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抑郁和生存质量间的关系以及抑郁在衰弱和生存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便利选取杭州市3家养老机构的233例老年人,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问卷、简版老年抑郁量表、衰弱表型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估简表对其进行调查.并采用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抑郁的中介效应.结果 233例养老机构老年人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睡眠质量与疲乏的现状及3者之间的相关性及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对在北京3家三级及三级以上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09名患者进行调查。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中介效应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0.2%,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7.5%,疲劳量表得分范围为8~52分,中位数为38.00(32.00,44.00)。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抑郁评分与疲乏评分呈负相关(r=-0.590,P0.001);睡眠质量评分与疲乏评分呈负相关(r=-0.404,P0.001);睡眠质量评分与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416,P0.001)。抑郁评分对疲乏评分有负向预测作用(β=-0.621,P0.001),对睡眠质量评分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14,P0.001);加入睡眠质量评分后,抑郁评分对疲乏评分的效应减少,β值由-0.621变为-0.552,提示睡眠质量在抑郁和疲乏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结论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不仅要关注其抑郁的发生,同时要关注其睡眠质量,改善抑郁和睡眠障碍是改善疲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睡眠质量与衰弱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22年3月—7月成都市4所二级及以上精神专科医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Fried身体表型衰弱量表(Fried Frailty Phenotype, FFP)、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 SQLS)。结果 共纳入患者594例。其中,男373例(62.8%),女221例(37.2%)。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除有无精神障碍家族史外(P<0.05),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文化程度、精神分裂症病程、联合用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QLS评分与SDS评分(r=0.635,P<0.001)、PSQI评分(r=0.402,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脑卒中病人睡眠障碍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于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4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病人心理弹性、睡眠障碍、抑郁得分分别为(52.46±6.27)分、(9.56±2.03)分、(7.98±1.64)分;心理弹性与睡眠障碍、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562,P<0.05;r=-0.612,P<0.05),睡眠障碍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524,P<0.05);心理弹性在睡眠障碍与抑郁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70%。结论:脑卒中病人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睡眠障碍和抑郁发病率较高;睡眠障碍可直接影响脑卒中病人抑郁水平,也可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医护人员应加强人文关怀护理改善脑卒中病人心理弹性水平,提高病人睡眠质量,加强积极心态的培养降低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在脑卒中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及心理弹性的调节效应。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大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43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心理弹性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领悟社会支持与PSQI得分、抑郁呈负相关,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PSQI得分与抑郁呈正相关,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心理弹性与抑郁呈负相关,均P0.05。领悟社会支持对抑郁的直接作用显著(P0.001),睡眠质量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14.48%。心理弹性水平较高时,领悟社会支持对PSQI得分有负向预测作用(P0.001),且PSQI得分对抑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P0.001)。结论脑卒中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不仅直接作用于抑郁,还可通过睡眠质量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且这一过程受心理弹性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癌因性疲乏在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睡眠和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314例胃肠肿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癌因性疲乏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认知功能量表分别评估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评分、睡眠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癌因性疲乏、睡眠、认知功能的相互关系,采用极大似然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加以验证,分析癌因性疲乏对睡眠和认知功能的中介效应。结果 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评分为(10.07±6.69)分,睡眠评分为(7.46±3.99)分,认知功能评分为(97.13±25.40)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癌因性疲乏评分与睡眠评分呈正相关(r=0.308,P<0.001),与认知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432,P<0.001);睡眠评分与认知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269,P<0.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癌因性疲乏在睡眠与认知功能间起部分中介效果(解释变异量比率为22.44%)。结论 癌因性疲乏、睡眠、认知功能三者关系密切,睡眠可直接或间接通过癌因性疲乏影响认知功能。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抑郁症状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衰弱与认知功能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衰弱表型(FP)、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对26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56.1%,均分为(23.00±4.26)分,衰弱得分为(1.89±1.41)分,抑郁症状得分为(5.47±3.80)分。患者衰弱、抑郁症状得分与认知功能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1),衰弱得分与抑郁症状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1)。抑郁症状在衰弱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45,占总效应的29.9%。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减少个体衰弱、抑郁症状的发生是改善认知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心理弹性对心内科老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及衰弱的调节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本院的342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30)、心理弹性量表简版(CD-RISC-10)、老年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Tilburg衰弱评估量表(TFI)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抑郁、心理弹性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确定心内科老年患者衰弱程度对抑郁、心理弹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调节效果。结果 GDS-30评分与CD-RISC-10评分、ESCA评分为负相关(P 0. 05); GDS-30评分与TFI评分为正相关(P 0. 05); CD-RISC-10评分与ESCA评分呈正相关(P 0. 05); CD-RISC-10评分与TFI评分呈负相关(P 0. 05); ESCA评分与TFI评分呈负相关(P 0. 05);抑郁在自护能力及衰弱程度间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心理弹性在自护能力及衰弱程度间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结论老年心内科抑郁、心理弹性均对自护能力及衰弱具有调节效应,应注重对心内科老年患者抑郁情绪、心理弹性下降的监测,强化心理护理,减轻老年患者抑郁程度,有助于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降低衰弱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抑郁、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抑郁在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哈尔滨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收治的3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呈正相关(r=0.281~0.605,P0.01)、患者抑郁与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呈负相关(r=-0.372~-0.255,P0.01);抑郁在自我效能感和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有轻度抑郁情绪,患者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都较差,抑郁在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各领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应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自我效能感,降低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状况与认知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为老年住院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住院老年患者202例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老年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衰弱表型。 结果 调查对象中认知功能损害、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分别为32.2%、51.5%、25.2%,衰弱、衰弱前期和非衰弱的患病率为27.7%、40.6%、31.7%。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衰弱和衰弱前期老年人相比,衰弱老年人更趋于高龄、认知功能下降、抑郁和焦虑(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功能下降(OR=0.824,95%CI =-0.280~-0.107)、抑郁(OR=1.219,95%CI =0.126~0.270)和焦虑(OR=1.119,95%CI =0.055~0.170)是衰弱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认知功能越差、抑郁和焦虑症状越严重,老年人越易衰弱,应密切关注老年住院患者的认知及精神心理状况的变化,并予以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住院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