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心脏起搏患者术前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干预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心脏起搏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的作用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调查 86例心脏起搏患者 ,总分 >16 0分或单个因子分 >2分示有心理问题。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分别评价 86例心脏起搏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得分变化及其与 39例对照组的差别。结果 :SCL 90调查显示 :86例心脏起搏患者存在以焦虑 (4 3人 )、躯体化 (36人 )、恐怖 (34人 )、抑郁 (2 5人 )、人际关系 (2 2人 )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问题 ,其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 (分别为 2 .0 9± 0 .5 9vs1.39± 0 .4 3,2 .19± 0 .5 4vs 1.37± 0 .4 8,2 .2 0± 0 .6 1vs1.2 3± 0 .4 1,2 .0 2± 0 .6 2vs 1.5 0± 0 .5 9,P均 <0 .0 1;2 .12± 0 .4 8vs 1.6 5± 0 .5 1,P <0 .0 5 )。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下降 ,与干预前相比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 4 1.2 4± 7.2 6vs 4 6 .78± 9.2 5 ,38.6 9± 6 .14vs4 4 .5 6± 7.82 ,P均 <0 .0 1) ;而对照组焦虑、抑郁两次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 :心脏起搏患者存在焦虑、躯体化、恐怖、抑郁、人际关系等明显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2.
对心脏起搏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对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量表化调查 ,试图发现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患者 6 0例 ,均经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 ,时间超过 3个月。其中DDD或VDD起搏器 2 4例 ,VVI起搏器 36例。在随访过程中要求患者填写完成以下内容问卷或量表 :一般状况调查表 ;心脏起搏治疗相关问题调查表 ;心理健康水平评定量表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 90、社会支持量表 )。对照组为门诊体格检查的健康人 30例 ,按要求填写SCL 90量表。量表采用标准评分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SCL 90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患者抑郁、焦虑、躯体化等心理症状得分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病例组患者的SCL 90总分与患者的经济情况、心脏起搏方式、躯体症状和社会支持相关 (P <0 0 5 )。结论 与正常人比较长期心脏起搏患者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经济情况、社会支持、躯体症状、起搏方式等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在随访过程中 ,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 ,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心室同步化起搏(Biventricular pacing,CRT)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心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30例行双心室同步化起搏患者术前及术后一天均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评[医院焦虑抑郁情绪量表(HAD,包括焦虑(A)和抑郁(D)部分)和Beck抑郁量表(BDI量表)],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非心理干预组各15例,一周后再次评定焦虑抑郁情绪,比较两组统计学差异。结果:所有双心室同步起搏患者术后一天焦虑抑郁情绪对术前[HAD(A):(6.82±3.96)vs(9.95±4.76);HAD(D):(5.53±3.37)vs(9.12±6.04);BDI:(7.41±5.01)vs(12.76±8.04)]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一周非心理干预组焦虑抑郁差值与心理干预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心理干预组术后焦虑抑郁情绪较术前比较亦有明显改善[HAD(A):(4.59±3.54)vs(9.95±4.76);HAD(D):(4.59±2.83)vs(9.12±6.04);BDI:(5.41±3.92)vs(12.76±8.04)],P<0.05,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心室同步化起搏能改善心肌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术后早期心理干预治疗能更加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为该类患者术后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治疗方法。方法 :在常规化疗前后 (相隔 6周 )用焦虑自评量表 (SDS)、抑郁自评量表 (SAS)各对患者测定 1次 ,期间进行一般性心理疏导 ,少数患者给盐酸氟西汀和氯硝西泮口服。另设对照组和正常人群组予以对照。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DS标准分均值为 4 6 .12± 11.6 1和4 5 .4 1± 13.5 2 ,均高于正常人群组 39.0 2± 9.89(均P <0 .0 1)。SAS的标准分均值为 4 7.78± 12 .17、4 7.0 9±13.89,均高于正常人群组 38.16± 9.92 (均 P <0 .0 1)。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SDS分别为 31.2 3± 9.98和4 3.5 6± 10 .2 6 ,SAS分别为 37.18± 10 .81和 4 4 .94± 11.0 4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与治疗前相比 ,研究组有显著改善 (P<0 .0 1) ,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 (P >0 .0 5 )。盐酸氟西汀和氯硝西泮配合治疗SDS标准分大于 5 0分的患者 9例 ,标准分均值由 6 0 .5 6± 12 .31下降到 4 0 .12± 10 .76 (P <0 .0 1) ,6例患者分值降至 5 0分以下 ,下降 6 6 .7%。SAS大于 5 0分的有 10例 ,治疗后均值由 6 3.36± 11.4 2下降到 4 1.89± 10 .2 4 (P <0 .0 1) ,7例患者分值降至 5 0分以下 ,下降 70 .0 %。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大部分存在焦虑、抑郁情绪 ,常规化疗下心理  相似文献   

