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慧  宗晓福  解卫平  王虹 《国际呼吸杂志》2010,30(13):1380-1383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肿瘤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是肿瘤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采取简单易行的方案预测其发生,并采取相应预防用药,有助于减少VTE的发生,减少其致残率及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肿瘤患者VTE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肿瘤患者治疗疗效、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肿瘤患者中发生率较高,是肿瘤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采取简单易行的方案预测其发生,并采取相应预防用药,有助于减少VTE的发生,减少其致残率及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对肿瘤患者VTE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肿瘤患者治疗疗效、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PD)导管相关并发症是导致PD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包括机械并发症(导管移位、透析液渗漏、导管阻塞、腹疝、内脏损伤、出血)和感染相关并发症(出口、隧道感染)。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导管相关各种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早发现、早治疗,并对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样将会大大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PD患者的远期预后。本文拟对腹膜透析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接受了相应的降糖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患者血糖,并对患者的分娩结局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妊娠期血糖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孕妇均按预产期平安生产,且胎儿健康,无低血糖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无发生酮症酸中毒现象。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症若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正确合理治疗,坚持治疗,便可极大地减少孕妇发生糖尿病合并其他并发症以及胎儿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手术治疗的纤维板剥脱术方法体会。方法对1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施手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所有结核性胸膜炎手术后临床治愈较高,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一旦出现包裹或胸膜明显增厚或出现了肺组织受压等情况应早发现、早治疗、早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接受了相应的降糖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患者血糖,并对患者的分娩结局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妊娠期血糖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孕妇均按预产期平安生产,且胎儿健康,无低血糖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无发生酮症酸中毒现象。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症若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正确合理治疗,坚持治疗,便可极大地减少孕妇发生糖尿病合并其他并发症以及胎儿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总结1例典型成人白塞病合并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白塞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提高急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误诊、漏诊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光动力治疗在食管早癌及食管贲门恶性肿瘤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例不符合ESD、手术、放疗指征、或不愿进行上述治疗的食管早癌及进展期食管贲门恶性肿瘤患者行内镜下光动力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天,1周,1月,3月行内镜及并发症评估。结果 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月, 2例进展期肿瘤患者肿瘤体积接近50%至少1个月,1例早癌患者在随访中病理检查保持阴性。所有患者术后无食管穿孔、出血、急性心包炎、肝肾功能损害发生。光敏反应和术后狭窄为主要并发症。结论 光动力治疗在食管早癌及食管贲门恶性肿瘤中疗效明确,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不适宜行ESD、手术或放疗人群的替代选择。  相似文献   

9.
探讨卒中后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卒中后焦虑、抑郁是常见的急性脑卒中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第九讲重型肝炎的综合支持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型肝炎病情严重、发展迅猛、症状复杂、病死率高、且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其治疗原则:(1)早诊断、早治疗。因为所有的治疗药物及方法,其疗效在病程之早期均比中、晚期好;(2)因无特效药物,治疗方法故需各种治疗综合应用(包括药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及肝移植等);(3)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因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正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目前为食管早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食管早癌ESD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感染和术后狭窄。其中,术后狭窄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本文就食管早癌ESD后狭窄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综述。1食管早癌ESD后狭窄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食管早癌ESD后狭窄的形成与成纤维细胞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早、中期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53例早、中期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z8例)、糖皮质激素治疗组(14例)和糖皮质激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组(11例)。结果53.6%(15/28)常规治疗组患者死亡,而21.4%(3/14)糖皮质激素治疗和18.2%(2/11)糖皮质激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患者死亡(P〈0.05);糖皮质激素联合生长激素治疗组患者感染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明显减少,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结论在基础治疗的支持下,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早、中期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可取得一定的效果,而加用生长激素后可明显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且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截肢风险较高。据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的截肢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因此,为了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都进行至少一次足部自我检查,这样不仅有助于预防足病的发生,还能做到早发现问题早治疗,从而大大降低截趾和截肢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并发症治疗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肾脏病(CKD)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疾病。无论接受替代治疗与否,各种并发症如控制不当都将导致CKD患者预后不良和过早死亡,其中心脑血管并发症是最重要原因。CKD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可能较预想的要早。应重视对其早期发现、积极干预、定期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基于循证医学研究制定的临床指南对于指导CKD并发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应注意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使之更好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5.
提请糖尿病患者关注自己的眼睛,定期接受眼科检查。未得眼部并发症的要注意预防,已患眼部并发症的要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中隔脓肿发病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在非洲尼日尔尼亚美国家医院工作期间所诊治的10例鼻中隔脓肿的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行鼻中隔穿刺确诊,鼻中隔切开排脓、清创、鼻腔膨胀止血海绵填塞,72h抽出。结果 1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仅2例并发轻微鞍鼻。结论早诊断、早治疗是预防鼻中隔脓肿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自2009年6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经确诊后均使用小剂量胰岛素输液泵给入,同时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去除病因抗感染、抗休克等综合治疗。结果 40例病人经过抢救和治疗,37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转入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例因发生心梗心脏猝死而死亡。结论糖尿病酮症是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在酮症阶段是可以逆转的,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8.
正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一种微创技术,对消化道早癌的治疗效果可与外科手术相当,并能维持消化道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因此,越来越多的消化道早癌患者选择接受ESD治疗。尽管有众多患者从ESD治疗中获益,但也有部分患者因术后病理诊断未达到治愈性切除标准,即非治愈性切除,  相似文献   

19.
克罗恩病(C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破坏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常伴有肠管和肠功能损害。CD发病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确诊时30%~50%的患者已发生各种并发症,难以治愈。高危人群的伺机性筛查是CD早发现(CD前期)和早诊断(无并发症的CD)的重要策略。结肠镜检查和多种血清、粪便标记物筛查可能成为CD早诊方法。CD的早期治疗有可能改变其自然病程。  相似文献   

20.
中年男黄先生有糖尿病家族史,但他一直没当回事.天气转冷后,最近他的身体突然"失灵",得了脑梗塞.到医院治疗这病的同时又被查出了糖尿病.其实这位患者的脑血管病是由糖尿病惹出来的,属于糖尿病并发症.如果他的糖尿病能早发现,早治疗,其脑梗塞完全有可能避免. 俗话说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其实有病早治也是预防,是为了防止疾病发展的更严重.早检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就可以阻断患者今后可能患上的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