仅可降低血压,也可减少尿蛋白、抑制肾功能减退,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本文简介高血压性肾损害的病理生理和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R-A)系统抑制剂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任常陵 《日本医学介绍》2007,28(12):567-568
为了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合并症的死亡率,要优先降低血压。2000年进行的BPLTTC试验的meta分析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与以8受体阻断剂或利尿剂为中心的降压药治疗相比较,结果无差别。进而,2003年进行的BPLTTC试验的meta分析也表明,ACE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8受体阻断剂之间降压效果并无大的差异。不过,该研究中使用ARB与应用ACE抑制剂及ARB以外的降压药组相比,可使心血管合并症发生的危险性减少。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     
近年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抗醛固酮药及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预后有效。但是这些试验证明的另一个事实是,其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很低。因此,当前寻求新的心力衰竭治疗方法的原因就在于此。治疗效率并不是由于药物的特性引起的,而是由心力衰竭病情的多样性决定的。各个患者的病情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也有差异。但是现实是心力衰竭被作为一种综合征,治疗方法也被极端统一。为了保持心力衰竭治疗的安全性,并提高其效果,了解每个患者的病情,并依此制定治疗方案很重要。心力衰竭治疗中,在了解个别病情上,①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要适用于各个患者;②开发对个别病情的特异性治疗手段,这两个方面将成为今后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肾脏疾病     
肾脏疾病石田尚志等一、肾脏疾病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众所周知,高血压一直被认为是在肾脏损害发生、发展方面起重要的作用。特别是Bren-ner提出“高滤过学说”以来,肾小球内压与肾脏损害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ACEⅠ)对血...  相似文献   

8.
降压药的副作用近十年来,由于钙拮抗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新药的开发,降压药物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滥用疗效高的药物反而可能导致副作用的增加。一、过度降压1.何谓过度降压系指因降压作用的过度而引起的脑、心、肾等重要脏器循环障碍,进而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前便认为,动脉硬化的机制中,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参与。AngⅡ的刺激主要是通过AT1受体(AT1)使血压上升,促进动脉硬化。另外,AngⅡ还通过若干细胞内信息传递系统的活化,通过内皮损害或炎症状态,独立于血压而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一、迄今为止有关降压利尿药的试验证据有关抑制心血管系统意外发生的降压利尿药与安慰剂的对照试验已经积累了较多证据,即使在比较试验中,至少还没有得出长效型钙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更为不利的证据。但是,单剂比较的结果表明,在用量方面,目前应用于诊疗并非易事,应该考虑到并用降压利尿剂对于抑制心血管意外是否有利。1.与以年轻者为对照对象的比较试验1967年发表的VA研究1首次显示了舒张期血压为115~129mm Hg的高血压患者通过以利尿剂为中心的药物疗法降压所带来的减少心血管合并症的效果。在1970年,以舒张期血压90~…  相似文献   

11.
Captopril(又名SQ_(14225)),是1—(3—巯基—2—甲基—1—氧代丙基)—脯胺酸。其结构式如下:(?)因本药可以阻断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障碍,所以即使肾脏分泌的肾素在血液中能生成血管紧张素Ⅰ也不能再变成血管紧张素Ⅱ。因此,本药对于肾素血管紧张  相似文献   

12.
自1977年首次开发出巯甲丙脯酸以来,有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很多,目前已成为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现在出售的有6种,即Captopril(巯甲丙脯酸)、alacepril、enalapril(苯脂丙脯酸)、de-lapril、cilazapril、lisinopril,若包括正在临床观察的有十多种。ACE抑制剂除了降压作用外还具有保护心脏、肾脏等作用。它通过抑制血管平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9月 2 0日的《NEJM》上发表了 3篇利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ARB)治疗 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报告。其中 ,Lewis等的报告称irbesartan可以阻止2型糖尿病肾病的进一步恶化。Brenner等利用另一种ARB类药物losartan得到了几乎同样的结果。另外 ,Parving等的研究表明 ,irbesartan可以延缓 2型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期 )向显性蛋白尿期的发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是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之初 ,该药是禁用于有肾功能障碍患者的。但…  相似文献   

14.
1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种类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中 ,有肽性拮抗剂 (saralasin等 )和非肽类拮抗剂两种。另外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至少有AT1和AT2两种亚型 ,分别对应着亲和性不同的拮抗剂。临床上使用选择性拮抗AT1的非肽类受体拮抗剂 ,这些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ⅡA)或称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ARB)。下文中将非肽类AT1受体拮抗剂都统称为AⅡA。2 AⅡA的构造和药理特性   在日本临床上可以使用的AⅡA有losartan(洛沙坦 ) ,candesartan(坎地沙坦 ) ,valsartan(缬沙坦 )。洛沙坦的血管紧张素拮抗作用主要是由其…  相似文献   

15.
AT1受体和反激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力衰竭的药物疗法中,主要使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的1型(AT1)受体拮抗剂(ARB)。另外,除降压效果外,ACE抑制剂和ARB还具有多种作用,而多数情况是希望应用其脏器保护作用。ARB不仅没有ACE抑制剂的干咳副作用、耐受性好,而且还与ACE抑制剂药理作用不同,因而受到关注。近期作者等报道了ARB新的药理作用,即针对AT1受体的反激动作用(inverse agonism)进行讨论。虽然关于ARB的反激动作用仍有许多不明之处,但有无反激动作用在临床的长期效果上有何不同及对ARB的多方面脏器保护作用有何影响等问题,今后将逐渐阐明。  相似文献   

16.
胰腺炎治疗与胆囊收缩素拮抗剂本文就胰腺炎治疗中CCK(胆囊收缩素)受体桔抗剂的有效性和存在的问题作一概述。1.CCK.受体持抗剂种类据报告有以下几种:①环核苦酸衍生物;②P物质衍生物;③氨基酸衍生物;④CCK的C端类似物;⑤促胃泌素类似物;j苯二氮杂...  相似文献   

17.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关口弘道等一、ACE抑制剂对循环系统的作用ACE抑制剂对循环系统的作用,主要有血管扩张与利尿作用两方面。ACE抑制剂因阻滞由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的转换,而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产...  相似文献   

18.
通常,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猝死和室性心律失常的较好方法是给予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此外,纠正低钾血症、低铗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也有效。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目前没有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优于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但是对合并无症状的阵发性室速的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胺碘酮有希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研究的新动向一、血管紧张素Ⅱ的新作用近年来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报道了AngⅡ受体存在若干亚型及相关的AngⅡ的新作用。现已清楚,AngⅡ受体主要有1型(AT1)和2型(AT2)二种亚型。更进一步在分子...  相似文献   

20.
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降压药疗法泷下修一一、降压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降压药的并用是以联合应用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谋求降压效果增强,同时相互减少副作用为目标。1.不适宜的相互作用(1)β阻断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β阻断剂和硫氮酮或维拉帕米(异搏定)并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