5.
整体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 15 5 3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整体护理组 (观察组 ,348例 )及传统护理组 (对照组 ,1185例 )。采用心理调查表和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 ,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一般状况调查。全部数据用 EXCEL建立数据库 ,并以SPSS进行相应统计学处理 ,调查结果采用秩和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 SAS及 SDS评分分别为 (4 6 .96± 8.4 9)、(4 8.86± 11.0 4 )分 ;对照组分别为 (4 9.0 3± 10 .31)、(5 0 .80± 12 .2 7)分 ,两组比较 P均 <0 .0 1。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焦虑、抑郁影响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整体护理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心理因素及社会支持情况。方法 采用统一的指导语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对 13 2例肺结核患者 (研究组 )和 71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 )进行调查 ,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对各项指标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肺结核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及SCL 90阳性项数的均数分别为 1 77± 0 51、1 63± 0 50、1 53± 0 51、1 3 3± 0 41、1 40± 0 45、1 41± 0 40和 3 6 0 7± 2 0 8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 3 0± 0 49、1 43± 0 49、1 3 8± 0 65、1 2 4± 0 48、1 49± 0 69、1 3 0± 0 44和 2 4 92± 18 2 2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SCL 90症状自评结果在文化程度上显示出一定差异。SSRS评定结核患者的客观、主观支持及支持总分分别为 6 90± 2 81、19 2 5± 5 62和 3 2 96± 7 86,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7 92± 2 57、2 1 54± 5 82和 3 6 51± 9 0 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痰涂片阳性患者的主观支持总分为 18 15± 5 72 ,较阴性患者的 2 0 75± 5 78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未婚患者的主观、客观支持及支持总分分别为 17 19± 4 2 0、6 17± 2 18及 3 0 3 5± 5 96,均低于  相似文献   

7.
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的影响。 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 (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事件评定量表分别对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治疗达标组 14 8例、治疗未达标组 6 2例进行有关心理社会因素评估。 结果  (1)治疗达标组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生率 (7 4 %和 5 4 % )明显低于治疗未达标组 (32 2 %和 2 7 4 % ,P <0 0 5 ) ;抑郁自评分和焦虑自评分治疗达标组 (36 4± 6 7和 33 9± 7 8)也显著低于未达标组 (5 8 5± 11 6和 5 1 3±10 5 ,P <0 0 0 1)。 (2 )治疗达标组负性生活事件数 (4 7± 3 9)、负性生活刺激量 (12 4± 5 5 )、生活事件总刺激量 (2 1 6± 8 1)分别显著性低于治疗未达标组 (7 3± 4 1、2 1 5± 7 9、2 9 7± 9 5 ,P <0 0 0 1) ;治疗达标组社会支持总分 (38 3± 9 0 )、客观支持分 (12 4± 4 3)、主观支持分 (2 1 2± 7 3)、支持利用度 (9 7± 3 1)均明显高于治疗未达标组 (2 7 2± 8 7、7 8± 3 8、13 5± 6 5、4 8± 2 2 ,P <0 0 5 )。 (3)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证实SDS评分、SAS评分、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生活事件总刺激量、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分及支持利用度等 7因素对降压是否能达标有显著性影响 (P <0 0 5 )。 结论  相似文献   

8.
负性生活事件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与健康人在负性生活事件、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差异 ,揭示负性生活事件与FD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及其在F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 (LES)、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 1 30例FD患者及1 1 0例健康人进行评分。结果 :FD患者组负性生活事件分值显著高于健康人组 (2 8.65± 2 5 .2 3vs 1 5 .38± 1 8.77,P <0 .0 5) ,焦虑、抑郁分值也显著高于健康人组 (52 .65± 1 3 .2 9vs40 .85± 8.55 ;51 .34± 1 4 .67vs41 .67± 7.74,P <0 .0 0 1 )。FD患者负性生活事件分值与焦虑、抑郁分值呈正性相关 (r=0 .56、0 .52 ,P <0 .0 0 1 )。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可能通过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进而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观察房间隔起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 (AF)患者最大P波时限 (Pmax)及P波离散度 (Pd)的影响 ,探悉房间隔起搏防治AF发作的电生理机制。对 2 1例阵发性AF患者和 2 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无阵发性AF患者 ,分别进行右心耳和房间隔起搏 ,比较不同部位起搏对阵发性AF和无阵发性AF患者的Pmax和Pd影响。结果 :阵发性AF患者较无阵发性AF患者Pmax和Pd值明显大 (分别为 1 35± 1 5vs 1 1 9± 1 4ms ,P <0 .0 5 ;36 .5± 9.2vs 1 9.7± 7.1ms ,P <0 .0 1 ) ;房间隔起搏使阵发性AF患者Pd、Pmax显著下降 (分别为 2 3 .4± 8vs 36 .5± 9.2ms ,1 2 0± 1 1vs1 35± 1 5ms,P均 <0 .0 5) ;右心耳起搏使无阵发性AF患者Pmax和Pd明显增加 (分别为 1 32± 1 2vs 1 1 9± 1 4ms,2 5 .5± 8.5vs 1 9.7± 7.1ms ,P均 <0 .0 5)。结论 :右心耳起搏能够使无阵发性AF患者Pmax和Pd值增加。房间隔起搏能够明显降低阵发性AF患者Pmax、Pd ,纠正房内或房间传导延缓 ,改善心房内电活动的各向异性 ,防治AF发作  相似文献   

10.
心脏起搏对血浆脑利钠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DDD与VVI起搏方式对血浆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4 7例安装了起搏器心功能II级以上患者 ,分为DDD起搏组与VVI起搏组 ,术前测血浆BNP值及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术后 4~ 6月内随访血浆BNP、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BNP差别、心脏射血分数 (EF)差异。结果 :DDD起搏组BNP水平较VVI组为低 (5 7.2 3± 19.19pg/mlvs 88.35± 2 3.11pg/ml,P <0 .0 5 ) ;EF值在DDD起搏组较VVI组为高 (0 .5 6± 0 .0 8vs 0 .4 5± 0 .16 ,P <0 .0 5 )。两组患者的BNP与LVEF均呈显著负性相关 (P <0 .0 5 )。结论 :DDD起搏与VVI起搏方式相比血浆BNP水平较低 ,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心理治疗对6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康复效果。方法 :运用支持疗法、放松疗法等心理治疗对 6 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 4周 ,测评治疗前后血压及症状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 (P<0 .0 0 1)。高血压组 SCL- 90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常模 ,除偏执因子外均差异显著 (P<0 .0 5)。治疗后各因子均下降 ,除人际敏感、偏执、精神病性外 ,有明显差异 (P<0 .0 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病人适时进行心理评估及治疗 ,有良好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30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在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口服常规降压药物。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观察,对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9O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评价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比一般人群差,两组患者在心理状态改善和高血压疗效上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常规用药外,还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因素采取措施。心理治疗也是治疗高血压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is study examine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s' use of alcohol treatment services.

Method: Data on adolescents (aged 12–17) from the 1994 National Household Survey on Drug Abuse (NHSDA, N=4698), a large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the U.S. population,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the survey included adolescent alcohol use, drinking patterns, alcohol abuse/dependent problems, and service use for alcohol-related problems. In addition, socio-demographics, health insurance, ment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and other drug use were also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many adolescents with alcohol problems did not receive treatment. White adolesc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receive alcohol treatment services than nonwhites. Among alcohol-related problems, alcohol causing problems at home, school, or other settings predicted entry into alcohol treatment. Drug use and poor health status were also associated with receiving alcohol treatment services.

Conclusions: This study calls for an improved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to meet service needs of adolescents with alcohol-related problems, especially among minorities, and those with alcohol-related problems but without yet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negative social consequences.  相似文献   

14.
A weekly psychotherapy group has been established with 21 diabetic patients (mean sessions attended per patient 12.0 +/- 8.9). In this non-structured group, the topics spontaneously chosen most often for discussion included complications and fears regarding complications, diet, and relationships with physicians. Other topics included difficulties achieving diabetes control,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ies, devices for day to day management, pregnancy and parenting, depression and eating disorders, and occupational concerns including driving and diabetes. The presence of a physician co-therapist was found to be valuable. Examples are provided of the patients' concerns. It is felt that understanding patients' needs f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physicians and allied health professionals will enrich the caregiver-patient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院中专生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讨通过系统心理干预对提高医院中专生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意义。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医院241名中专生护士进行心理测试,以此作为心理健康指标,与医院190名大专生护士比较;以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等方法对医院中专生护士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并分别做干预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组间、组内比较。结果:干预前医院中专生护士SCL-90除人际关系和抑郁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医院大专生护士(P〈0.01);干预一年后,观察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明显下降(P〈0.01),阳性项目均分无显著差异(P〉0.05),除敌对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所有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医院中专生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系统心理干预对提高医院中专生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脑梗塞康复期心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塞康复期患者,按数字表法被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32例。给予常规护理组常规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评分和Bathel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显著升高,且心理干预组的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NIHSS:(70.52±5.79)分比(42.61±3.17)分,Bathel指数:(62.62±20.53)比(43.24±1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在脑梗塞康复期时给予心理干预,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阵发性房颤转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前来就诊的阵发性房颤病人进行测试,量表分值18分以上的106例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心理干预(地西泮10 mg肌注+多塞平片25 mg,3次/d口服+心理疏导)+胺碘酮(负荷量+维持量)静脉泵入;对照组胺碘酮(负荷量+维持量)静脉泵入。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组复发率(7.2%)较对照组(20.0%)显著减少(P0.01)。结论:心理干预显著提高阵发性房颤病人的疗效,并减少其复发。  相似文献   

18.
19.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伴抑郁状态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98例发病后12h内人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定,其中89例HAMD得分〉17分,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两组均进行脑卒中药物常规治疗和一般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1次/d,45min/次,持续2周。以HAMD总分下降50%及以上为“显效”标准来判断疗效,分别于人组时和干预后2周末进行评定。结果:两周后,实验组患者的HAMD抑郁评分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10.5±3.3):(15.8±3.5),P均〈0.01]。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后出现的血管性抑郁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